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

    唯有如此,杨家在燕云十六州,才能保持经久不衰。

    杨大询问众人的意见,除了何敬张了张嘴以外,其他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从副将、偏将,甚至连将领都不是,一下子升任到主将或者副将的位置,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何敬似乎有话说,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杨大虽然看到了此事,但是并没有点出来。

    确认了长城上四关的守将以后,杨大又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下面我们说一说,燕云十六州和大宋一线的防守。

    相比于长城一线,这一线相较而就有些复杂。

    由于防线过长,并不适合长期的驻扎防守。

    所以我把这一条防线,设置了三个点。

    其一在沿海处,就是大宋、燕云十六州、海,三地交界处。

    此地至关重要,不仅要防守,还要负责防守有人在以后建立的港口上作乱。

    所以,经过我和七弟商议决定,在此地设立静海军,军中设常役六万,其中三万为步兵,三万为水军。

    经过商议,静海军主将由杨延昭担任,步兵将军由岳胜担任,水军将军暂由孟金榜担任。

    其二,飞狐口这一处,原晋军,更名为飞狐军,设常役三万,由杜金娥担任主将,副将暂缺。

    其三,雁门关这一处,雁门关和大同府共划为一处,由大同军驻守,由王贵担任主将,副将暂缺。

    除这三处外,另设轻骑兵三万,往返于大同军驻地和静海军驻地之间,负责巡边。

    这三万轻骑兵,暂时归飞狐军统领。

    诸位有意见吗”

    众人摇了摇头。

    杨大点点头,继续道:“那就这么定了,下面就是西北边陲的驻军。西北边陲之地,要防守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西夏府,一处是东晟府。

    原驻扎在东晟府的铁骑军,调往西夏府戍边,主将仍由杨延德担任。

    原驻扎在西夏府的游骑军,调往东晟府,防守东晟府到复兴关一线狭长的边陲线,主将仍由殇倾子担任。

    二位可有意见”

    杨五和殇倾子同时摇头。

    杨大点点头,道:“很好,以上就是西北四府和燕云十六州防务的安排。”

    安排完了防务。

    杨大看向了杨二,杨二缓缓起身,说道:“下面我说一说关于南国的兵马部署。南国要防守的有三点,第一是紧挨大宋的蟒山,第二点是紧挨北边十万大山的狭长防线,第三就是最西边的屯兵堡垒。

    蟒山仍由苍山军镇守,由杨延光担任主将,董月娥担任副将。

    十万大山防线由轻骑兵镇守,暂由耿金花担任主将,副将暂缺。

    西遍屯兵堡垒,由龙游军和虎贲军共同镇守,暂由我担任主将,副将暂缺。”

    杨二安排完了,这些,根本没有问谁赞成。

    他所安排的人,都是一些跟他在南国待了很久的老人,了解杨二,又都是自己人,没必要去解释什么。

    杨二安排完了一切。

    杨七才站起身,他扫视了一圈众人,说道:“南国、西北四府、燕云十六州的防务,已经安排妥当。下面我说一说有关兵役,以及各处兵马的存留情况。”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这是要裁军

    杨七没理会众人的反应,他平静的道:“南国、西北四府、燕云十六州,将共同实施一样的兵役制度。五年轮换制度。”

    这个兵役制度的推行,大家理解。

    在这种兵役制度下,老弱病残是不可能长期留在军中,军中也不会因此减弱战斗力。

    此外,军中的将士们在入伍以后,有了卸甲归田的盼头,不愿意当兵的人,也不用一辈子当兵,他们也不会心生怨恨,更不会冒大不韪去做逃兵。

    最主要的是,在这种兵役制度下。

    可以很大的避免某些专权的将军,统兵造反的可能。

    兵役制度的事情,没什么好讲的。

    除了一些刚投了杨七的人外,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经理过这种兵役制度了,杨七只要提一句,他们心里就有了思量。

    所以,杨七开始直接讲重点,“除了刚才我大哥和二哥讲的那些兵马外,南国将再设立两军,一为水军,名为南海军,除了负责打击海上敌寇外,还需要充当南国和燕云十六州的桥梁。

    有关于南海军主将、副将的问题,回头再议。

    一为南,常役十万人,由杨延定统领,除一万兵马固守皇城外。其余九万兵马,皆以精兵悍将充之,负责对外战争,以及协同其他各部驻军防守。

    除此之外,南国各府,设立常役一千人,归南机阁掌管,日常以防守城墙,扫清周遭匪寇为责,由各府衙门调遣。

    西北四府、燕云十六州,各府也设常役一千人,归军机阁长官,日常职责和南国各府常役相同。

    除此之外,再设立三军,震天军、神机军、燕军,三军。

    震天军常役三万人,神机军常役五万,燕军常役十万。

    燕军指责于南等同。”

    杨七刻意的忽略了震天军和神机军的职责没说。

    深吸了一口气,杨七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除此之外,其余诸军,皆裁撤。”

    哗!

    一下子,古北口内的议事堂乱成了一团。

    那些即将要被裁撤的各军的将领,乱糟糟的凑成了一团。

    其中最多的就是杨七从燕云十六州收复的那些将军,以及一些南国的将军。

    “国主,龙游军也要裁撤




第0762章 赵德芳登基
    “你没得选……”

    杨大在杨七身旁唏嘘的说。

    杨七目光深沉的独坐在椅子上,看向杨大,“以后我们还能像以前一样,不分彼此,不分高低吗”

    杨大笑了,笑容很灿烂。

    “我们永远都是兄弟……”

    杨七也跟着笑了,“那就好……”

    很多时候,地位的不同,身份自然而然就跟着不同。

    当你高高在上,凌驾于所有人之上,成为那个唯一发号施令的人的时候。

    纵然你无心把自己表现的高贵,所有人依然会对你表现出恭敬,并且把你放在最高贵的位置上。

    这是所有人的期许,也是所有人的希望。

    如果你不愿意坐那个最高贵的位置,那么一场争明逐利的大战在所难免。

    杨七不愿意放弃在手的权柄,也不愿意凌驾于他人之上。

    这要是放在后世,杨七一定会是一个亲民的首领,可是在这封建王朝,杨七就是一个异类。

    一个异类,是没办法真正的融入到一个群体中去的。

    一个异类,也没办法长久的在最高的宝座上待下去。

    时间一长,总有人会把你的好心当场软弱,然后心生歹意,最终联合其他人,一举把你推下最高的宝座。

    然后他们中间最有威望的那个人,会踩着你的尸体,成为最高宝座上待着的那个人。

    而他,也会迎合众议,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这样,他的宝座就会比杨七坐的更长久。

    杨七没有办法去改变这种思想,也没办法一时半刻的改变封建王朝这个制度。

    所以他只能选择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

    如此,才能保证他治下的地方长治久安。

    而在据此千里之遥的汴京城。

    有人做的就比杨七好。

    布置成灵殿的垂拱殿,依然巍峨。

    大殿正中摆放着一口巨大的棺椁,形状酷似小型的宫殿,红木制,上面刷着金漆,描着龙纹,镶嵌着各色宝石,盖着一层佛家万字锦绣毯,它有一个学名叫做梓宫,乃是帝后下葬时专用的棺椁。

    其形状虽然和民间用的棺材迥异,但作用是一样的。

    大宋朝有资格躺进这一口梓宫里的人,唯有赵光义一人。

    此刻,赵光义穿戴着一身龙袍,头戴双翅龙冠,静静的躺在里面。

    在梓宫四周,跪满了文武百官,一个个如同鹌鹑一样把头埋在双腿之间。

    在灵殿正中,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几具尸体,鲜血顺着大殿地砖的砖缝流淌的满地都是。

    赵德芳此刻就站在尸体最前方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柄宝剑,浑身在颤抖。

    曹彬就站在赵德芳身旁,他手里握着一柄横刀,一边擦拭横刀上的鲜血,一边虎目四扫,冷冷的道:“乱臣贼子,人人得儿诛之。

    还有谁想跟他们一样,做一个乱臣贼子”

    文武百官们浑身一抖,头压的更低了。

    震慑了百官,曹彬又看向了宫门口的大内侍卫,甩了甩手里的刀,“你们是缴械投降,还是被尽数诛灭”

    话音落地。

    一队队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手持着刀斧,将宫门口的大内侍卫团团围困。

    “噗呲”

    “哐啷”

    有死忠的恶狠狠的盯着曹彬、赵德芳,直接挥刀抹了脖子。

    有拍死的直接缴械投降。

    没一会儿,宫门口的大内侍卫们就被清理干净了。

    曹彬做完了自己的事,看了赵普一眼。

    赵普清咳了一声,一板一眼的朗声道:“先帝驾崩之际,曾留下遗旨,还政于赵德芳,由赵德芳继任皇位。诏书就在老夫手里,待到先帝梓宫下葬以后,新君登基大典上,老夫自会宣告。”

    顿了顿,赵普提起了声音,冷声道:“然,大皇子、二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以及一众叛臣,明知先帝有诏书留下,却依然暗中勾连,意图篡位,其罪当诛。

    现已被枢密使曹彬就地正法,尔等当引以为戒。

    待先帝下葬以后,须当尽心竭力,共同辅佐新君。

    新君仁厚,不亏怠慢诸位的。”

    曹彬暗中拽了拽还在发懵的赵德芳一把,赵德芳浑身一震,这才从惊愕中清醒了过来。

    听到了赵普的话里的尾音,他赶忙道:“只要尔等尽心协力辅佐朕,朕必定不会亏怠诸位的。”

    文武百官们缓缓抬起头,相熟的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决定。

    当即,文武百官们再次低头,齐声呼喊,“臣谨遵陛下旨意。”

    李沆抬头挺胸,大步流星的走到赵德芳身前,躬身道:“臣李沆,请奏陛下,这些乱臣贼子的尸身,以及他们的家眷,应当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

    赵德芳愣了愣,沉吟道:“元佐等四人,皆是朕的堂兄弟,如今已然身死,过往的罪孽就一笔勾销。赐他们亲王爵,让他们到地下去为先帝守灵吧。

    其子嗣,免受株连之罪,发配太原府。

    其女眷中,凡朝臣之女,可领受回府幽禁,其余人等,一律发配教坊。

    其府上家丁、仆人、丫鬟等,尽数发配到邕州,终生不得入汴京城。”

    赵德芳越说声音越大,说到最后,终于在百官面前,找到了一点儿皇帝的威严,他掷地有声的继续道:“至于那些随同元佐等人叛乱的叛臣,依律,诛九族!”

    “咳咳……”

    突然,赵普咳嗽了两声,略微拱手施礼,低声道:“陛下,此番北伐一战,我大宋损失惨重。那些个叛臣自然该死,可其九族多有无辜之人。

    老臣以为,不如只诛恶首全家,其余的人尽数发配到邕州,陛下以为如何”

    赵德芳闻言一愣,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不甘。

    赵普的话看起来是在为那些无辜之人争活路,可是实际上是在他这个新帝掌控了权力以后,在告诫他。

    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

    掌天下权柄,是何等荣耀、何等霸气、何等尊贵无比。

    如今这个权力到手了,却要分出去一半,赵德芳真的有点不甘心。

    人恰恰就是如此。

    在得到某一样东西之前,会显得很大方,并且会跟身边的人许诺很多好处。

    可是当他真的得到了那一样期盼已久的东西以后,就不愿意与人分享。

    然而,不愿意归不愿意。

    赵德芳在赵普面前依然得低头,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这是赵普等人支持他的条件。

    而且他的地位尚不稳固,还要仰仗赵普等人的支持。

    赵德芳装作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然后点头道:“赵爱卿言之有理,那就依赵爱卿的办。”
1...381382383384385...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