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几个字脱口而出,说了一半,耶律谋鲁姑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当即恶狠狠的瞪了杨七一眼,低吼道:“你骗我”

    杨七缓缓站起身,莞尔一笑,“原来耶律休哥派了耶律抹只去了檀州。副枢密使耶律抹只,确实是个人物。只是据我所知,耶律抹只年事已高,手下统领的兵马并不多,仅有皮室军的三万兵马,还有耶律氏本族的六万人马。

    一共统兵九万。

    而这九万人马,一般都是随王伴甲之用。

    也就是说,耶律休哥已经看穿了我布下的围点打援的策略,为保万无一失,提前送走了萧倬和你们辽国的小皇帝。”

    耶律谋鲁姑一脸惊恐的看着杨七。

    他很难想象到,杨七仅凭着一个‘抹’字,就把耶律休哥的谋划猜了个七七八八。

    然而,让他惊愕的事情还没有完。

    杨七自顾自的继续道:“耶律斜轸率领了近二十万兵马,到了嫣州;耶律抹只率领了近十万兵马护送萧倬和小皇帝北归;耶律休哥能派去蓟州的兵马应该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

    那么,幽州城里剩下的兵马,也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

    耶律谋鲁姑彻底震惊了,因为杨七把耶律休哥的所有布局,以及兵力的分布都猜出来了。

    “你……你……你……”

    耶律谋鲁姑盯着杨七,结巴了半晌,愣是说不出一句话。

    杨七摆了摆手,让人把耶律谋鲁姑押了下去。

    从耶律谋鲁姑嘴里套出了自己想知道的话,杨七也就没有必要把他继续留在大帐内了。

    耶律谋鲁姑被押走以后。

    杨七当即让彭湃传令,“传令给杨延平,让他率部拿下了新武蔚三州以后,火速清扫儒州,夺下长城以踞守。必要的时候,增援杨延光部。

    把萧倬和小皇帝北上的消息传给檀州的杨延光,让他放心和耶律抹只部作战,若有机会,就擒下萧倬和小皇帝。

    传令给蓟州的杨延定,令他死守蓟州城。除非韩德让回援,否则绝不能丢失蓟州。

    传令给嫣州的杨延昭,令他不必死守嫣州,以游斗为主,拖住耶律斜轸的兵马,必要的时候可以退兵至赵城墙。”

    “属下领命。”

    彭湃令了命,下去传令。

    有关耶律休哥调兵遣将的各种消息,也迅速的通过了稻草人的渠道,传到了杨家其他四人的手里。

    首先拿到杨七命令的是杨六。

    杨七的命令传到的时候,杨六正在跟耶律斜轸大战。

    耶律斜轸接到了耶律休哥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嫣州。

    所以他率领着兵马到了嫣州以后,没有多余的阴谋诡计,直接发动了强攻。

    凭借着人数的优势,耶律斜轸几乎不分昼夜的在攻城。

    原本以杨六手下的兵马,能轻而易举的抵挡得住耶律斜轸的强攻。

    然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是一些突然冒出来的叛徒和汉奸,他们能瞬间将大好的局面葬送进深渊。

    杨六的兵马攻入到了嫣州城以后,清除了里面的辽国贵族,解救了许多的嫣州城内的辽地汉民的百姓。

    这其中就不乏豪门大族。

    开始的时候,双方相处的很融洽。

    豪门大族的族长、家主等等掌舵人,在得知了汉军光复了嫣州以后,一个个送粮、送衣物、送酒菜等等,简直是把杨六麾下的兵马当成亲人来对待。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真的把杨六麾下的兵马当成亲人。

    他们只是害怕杨六纵兵抢掠,所以主动送上了东西,表示自己识趣。

    然而,这种场面却没有持续多久。

    当耶律斜轸率领着兵马赶到了嫣州城以后,杨六下令封锁了四门。

    城内的豪门大族们慌了。

    辽人有多凶残,他们是亲眼见识过的。

    而耶律斜轸凶名,他们也略有耳闻。

    如今耶律斜轸率领数倍于杨六兵马的大军来伐,他们害怕了。

    害怕杨六受不住嫣州,害怕耶律斜轸攻破了嫣州以后,在嫣州城内大肆杀伐。

    就在城内的豪门大族人心惶惶的时候。

    一则流言在嫣州城内传开。

    “助辽军破城者,封嫣州城城主。活捉杨延昭者,封千户侯。敢助杨延昭守城者,诛九族。”

    很多时候,内部叛徒们远比外部的敌人要可怕。

    当谣言弄得嫣州城内的豪门大族人心惶惶的时候。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豪门大族的族长、家主等掌舵人暗中勾连下,决




第0751章 两难的选择
    丰碑杨门第0751章两难的选择杨六退守到了古赵国的城墙上,耶律斜轸在攻破了嫣州城以后,得到了补给,一路追到了古赵国城墙下。

    双方再次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攻守大战。

    然而,这下耶律斜轸再也没办法从杨六手里讨到便宜。

    古城墙原本就是用来抵御敌人大军所用,一直都是屯兵之地,杨六占据了古赵国城墙,就相当于占据了一个天然的盾墙。

    没有了叛徒和汉奸束手束脚,耶律斜轸率领了二十万大军,想从杨六手里拿下古赵国城墙,根本没有机会。

    再加上随着杨六一起退到古赵国城墙上的老者,倾尽家财,帮杨六置换了足够杨六麾下兵马吃一个多月的粮草,杨六完全可以跟耶律斜轸耗下去。

    只要杨六坚守不出,耶律斜轸遍拿杨六无可奈何。

    让耶律斜轸无奈的是,他还不能退兵。

    他必须留在这里和杨六互相牵制。

    杨六这边的战场打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杨大那边却是高歌猛进。

    在失去了大军保护的情况下,新武蔚三州,根本不是杨大麾下强兵的对手。

    杨大凭借着火药之利,一路上攻城拔寨,又兼招降,新武蔚三州,轻而易举的被杨大收入囊中。

    杨七的命令送达的时候,杨大刚拿下新州城,正在新州城内大宴将士。

    “兄弟们,干!”

    杨大举着酒碗,豪迈的大喊了一声。

    数十万的将士们,连绵不断的跟着符合。

    海量的酒肉一车车的送进了杨大的营寨,火头军近万将士们不停歇的在蒸煮肉食。

    有人或许有疑问,说这杨大麾下明明只有十几万的人,为何突然变成了数十万。

    这多出来的兵马,自然是杨大招降的。

    还有一部分是响应杨七讨伐燕云十六州的号召,硬生生死皮赖脸挤进来辽地汉民。

    总之,杨大麾下的兵马,征讨了三州之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一举突破了三十万大关。

    其声势之浩大,远比杨七的中军还威风三分。

    正当杨大喝的畅快的时候,军中的副将把一封盖着杨七印玺的书信递到了杨大面前。

    “大将军,虎侯急令!”

    杨大闻言,赶忙放下了酒碗,去接急令。

    手刚伸到一半,就被人抢了先。

    一只苍老的手探出,抢在杨大前面,拿过了信件。

    杨大抬眼看了一眼抢了他信件的人,很没脾气的垂下脑袋,低头喝闷酒。

    整个军中,乃至于整个杨家,能让杨大没脾气的,只有一人。

    老杨!

    老杨之所以出现在杨大的军中,也跟杨大军中招降过多有关。

    由于杨大军中兵马急速的扩大,而新军中的兵马,多数不懂西北四府的各条军规。

    所以杨大不得不去信给复兴府的复兴武院,从复兴武院内调集在校培训的军官过来听用。

    而复兴武院内培训的那些在校的军官,根本就不够杨大用的。

    杨大出征四天,送回去了四封要人的信件。

    复兴武院内的那些培训的军官,一下被抽空了。

    作为复兴武院内的院长兼军机阁军机大臣,一下没了学生教育,无所事事的老杨,就带着他的军机阁的臣公,一路北上,到了杨大军中。

    杨大能这么快的拿下新武蔚三州,这其中也有老杨出谋划策的功劳。

    以老杨多年沙场经验,他能轻易的从一座城的城防上,判断出一个城池城防的弱点。

    “咦”

    老杨瞧着杨七送来的急令,错愕的叫出了声,一下子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

    老杨随手把手里的急令递给了正伸长了脖子等待的众人,苍老的声音略显厚重的道:“传令下去,兵分三路,一路兵马,由老夫率领,控制儒州到复兴关一线的长城,阻挡燕子城、炭山一线的辽军驰援。

    一路南下去驰援杨延昭,另一路北上攻讨儒州,借机占领古北口。”

    杨大阅读过了杨七的命令,起身苦笑道:“爹,七弟的命令可不是这么说的……”

    老杨顿时瞪着眼睛,底喝道:“是你翅膀硬了,还是杨延嗣翅膀硬了老夫的话你们都不听了”

    杨大脸色更苦,“可是……事关重大……”

    老杨黑着脸,怒喝道:“正是因为事关重大,老夫才如此布置。既然决定了围困耶律休哥,又有机会偷袭檀州,为何不直接偷袭古北口

    只要抢断了古北口,就能轻易的占据主动,切断辽人的驰援。

    只要在古北口驻扎十万人,辽人纵然百万大军来援,也得铩羽而归。

    到时候,幽州城内的耶律休哥,还不是任你们捏扁搓圆

    还有北线燕子城和炭山,皆是辽军的兵城,一旦古北口辽军被阻,辽军必定从燕子城、炭山出兵,翻过儒州到复兴关一线的长城直捣你们的后方。

    到时候,你们是顾头还是顾腚”

    杨大尴尬的挠头道:“爹,七弟既然这么吩咐,自然有他的打算……”

    老杨不屑的道:“你们有什么打算,老夫还不清楚别忘了,你们的兵法都是老夫教的,连你们的武艺,也是老夫教的。就照老夫说的办,若是出了事,老夫顶着。”

    杨大无奈的点点头,“好吧……”

    旋即,杨大对副将道:“下去传令,照我爹说的办。”

    “属下明白。”

    随着杨大的军令传达到了军中。

    很快,军中的饮宴结束了。

    三十万兵马兵分三路。

    五万兵马开拔南下,去古赵国城墙处,驰援杨延昭。

    老杨亲率十五万大军,去掌控儒州到复兴关一线的长城。

    杨大则带着十几万兵马,北上儒州,去征讨儒州。

    就在杨大率军前往儒州的时候。

    檀州城。

    城主府内。

    杨三也拿到了杨七的急令。

    杨三偷袭檀州,仗着火炮之利,用了不到两日,就攻破了檀州。

    又经过了三日的梳理,如今檀州彻底掌控在了杨三手里。

    杨三拿到杨七急令以后,放声大笑,“耶律抹只,率领近十万兵马,护送萧倬和辽国小皇帝北归。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若是能擒住了萧倬和辽国小皇帝,此战的胜局也就定下了。”

    收起了急令,杨三背负双手,朗声道:“传令下去,全军集结。”

    檀州城内,休整了三日的杨三部兵马,迅速的集结在了一处。

    杨三决定主动出击。

    在檀州到顺州一线,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

    杨三选定了一处狭长的古道,作为埋伏之处。

    一日后,杨三的率领着兵马赶到了古道之处埋伏。

    过了两日。

    耶律抹只率领重兵,护送着萧太后和小皇帝耶律隆绪匆匆的踏上了山岭边上的古道。

    近十万兵马护着一架豪华的车架。

    车架内,萧太后心事重重的皱着眉头。

    小皇帝耶律隆绪见母后心情不好,他也不敢玩闹,怀里抱着自己的小外甥,板着脸在哪儿当泥菩萨。

    只不过,仔细看他眼睛的话,就能看到他的不安分之处。

    他身体上虽然没有动,可他的眼睛却不停的上下翻滚,逗弄着怀里的小外甥。

    萧太后余光瞧见了耶律隆绪的小动作,略带责怪的瞪了他一眼。

    耶律隆绪浑身一震,目不斜视的看向了前方。

    “抹只……”
1...374375376377378...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