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轮回开端之应聘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倾世大鹏

    “陛下,那赵煦小儿不知天高地厚,竟想与我大辽铁骑正面抗衡,真是不知死活,末将请命,由末将来打这第一仗,定叫那些软手软脚的南人知道我大辽的厉害。”

    “非是末将与迭里特将军抢这头功,只不过区区南蛮子,何须劳动将军之手末将萧翰愿打头阵。”

    “哈哈哈哈……”见将士们奋勇争先,乐得耶律涅鲁古仰天长笑,“很好,诸位士气高昂,今日一战,定能大胜而归,萧将军,这第一战,便由你来打吧!”

    “末将领命。”萧翰闻言大喜,对耶律涅鲁古抱拳一礼,随即拍马而前,很快就到了阵列最前方。

    他高举手中长矛,顺着大军最前列从左至右跑了个来回,这是在告诉将士们,这一战将由他率领,所有人都要听他号令。

    辽宋两军相隔百丈,对方动态都能大致看清,高鹏看到对方的动作,对身侧的赵煦道:“辽军准备进攻了,要不你还是去后面吧”

    赵煦摇了摇头,沉声道:“不,我在这里,将士们的士气才是最高昂的。”

    高鹏也没多劝,转而问道:“前几日传你的护体真罡已经练熟了”

    赵煦咧嘴一笑,道:“放心吧!早就练熟了,瞬息之间便能施展出来。”

    “那就好。”高鹏看了看身侧的宋军将士,这第一战宋军采用的是守势,站在前面的是刀盾手,其后是枪兵,再后是弓箭手。

    没办法,宋军以步兵为主,辽军却是以骑兵称雄,主动冲上去那是找刺激,辽军的骑射分分钟教你做人。

    “咚咚咚咚……”

    辽军阵营中响起了隆隆战鼓声,所有人都把心提了起来,而初次面临这等战阵的赵煦,浑身上下都不可抑止的颤抖起来。

    一分恐惧、两分紧张、两分激动,却有五分热血沸腾,高鹏好笑的看了赵煦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这等阵势他不知道已经经历过多少,心下可谓毫无波澜,最主要的是,他那一身本领,也早就不将人海放在眼上。

    宋军阵营中的战鼓也响了起来,指挥的事自然不用赵煦操心,他在宋军之中,就等于一个吉祥物,只需往那一站,便能让将士们士气大涨。

    “轰隆隆……”

    “杀……”

    辽军骑兵开始冲锋,这一刻,万马奔腾,山河变色,许多宋军将士都与赵煦一样浑身颤抖,这一刻,只有天才知道,有多少人尿了裤子。

    然而当他们看到立于前军之中的那道身穿龙甲的身影,哪怕再恐惧,也没有人后退哪怕一步。

    终于,双方接近到了一箭之地。

    “山……山……山……”

    宋军指挥台上,旗手打出了旗语,一道道命令迅速传达开来,宋军盾手齐齐举起了手中圆盾,一面接一面,如同在大军头顶上放了一个巨大的锅盖。

    而高鹏与赵煦两人,虽然身边有赵煦亲卫组成盾阵护住了他们,但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身上依然冒出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正是如来神掌第一式,佛光初现。

    若非赵煦向将领们展现了这一招,他们又如何肯让他置身于前军之中

    “咻咻咻……”

    便在宋军盾阵刚刚成形之时,辽军骑兵张弓搭箭,一连三轮抛射,箭矢如狂风暴雨一般铺天盖地而来。

    “叮叮叮叮……”

    “啊啊啊……”




第十二卷 第八十六章 首战告捷
    他们之所以止步,不仅仅是因为有许多自己人只伤未死,更因为他们跨不过这道血肉壁障,若硬要往前冲,最终结果只能是被他们绊倒,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投矛……”

    辽军将领见此,当机立断,下达了中程攻击的命令,辽军将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长矛,身子后仰。

    “退……”

    古笃诚一声爆喝,大理护龙军立刻纵身而起,凌空几个翻身,身形瞬息之间便已掠回大宋前军背后。

    这一幕让辽军将士懵逼了那么一息,这才想起将长矛投出去,然而护龙军的存在,已经让他们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叮叮当当……”

    “噗噗噗……”

    “啊……”

    “呃啊……”

    这一轮投矛,给宋军阵列造成了些微混乱与伤亡,但很快,空缺的地方便被补上,最终,除了一些轻微的伤亡外,宋军阵列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火……火……火……”

    宋军之中再次由一群人齐声喝出了这道命令,随即所有宋军前军阵营,开始有节奏的保持着阵形整体前进。

    他们口中齐声喝着“火火火”,每叫一声便整整齐齐的前跨一步,很快就跨过七八丈的距离,行至那道血肉壁障前。

    那些伤而不死的辽军士兵遭了大殃,他们被压上来的宋军将士一一刺死在地。

    血肉壁障战马难以跨过,对人来说却并无多大影响,宋军士兵踏着人尸马尸,越过了那道壁障,对着已经失去了最大优势的辽军骑兵碾压而去。

    骑兵没了速度,在阵列整齐的步兵面前,那就是被屠戮的对象。 一流小站首发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是孙子兵法的用兵之道,同时也是宋军将士作战时几个最基本的军令,风为射,林为刺,火为攻,山为御。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代替了繁琐复杂的命令,使得军队的调度与整体协调性大为灵活迅速。

    辽军骑兵在宋军阵列侵略如火的势头下,节节败退,伤亡大增,辽军将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后撤,同时左右分开。

    因为第二队骑兵队已经冲了上来,他们需要为后面的兄弟让开位置,同时拉开距离,重新冲起来。

    辽军大将萧翰也不是吃素的,在看清形势后,他派出第二队万人骑兵队进攻的同时,在他们身后还跟了两万步兵。

    但是首战失利,却在耶律涅鲁古与众辽军将领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此刻已经感觉到,如今的宋军,似乎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

    而那数百似乎是由武林高手组成的军队,更是让他们心下升起了不妙的感觉。

    其实并非宋军有了改变,赵煦也没那个本事,在短短几个月间让宋军将士脱胎换骨。

    宋军将士之所以有此表现,其最大的原因便在于赵煦的御驾亲征与五百护龙军。

    首先,赵煦亲自站在前军阵列中,这给了宋军将士无边的士气,他们怕吗自然是怕的,但他们不敢退,更不能退。

    皇帝陛下亲自督战,谁敢退不仅自己会没命,连家人都会受牵连,不能退却是因为,皇帝陛下就在阵列之中,他们若退,陛下怎么办难道拱手送给敌军

    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却是因为五百大理护龙军的存在,让这一仗变成了“顺风仗”。

    在辽军的箭雨与投矛下,宋军将士不过伤亡了区区千余人,而护龙军一出手,便折了辽军数千人,同时还给他们制造了绝对的地



第十二卷 第八十七章 打这场仗的意义 死一户籍册
    混战嘛!正是武林豪杰们的拿手好戏,宋军将士阵形一变,从方阵变成了圆阵,外圈对外,内圈对内,这一圈,至少有万余人被围在了当中,顺利脱身的,不过七八千人。

    大宋中军与后军也在章楶的命令下整体向前移动,将包围圈与防御圈无限加大加厚,他竟是好胃口的想将这万余辽军步兵吃干抹净。

    圈内是如同被关在了斗兽场中互相厮杀的辽军士兵与大宋武林豪杰,圈外却是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辽军骑兵。

    且此刻鸣金之声已响,他们不得不忍痛放弃了那万余被围袍泽,向着已经有序撤退的中军与后军追去。

    宋军前军八万人,辽军前军有五万人,而辽军先后投入四万人参加进攻,结果回去的,只有两万余人。

    无论是赵煦还是耶律涅鲁古,做梦都没想到,第一战便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胜负,特别是赵煦,他还以为这会是一场惨烈的大战呢!

    如此结果,让他快要乐疯了,此刻他正踏着凌波微步,在十余名大理护龙军将士的保护下,在圈内往来冲杀,疯狂屠戮着辽军士兵。

    而高鹏,却是漂浮在半空,随时注意着赵煦的情况,时不时也劈出一掌,将一群群聚在一起的辽军步兵覆灭。

    赵煦杀着杀着,慢慢发现,周围全是丐帮弟子和大宋武林豪杰,辽国士兵几乎看不到几个了。

    他还以为众人是为了保护他才聚在他身边,不由没好气的叫道:“你们都围着我干嘛去杀辽兵啊!”

    一名丐帮七袋弟子哭笑不得的回道:“帮主,不是我们不去杀辽兵,而是辽兵都快被杀光了,我们抢不到哇!”

    “大理护龙军太凶残了,杀起辽兵来跟砍瓜切菜一样,段王爷更是不似凡人,从开战以来,他就没落过地。”

    “呃……”赵煦愕然仰头一看,便见高鹏施施然凌空立于他头顶不远处的半空,见他抬头,对他咧嘴一笑。

    “兄弟,借你肩膀一用。”赵煦对那名七袋弟子说了一句,随即纵身而起,单脚稳稳站在那弟子肩膀上,转头四顾,果见战斗即将结束,圈中基本上只剩大宋群豪,辽兵已寥寥无几。

    剩下的那些辽兵并非是最能打的,而是运气最好的,因为能打的通常都是高鹏与护龙军将士们重点照顾对象。

    得,今日是没的打了,赵煦跃下那弟子的肩膀,带着众人往圈外行去。

    盏茶时间过去,宋军之中也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声音,场中的尸首自有专门的军队负责处理,根本无须参战将士操心。

    战后结果统计出来了,宋军将士阵亡千余人,伤五千余人,总伤亡在六千多。

    武林豪杰中阵亡五百余人,伤两千余人,伤亡在两千五百人,其中八成是丐帮低辈弟子,大宋总伤亡为八千六百余人。

    而辽军,这一战便折损了近两万人,其中骑兵七千余人,步兵一万一千余人,最关键的是,这些全部是阵亡数,还没算逃回辽军本阵的伤兵。

    战损比例大概在1:3,但是许多大宋伤兵,经过治疗后都能够活下来,如此一来,死亡人数的比例还会拉大许多,这在大宋与辽国的战争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无论是宋军的领兵将领,还是武林豪杰中领头之人,都感到异常兴奋,对此战结果,也十分满足了。

    可赵煦还是不甚满意,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宋这边的情况下,还造成了这么大伤亡,他十分不爽。

    这也是赵煦与一般领兵将领的不同之处,将领们只看数



第十二卷 第八十八章 战事结束
    首战的正面硬刚之后,接下来的日子宋辽双方不再摆开阵势,面对面的列阵而战,而是开始拼计谋与指挥水平。

    各种奇谋妙计层出不穷,各种出人意料的战法让赵煦大开眼界,宋辽双方都是派出小股部队交手,互有胜负,却很少再出现大规模的对战。

    此刻便进入了对耗阶段,耗兵力、耗粮草、耗后勤运输、耗国力经济、甚至耗战斗意志。

    兵力上,大宋占优,粮草双方都十分充足,后勤保障则是辽国占优,辽国境内大多是平原地形,且辽国马匹充足,运输十分给力。

    大宋地形相对复杂,山高林密,对运输不利,但大宋人多,倒也勉强能跟上。

    经济上更不用说,大宋在高太后的休养生息下,国库充盈,很是积攒了点家底,辽国则相对贫瘠,要不他们也不会老想打下大宋了。

    最后,对持久战影响最大的战斗意志,大宋则是全面处于下风,交战两个月以来,大宋将士可谓身心俱疲。

    毕竟已经多年没有动武,如此高强度的战斗,脑子里那根弦一直紧绷着,这对大宋将士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辽军却不同,他们时常保持着一定强度的战斗,与东北的女真人打,与基辅罗斯(古俄罗斯)的留里克王朝打、与西州回鹘打……故而对于战斗,契丹人已经十分习惯。

    不过在这两个月的持续作战中,宋军将士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们身上那羸弱的气质渐渐发生了改变,变得开始有了铁血气息。

    或许是已经麻木,经过两个月的作战,他们再上战场时,已经不会再恐惧,很多人都懂得了越怕死就越容易死的道理。

    无论战斗形势如何,他们都能够不打折扣的执行将领的命令,很少会再发生一旦战事不利,就很容易产生混乱的情况。

    总之,宋军将士,在向真正的能战之军蜕变。

    大宋武林豪杰们倒是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毕竟无须与辽军正面作战,他们刺探刺探情报,散入林中清剿清剿辽军斥候,晚上搞搞夜袭,杀一波就走什么的,精神压力倒是不大。

    两个月的作战,宋军的伤亡数上升到了三万余人,辽军要稍微少一些,却也少不了多少。

    但是耶律涅鲁古发现,这样打下去,大辽亏大了,他们总人口不过九百万,军队不过三十万,而大宋人口有一万两千六百万人口,禁军就有一百六十万,光东京就能拉出八十万禁军。

    所以打持久战消耗战,辽国根本打不起,一比一的战损比对耗,辽国就算把人拼光了,人家大宋也不在乎。

    所以耶律涅鲁古心里已经生了退意,而宋军方面,赵煦也觉得,战事差不多该结束了,否则再拖下去,将士们就要崩溃了。

    在与高鹏商量后,赵煦决定发动大决战,一举结束这场战役,如今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再这么耗下去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决战前的部署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第一件事自然是清理辽军斥候探子,同时排除辽军在山林之中埋伏军队的可能,这些活大宋豪杰们已经做得十分熟练。

    随即赵煦集结大军,告诉他们,他决定对辽军大营发起全面进攻,这也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最后一战,打完这一战,他们就可以班师回朝,大军凯旋。

    将士们听到“班师回朝,大军凯旋”八个字,顿时爆发出了无边的士气,原本有些萎靡的气势骤然高涨。

    耶律涅鲁古做梦都想不到,从来都是处于守势的宋军,竟会主动进攻,不过在不断收到斥候失去联系的消息后,辽军将领们已经隐隐有了预感。

     
1...168169170171172...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