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开端之应聘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倾世大鹏
高鹏微笑道:“他会明白的,因为这小子,本就是一个素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不过你也该找个时间,回丐帮去一趟了。”
萧峰一怔,诧异道:“我还去干嘛”
高鹏道:“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啊!你不打算将这两门镇帮绝学交还给丐帮吗就算你不主动交回去,等到丐帮选出帮主,也定然会来向你索取吧!”
萧峰恍然,点头道:“的确,我是该找个机会将这两门武功还回去了。”
话说到这,高鹏突然问道:“我很好奇,为何你一向只用降龙掌,却从未见你使过打狗棒法”
萧峰摊手道:“一来降龙掌更适合我,在我手中,降龙掌可发挥出十二成的威力,打狗棒法讲究以技巧取胜,擅以柔克刚,与我路子不符。”
“二来打狗棒法乃镇帮绝学,要论精妙,实已在降龙掌之上,可这么多年,我以降龙掌对敌,便已罕逢敌手,又何须使用打狗棒法”
听了萧峰的话,高鹏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比了个大拇指,萧峰这个回答,他服。
……
夜,驸马府中酒宴正酣,段誉、段正淳、刀白凤、阮星竹、高升泰、傅思归、古笃诚、朱丹臣、华赫艮、范骅、巴天石等大理重臣与重要人物尽数在场。
高鹏在席间,将自己这趟前往中原的经历逐渐说与众人听,待听得大宋皇帝已经答应与大理结为兄弟之邦,甚至很可能与大理联姻,众人高兴不已,纷纷向高鹏敬酒,谢他为大理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同时高鹏也在席间详细说了大理接下来的十年发展大计,许多治国妙策,听得众人赞叹不已。
自高鹏出走六年,归来之后,从他手中拿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发明,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制盐之法,可将有毒的石盐与卤盐制成能够食用的食盐。
这条发明一出,大理再无缺盐之虞,从一开始的只能保证大理国民不缺盐,到之后渐渐有了存货。
高鹏还打算,等日后存货充足,产量提高后,将盐出口到大宋,从大宋手中换取银钱物资。
等赵煦当政后,高鹏还要让赵煦下令,大理可派人到大宋境内开采石盐与卤盐,反正他们没有高鹏的制盐之法,这些矿产在他们手中等于废物。
也就卤盐可作为中药材入药,但消耗也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想必赵煦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除此之外,高鹏还祭出了他的终极法宝,那是高鹏自经历过碧血剑后,就做好的准备。
碧血剑世界,农民之所以揭竿而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衣少食,没了活路。
以此为鉴,他在轮回表中放了一些杂交水稻、土豆、玉米、番薯等高产量农作物种子,而这些东西,日后他也会在轮回表中常备,因为在许多世界,这些东西都十分适用。
第十二卷 第七十五章 三年穷要饭,给个皇帝都不换
两个月时间转瞬即逝,萧峰提前动身出发,赶往洛阳参加丐帮百花会,顺便将丐帮两大绝学还回丐帮,随行的依然是那八名萧峰的心腹御林军。
这八人得高鹏破例传授护龙军标配武功天蚕神功、七旋斩、燕行千里,个个功力深厚,足以独挡一面,有他们保护萧峰,高鹏也能完全放心。
萧峰这次回丐帮,心下可谓五味杂陈,复杂已极,往事历历在目,可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便在这复杂心绪下,萧峰启程往洛阳而去。
高鹏这次却没有跟去,因为没必要,再过三个月,便是原著记载的高太后龙驭宾天之日。
到那时,赵煦亲政,大理与大宋除军事方面外的全面合作就要展开,高鹏尚需做好一应准备。
六月初,萧峰返回大理,带来了洛阳百花会的结果,赵煦果然不出所料的坐上了丐帮帮主之位。
他一身武功惊世骇俗,且胸有丘壑,文韬武略俱是不俗,无论人品才智皆乃上上之选,刚好萧峰也在场,丐帮帮众两相一对比,均发现,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新帮主,竟是丝毫也不输于萧峰。
这下丐帮群豪是真心乐开了花,他们相信,在宋帮主的率领下,丐帮定能恢复昔日的荣光,重新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帮。
而吴长风作为赵煦的引荐人,可谓给丐帮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他也得到了提拔,被升为丐帮执法长老,顶替了当初白世镜的位置。
而萧峰虽是契丹人,但他从头至尾,并未做过什么危害大宋之事,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那些所谓弑父弑师之事萧峰确实是冤枉的,那都是鲜卑贼子慕容博的手笔。
且萧峰如今成了大理驸马爷,与辽国也并无关系,永远不用担心他会帮着辽国来对付大宋。
故而他们心下对萧峰身份那点芥蒂,也彻底消失无踪,一帮老兄弟,加上新帮主,喝了个天昏地暗。
不过赵煦论真正的酒量,自然是不如萧峰多矣的,便是连一些丐帮宿老也比不上,可备不住他功力深厚啊!
赵煦运功逼酒的动静可比段誉高明多了,他直接将喝下的酒水化作蒸汽,从三万六千个毛孔中缓缓排出。
如此一来,酒气分散,也不会出现什么身上冒烟的情况,可谓隐蔽无比,连萧峰都没能看出什么问题。
但萧峰知道,赵煦肯定作弊了,他能找到高鹏这么一个对手都已经十分不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真正的海量之人只是他弄不清赵煦究竟是如何作弊的。
当然,他也不会闲得蛋疼的去拆穿赵煦,而且那小子也十分有分寸,虽然在作弊,却也没有一点异常都不露,他保持着自己脸上泛红,摇摇晃晃的状态。
但无论丐帮弟子们如何灌他,如何摇晃,却能始终不倒,这就让那帮老叫花子佩服无比了。
萧峰在洛阳陪着老兄弟们狂欢了三日,这才告辞离开洛阳,返回大理,当然,在离开前他与赵煦长谈了一次。
赵煦也明白了高鹏让他当丐帮帮主的良苦用心,心下感激万分,当即对着大理方向抱拳深深一揖,在他心中,高鹏不仅仅是他的好兄长,更是良师益友。
八月下旬,汴梁探子传来情报,高太后病倒,高鹏当即孤身一人御风前往洛阳丐帮总舵,面见赵煦。
丐帮总舵内堂,赵煦房间,只高鹏、赵煦、阿紫三人在场。
看着一身粗衣璞帽的赵煦,高鹏打趣道:“看来你这个丐帮帮主,做得很是习惯嘛!”
赵煦已成为丐帮帮主三月,
第十二卷 第七十六章 掌握军队,方能掌握政权
赵煦脸上现出几丝纠结之色,起身踱步道:“可我若回去的话,丐帮怎么办这个帮主……”
高鹏摊手道:“你继续当着啊!实际上丐帮帮主最大的作用不是处理帮务,而是起一个精神领袖的作用。”
“事情你完全可以交给长老们打理,你只需偶尔来丐帮露个面,或丐帮遇到什么大敌时出面解决一下即可,其他时间,你在不在都无所谓,丐帮同样能正常运转。”
“当然,你可以设置一处联络地点,设置好后告诉长老们,若有事可以到那里找你,然后你安排的人将情况禀报于你,你再决定如何处理就是,毕竟,统帅一帮,跟掌管一国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高鹏这话可不是瞎说,南宋五绝时代,洪七公整日介的满天下找美食,不务正业,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难得现一次身,可丐帮照样运转自如,依然是天下第一大帮。
可见丐帮帮主真的只是一个精神领袖,凝聚力所在,但处理帮务,还真不一定需要帮主出多少力。
毕竟,帮主是丐帮最强战力,若把时间都用到处理帮务上去了,哪来的时间修炼武功
听完高鹏的话,赵煦这才忧虑尽去,的确,洛阳距汴梁不远,以他的轻功,不用三个时辰便能转个来回,却也耽搁不了什么事。
大宋五日一朝,中间有四天时间,就算用三天来处理政事,也有一日可回帮中,况且他还不用时常过来。
想到此,赵煦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既如此,待我明日稍作安排,咱们就回去吧!那边,也该做些安排了。”
阿紫听得满头雾水,不解的道:“二哥,你们究竟在说什么啊为什么我完全听不懂”
“哈哈哈哈……你很快就会懂的。”
……
次日,赵煦将一应高层叫拢来,告诉他们自己有些私事要离开总舵一段时间,并将帮务作了种种安排。
随即便带着阿紫跟高鹏一起出发,赶往汴梁,到汴梁后,他也不走大门,而是直接让高鹏驾云带着他与阿紫飞进皇宫,落在福宁宫外。
好在赵煦返回前已经换过衣服,重新将一头散发束起,恢复了当初的模样,否则那些宫女内侍,还认不认识他就不好说了。 一流小站首发
“二哥宋郎,我们来皇宫做什么见皇帝吗”阿紫好奇的四处打量,口中随口道。
“呵呵,皇帝……你不是天天见着么”高鹏嘿笑着回了一句,与赵煦相视一笑,并肩往福宁宫行去。
“啊……陛下,是陛下回来了,奴才参见陛下。”
当福宁宫的内侍宫女鸡飞狗跳的对赵煦大礼参拜时,阿紫终于明白过来,目瞪口呆的看着赵煦,指着他结结巴巴的道:“你你你……你是大宋皇帝”
赵煦双手负到背后,微笑道:“如假包换。”
片刻之后,阿紫突然眼眶一红,委屈的道:“你们……你们合起伙来骗我。”
赵煦将阿紫揽入怀中,温声道:“我的身份在外面十分敏感,希望你能理解。”
阿紫一把推开赵煦,泣道:“我……我不要你,你是大宋皇帝,以后后宫佳丽无数,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不要。”
赵煦脸色微变,想都没想,道:“不,阿紫,我只要你一个,我发誓,日后我大宋皇宫只会有你一个皇后,不会有任何妃嫔。”
阿紫止住哭声,泪眼迷蒙的看着赵煦道:“真的”
赵煦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真的,我发誓,你哥也在这,他可以作证,日后我要是立妃,你叫他来打我。”
阿紫这才破涕为笑,娇嗔道:“才不要,别
第十二卷 第七十七章 女中尧舜高滔滔
“启奏陛下,太后醒过来了,请陛下前往崇庆殿。”这一日,内侍向赵煦禀报道。
赵煦看向高鹏,高鹏淡淡道:“回光返照,日子……到了。”赵煦恍然,当即摆驾崇庆殿,高鹏与他一起去,阿紫却是留在了福宁宫。
高太后此时满面苍白,没有丝毫血色,瞳孔已有微微扩散的迹象,显然正如高鹏所说,她此时不过回光返照罢了。
她自然有向高鹏求治,但高鹏告诉她,他只能令人身体强健,却无法增加人的寿元,寿元一尽,即便无病无伤,也同样会寿终正寝。
高太后听闻此言,也就不再多做他想,转而对赵煦谆谆嘱咐道:“官家,祖宗创业艰难,天幸祖泽深厚,得有今日太平。”
“但你父皇执政时举国鼎沸,险些酿成巨变,至今想来犹有余怖,你道是什么缘故”
赵煦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道:“关于这个问题,皇祖母不是自孙儿年幼时就在跟孙儿说了吗父皇是听信了王安石的话,更改旧法,以致害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高太后无丝毫血色的脸微微一动,叹道:“王安石有学问,有才干,原本不是坏人,用心自然也是为国为民。”
“可是……唉……可是你父皇,一来性子急躁,只盼快快成功,殊不知天下事情往往欲速则不达,手忙脚乱,反而弄糟了。”
她说到这里,喘息半晌,接着道:“二来……二来他听不得一句逆耳之言,旁人只有歌功颂德,说他是圣明天子,他才喜欢。”
“倘若说他举措不当,劝谏几句,他便要大发雷霆,罢官的罢官,放逐的放逐,如此一来,还有谁敢向他直言进谏呢”
听了高太后这几句话,高鹏目光中倒是露出几分赞赏之色,开口对赵煦道:“官家,太皇太后这几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你用心记下,日后一定要虚心纳谏,须知忠言逆耳,往往你不爱听的,反而是真正为你好的。”
高太后闻言感激的看了高鹏一眼,转而看向赵煦。
“段兄说的是,多谢皇祖母提点。”赵煦点头应下,转而一声叹息,道:“父皇虽好高鹜远了些,但他心下终究是想造福于民的,可惜他的良法美意,都让小人给败坏了。”
高太后吃了一惊,颤声问道:“什……什么良法美意什……什么小人”
赵煦目光灼灼的看着高太后,沉声道:“父皇手创的青苗法、保马法、保甲法等等,岂不都是富国强兵的良法只恨司马光、吕公著、苏东坡这些腐儒坏了大事。”
高太后脸上变色,撑持着要坐起身来,可是衰弱已极,要将身子抬起一二寸,也是难能,只不住的咳嗽。
赵煦见状淡淡道:“皇祖母,你别气恼,多歇着点儿,身子要紧。”
他虽是劝慰,语气中却殊无亲厚关切之情,而且他明知高太后已是弥留之际,却还如此说话,显是半点诚意也无。
高鹏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这小子对高太后的怨念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不过高鹏也不想说什么,若不是有他的存在,赵煦也没几年好活。
而高太后在赵煦小时候所做的事却是主因,那时赵煦生病,高太后却不许御医为他诊治,以至落下了病根,身体羸弱,最终英年早逝。
高太后咳嗽一阵,渐渐平复下来,叹道:“官家,你算是做了九年皇帝,可是这九年……这九年之中,真正的皇帝却是你皇祖母。”
“你什么事都要听
第十二卷 第七十八章 狗带的耶律洪基
高太后喃喃道:“人以为女中尧舜,人以为女中尧舜,就算真是尧舜,终究也是难免一死。”
突然之间,她那正在越来越模糊迟钝的脑中闪过一丝灵光,急问道:“辽国宰相为何提到哀家官家,你……你可得小心在意,他们知道哀家快死了,想欺侮你。”
赵煦年青的脸上登时露出了骄傲的神色,说道:“想欺侮朕,哼,话是不错,可也没这么容易。”
“契丹人有细作在东京,知道皇祖母病重,可是难道咱们就没细作在上京他们宰相的奏章,咱们还不是都抄了来”
“契丹君臣商量,说道等皇祖母……皇祖母千秋万岁之后,倘若文武大臣一无更改,不行新法,保境安民,那就罢了。”
“要是孙儿有什么轻举妄动,他们便也来轻举妄动一番,哼哼,若说此话的是耶律洪基,孙儿倒还需慎重一二。”
“可自当年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叛乱,杀了耶律洪基,自己篡位称帝后,辽国便每况愈下,这一战让辽国精锐死伤惨重,如今的辽队,实是不堪一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