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民帝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贫民帅
    首先是虎蹲炮的普及,有了多人拖拉机之后,虎蹲炮的重量对前线部队来说就不再是负担。

    从此以后,在万州的排一级部队之中,就有了火力组。

    这个火力组主要就是负责使用虎蹲炮。

    当然了,万州的火炮革新自然不止于此。

    拿破仑炮也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这种前膛装填的燧发炮,虽然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足够先进了。

    但是,王烨并不满足。

    万州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大概处在前工业革命时期。

    因为没有出现能源革命,所以万州现在,别看有很多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东西。

    可是实际上,跟真正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国,还有不小的差距。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州现在虽然机械加工实力强大。

    但是却几乎没有化工产业。

    所以像雷汞之类的东西,万州一直都没有。

    这也就让万州在很多方面碰上了天花板。

    就比如万州的火枪,便是如此。

    万州的火枪直到现在也只是采用了定装弹药。

    没有办法使用我们比较熟悉的铜弹。

    不过,这个问题对火炮来说,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因为即便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口径火炮的弹头和弹药都是分装的。




第253章 火炮革新 下
    因为万州的重工业和机械加工能力强大。

    所以,一些本来应该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东西,在这个时期,王烨已经能够弄出来了。

    就比如炮闩,这个东西是火炮从前膛装填时代,进入后膛装填时代的里程碑式的发明。

    这个东西的结构非常复杂,造价也很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炮闩刚刚出现的时候,才会引起那么多的争议。

    英国人就花了很多口水争论过,是不是应该使用炮闩

    甚至还在国会之中扯皮过很多次。足足花了十几年的时间!

    万州现在的工业实力,确实比不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

    但是在精密加工能力上,甚至还要胜过那个时代的英国。

    当然,这是在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下。

    冲压技术确实不错,但也不是万能的。

    一些比较复杂的机械结构,还是需要刨床、铣床、磨床等其他一系列机床的帮助。

    好在、万州现在所能使用的结构最为复杂的机械。

    也就是自行车和枪炮了。这些东西用冲压技术制造已经足够。万州的冲压机就能发挥作用了。

    有了由冲压技术制造出来的炮闩,万州的火炮就已经可以进入后膛装填时代了。

    这对万州炮兵的战斗力可是个不小的提升。

    现在,万州火炮的射速已经不比现代的重炮差到哪里去了。

    因为双方击发的程序基本差不多。

    都是先打开炮闩、装填炮弹、然后装填弹药、关上炮闩,拉动拉火索发炮!

    早期的火炮射速几乎与火枪相当,按照出版于1828年的《普鲁士袖珍炮兵手册》记载。

    当时普鲁士炮兵射击速度最快的,是6磅加农炮,射速大概在23秒一发。

    王烨这一次改进的火炮,同真正历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非常相像,结构上几乎完全照搬。这种火炮的射速甚至可以达到7发分钟。

    而且与阿姆斯特朗炮一样,王烨的新式大炮也是一种线膛炮,这自然大大增强了火炮的射程、精度和威力。

    和线膛枪一样,后装技术的出现对火炮性能提升最大的,除了射速之外,就是可以使用膛线,而不用担心影响火炮的射速了。

    膛线对火炮的好处自然不用说,既然已经有了后膛装填的技术,王烨怎么可能放过膛线

    而且阿姆斯特朗炮的结构相当的成熟,可以应用在不同口径的火炮上。

    无论是野战炮、步兵炮这样的小炮,还是舰炮、岸防炮这样的重炮,都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

    王烨从野战炮和步兵炮开始制造阿姆斯特朗炮,也算是一种技术积累。为他在日后制造自己心心念念的重炮,来积累技术基础。

    顺带一提,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曾经给我们的民族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这个词就“坚船利炮”,其中的利炮据说指的就是阿姆斯特朗炮。

    只不过,万州使用的炮弹不够先进,所以在威力上远远比不上原版的阿姆斯特朗炮。

    不过在普及了这种新式大炮之后,王烨也不打算使用普通的实心弹了。

    他使用的是有木质信管和木制弹托的开花弹。

    在炮弹的尾部加上软质木制弹托,可以加强气密性密封气体外泄。

    还可以在发射时,对空心榴弹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加强安全性。而且发射出去的榴弹,因为木制弹托的原因,会造成头重脚轻的“羽毛球原理”自稳结构,使得弹道更精确。

    这一设计在南北战争时期,还有应用,只不过那时候的设计更加的复杂,弹壁也更薄。

    木质信管自然就更不用说了,最初的信管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却让早期开花弹的技术得以成熟。

    早期的开花弹,是一种铁球形状的炮弹,里面装有弹珠。主要利用爆炸之后的破片,爆炸的冲击力和里面的弹珠伤人。

    早期的开花弹性能非常不可靠,而且危险性很大,但是有了木质信管之后,开花弹的技术算是彻底成熟了。

    这种木质信管结构大体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

    在木管中装有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需要先估算发射距离。

    然后再根据距离和炮弹种类判断对应的飞行时间。再用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靠前。

    这种引信本来是给滑膛炮使用的。

    因为滑膛炮的火炮内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

    因此,发射药爆炸的时候,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

    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点燃炸药,炮弹爆炸。

    但是这种设计线膛炮也能用。

    因为线膛炮虽然炮弹和火炮的内径基本相当。

    但是,膛线之间还是有空隙的。而且为了确保自家的火炮能够点燃引信。

    王烨还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试验出了最适合这种弹药的膛线,所以也可以使用这种设计。

    无论是木质信管还是木制弹托,这两种东西对现在的万州来说,一点都不复杂。

    不过在试制的过程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慢燃火药和炸药的研制。

    因为万州几乎没有化工基础,所以这两种东西都是在一次次试验之中,硬试验出的配方。

    之间甚至还发生过一些事故,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幸好后来苦尽甘来,这两种药愣是让王烨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硬生生的实验出来了。

    有了炮,又有了炮兵,却不意味着新式火炮就形成了战斗力。

    新式火炮需要炮手调整引爆时间。

    这一点除了凭借炮手的经验进行判断之外。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些重要数据编成一个小册子,在炮手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在里面寻找自己需要的参数。

    这又是需要无数次的试验才能做到的。

    好在,万州暂时还没有需要准备的战事,他和他的战士们都很有时间。



第254章 快速发展
    万州的重武器,至此算是被他安排好了。

    重武器这种东西,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为万州的出现,必然会刺激大梁火器的发展。

    虽然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应该没有办法制造出足以同万州相比的火枪。

    但是制造出少量足以威胁万州的火枪还是没有问题的。

    万州人少,可不能随便被人威胁了。大力发展重武器就是一个不错的应对办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战时期,岛国的轻武器水平,说是世界最差应该没有任何疑问。

    他们相比起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可以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武器。

    可是无论是他们的三八大盖,还是歪把子、92式,相比起中正式、捷克式轻机枪以及马克沁重机枪,在性能上都处在劣势。

    在战争初期,我们这边的战斗意志甚至比他们还强。

    真正让我们在初期打不过他们的。

    除了早期的“老鬼子”比较多,我们这边在训练上和单兵素质上,比不上他们之外。

    最重要的是,我们这边的弹药严重不足。

    而且在重武器上处在绝对的劣势。

    在某一部电视剧之中,有一个士兵的话,说的非常残酷“鬼子的炮弹比我们的子弹还多我们怎么打”

    这句话用最直白,也最残酷的方式说明了,重武器强大的破坏力。

    大梁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除非这个世界再出现一个穿越者,否则没有人有能力制造出液压机,大梁就永远无法满足新式火炮的生产工艺。

    他们就永远会被万州的重武器欺负着。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式炮兵部队的建设和部队的换装,都走上了快车道。

    在这期间,万山城的人口也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和王烨他们预计的差不多,现在万州的总人口达到了十一万人左右。

    这个人口数量还在万州的承受范围之内。

    王烨他们之前准备的,基层官员表现的都还不错。很多人还做出了不错的政绩。

    新移民的扫盲工作进行的也非常顺利。除了那些年纪大的人,新移民对读书识字不仅不反对,还非常欢迎。

    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渴望知识的。只有那些认为,自己今生不会有什么改变的老人,他们才不愿意“浪费时间”来读书识字。

    这一点王烨之前也考虑过。

    所以在万州的扫盲班之中,就有专为老人建设的老人扫盲班。

    他们就只要掌握常用字和拼音就已经足够。

    因为扫盲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所以,新移民们也都很快理解了,万州的卫生防疫条例,还有各项法令。

    万州平稳的度过了这一波“移民潮”。而且后面的部队增兵工作,进行的也非常顺利。

    这倒不是,因为新来的这些遗民都有多愿意当兵而是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就是按照万州的法令。

    家里有人当兵的家庭,能够享受各种高福利,还有各种优先使用公共资源的特权,而且各种抚恤金制度也非常的完善。

    伤残和战死士兵家属的赡养,以及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也都有保障。

    对新来的居民来说,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他们其实还是搞不明白的。

    但是有一点他们是懂的。那就是家里有人当兵的话,这家人的日子能过的非常好!

    而且这也是新移民,融入万州最好的方法。

    其二,则是因为万州的强大,现在已经人尽皆知。上一次大战,辽东损失了几万人,可是万州一共才伤亡了几十个人。

    这让很多人,并不惧怕在万州当兵。因为好像在万州当兵也不是那么危险。

    这个时代的人,为了家庭,很多人都愿意付出一切。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卖身为奴,甚至卖儿卖女的都有。

    在一个不那么危险的地方当兵,让自家人活的更好,让儿女有更好的前程。这对很多新移民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新移民们算是顺利的融入到了万州之中。

    虽然万州的生活,和他们之前过的日子完全不一样。

    但是他们也能感觉到,这种生活更加的美好,更加的富足。这让他们不仅不排斥这种不同,反倒会努力的加快适应那些不同。

    而且在新移民们的心目中,万州城几乎成了一个神圣的存在。

    现在,万州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这两个字代表的是一座大城,和下面的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堡小镇。

    但是万州城指的却只是原万山城。
1...9293949596...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