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随着不断有京营士兵冲过来,口中还不停地喊着护驾,便是远一些灾民,此时也知道了这踹倒桌子的年轻公子,正是当今皇帝微服私到这儿了。

    虽然这些等着放粥的灾民们万分地搞不懂为什么皇帝为什么要把桌子踹倒,但是周围围着的士卒却不是闹着玩的,因此心里再有不满,也只得强压下去,跪倒在地后山呼万岁。

    这些灾民的心里不清楚,但是带着士卒一起围过来戒备的张之极只是看了一眼煮着粥的大锅,心下便如明镜一般了。

    这他娘的,与其说是放粥,不如说是放水,里面掺上几粒米而已。这么一碗粥进了肚,不过是一泡尿的功夫,人就得接着饿!好一个蓝田县知县!这种情况下皇帝要是不暴怒,那才真是奇怪了!

    果然,就见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先是从地上捡起了一个相对完好的碗,又拿起勺子在锅中捞了半天,才捞够了一碗米。

    接着,崇祯皇帝又随手捡了根筷子将之插在碗里后,这才红着眼睛,盯着筷子道:传朕的旨意,命锦衣卫缇骑散开去监管放粮。放出来的粥,必须插筷,筷倒人头落!不管是哪个州哪个县,有一根筷子倒了,饿死了一个百姓,朕就要他们的脑袋!九族的脑袋!

    由于这段话已经是接近于嘶吼出来的,附近的百姓和衙役们又有哪个听不清楚的?一时之间,百姓们倒是先议论起来了。

    咋样,俺就说吧,都是这些当官的胡来,皇帝咋可能不管俺们呢?

    明君!明君啊!

    这下子好了,终于不用再饿着肚子了!

    我说刚才怎么有一道金光闪过,原来是天子到了,难怪,难怪。

    听着附近百姓的议论,崇祯却是大吼了一声安静后,接着大声道:朕,今天给你们一个交待!

    说完,也不理会好奇的百姓们窃窃私语,崇祯接着吩咐朱刚道:去将沈修庭带来。还有,准备刑台,朕今天就在这儿活剐了他!

    朱刚躬身道:臣遵旨!接着便命人去准备刑场刑具,又命人去大牢中提了沈修庭到这个小广场上。

    原本已经安心等死的沈修庭见不是一刀了事,反而把自己向木头架子上绑,心中大骇之下,却是不知道哪儿来的精神,大喊道:陛下开恩!陛下开恩!罪臣知错了!求陛下开恩!

    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却是理都不理他,连命人卸了他下巴这种事儿都没吩咐一声——你他娘的给老子叫,有种你咬舌自尽,反正死不了!

    不行不说,锦衣卫里边儿的人才多的是,而且十分好学。

    自从上一次在建奴围困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吩咐锦衣卫的人活剐了豪格,打那以后,锦衣卫里就有不少人去向大理寺和刑部的高手门专门请教过如何凌迟这门手艺。

    朱刚见手下之人已经把沈修庭捆好,便躬身对崇祯道:陛下,人犯已经准备好了。

    崇祯阴沉着脸道:再去寻几条狗来。

    这一番,却是耽搁了近半个时辰——饿急眼了的灾民还能让狗子活下来?不少都被打死吃了肉了!

    等朱刚手下的锦衣卫翻遍了整个蓝田县城才找到四五条饿的眼睛发绿的狗子之后,崇祯皇帝便死死地盯着沈修庭道:活剐了这王八蛋,呆会儿连骨头都要敲碎了喂狗!

    听到崇祯的吩咐,朱刚躬身道:卑职请亲自行刑。

    待崇祯点头同意后,朱刚便狞笑着对沈修庭道:孙子诶,爷爷今儿个亲自伺候你丫的!

    说完,却是快步上了刑台,也不知道从身上哪里翻出来一把单刃小刀,便揪起了沈修庭的眼皮,一刀割了下去。

    两只眼皮割完,朱刚却是一拳打在了惨叫不止的沈修庭的肚子上,待沈修庭闷哼的时候,才狞笑着道:孙子诶,你丫可得睁大了眼睛瞧着,爷是怎么把你丫给片成京城烤鸭的!

    远处围观的百姓虽然听不到朱刚在说些什么,但是这又是割眼皮又是打肚子的动作却是看的分明,一时之间叫好声不绝于耳。

    颇有些人来疯潜质的朱刚此时连面色都有些潮红,一边儿动手剐人,一边儿喘着粗气对沈修庭道:听着了吗?瞧瞧,爷这手艺,可是整个蓝田县的百姓都叫好的!




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杀
    等活剐完沈修庭,时间已经慢慢儿地到了下午,太阳都已经往本边儿落去。

    这回,蓝田的灾民总算是吃上了一碗又浓又稠的粥。虽然比不得蒸干了的干饭,但是好歹也比清水强了。

    而且当朝皇帝还亲口许诺,等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人安排青壮去上工,不管干什么,都有工钱和管够的饭吃。

    一时之间,两万多的灾民算是安稳了。原来还有些浮动的人心,此时已经彻底地安定下来,再没有人去想些有的没的,只等着官府来组织人手开工了。

    至于干什么,这些人根本就不关心,哪怕是挖矿,哪怕去开山,只要能吃饱饭,谁在乎呢。

    蓝田的事儿,就算是解决了,但是崇祯皇帝有意不放过马维骃,干脆又带着他穿过咸宁县,向着长安县而去。

    途经咸宁县的时候,马维骃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这要是再让崇祯皇帝发现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自己干脆把脖子一抹,或者自己找个地方悬梁自尽算了,若是惹得皇帝暴怒之下把自己给剐了,想想都可怕。

    不过万幸的是,虽然咸宁县的灾民不比蓝田少,但是情况却比蓝田县好多了。就算灾民一样儿的面带饥色,可是一路行来,却也没有看到真个有人饿死了。

    因此上,虽然崇祯皇帝的脸色虽然依旧不好看,但是总是没有再出其他的妖蛾子。光这一点,就让马维骃暗自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生提拔提拔咸宁县的县令。

    然而马维骃并不知道什么叫墨菲定律,如果他知道,一定会亲切地问候提出这条定律的人十八代祖宗。

    越他娘的担心什么,越是来什么。

    崇祯皇帝有意折腾,反正有驿站不住,有客店也不住,就专挑小路走,或者干脆挑树林边儿上露营。

    只是夜路走多了终遇鬼,崇祯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总会遇到点儿什么意外的事儿。

    就在长安县外的小树林外,崇祯皇帝拔弄着面前的一堆篝火,问马维骃道:从马爱卿到到蓝田县,再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不知道马爱卿有何感想?

    马维骃拱手道:启奏陛下,臣只觉得百姓何辜?当逢遭此大难,却还有人于其中上下其手,臣无能,贪腐之辈不能察,受苦百姓不能救,臣惶恐,待安定了西安府后,臣自当向陛下提交辞呈,就此归乡,不问朝堂。

    崇祯呵呵笑道:这就完了?

    见马维骃语塞,崇祯便接着道:你是一个臣子,却不是一个好官。

    马维骃不解,一个好臣子如何不是一个好官了?自己虽然迂腐了一些,在抚民安民上也蠢了一些,但是自问还算是勤恳,不曾懈怠,又怎么能不算是一个好官?

    崇祯见马维骃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望着自己,崇祯便呵呵地笑道:为官者,有清官,有贪官。官字两张口,上下其手。

    马爱卿以为朕喜欢每日里杀的人头滚滚么?

    朕也不喜欢杀人。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杀了,朕心亦有不忍。

    但是,马爱卿知道为什么朕自御极以来,便不断地诛三族,诛九族,在塞外时还亲自下令屠灭了数十个部落?要知道,数十个部落,几万人,便是襁褓里的婴儿,朕也不曾放过。

    马维骃闻言,心中先是一惊。崇祯皇帝在草原上杀的人头滚滚,这谁都知道。便是明发天下的诏书里面,也是提到了林丹不臣,朕亲讨之,族灭十余。

    只是没有想到,今天竟然听到了崇祯皇帝亲口说自己下令连婴儿都不放过,还是十多个部族这种话。

    这很是打击了自己的认知。毕竟自从自己束发就学以来,所学的便是兵者,凶器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或者是国虽大,好战必亡,怎么到了当朝天子这里,一切都变了呢?

    崇祯却是不管马维骃在想些什么,接着说了下去:在大明,朕杀的全是些贪官,而且是害民的贪官。在草原,朕屠杀的是异族,是蛮夷。

    异族蛮夷之辈,若是以后融入我大明,为我大明子民,朕当然视之如一,可是现在,这是不死不休的国战,那些狗屁不通的酸儒不过是读了几本书,便成天的叽叽歪歪的,仿佛朕杀的是他们的亲人一般。

    可是他们就不能想想,朕若不杀光这些蛮夷,等到蛮夷来杀我大明百姓的时候该怎么办?靠着几句圣人教化,大国胸怀,能退敌吗?

    至于这些贪官,更是可笑至极。朝堂上有多少官是贪的?朕又杀了几个?他魏忠贤贪不贪?他崔呈秀贪不贪?他温体仁和施凤来又贪不贪?可是朕杀了他们了吗?

    朕所杀的,又有哪个不是贪腐无度而且害民的混账?

    在朕看来,贪点儿钱,没什么。但是不能害民。前唐时太宗皇帝说的好,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害民之辈,一旦逼反了百姓,便是天下大乱之势。马爱卿,你说,朕能容得他们?

    马维骃却是深恨自己为什么要长了这么一双耳朵了。皇帝的心思说给一个臣子听,其实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事儿。若是外面有一点儿传开的风声,这臣子多半便活不成了。

    只是如今听也听了,纵然此时额头上开始冒汗,却也不敢去擦一下,只得站起来躬身道:臣今日方知陛下苦心。

    崇祯却摆了摆手,笑着道:扯远了。刚才朕说你是一个好臣子,却不是一个好官,也是有原因的。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若是能让这西安府大治,哪怕是天灾之时也没有灾民饿死,那你便是一个好官。

    然而你恭敬忠心是有的,治理地方的能力却不足。因此,朕才说你是一个好臣子,而不是一个好官。

    此间事了以后,你也不要辞官,进京做个御史大夫吧。替朕出去走一走,好好看一看这天下,看看还有多少像蓝田县一样的地方。

    朕许你用锦衣卫和驿站的速报,将这些事密报给朕知晓。

    马维骃暗暗咽了口唾沫,今天这事儿已经由不得自己了,皇帝说的这一番话已经把自己强行给绑了上去,自己以后也只有安心做一个帝党,或者说现在的阉党。若是有一个不字儿,只怕要不了明天,大街上就该多出一具尸体了。

    心中纠结了一番后,马维骃只得拱手道:臣多谢陛下垂青,定然不负陛下之厚望。

    崇祯皇帝笑着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先休息。明儿个还得到长安县看一看。

    马维骃正要拱手应是,却听远方传来一声高喝:快,截住了这小子!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低声问快步赶过来的朱刚道:出甚么事了?

    朱刚躬身道:启奏陛下,前方有几个汉子在追杀一个少年郎。那少年兴许是看到了此处的火光,正在往这儿奔来。

    崇祯嗯了一声,心道这他娘的莫非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出门必然有事儿的光环?老子不过是随便挑了个小树林子,还他娘的能遇上半夜追杀这种事儿?莫非被追杀的这少年身上有什么秘宝?或者是武功秘籍?再者是藏宝图?

    颇感兴趣的崇祯皇帝道:放他们过来有没有问题?

    朱刚咧嘴笑道:陛下放心,不过是几个没有弓弩的强人罢了,便是再多一些,也不成问题。

    崇祯嗯了一声,便道:放他们过来,朕可是好奇的很。

    朱刚又拱了拱手道:陛下放心,卑职这就去安排。

    说完,便去安排外围潜伏的锦衣卫,示意放这些人过来。

    果然不出崇祯皇帝的所料,那被追杀的少年果然一路向着这边儿跑来。

    崇祯也不禁心下吐槽,你丫下一步是不是该喊救命了?

    果然,那少年一边儿跑,一边儿喊道:救命!,只是刚喊了一声,却又接着喊道:快跑!后边儿的人手里有刀!

    崇祯皇帝的嘴角抽了抽,却是喊道:你过来!我这里有些护院家丁!

    那少年闻言大喜,便一路喘着跑来了崇祯皇帝跟前不远站住。

    看着眼前气喘吁吁,弯腰扶着膝盖大口喘气的少年,崇祯皇帝好奇地道:那少年,你是何人?为何有人追杀你?

    那少年此时的喘息已经慢慢地匀了一些,闻言便直起身子,拱手道:见过公子。在下姓陈,名足奇,原籍山西人士,天启五年进士。长安县令陈正之子。在下因在外游玩,遇到了强人,这才跑到了这里。

    马维骃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了。

    看起来皇帝说的没错,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好官。自己的治下竟然出现了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这些强人能如此横行了?

    崇祯皇帝却是先瞥了马维骃一眼,这才淡淡地开口道:无妨,到了本公子这里,你就安全了。

    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却听着一声哈哈大笑的声音传来:癞蛤蟆打哈欠,你好大的口气!

    崇祯见正是追杀这个名叫陈足奇的强人们赶了过来,便笑道:怎么着?话还不让人说了?说说看,为什么追杀这位公子?

    毕竟当皇帝当的久了,又是带后厮杀过的皇帝,气度大异于常人,虽然身边仅仅站了四个护卫,却依然令人不敢小觑。

    那几个杀手上下打量了一番,为首之人才开口道:小的不知道公子是什么来路。但是小的拿人钱财,便要替人消灾,只要这小子死了,这事儿也就了了。公子切不可自误。

    哟,还他娘的讲江湖道义?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社团扛把子的崇祯皇帝却是恶趣味上来了:小爷问你们话呢,让你说别的了?说说,到底为什么追杀他?若是这小子的不是,小爷便把他交给你们!

    为首的杀手沉声道:知道的多了未必是甚么好事!公子身边这四个护卫,还有一个管家,能挡得住在下身后这十来个兄弟么?

    崇祯笑了笑,接着道:怎么,仗着人多,吃定小爷了是吧?!

    为首的杀手嘿嘿笑道:不敢,不敢。只是在下的人多,却是不争的事实。若公子一定要保住这小子,呆会儿厮杀起来,却是要小心刀剑无眼!

    听着这杀手口中的威胁,崇祯皇帝笑道:那也行,今儿个让你看看什么叫人多!

    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站在崇祯皇帝身侧的朱刚和方正化便同时吆喝了一声。

    随着旁边儿的地上,树林子的边儿上,草丛里,影影绰绰地站起来了一群人,十来个杀手同时握紧了手里的刀。

    今天这事儿麻烦了,这些人的打扮都是大明卫所的士卒打扮,也不知道这个在这里歇息的贵公子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居然有百十个卫所的兵丁在护卫。

    更让这些杀手胆寒的,就是这些卫所士卒里面,不少人已经张弓搭箭,瞄准了自己这些人。
1...8687888990...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