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而此时的蓝田县衙后院之中,县令沈修庭正在招待着一位贵客。

    这位东南来的吴老爷的大公子可是位真正的贵客。自己虽然久不在江南地,一直被发配在蓝田这么个破地方吃灰,但是沈修庭可也是听过这位吴老爷的大名的。

    这回吴琦吴大公子亲自带这个小破地方,可就不是说明吴家已经注意到了自己么。只要有了吴家相助,自己脱离蓝田这个小破地方便指日可待了。

    心下越发高兴的沈修庭笑着举起酒杯道:来,吴公子,本县敬你一杯。

    吴琦却是赶忙站了起了,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道:当不得当不得,老父母抬举,学生可是万万当不得。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人抬,又有道日千里当官只为财。

    这位吴琦吴大公子既是自己的财神爷,又难得这般的没有架子,当真是个可造之才。

    心中愈发满意的沈修庭笑着道:坐,坐。

    待吴琦坐下后,沈修庭才接着道:这回的粮食总算是差不多了罢?

    吴琦闻言,微微一笑道:差不多了,学生准备明天便回浙江去向家父复命。想必家父还会有另外一份心意要给老父母,希望老父母可不要介意。

    心领神会的沈修庭抚须笑道:令尊太客气了。左右不过是一些粮食罢了。这也就是时间短,令尊又催的急,否则,便是再多一倍,也不是甚么难事儿。

    吴琦闻言,只是伸出大拇指赞道:老父母好手段!学生佩服,佩服!

    说到这里,却正好挠中了沈修庭心中的痒处。自己一番偷天换日的手段使出,到了这里的粮食中便有四五成被自己换成了烂了的,或者不能吃的粮食。还有一两成,干脆就是换成了沙子。

    至于城中的锦衣卫,呸!左右不过是些不识抬举的狗罢了,又能拿自己如何?

    正自得间,沈修庭从老家带过来的管家却是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喊道:老爷,老爷,大事不好啦。

    沈修庭却是淡定地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有甚么事儿,慢慢说。

    管家见沈修庭还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也顾不得请罪,便是连额头上因为一路小跑而出的汗都顾不上去擦,只是急着对沈修庭道:启禀老爷,京营,京营的丘八们把县衙给围了!

    哐当一声,沈修庭却是再也不见刚才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催问道:京营怎么会来蓝田这么个小地方?县尉呢?有没有问过是怎么回事儿?

    那管家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回道:刚才老奴在来的时候已经先问过县尉大人了。县尉大人说,京营是借着在进入大山训练之前先休整一番的名义进的城。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何,又强行接管了城门,现在又围了县衙,如今便是县尉大人也被赶进了县衙,不许外出

    不仅是沈修庭开始着急上火,便是方才大家子弟风范十足的吴琦也是失了分寸:老父母,这可如何是好?莫不是走漏了风声,惹得大军前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沈修庭经过最初的慌张,此时已经镇定了下来,闻言只是瞥了吴大公子一眼,悠哉悠哉地道:吴大公子说的甚么风声?本官怎么不知道?

    被沈修庭语气中的冷意吓了一跳的吴琦说道:粮食的事儿啊。莫不是咱们联手摆弄粮食的事儿发了?只是这大军怎么无声无息地便来了?

    沈修庭却是呵呵一笑道:粮神?甚么粮食?本官只是接手粮食安排赈济灾民而已,莫不是这些粮食出甚么问题了?

    吴琦一愣,接着也反应了过来,笑道:不错,学生也只是来这蓝田县看望故人,见蓝田百姓遭此劫难,学生也是心中不忍,唯有代家父捐出五百石粮食,聊表寸心,还望老父母不要拒绝才是。

    沈修庭闻言,哈哈大笑道:吴公子和令尊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本官又怎么会拒绝?如此,本官便先代这蓝田百姓先行谢过吴老先生和吴大公子了?

    说完,二人对视一眼,便一同哈哈大笑起来,颇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

    笑完之后,沈修庭便对管家道:本官怀疑县尉赵经私下倒卖粮食,正在暗中追查,不想大军前来,却是正好交给来的上官处置。

    那管家也是心领神会,苦着脸道:回老爷的话,县尉大人已经在回到县衙后,畏罪自杀了。

    沈修庭闻言,便痛心疾首地道:这又是何必?为了区区一点儿的粮食的事儿罢了,他赵经糊涂啊!

    管家闻言,一躲身道:启禀老爷,老奴还有些事儿要办,您和吴公子先行宴饮,待老奴忙完之后再过来伺候?

    沈修庭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这里暂时也用不上你甚么。

    待管家退下后,沈修庭再次端起酒杯,对吴琦道:来,本官先敬吴公子。这一杯,乃是本官代蓝田百姓谢过吴公子及令尊,吴公子可不能推辞啊。

    吴琦赶忙商超酒杯道:这些不过是学生份内之事罢了,可当不得老父母如此抬爱。

    就在两人推杯换盏之间,刚刚来到县衙外,正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吩咐身边的张之极道:砸门,拿人,不许走脱了一个!




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尔人头一用!
    只听得哐当一声巨响,蓝田县县衙后院的大门便被人直接砸开了。倒在地上的两扇大门砸死了好大一股子烟尘。

    一群被困在后院的衙役们觉得此时表忠心的时候到了,各自都拿刀冲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敢砸坏县衙后门,这事儿等县太爷知道了,自己可就是大大的有功了。

    只是看到全副武装的京营士卒后,几十个衙役便果断地扔下了手中的刀,都没用张之极开口警告。

    开什么国际玩笑,全副武装来砸县衙的大门,想想都知道这些丘八们的后台有多恐怖了,惹不起,惹不起。

    见这些衙役都很是知情识趣,张之极也懒得再多说,只是向着身后一挥手,吩咐道:进去,拿人,一个不许放过,都不许走动。

    跟在张之极身后的副将拱手应是,接着便率兵冲了进去。

    一时之间,整个蓝田县衙颇有些鸡飞狗跳的意思。不时传来喝骂声和哭喊声。

    直到小半个时辰过去,县衙后院才安静了下来,张之极的副将也回来复命。

    此时街道上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一个个伸头探脑的想要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当兵的就敢围了县衙。

    崇祯却是不管这些百姓是不是在围观,听着里面的声音已经渐渐小了下去,崇祯皇帝便抬腿迈步,向着县衙的后院而去。

    等进了后院,脸色已经恢复了往日平静的崇祯问道:蓝田县令呢?带朕过去看看。

    张之极的副将平日里也是个蔫坏的主儿,闻言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末将进去拿人之时,蓝田县令正在后院与人宴饮。

    崇祯皇帝的嘴角一抽抽,吩咐一声前头带路,便向着后院里面走去。

    等到了沈修庭和吴琦喝酒的地方,崇祯看着满桌子的酒菜,再看看被京营士卒用刀逼着跪在地上的二人,只冷哼了一声,便在凳子上坐了下来。

    沈修庭虽然被刀逼着跪在了地上,但是一看崇祯一副年轻贵公子的打扮,想来可能是哪家勋贵的子弟,当下便梗着脖子道:这位公子不知是哪家的子弟?要知道带兵冲击县衙,可是罪同谋反的!

    看着沈修庭语气的威胁之意,崇祯简直要被气乐了。他娘的,造反?老子自己造自己的反么?

    倍觉好笑的崇祯皇帝淡淡地笑道:无妨,别说只是带兵冲击县衙,便是老子带兵冲击了府衙也没事儿,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

    不理会沈修庭一副看傻子的表情,崇祯继续道:这位大人贵姓?如何称呼?

    人在刀下,不得不服气。沈修庭开口回答道:下官乃是天启三年的进士,姓沈,名修庭。忝为蓝田县县令。不知公子是何人?

    崇祯有意戏弄,便开口道:说来巧了,小爷我姓朱,乃是国姓。生在下的那天,家父在街上捡了好大一块儿的猪油,因此便给小爷起名叫做由检。

    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的沈修庭被逗的乐了,笑道:公子好名字,猪油捡,猪

    突然之间,沈修庭却是反应了过来,这个名字到底代表了甚么,不管有多么难以置信,虽然也不知道当朝天子怎么就跑到这么个破地方来了,但是看身边全是京营士卒在护卫便知道应该不假。

    心中凉凉的沈修庭这回却是赶紧拜伏在地:臣,蓝田县县令沈修庭,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妄呼天子名讳,死罪,死罪。

    崇祯却是轻描淡写地道:区区一个名字,有甚么呼得呼不得的?这蓝田的百姓只怕都在骂朕是狗皇帝了罢?直呼名子总比直接骂要强的多了,无妨。

    此言一出,却是将沈修庭吓的半死。

    虽然崇祯皇帝说的是无妨,但是谁要是听不出来前面的百姓骂他是狗皇帝这句重点,那才是真正的傻哔好吗?

    只是这皇帝是怎么知道百姓骂狗皇帝的?偷瞄了一眼崇祯身上的装束,沈修庭却是心中恍然这家伙是学他家老祖宗里边儿的正德皇帝,微服出巡来了!据说正德皇帝就喜欢微服出巡去祸害大臣家的媳妇!

    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事实真相的沈修庭再次伏地拜道:陛下爱民如子,贤名远播,又怎么会有百姓不知道?方才陛下说言,定然是有刁民在造谣!

    你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要不是老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只怕朕都要相信你这一番屁话了!

    崇祯不理会沈修庭的一番屁话,直接问道:朕进县城时,见有饿死的百姓运往城外的乱葬岗。沈知县,朕要一个解释。

    沈修庭眼珠儿一转,便回道:启奏陛下,蓝田一县百姓约有两万之众,划拨过来的赈济粮食却是仅仅够用罢了。只是最近几日有许多外地逃荒过来的百姓,臣又不得不管,因此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臣已经于昨日向西安府上报,要求再多拨一些粮食。

    崇祯却道:沈爱卿所言甚是。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每耽误一天,这蓝田县中便有百姓被饿死,沈爱卿可有良策?

    沈修庭闻言,只是躬身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死罪,死罪。只是臣也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因此臣才宴请了旁边儿的这位吴公子。吴公子已经代他父亲答应,愿意捐五百石粮食,用于赈济蓝田县的灾民。

    崇祯望了一眼这位生得颇为清秀的吴公子,只是淡淡地道:吴公子一片爱国之心,朕心甚慰。只是,这粮食又要多久才能到?

    见崇祯问自己,吴琦赶忙叩头道:启奏陛下,学生家里的粮食,估计这两三日便可到蓝田。

    崇祯摇了摇头,对沈修庭道:沈爱卿看起来还是没有明白朕的意思。方才朕已经说了,是如何现在就解决蓝田县百姓饿死的问题,而不是等两三日。若是等得,朕大可以等西安府多调些粮食过来便是。

    沈修庭心中咯噔一声,这事儿不是没得解决。只要把自己卖给吴大公子的粮食追回,别说是蓝田县了,便是再加上一个县的灾民,也是够活命所用了。

    只是崇祯皇帝在这么逼问,不回答是不行了,沈修庭只得再将身子趴得低一些:启奏陛下,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崇祯淡淡地道:罢了,罢了。朕倒是有一个法子,能立即解决眼前的状况。只是要向沈爱卿借一些东西来用才行。

    沈修庭好奇地回道:不知陛下要借些甚么?只要臣有的,都愿意捐献出来供陛下使用。

    崇祯却是突然冷笑一声,对沈修庭道:朕欲借尔人头一用!



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够,十族来凑!
    沈修庭闻言大惊,叩首道:陛下,不知臣所犯何罪,陛下不经三司便要直接定罪?

    崇祯笑了笑,对沈修庭道:三国演义这本书,想必爱卿时读过的,不知道那粮官何罪?爱卿之罪,大于粮官多矣。因此单只爱卿的人头是不够的,朕要借的,还有爱卿九族人头!

    沈修庭却是不服,挺起身子对崇祯道:此非行军之时,民心亦未有变,陛下无故要诛臣九族,臣不服。

    崇祯看了看桌子上基本上没有怎么动筷的酒肉,随手抄起一盘,掷于沈修庭面前,问道:那粮食呢?朕早先便有旨意,不许饿死一人,便是粮食,别说大明本身所调拨的粮食,便是从南洋诸番,也是购入了不少。可是如今,这蓝田县里又饿死了多少百姓?

    沈修庭深吸了一口气,辩白道:启奏陛下,臣刚才便已经说过了,蓝田县所分粮食,不足这许多百姓食用,兼之外乡灾民也有逃难过来的,难免便会有人饿死。而且臣近日已经有所察觉,乃是县尉赵经在私下倒卖粮食,臣正准备要将他拿下问罪。

    崇祯嘿然冷笑,正想说话,却看到朱刚匆匆而来,当下便闭口不言。

    朱刚来到崇祯身边后,躬身道:启奏陛下,已经查明了,这蓝田县的粮食,起码有七成被这狗官给私下里倒卖了。买家姓吴,乃是浙江那边儿的大豪商。最近的一批粮食,约有五万石,还在蓝田的常平仓里。

    崇祯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神色,望向沈修庭,问道:沈爱卿还有甚么说的?还有这位忠敬为国的吴公子?

    吴琦见来禀报的人一身飞鱼服打扮,知道是锦衣卫的人,也知道这事儿已经再也瞒哄不住,当场便吓得尿了裤子,呐呐不能言。

    沈修庭却伸手一指吴琦,怒道:好啊,本县还当你是故人之后,乃是为了蓝田百姓而来,如今你却背着本官干出了这等狠心狗肺之行!

    骂完了吴琦,沈修庭才对崇祯道:启奏陛下,臣确实不知这吴琦与县尉赵经有所勾结。想来,定然是此人打着微臣的名头与那赵经勾结一气,倒卖了救灾的粮食,臣一时失察,望陛下恕罪。

    麻卖批,到这个时候你丫的还不忘卖了队友以自保!果然是甩得一手好锅!崇祯看了看沈修庭,淡淡地道:一时失察么,这罪名倒比倒卖救灾粮食小了许多,了不起也就是发配个三千里而已。沈爱卿当真打的一手好算盘。

    沈修庭闻言,却是脸色变的惨白。他又不是什么蠢蛋,怎么听不出崇祯话里的杀意,这摆明了就是要拿自己的九族来安抚民心了。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道:别说你有罪,便是你无罪,这人头也要借来一用。安心的去吧,黄泉路上,有你九族之人陪伴,想来你也不会寂寞。

    不待沈修庭闻言,吴琦却是磕头道:学生愿意出首,求陛下从轻发落。

    沈修庭闻言,心下更觉惨然。若是吴琦自己把所有的罪名认下,只要自己不死,便还有机会保得住吴氏的血脉,如今这吴琦自己跑出来检举,只怕他吴家上上下下再加上自己沈家九族,都要被杀个干净了。

    崇祯看了已经被吓得尿了裤子的吴琦一眼,笑道:若是你能从实招来,也无不可。

    吴琦先是磕了个头,接着便伏低了身子道:启奏陛下,学生奉家父之命来蓝田看望旧友,原本学生见蓝田百姓遭了灾,便想着回去后劝家父运些粮食前来接济百姓。

    只是不成想,这沈县令说对学生说有一桩发财的大买卖,问学生感不感兴趣。

    学生一时糊涂,这才被这沈县令拖下水,倒卖起了赈灾用的粮食,共计十五万石有余。
1...8485868788...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