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至于户部尚书,则是吴甘来,这个一直被郭允厚所看中的户科给事中。
在郭允厚看来,所有能接任户部的人选里面,吴甘来是最合适的——脾气又臭又硬,崇祯皇帝想要从他手里抠银子出去,难。
所以郭允厚告老之前极力向崇祯皇帝举荐了吴甘来,并且特意声明,愿意用自己一生的身家性命作保,换取吴甘来在触怒崇祯皇帝后能有一次活命的机会。
如果不是郭允厚在最后的一封奏章里面如此要求,崇祯皇帝也不会在景山上喝多——郭老抠这个家伙太小瞧朕了!
只不过,崇祯皇帝也知道,这些朝堂上面的老油条之所以都早早的挂掉了,累死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唯一一个算正常退休的郭允厚,崇祯皇帝就算是再怎么不爽也选择了忍让。
兵部尚书是刚刚当了工部尚书没多久的金铉,工部则是由内阁行走张应选接任,吏部尚书是赵撰,同样也是个脾气不怎么好的。
至于刑部尚书,崇祯皇帝眯着眼睛瞧了一眼站在文臣里面的孟兆祥。
孟兆祥原本就是刑部右侍郎,继任刑部尚书也算是应有之意了之所以瞧一眼这家伙,因为他儿子孟章明是崇祯十六年春闱探花,眼看着就要爷俩同朝为官,崇祯皇帝自然会多加关注。
张瑞图也告老还乡了,什么交通部尚书,什么内阁阁臣,都是假的,狗命更要紧!
唯有洪承畴还坚持有铁道部尚书的岗位上,已经连续几次放弃进入内阁的机会,看样子是打算在铁道部尚书的位子上干到死了。
至于五军都督府,已经由张之极接任了大都督,卢象升和李岩两人都从海外调了回来,进入了内阁,然后再加上几条杂鱼,共同组成了大明的核心圈子。
原本崇祯皇帝印象极好的沈颢,却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疯,玩了命的搜罗秦淮河上的花魁,比如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卞玉京和寇白门,有一个算一个,都被他搜罗到了倭国为伴。
然后这倒霉孩子进入内阁的机会算是彻底黄了,崇祯皇帝也瞧着有些不顺眼,干脆让他继续留在倭国祸害倭奴。
整个大明的朝堂基本也就这样儿了,顶层以脾气又臭又硬的家伙们居多,估计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之间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变动,而崇祯皇帝则要靠着这些人来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崇祯皇帝想着想着,就开始走神了。
对于底下的群臣来说,十二串旒珠后面的崇祯皇帝面无表情,让人根本就猜不到他在想些什么,这种面瘫演技,有时候也称之为喜怒不形于色,帝王之威。
王承恩却没有走神,扯着嗓子高声道:“众臣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倪元璐出班道:“启奏陛下,外藩暹罗、南掌请求内附,其国国主已带山川河图并户籍民册在殿外等候。”
回过神来的崇祯皇帝依旧面无表情,淡淡的开口道:“宣。”
王承恩便扯着嗓子道:“宣,暹罗王巴沙通,南掌王索林那旺萨,入殿觐见!”
王承恩的声音不算太大,但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朝堂放大之后,便可以使得众臣都听得清清楚楚,殿外的大汉将军在王承恩的声音落下后,便依次重复喊了下去,直到午门外。
午门外的大汉将军声音落下,便有一个小太监来到了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的身前,略微躬了躬身子,伸手引道:“二位王爷,请。”
跟在小太监的身后,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还有跟在身后捧着托盘的随从一起迈步走进了大明帝国的心脏,紫禁城。
整个紫禁城的整体格调便是象征了权利的金色和红色,肃穆之中带着一丝丝的压抑,每前行五步,便会有身着飞鱼服的大汉将军或执戟,或执戈而立,十步之间,必有一杆小旗子立于地上,如同军阵一般的锦衣卫带给二人莫大的压力。
煌煌天威!
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翻出来摆一块儿,除了大明可以这么干,便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这么奢侈,奢侈到十几万人只为宫中那一人服务,并且生死由之又毫无怨言。
小心翼翼的跟在小太监身后走了很久才到皇极殿外,小太监略微让开了身子,低声道:“二位王爷,请。”
勉强收起忐忑不安的心情,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便一起进入了皇极殿。
实际上,不光是绫阳王李倧等人看着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不顺便,便是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二人互相瞧着也是不顺眼。
两国几乎是一起递交的内附国书,然后被礼部安排到同一天的大朝会上举行内附之礼。
同一天没有问题,但是谁先谁后就很有问题了——自从来到大明之后,两个人就进行了无数次的明争暗斗,为的就是争一个先进入大殿的机会。
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很在乎谁先谁后,但是有气也不敢朝着大明爸爸发出来,只能发到对方的身上。
而大明爸爸或者说崇祯皇帝,再或者说礼部,根本就不在乎谁先谁后——反正内附之后都是一样,两个渣渣难道还敢有意见爸爸让你们内附就已经是给你们脸了!
两人进入殿中抢行几步,未到御阶之前就已经山呼舞蹈万岁,然后拜伏于地,口中颂道:“臣巴沙通、索林那旺萨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平身。”
二人从地上起来之后,巴沙通便抢先一步,拜道:“下国小臣愿献山河社稷于天子,望陛下恩准,使下国臣民得蒙圣人教化,不复为蛮夷!”
巴沙通拜完之后,自觉已经慢了一步的索林那旺萨也赶紧拜倒在地,将巴沙通的
第七百三十四章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4000字章第二更)
?
三年的时间很短,从大明立国至今只能占到百分之一,从整个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里面更是连朵小浪花都算不上。
然而三年的时间又很长,长到大明的整个朝堂高层都洗了一遍牌,原本老成持重的那一批重臣死的死,退的退,换上来一批同样稳重却又相对激进的大佬。
三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大明从来没有停下向外扩张的脚步,无论是北山以北的大片地区还是遥远的好望角,都已经被大明收入了囊中。
现在的大明,就好像一头永远吃不饱的饕餮一样,贪婪的吞食着一切它所能看到的土地和利益。
如果一定要说哪里的战争没有大明的影子,大概仅剩下的地方也就那么几处了。
倭国是一处,因为倭国女王马上就要成为大明辽王的正妃,虾夷岛作为陪嫁的嫁妆正式纳入大明的领土范围,大明也将在崇祯十五年正式在虾夷岛上驻军,设立总督府。
美洲也算是一处,因为大明现在没精力把目光投的那么远,虽然崇祯皇帝早就盯着美洲流口水了。
欧洲也算一处,因为欧洲在锦衣卫和东厂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开启了大眼瞪小眼模式,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而开片。
奥斯曼也算一处,因为想要到达英国公的封地,就得先把苏伊士运河重新挖开启用,这项工程没个十年八年的都够呛能完工,大明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动手。
最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莫卧儿了。
大明将大量的驻军从莫卧儿方面撤军,仅保留了对已占领之地的防御性驻军,让莫卧儿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然后达罗悉乔就跟奥则朗布还有沙舒亚三方就开启了莫卧儿版的三国演义。
天地良心,莫卧儿人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这事儿真是沙贾汗的三个儿子搞出来的,跟大明可没有什么关系。
最多也就是甲一表示自己很累,不光要翻译《三国演义》,还要大量的翻译《水浒传》并且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做出修改,然后让莫卧儿三国互殴的同时又要忙活着平定不断涌现的叛乱。
整个世界在崇祯十四年到崇祯十七年的时间里就是这么过来的,大明之外的人忙着开片互殴,大明的百姓忙着种田读书备战,一片和谐安定的繁荣景象,就这么着出现在崇祯皇帝的统治之下。
离大明最近的倭国是感受最深的。
虽然德川幕府早就忙活着闭关锁国,但是西方的蛮夷仍旧在不断的跑向倭国,寻找着一切的机会,比如传教,比如经商,哪怕是面临着倭国不断的打压,这些人也没有放弃。
但是从崇祯十六年开始,那些西方的蛮子们就好像消失不见了一样,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国内在打仗,他们要回去。
对于这一切的变化,德川家光虽然没有亲自去那些西方蛮夷的国家看看,却依然能想明白其中的关窍。
因为整个倭国现在也被大明压的喘不过气来——哪怕是大明并没有直接动手砸场子,但是随着朝鲜、琉球还有南洋诸藩的不断内附,倭国的形式也是一天比一天困难。
所以德川家光很伤心。
自己也是心向大明的啊,虽然做不到朝鲜和琉球那样儿,但是自己总比其他的外藩要强的多吧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自己玩闭关锁国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着将大明爸爸拒之门外,那为什么现在还会感觉这么难过呢
难道,一定要让倭国上一道表章内附吗
面对着沈颢约自己一见的要求,德川家光不敢怠慢,匆匆忙忙的跑进倭国王宫跟政仁大概的商量了一番之后,便带上人手往九州岛而去。
倭国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小了一点儿——从沈颢派出人手去通知德川家光,再等到德川家光赶到九州岛,时间一共才过去三天。
面对着花样繁杂的菜式,德川家光有些食不知味的感觉,从一开始上桌到现在,沈颢就一直在劝着自己吃菜,对于正事儿却是半个字都没有提。
直到一顿不知道什么滋味的饭菜吃完,沈颢才擦了擦手,笑着道:“德川将军,沈某明日便要起程回大明述职了。九州岛这边的一应事情,还需要您多加照应了。”
德川家光点了点头,顿首道:“恭喜沈君了,德川也略微准备了一些礼物给沈君,另外还有一些需要敬献给天子。德川是外臣,无诏难以入京面圣,一切便要多多拜托沈君了”
沈颢笑道:“这个好说,沈某定然不负重托。德川将军乃是贵国女王的舅舅,待到贵国女王与我大明辽王成婚之后,德川将军便是国戚,贵我两国便是通家之好。一家人之间,万事好说。”
德川将光再次点头致谢——信了你的鬼!
两人又笑首客套了几句之后,沈颢又接着道:“说到贵国女王与我大明辽王的婚事,沈某倒是突然想起来了,待到崇祯十八年时,辽王殿下便要迎娶贵国女王,估计沈某此次回国述职,也是与此有关”
德川家光刚才还笑眯眯的脸色突然一僵,转而又笑着道:“是啊,明年便要成婚了,真是替兴子高兴啊。”
沈颢笑着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说起来,虾夷岛乃是贵国给兴子殿下的嫁妆,以后便是辽王殿下与兴子殿下共同所有。
但是那岛上现在还有很多的蛮子,待到明年辽王殿下与兴子殿下大婚之后,还要不断的带兵清剿那些蛮子”
见沈颢已经图穷匕现,德川家光便也不再扯些没有用的,而是坐正了身子,望向了沈颢:“那依沈总督的意思是”
沈颢道:“为人臣子者,总是要替君上分忧,虾夷岛上蛮子众多,沈某心里不安,德川将军身为倭国征夷大将军……”
德川家光自然听出了沈颢的话外音,点了点头道:“若是由德川带兵去清剿,也无不可,只是这虾夷野人生性残忍好杀,想要清剿一空,除非是有大明这般的兵力,以倭国上下的兵力,实在是力有不逮”
沈颢端起茶杯慢慢的呷了一口,笑眯眯的道:“说起兵力,倭国的武士倒也是极不错的,倘若装备了我大明的武器,再由我大明的军官进行训练,不知道”
德川家光的心里顿时绝望,心里阴影开始无限制的扩大——终于,还是向着军队开始伸手了么
自从九州岛租借法案之后,整个倭国就已经活在了大明的阴影底下,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倭国人的一生,一定避不过一件事——大明。
几乎任何一个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接生的稳婆很有可能是接受过大明人培训的,从小吃的喝的,都有可能是大明的商人卖过来的。
 
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尽头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
德川家光道:“纵然我倭国武士再如何比那些白奴更强,然而却又如何去得了那些白奴所在之地”
沈颢笑眯眯的道:“既然沈某这般说了,便是因为新乐侯曾经有书信与沈某,言说那极西之地的白奴极多,然则苦于没有人手,致使苏伊士运河的开凿速度极慢,问沈某可能从贵国寻一批武士,让他们去寻找劳工。”
新乐侯自然就是被崇祯皇帝派到了奥斯曼那边的勋贵之首,负责整个苏伊士运河的重启事宜,理论上来说,除了锦衣卫之外,整个奥斯曼那边就是新乐侯说了算。
就在沈颢想方设法的坑着德川家光时,新乐侯刘文炳在埃及已经开始指天划地的骂娘了——如果不是担心被锦衣卫的人知道,刘文炳更想骂崇祯皇帝。
刘文炳是崇祯皇帝亲舅舅的儿子,真正的跟崇祯皇帝是姑表亲,说起来还曾经有过一段童年的友谊。
然而就算是刘文炳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居然会把自己扔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来。
你丫是不是专门坑亲戚的你杀了你自己的亲叔叔就算了,连姑表兄你也坑莫非是怪我家没有表妹与你
恨恨的呸了一声之后,刘文炳才无可奈何的躺在椅子上面躺尸。
这回亏大了,被那个狗皇帝连吓带骗的给赶到了这什么奥斯曼,吃的喝的都不如意,堂堂新乐侯混的比之大明百姓还不如。
还有这破运河,挖的速度怎么就这么慢十几万的人难道还比不过十几万的猪挖了四年都没挖通,难道真要让本侯在这里待上个十年八年的
摇了摇头,将这个可怕的想法甩出脑海之后,刘文炳干脆又爬了起来,回到书房去写起了奏章。
奏章的内容很简单,主题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奥斯曼这里缺人,十分的缺人,最好能再弄个百十万的劳工过来,要不然运河修建的太慢,只怕会耽误陛下的大事。
拿着刘文炳的奏章,崇祯皇帝呵呵一笑后便扔到了一旁——还百十万的劳工你咋不去抢!整个大明现在都缺劳工,什么时候轮到奥斯曼那里先叫唤了
沈颢这个混账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虽然贪花好色了一些,但是这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毛病,比起阮大铖和马士英这两个家伙来说,沈颢才是更应该入阁的那一个。
崇祯皇帝最为看中沈颢的,便是这家伙的能力。
把九州岛打理好不算什么本事,有着大明做为后盾又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朝中好友和门生故旧也不算少,这么大的资本要是打理不好九州岛才是笑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