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他隆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道:难怪,之前上国一直从下国购买粮食,想必也有这个原因了?

    廖锦中道:有这个原因,却也不是绝对的。我大明各地的常平仓和预备仓,现在都装满了粮食。至于一直在买粮,也不过是陛下的吩咐罢了。

    他隆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开口话说。

    依着这位鸿胪寺少卿的说法,大明眼下并不算缺少粮食,然而购买粮食的举动却从来没有停下过,甚至于,缅甸和暹罗周边国家的粮食都被大明给买光。

    那些粮食哪儿去了?

    不用太过于耗费脑子去想,他隆都能猜得出来那些粮食的去向——要么拿去当军粮,要么一部分储备,一部分当军粮。

    总之,之事儿跟军粮肯定是脱不了关系!

    就大明皇帝登基之后这么不停的作战,消耗掉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通过缅甸自己出售给大明的粮食,还有大明这么多藩国的数量,暗自推算了一番。

    结论就是,这么多的粮食,别说是供大明的皇帝出征时祸害,就算是大明的百姓们啥都不干,都足够两三年的用度!

    然而一直没有停下购粮的行动,是为了什么?

    储备,故意消耗!

    他隆王的脑子里面瞬间就冒出来这两个词。

    储备很好理解,就是为了以后打仗和时不时的天灾而储备起来足够的粮食,以便于应对缺粮的局面。

    至于故意消耗,只怕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有意而为之了。

    大明收购粮食的价格说不上低,却也算不上多高,能让这些卖粮食的国家有钱赚,却又绝对不会太多。

    想赚钱,就必须得多卖粮食才行!

    而通过卖粮食赚到的银子,除去从百姓手里收购粮食的成本之外,基本上又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渠道流回了大明。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基本上没怎么花银子,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解决了自己国内的问题,储备了足够多的粮食!

    而这些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百姓们得到了卖粮就能赚钱的路子之后,会做出什么样儿的选择,用屁股想也能想到了!

    大量的种植粮食!不去考虑其他!

    从某些层面上来讲,他隆王认为自己必须得感谢大明的皇帝陛下——因为大量的收购粮食,让百姓们认为安稳种地就可以了,不会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缅甸的局面就很安稳。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崇祯皇帝的行为却又让他隆王有些不寒而栗——当所有人都忙着种植粮食,还会有心情想其他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兵的不会想着打仗,而是会想着种粮食,商人们不会想着经营别的,而是贩卖粮食。

    当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在为了粮食而活的时候,这个国家基本上也就废掉了!

    他隆王自认为对这些事情看的很清楚,越想就越佩服崇祯皇帝的高瞻远瞩,也更加认定了自己内附的决定是正确的!

    从南京到京城,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大概花掉了十余天的时间,不比马快,却也没有慢到哪里去。

    尤其是特制的火车车厢,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宫殿一样奢华。

    或者说宫殿有些夸张了,因为受到面积的限制,连正常百姓家里的房子都比不上。

    但是里面的设施却是绝对能够满足一切需求,而且足够奢华!

    整个车厢里面都铺着厚厚的羊毛毯子,几个隔出来放了大床,类似于卧室的空间之外,是一个类似于书房的大空间,甚至于有摆满了书籍的书架。

    至于吃食上面,就更没有问题了,会有一节专门的车厢,里面有着高明的厨师烹饪出各种各样儿的食物送过来,大可以吃个痛快。

    在这样儿的车厢里面,他隆王体验到了比自己缅甸王宫里还要更加奢华,更加安逸的生活。

    而且这种火车不像是马车一样,晚上的时候还要休息,还要停下来喂食喂水,只要不停的更换车头和加上水还有煤,就能日夜不停的向前走。

    或许短时间内没有马的速度快,但是真的从南京到京城这么远的距离下来,其实两者的速度根本就没有差多少!

    当火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大明的京师时,他隆认为自己已经来到了天堂!

    一路之上经过的城池不算少,他隆王自认为已经涨了几分见识,不再是一无所知的乡下人。

    但是眼前这座大明的京城,还是让他隆王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如同亘古存在的巨兽一般盘踞在大地上,高高的城墙直立而起,穿梭不息的人流,是自己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

    而火车足足在大约两息过后,才完全穿越了这堵厚厚的城墙。

    通过一路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火车速度来判断,光是城墙的厚度就差不多有五丈!

    前来迎接他隆王的,除了缅甸自己的使节之外,还有京城的鸿胪寺卿。

    至于南京鸿胪寺的少卿,还有一路随行的护卫,在达到京城的车站之时,他们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分别去鸿胪寺和兵部报备了之后,这些人还要返回南京——这回就没有火车了,自个儿走官道和驿站回去。

    他隆王也很自觉,倒没有觉得由鸿胪寺卿来接待自己是不给自己面子的行为——已经比南就的鸿胪寺少卿的级别更高了!

    至于说大明的内阁什么或者宗室会派人前来迎接自己,他隆王不认为自己有这个面子。

    一路之上,他隆王了解到的信息不少,就连自己能乘坐火车进京,都属于皇帝陛下和礼部特别批复下来的,这是属于亲王才能乘坐的专列,其他人高职再高也不行!

    这就够给自己面子的了,自己还想要什么?连朝鲜王和琉球王,都没有享受这个待遇!

    当然,这也跟朝鲜绫阳君李倧和琉球王尚丰这两个家伙内附太早有关系,当时的大明还没有这么牛逼的火车出现。

    回到鸿胪寺休息了两天之后,他隆王终于接到了崇祯皇帝的诏见。

    接见他隆王,崇祯皇帝没有选择在大朝会的时候,而是在一座普通的宫殿里面。

    陪同的人有内阁首辅温体仁,再加上礼部尚书孟绍虞,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两个大头子,成国公朱纯臣和英国公张之极,这几乎已经是大明最顶尖的接待规格了。

    再往上高,崇祯皇帝也想不出来了——难道要朕跟他单独见面?

    别搞笑了,今天接见他隆王就已经是给他极大的面子了,单独奏对这种机会,又岂是人人都能有的?

    他隆王换上了由鸿胪寺准备好的,最为郑重的朝服之后,才由鸿胪寺少卿引着,到了宫门之外等候。

    高高的宫门紧闭着,丝毫没有打开的意思,守门的卫士也丝毫没有将目光投到自己身上的意思,就是那么直直的站立着,紧握着手中的火铳。

    他隆王左右打量了一番,才开口赞叹道:何其雄壮也!

    他隆看的出来,这些护卫宫禁的人里面,除了有大明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之外,另外还有一些看上去不似大明人的存在。

    然而,这些人却都是整齐的站在宫门外,守卫着皇宫里面,在他们心中如同天神一样存在的皇帝。

    鸿胪寺少卿却被他隆王的声音吓了一跳,低声道:噤声!

    他隆王又被鸿胪寺少卿的话给吓了一跳——怎么着,夸夸人还不让了?

    那些护卫接下来的动作,让他隆王深刻的理解了鸿胪寺少卿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最靠近自己的护卫已经稍微抬了抬火铳的枪口,大有自己再出声就干掉自己的意思。

    通过那些商人还能留学士子们传回去的消息,他隆王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大明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太大不了的人物,这些护卫未必就只是吓吓自己而已,或者,他们真的动了杀机?

    鸿胪寺少卿低声解释道:殿下小声一些,宫里几位娘娘诞下了龙子龙女,若是惊扰了贵人,只怕他们真的会杀人!

    他隆缓缓的抬起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么大的皇宫,自己就算在这里喊破嗓子,只怕也没有人能听到吧?何必玩的这么过分!

    是不是专门给本王一个下马威?

    没等他隆王多想,宫中就远远的传来一个声音。

    初时听不清楚,可是在一遍遍的重复之下,再加上这个声音也正向着宫门所在的位置传来,倒是让他隆王听清楚了这些声音在喊些什么:陛下有旨,宣缅甸王他隆觐见!

    宫门处守卫的侍卫们这才缓缓的打开了宫门,宫门后缓缓的踱步出来一个太监,朗声道:陛下有旨,宣缅甸王他隆觐见!

    :今天看到《红楼之庶子风流排我前面,那就把他献祭了吧!




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们,滚蛋!
    眼前走来的太监不见阴柔,反而带着一股子英气,浑不似那些望之不似人形,察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的没卵子货色,倒像是一个久经战阵的悍将一般。

    光凭着这副英伟的身板,放到缅甸,那妥妥的得是个大将军一般的存在!

    他隆的内心闪过一丝疑惑大明皇帝居然舍得阉掉一个军中悍将当太监?大明的人才,当真多到可以肆意挥霍的地步了?

    马石却没有理会他隆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而是笑眯眯的上下打量了一番他隆王之后,微微躬身道:他隆王,请?

    他隆也收起了心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拱手道:有劳天使。

    马石闻言,心中就更感觉舒服了一些这是一个懂得说人话的蛮子,不错,不错。

    微微点头示意之后,马石才转过了身,引着他隆向宫内而去。

    他隆头一次知道了真正的天朝上国的皇宫是什么样子有如标枪一般直立在宫中的亲军侍卫,还有侍卫身后随风招展的旗帜,无声的带给人心理上的威压。

    而仅仅是从宫门处到崇祯皇帝所在的大殿,他隆就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

    崇祯皇帝接见他隆的大殿,跟他隆心中所预想的有很大不同没有高高在上的龙椅,几乎就是一座空荡荡的大殿,里面摆了几张案几。

    案几上面摆了一些时令水果,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依着前面学习过的宫中礼仪,他隆趋步进殿,山呼舞蹈行礼拜道:下国小臣他隆,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完礼之后,他隆便将额头紧紧的贴在地上,纹丝不动的等候着崇祯皇帝的吩咐。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没有让他隆多等,在他隆行完礼之后就笑呵呵的吩咐道:爱卿平身,入座罢。

    听着崇祯皇帝笑呵呵的声音,他隆的心中也不禁暗松了一口气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在刚一进入大殿的时候,他隆就已经悄悄的打量了一番崇祯皇帝。

    很年轻,而且很随意的一身锦袍,并没有穿上象征着天子之尊的龙袍,身后只站了两个人,一个是太监,另一个也是太监。

    离着崇祯皇帝不远有几张桌椅,其他桌椅的后面都有人坐着,唯有离着崇祯皇帝不远处的左侧有一张桌椅是空着的,想来就是给自己准备的位置了。

    整个大殿中几乎再见不到其他人,更没有什么书上写的万千气象,可是他隆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一路上的宫中气象就不去说了,光是这座看起来空荡荡的大殿里面,又有谁知道有多少机关?有多少隐藏在暗处的护卫?

    向着崇祯皇帝谢了恩之后,他隆再从地上爬了起来,老老实实的走到了那张空着的桌子后面坐了下去。

    等到他隆坐稳当了之后,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王承恩才低声道:皇爷?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轻声道:开始吧。

    宴饮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先是茶水,再是歌舞,接着又是酒宴。

    甚至于没有出现什么他隆把洗手用的茶水给喝掉的逗逼事件先不说已经有人教导过他隆一些礼仪,就算是没有人指点,桌子上的茶水跟旁边盆子里的茶水能一样?瞎不瞎?

    大明不像是螨清,为了自我吹嘘和满足,能硬往人朝鲜国主身上栽这种屎盆子。

    实际上,人家朝鲜国主倒是想往大明跑来着朝鲜壬辰倭乱之时,朝鲜国主李昖倒是说过与其死于贼手,勿宁死于父母之邦。

    而且,人家朝鲜自明亡之后就不怎么鸟大清,表面上倒是投降恭顺了,却也没有朝鲜国主亲到京城觐见的记录,在朝鲜境内用的纪年方式也依旧是崇祯直到后来朝鲜自己都凉了。

    螨清可以不要脸的胡扯,大明不成,大明得要脸,史官一笔一笔的都记着呢,还有崇祯皇帝的起居录也在记着呢,这种屎盆子想扣都没法扣!

    崇祯皇帝本人就更没什么往别人头上扣屎盆子的兴趣了。

    啥玩意?你说朕当初往黄台吉脑袋上扣过?要不,你去找阿黄问一下,看看有没有这事儿?

    他隆的运气不错,起码没有搞出什么笑话来。

    只不过,这一顿伴着歌舞的酒宴,崇祯皇帝吃的很开心,温体仁和朱纯臣等文武大佬们也吃得很开心。

    惟有他隆并没有尝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或者说,他隆觉得这一桌的酒菜有些苦涩。

    吃饱了的崇祯皇帝慢慢的放下了筷子,其他人也跟着放了下来,很快就有早已准备好的小太监们过来撤走了桌上的酒菜,又再次换上了新茶。

    他隆也挺直了身子坐好。

    前面的饮宴就是一套流程,基本上意思意思也就行了,接下来要意思意思的还有过几天的正式朝觐。

    他隆心里很清楚,崇祯皇帝接下来所说要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事,关乎于自己这一次内附的成败,这种事情也不可能拿到朝堂上面讨论。

    崇祯皇帝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后,才笑眯眯的道:他隆王自缅甸一路入京,可有什么感想?

    他隆微微向着崇祯皇帝的方向躬身点头致意,然后才拱手道:启奏陛下,小臣自木邦入境,途经孟定府和南京,然后才到京城。

    此一路行来,小臣直以为自己到了天堂一般。若蒙陛下隆恩,小臣愿世世代代生长于大明,再不回缅甸!
1...449450451452453...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