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前边一十五位皇帝的黑历史,虽然自己不太在乎,可是就这么给放出来,未免有些不太厚道吧?

    孟绍虞斟酌了半晌之后,又接着躬身道:陛下,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再重新从民间收录一些典籍?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也有这个打算,趁着此次誊抄典籍的机会,看看民间有什么孤本典籍一类的,都多多誊抄几份。

    等誊抄完了,原本还给其主人,副本往天下各书阁中收录,也省得以后再出现典籍失传一类的事儿了。

    孟绍虞更激动了。

    除了自己的意见被崇祯皇帝采纳之外,还因为崇祯皇帝提出来多多誊抄典籍往天下书阁中收录的事儿。

    这是什么?

    这妥妥地的就是文治!盛世才能有的文治!

    斟酌一番后,孟绍虞又躬身道:陛下,这书阁?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干脆向王承恩吩咐道:去找温阁老还有来阁老,还有工部尚书薛凤翔入宫来见朕。

    崇祯皇帝把这几个人召进宫来是为了什么,郭允厚和孟绍虞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出来。

    孟绍虞是无所谓,巴不得崇祯皇帝把这事儿搞的动静再大一点儿,郭允厚则是在微微一阵蛋疼后就释然了。

    身为大明的户部尚书,最怕的是什么?

    别说是大明的户部尚书了,历朝历代凡是跟银子这个词挂钩的,就没有谁是不怕缺钱这两个字的!

    但是自己不一样,最难熬的也就是天启年到崇祯初年的那一段时间,后来就很少有缺钱的时候了。

    尤其是现在,国库里面大量的银子就在那里堆着,时不时的还得翻出来打理一翻才成。

    别说是什么两京十三省再加上其他几个地方建书阁了,就算是把这个数量再翻上几倍,现在的国库也支撑的起!

    而且皇帝把钱花了,等他下次再琢磨着带兵出去浪的时候,自己也有更好的理由反对了不是?

    一举两得!

    温体仁和来宗道则是很懵逼,完全搞不明白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把两人跟薛凤翔这个平时八杆子打不到的工部尚书一起召进宫中。

    等听完了孟绍虞的话后,三个还一脸懵逼的人顿时也激动了起来。

    别说是大明了,就算是从强秦开始算起一直到故宋,谁手里有本书不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就连皇家也不例外,各种典籍搜罗了不少,可是都放在皇室秘藏里面吃灰,从来就没有人想着把这些典籍刻印无数份后公之于天下。

    自己这些人在任的时间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儿,后世的史书上再怎么瞎鸡儿写,自己这些人的功劳都是无法抹去的!

    哪怕是自己这些人支持着崇祯皇帝南征北战,杀人盈野,那也改变不了自己这些人的功劳,甚至于会因此而往好了大写特写!

    但是在冷静下来后,温体仁还是躬身道:启奏陛下,此事牵连太广,还需要从长计议。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一人智短,三人计长,温爱卿和来爱卿回去后先各众位阁臣商议一番,差不的时候再拿到大朝会上讨论便是。

    告辞出宫之后,温体仁就笑眯眯的捋着胡子道:本官这一生,值了啊!

    来宗道凑趣道:辅弼天子平天下,又逢此等盛事,温阁老当真是羡煞旁人啊!

    便是我等,能得附骥尾,也是三生有幸的大喜事啊!

    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之后,温体仁才道:陛下一片苦心,我等千万可不能出了岔子,几位不如一起去内阁,好生商议一番?

    孟绍虞道:下官求之不得!正有一个问题想要向首辅大人请教呢。

    温体仁依旧笑眯眯的道:孟大人有话请讲。

    孟绍虞道:我大明人口何止万万?然则除了我大明百姓之外,便是异族在我大明之人,也有近万万之数吧?

    旁边的郭允厚开口道:依着前番大造黄册的结果来看,我大明百姓已近两万万之数。居于大明而无大明户籍的异族蛮子,差不多有两三千万之众。

    只是这大造黄册之事非一日之功,想要彻底理顺清楚,只怕还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行。

    孟绍虞道:正是如此。本官担忧的就是这许多学问会被外族蛮子们学了去。

    陛下当初曾有言道,经史一类的典籍任凭蛮子们学了去都行,唯有许多的学问,非我大明百姓不可学,不可看,凡有蛮子妄图带回去本国者,杀无赦。

    大明以后几十座书阁拔地而起,又如何挡住蛮子冒充我大明百姓去学习这些学问?

    温体仁道:老夫也隐约有些担心,正好回到内阁后好生商量一番。

    宫中的崇祯皇帝不清楚自己手下的马仔们正在头疼,在收到了王承恩回报说永乐大典正本已经陪葬永陵,而嘉靖副本也抄录不全之后,崇祯皇帝就摸着下巴上不多的胡子头疼了起来。

    过来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吩咐道:命许显纯六百里加急回京来见朕。

    :今天献祭都市文《逆流完美青春




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坟
    许显纯正在江南浪的起飞,跟曹化淳一起忙着处理那些个该死的官员。

    虽然没有特意的把这场清理行动扩大化,但是就光是这些证据确凿的该死之徒,都是以千为单位计算的。

    突然之间却被崇祯皇帝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给召回了京城,许显纯的心中是懵逼的。

    要不是自己平时保养的不错,光是六百里加急都能把自己这身老骨头给颠簸散架!

    未见了崇祯皇帝之后,崇祯皇帝就命人给许显纯准备了餐食,又命人去传了田尔耕过来。

    等许显纯吃完饭之后,崇祯皇帝才盯着眼前的两大走狗道:朕有一件事儿想要交待给你们去办。

    许显纯瞧了田尔耕一眼,却发现田尔耕也是满脸懵逼的表情。

    现如今这大明,随着崇祯皇帝威望日重,想要干什么事儿还得要自己两个人一起出动?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两人懵逼的表情,而是直接吩咐道: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给朕弄出一个永陵有问题,要迁陵的假象出来。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早就隐隐有些猜测的王承恩和方正化等人就死死的低下了脑袋,恨不得自己把耳朵刺聋了才好。

    自己这是造了多大的孽,才让自己听到了这么劲爆的旨意!

    这要是传了出去,不他娘的血流成河才是活见了鬼!

    许显纯同样暗恨自己长了耳朵,但是崇祯皇帝都已经说出来了,自己除了照办之外,也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

    纠结了半晌之后,许显纯才躬身道:陛下,永陵可是世宗皇帝的陵寝?

    崇祯皇帝的眼睛有些放光:永乐大典的正本!这等典籍随着世宗皇帝陪葬,却使世间再无永乐大典。

    崇祯皇帝剩下的话没有再说,但是许显纯和田尔耕瞬间就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只不过,这位爷也是够狠的啊,为了一套永乐大典的正本,连自己家老祖宗的陵寝都不放过!

    哪怕是挖了武宗皇帝的坟,许显纯和田尔耕都不会太过于惊讶,唯独挖世宗皇帝的坟,可是实打实的惊到两人了。

    世宗皇帝朱厚熜,那可是实打实的崇祯皇帝这一系的老祖宗,跟武宗皇帝可不一样!

    武宗皇帝是孝宗皇帝的儿子,孝宗皇帝是宪宗皇帝第三子。

    世宗皇帝则是被追封的睿宗皇帝之子,而睿宗皇帝是宪宗皇帝第四子。

    也就是说,武宗皇帝跟崇祯皇帝的关系隔了那么一层,世宗皇帝可就是崇祯皇帝实打实的老祖宗了!

    现在就为了一套永乐大典,就想着把自己家老祖宗的坟给挖了?

    当然,明着挖自己家老祖宗的坟肯定是不行的,偷摸的挖也也不行的。

    明着直接挖,这个罪名谁也担不起,哪怕是崇祯皇帝自己也是一样,到时候各种各样的帽子扣下来,崇祯皇帝还不定被黑成什么鸟样儿。

    而偷着挖,估计就会死上一大批的人守陵的太监和士卒就不用想了,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跟着掉脑袋,甚至于周边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得跟着倒大霉。

    既然不能明着挖也不能偷着挖,那就只能找个不得不挖的理由再挖了。

    比如说永陵浸水了,所以需要移陵?

    虽然说这个理由用上之后,一样会有人因此而倒霉,但是锦衣卫不下死力气去查,谁还能找得到当年勘陵的那些人?

    当年勘陵的人都死光了,后人就说找不到了,谁还有什么办法?

    大不了,把相关的存档一把火烧了,这样儿就不会牵连到太多了的人了。

    至于说存档烧了会不会死上几个太监,名义上打死了,背地里还不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皇帝处决家奴又用不着公开行刑。

    正在想着,崇祯皇帝的话就接着传了过来: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天灾,漏水,什么样儿的招数你们自己去想。

    这件事儿,必须是暗中进行,也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反正朕是不会承认的,明白了么?

    许显纯躬身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和田大人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田尔耕同样躬身道:陛下放心。臣保证不会出了岔子。

    挥了挥手之后,崇祯皇帝就命两人退下,自己往后宫而去了挖个坟而已,算得了什么大事儿?

    还是回后宫去陪陪自己的老婆孩子更重要一些!

    出了宫的许显纯和田尔耕对视一眼之后,皆是一言不发,默默的回到了北镇抚司。

    锦衣卫主要办事儿的就是南北镇抚司两个衙门,北镇抚司是属于干活的那个,南镇抚司则更像是纠察一样,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

    也就是说,北镇抚司就是整个锦衣卫机构的主要力量,所有的干活湿活,全是北镇抚司来干的。

    虽然当时向崇祯皇帝保证的好好的,可是心中的忐忑,根本就没办法说!

    这种感觉,就像是独坐书房手做妻,此事羞与外人提一般的纠结!

    论到伪造证据,锦衣卫认了第二,当世之下就没有人敢认第一,哪怕是东厂那些家伙也不行!

    哪怕是伪造帝陵必须要迁移的假像,许显纯和田尔耕也有十足的把握,锦衣卫可以把这事儿办的完美无缺。

    问题在于,派什么人去办?办完后要不要灭口?毕竟这个消息一旦传了出去,可就是要了命的大事儿了!

    锦衣卫因此背上骂名倒也没什么,反正都背了两百多年了,再多背点儿也没啥问题。

    可是崇祯皇帝的名声若是因此而受到了损害,那自己两个人可就真的是万死难赎其罪了!

    早早的就把手下人赶出去,枯坐了半晌之后,许显纯才开口道:田大人可有什么好的人选么?

    田尔耕蛋疼无比的道:有人选倒是有,可是这种诛九族的大罪,派谁去合适?就算是事后要灭口,总不能把所有人都给灭了吧?

    要是再把执行灭口的人再给灭口,牵连到最后,锦衣卫还能剩下几个人?

    许显纯斜了田尔耕一眼道:那能成?牵连下去,不就搞成了大清洗?这责任谁背的起来?

    田尔耕呵呵一笑后才道:那你呢?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许显纯叹道:怎么没有?合适的人选有的是,就是在考虑这事儿该怎么办。

    田尔耕道:既然有合适的人选,那就直接办,就弄个永陵浸水的假象出来。

    许显纯道:然后呢?这些人怎么办?难道还跟孔氏北宗的事儿一样,让他们去辽东?

    现在辽东那边根本就没有战事,连朵甘思那边都没了,难道命令这些人自尽?

    田尔耕斟酌着道:实在不行,就派这些人去奴尔干都司,给建奴的小野獾添点儿乐子?

    许显纯断然拒绝道:小野獾那里暂时动不得。先不说五军都督府那边有没有什么计划,光是咱们从辽东弄回来的那两个孩子,你就给忘了不成?

    田尔耕恍然道:你要是不说,我一时间还真没想起来!

    许显纯道:既然陛下要把那两个孩子训练好了让他们去执行最终任务,那么小野獾那边现在就不能出现意外。这些人绝对不能派去奴尔干都司。

    许显纯的话说完,两个人顿时更愁了。

    命令这些执行任务的人自尽倒是没问题,这种当成死士训练出来的人,别管是别人的性命还是自己的性命,他们都不会在意。

    就算是想要命令他们自尽,也只是一道命令的事儿,很简单。

    但是这些千辛万苦才训练好的死士直接命令他们自尽,太过于浪费了一些吧?

    纠结了半晌后,许显纯才道:要不然,派到莫卧儿那边去?

    田尔耕的眼睛顿时一亮,笑道:没问题啊,莫卧儿也好,还是南洋那些番邦小国也好,让他们尽最后的一次忠也就是了!

    许显纯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执行完这次的任务之后就让他们去莫卧儿那边潜伏下来,有必死的任务再唤醒。

    田尔耕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甲一,这个就是自己的名字,也是自己的代号,是自己存在于世间的唯一证明。

    除此之外,自己还拥有些数不清的身份,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想要什么身份,换一个就是了。

    自己和手下的十一个兄弟一样,是大明的死士,更是皇帝的死士,为大明皇帝尽忠,就是自己这些人存在于世间的唯一意义。

    至于其他的,金钱?美色?好酒?

    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别人很难得到的东西,自己这些人从来都不用担心,想要什么都得能得。
1...438439440441442...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