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睡了多久,徐文轩等人并不清楚,反正醒了就继续向前走,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缓不过来的时候就停下睡觉。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徐文轩指了指前面露出来的微光,笑着道:终于到了出口了,老哥哥们加把劲,想必前面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其他几人闻言,顿时也是精神一震,向着出口处赶去。

    但是刚刚到了出口处,徐文轩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出口处没有任何自己的人过来迎接自己,反而显得有些安静,安静到不太正常的地步。

    抬手遮挡住有些刺眼的阳光,徐文轩抬头向外看去,却发现对面有个人正笑眯眯的望着自己。

    徐文轩的心干脆凉到了底——对面那个笑眯眯的人,正是一身戎装的徐文爵。

    徐文爵看到了徐文轩,便笑眯眯的道:终于走过来了?比老子预计的时候可是晚了两三天。

    见徐文轩一脸死灰的表情,徐文爵又笑着道:怎么着?是自己上来还是等着老子派人下去请你上来?

    胡长风道:得,这回什么都不用想了,官兵都在这里等着了,其他的念想也不用再有了。

    陈琦脸上挂着的笑容比哭还难看:一番筹划尽付东流啊!

    徐文轩和其他几个家主面面相觑了半天之后,便冷哼了一声,抬脚向着洞口外走去,五人之中,却是没有一个人开口求饶。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徐文轩就算是用屁股来想,都能想到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暗道的出口从建成到现在,从来都是徐家的历代家主之间口口相传。

    也就是说,除了自己之外,就只有自己的那个儿子,下一代徐家的家主徐崇峻才知道。

    现在官兵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除了自己的那个儿子说出来的这个出口,官兵怎么可能知道?

    唯一可惜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混帐儿子肯定是落入了厂卫的手里,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些人筹划的事儿彻底失败。

    然而自己这些人干的事儿是造反,这种诛连九族的大罪,求饶有用的话,那还要大明律干什么?

    徐文爵盯着徐文轩看了半晌后,突然开口笑道:徐老爷似乎并不意外?

    徐文轩冷哼道:有什么意外的?不过是峻儿也失败了而已。成王败寇,随阁下处置便是。

    徐文爵点了点头道:是条汉子。

    夸赞完后,徐文爵便直接喝道:捆起来,带走!

    徐文轩得到的待遇不错,既没有被挑断手筋脚筋,也没有被五花大绑,仅仅是一条小牛皮绳子将两只手倒背着捆起来,由几个士卒押着向前走去。

    但是随着向前走的路越远,徐文轩的心就越凉。

    路边各处散落的刀剑不少,更多的则是还有点点滴滴的血迹。

    虽然没看到什么尸首,但是徐文轩心里也清楚,自己这边的几万亡命徒在对上有备而来的官兵之后,除了被剿杀干净或者投降之外,基本上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几天的时间过去,徐文轩和胡长风等人就被送到了南京军府,也见到了徐弘基和许显纯等人。

    许显纯啧啧有声的赞道:好胆子啊!自从崇祯三年以后,你们是第一波敢举起大旗造反的!本督都佩服你们了!

    徐文轩哼了一声道:成王败寇而已,徐某只求一死。

    许显纯道:你的九族可都得跟着了,不知道徐老爷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正所谓杀人诛心,许显纯现在就是打算好好的刺激一番徐文轩,不求气死他,只求自己心里爽。

    自从崇祯三年以后,这整个大明还有谁敢说造反?

    偏偏徐文轩这些混帐们就搞了出来!

    这不是**裸的打锦衣卫的脸面是什么?说锦衣卫的凶名都镇不住这些人,想造反的只管举旗就是了?

    彼其娘之,这不是搞笑是什么?

    但是许显纯的目的显然没有达到,徐文轩只是呵呵冷笑一声后,便开口道:老夫的九族跟着老夫享尽了荣华富贵,如今陪着老夫上路,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不知道,我家峻儿如今怎么样了?

    许显纯点了点头,笑着道:好胆识!本督都不得不佩服你了!

    至于令公子,徐老爷完全可以放心,虽然手筋脚筋都被挑了,可是有人喂他吃的喝的,就等你们一起来了好上路了。

    徐弘基却是极为好奇的道:话说,你怎么就想起来造反了?陛下天威赫赫,你居然还敢跳出来造反,本公爷可是好奇的紧。

    徐文轩道:魏国公不知道?你怎么可能不知道?

    徐弘基被徐文轩问的一愣,疑道:本公爷为什么要知道?本公爷可从来没打算造反,为什么要知道?

    徐文轩呵呵冷笑道:徐某敢问国公爷,贵府的收入比之天启年间少了多少?

    徐弘基有些心虚的瞄了许显纯和曹化淳一眼,开口道:自然是少了许多。

    徐文轩呵呵笑道:那不就是了?徐某家中每年的收益,照比天启年间少了近万两!万两白银!国公爷不知道万两白银代表了什么?

    徐弘基还没有开口说话,许显纯却是大怒,开口道:你所谓少了的万两白银,想必是说的商税吧?

    可是就算收了你万两白银的税又能如何?你赚了多少,可曾计算过?

    徐文轩冷冰冰的道:若是不交,岂不是更好?那皇帝每年收取的赋税岂在少数?便是手指头缝里随便漏出点儿来都够了,又何必与我等小民争利?

    许显纯被徐文轩的话噎的一愣,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曹化淳道:若是没有了商税,拿什么养兵?拿什么疏通河道桥梁?拿什么修建铁路?尔等自己受益的事儿却看不到?

    徐文轩冷哼道:太祖高皇帝自打立国,便优待我辈士人,何以到了崇祯皇帝这里便是不停的打压?是何道理?

    徐弘基叹道:人心,本贪啊。你华亭徐氏盘踞江南百年的时间,搜刮了无数的民脂民膏,想不到还是不知足!

    徐文轩呸了一声道:你魏国公府又比我徐家强到哪儿去了?你魏国公府每年赚的银子还少了不成?

    许显纯闻言,直接打断了徐文轩的话,挥手道:都带走吧,都安排好,择日处斩!

    许显纯不敢再让徐文轩这个混账东西继续说下去了——万一翻出点儿魏国公府的破事儿,自己查还是不查?

    真要是把魏国公府给逼反了,到时候崇祯皇帝能饶得了自己?

    徐弘基显然也知道这定点,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后,对着许显纯拱手谢道:多谢许指挥使。

    许显纯笑道:陛下早就说过,崇祯三年之前的事儿,既往不究,只要魏国公以后遵纪守法,自然无虞。

    徐弘基连忙点头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一边说着,徐弘基一边打定了主意,还是得把家里的那些生意和亲戚们都好好的查一遍,省得到时候真被厂卫找上门来。

    时间过的很慢,又过的很快,短短三天的时间过后,徐文轩一伙人就在南京城里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

    徐文轩胡长风等五人凌迟,余者斩,凡七十以上,七岁以下者,不在此列。

    这倒是锦衣卫头一回遵照大明律来办事儿——崇祯皇帝不在场,还是依着大明律来处置为好,要不然再被西厂的人给盯上,可就恶心的很了。

    收到许显纯等人回报过来的消息,这段时间一直心情不爽的崇祯皇帝才算是稍稍的舒展开了眉头。

    这些个混账东西造反简直就跟儿戏一样,人家说秀才造反是三年不成,看起来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土财主们造反也没比秀才造反强到哪儿去。

    整个平叛过程中,出力最多的是厂卫,其次就是南京军府,连一点儿的声势都没有掀起来就宣告了结束。

    纯属就是跳出来恶心自己的。

    :今天献祭《明末好国舅




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
    五家盘踞大明江南百年之后的庞大家族,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到就宣告灰飞烟灭,让所有人都重新衡量起了崇祯皇帝。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崇祯皇帝对外征伐不断,海外及奴尔干都司等地杀的人头滚滚,对于大明的动作却是轻了许多。

    不光没怎么收拾藩王们,就连官场上的动作都小了许多,起码没有动不动再诛连九族什么的,更多的则是针对于官员本身。

    正是这几年消停的时光,让某些人有了错误皇帝开始修身养性,打算以文人治国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五家的事儿一出,妥妥的证明了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那个狗皇帝。

    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动辄诛连九族,比他老祖宗可狠多了。

    最起码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掀起来的那几场大案,死的人数也不过是以万为单位,而崇祯皇帝的单位是十万。

    直接把单位给递增了。

    而这五家作死带来的后续影响显然不止是以五家的人头落地而告终。

    徐弘基也终于显露出了身为大明魏国公应有的狠辣在报呈了五军都督府后,直接就在南京军府之中掀起了一波清查行动。

    这一次五家作死的过程中,居然有那么多卫所的千户响应,足以证明江南的卫所到底被渗透成了什么鸟样。

    这一次还好,仅仅是五家,还有一些依附着的小家族,没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可是下一次呢?

    万一响应的家族更多一些,牵连进更多的卫所呢?自己是跟着一起清君侧还是一死以谢君恩?

    如果清君侧能成功也就罢了,可是看崇祯皇帝这雷厉风行的作派,再加上砍了那么多的官员,南京城中百姓的反应,只怕清君侧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到时候左右都是有死而已,后者还会牵连自己九族老小进去。

    与其自己去死,不如先把南直隶的军中清查一遍,让那些有异心的去死好了。

    至于许显纯和曹化淳,则是放出了厂卫联合行动,直接针对江南的官场来了一回清查。

    松江府嘉兴府杭州府苏州府常州府扬州府镇江府淮安府,甚至于包括南京应天府,上上下下都被这五家给渗透了进去,从最高的巡抚到最下面的主簿县尉。

    不一定是这五家的人,但是平时收了这五家的好处,有用的时候再提供些消息给这五家的情况总是少不了的。

    按照崇祯的说法,就是领着大明的俸禄还挖着大明墙角的混帐东西,不宰了他们还留着过年?

    除此之外,这五家一挂掉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民间。

    因为这五家不仅把持了近半数的海贸,还涉及到了棉布一类的生意,暗中更是涉及到了私盐。

    虽然在新上任的两淮盐运使的打击之下也是损失惨重,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又怎么可能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完全把这五家给搞定。

    这下子好了,五家彻底被干掉之后,近半的海贸市场近乎七成的棉布丝绸市场还有三成的私盐市场就完全空了出来。

    这么大的市场既得顾虑到各方的利益分配,还得找到靠谱的人来接手,也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比如浙江巡抚这个位置,刚刚由京城吏部调过来的人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整个浙江给摆弄明白?

    还有浙江和福建的百姓们。

    这五家一次性的被干掉,百姓们从海上会得到多少的好处?一时半会儿的,没人能盘算得清楚,只知道肯定是有好处就是了。

    至于每个人能捞到多少好处,那就要看每个人自己的本事和胆量了。

    胆子大的早下手就吃得满嘴流油,胆子小下手晚的就只能跟着喝口汤,或者干脆连汤都喝不到,只能闻着残留的香味自我陶醉一下。

    总之就是破事儿一堆,许显纯和曹化淳一时半会儿的还不敢轻离南直隶,生怕再搞出什么妖蛾子来。

    而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则是同样的头疼。

    这一次江南官场大地震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止表面上这一点,其影响之深远,甚至有可能会长达几年甚至于十几年的时间。

    多了不说,光是官员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整个江南的官场近三成的官员直接被干掉,光一个南京就就干掉了上千个大小官员。

    杀人很容易,拉到法场上咔擦一刀下去,脑袋从脖子上脱落然后喷出点儿血来就算完事儿了。

    可是这些人留下的烂摊子怎么办?总得有人收拾吧?

    如果有可能,或者说这些人旦凡是知情识趣一点儿的话,崇祯皇帝都不会选择直接把所有人都一起干死。

    起码也得慢慢来嘛。

    但是正是这些人的不知好歹,彻底的激怒了崇祯皇帝,让崇祯皇帝不管不顾的下达了清除这些垃圾的命令。

    现在垃圾清除了,产生的空缺就得有人补上去。

    吏部尚书房壮丽在搞定了第一批南京城内一千多个官位之后,对面着整个江南近万的官场缺口表示老子不干了,这吏部尚书是没办法干了,谁行谁来干!

    这一次的一千多个官位空缺,几乎把京城里面还在八部行走的那些预备役们一扫而空,个个都放了实缺。

    然后现在告诉我还有近万个缺口?

    别搞笑了,你是皇帝你牛逼,你有能耐把官员给变出来瞧瞧?

    崇祯皇帝望着有些耍无赖的房壮丽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朕是皇帝朕牛逼,这是肯定的,但是明摆着告诉你,朕变不出来这么多的合格官员!

    就算是把崇祯十三年春闱的录取数量扩大几倍也不够用,除非是不看成绩,只要参加了春闱的就录取才有那么一丝的可能性!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1...436437438439440...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