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这王瞎子虽然都喊他瞎子,便是一身本事却不是自己一个读书人能比的,说是擒虎射熊,那肯定是过了些,但是这王瞎子要弄死自己,只怕不比杀只鸡来得费劲。

    王明玉无奈之下只得猛踢战马,加速向北狂奔,口中也喝道:瞎子!如今便只剩下你我,你不想着跟我逃出去再为哥哥报仇,莫非是想着擒了我去找官兵领赏么!?

    王瞎子险些一口老血喷出,骂道:狗入的!你不要脸,老子还要呢,你少血口喷人!送完你去见哥哥,老子也会去陪着哥哥!

    王明玉反口讥笑道:好一个忠义无双的王瞎子!哥哥的死,我便不心痛么?若是今日你我都死绝了,却是谁来替我等报仇?

    王瞎子怒道:若不是你出的这些狗屁主意,今天也不会落到这番局面!老子嘴笨,说不过你,老子只消能砍死你便成!

    王明玉无奈,彼其娘之,跟这种粗人怎么就说不明白?自己想逃命是没错,可自己不也是想着留下有用之身,好替大家伙儿报仇么?若是都死光了,那才是真的就断了念想呢!

    正一路狂奔间,王明玉却见北边远远地绕过来十五六骑朝廷的大军,眼见后边紧跟不舍的王瞎子离自己越来越近,王明玉却是干脆抽出一把短刀插在胯下战马的屁股上。

    战马吃痛之下,速度骤然又快了一些,待得与京营骑兵离得又近了一些后,王明玉却是猛得一勒战马,抛下手中马刀后便翻身下马,喊道:草民愿降!草民愿降!

    被拉开了距离的王瞎子见了,整个人都被气的目睚欲裂,怒骂一声:入恁娘!也是猛然向着王明玉冲了过去。

    十几骑京营士卒原本见王明玉跪地请降,便想捆了他回去,却见王瞎子又急催着战马冲了过来。

    为首的小旗道:拿下!

    当下便有五六旗向着王瞎子冲了过来。

    若说是双方都在马上,王瞎子倒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起码不会须臾间便被人放倒。

    只是眼下都在马上,王瞎子空有十分的本事,却连八分都使不出来,只一个照片,便被呼啸而过的京营骑兵砍断了一条胳膊,整个人也是被摔落马下。

    王瞎子却是浑然不管自己的断臂,只是用完好的左手从断手之中抽出马刀,踉踉跄跄向着王明玉行去。

    一直在关注着王瞎子的王明玉见送,心中更是胆寒,双膝跪地着向京营骑兵的方向疾行,口中喊道:草民已经投降了!已经投降!

    带头的京营骑兵总旗冷着脸望向王瞎子,喝道:扔下刀!

    王瞎子在刚才摔落战马之时,便已经受了不轻的内伤,便是嘴角处,都开始渗出血来。

    听到这个总旗的喝令,王瞎子只是将嘴凑近断臂的肩膀处蹭了蹭,缓了口气道:官爷,此次反叛,都是因为这个该死的王八蛋,草民只要杀了他,便任由官爷处置!

    这个总旗也是暗自佩服王瞎子的决绝,只是军令在身,也由不得自己胡来,当下便喝道:扔下刀!跪地!他怎么样儿,自然有大明律决断,须由不得你!

    见王瞎子不仅将自己的置若罔闻,反而势若疯虎一般地向着王明玉快步而去,京营的总旗也只得一扭头,命令道:杀了他!

    旁边的京营士卒撇了撇嘴,他娘的,你狗日的敬重好汉,下不去手,老子就能下得去了?

    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军中,更是军令如山,也由不得自己拒绝,当下便张弓搭箭,瞄准王瞎子便射了出去。

    王瞎子满心只想着杀了王明玉雪恨,眼中也就只有王明玉,加上重伤之下无力躲闪,这一箭便恰好射入了胸口之中。

    王瞎子只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原本便只是靠着一口气强撑,如今又中箭,当下便觉得手中的马刀重愈千斤,再也把持不住,只口中嘟囔了一声杀,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只是纵然死去,王瞎子双眼却仍是不闭,仍然望向王明玉所在方向。

    京营的总旗复又叹息一声,吩咐道:替他收殓尸骸,带上这个王八蛋,回去复命罢。

    王瞎子死时,王二及其余一众叛军也都是被捆好。

    崇祯皇帝止住了前来行礼拜见的张之极,冷着脸吩咐道:让他们自己招认出各级头目,尽数杀光,余者不论有罪无罪,皆发往罪囚营充作苦力,遇赦不赦!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脸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
    崇祯皇帝的命令虽然是让叛军们指认出各级头目后杀掉杀掉,但是例如王二还有王明玉这样儿的,还是被送到了崇祯皇帝面前,等候皇帝下命处置。

    崇祯皇帝此时已经恨不得抽刀子砍人了。

    他娘的,这些京营的士卒跟着自己北征草原林丹汗,到头来被一群叛军给砍死了一百多,想想都他娘的蛋疼。

    而且最让崇祯皇帝感觉蛋疼的,就是这些战死的士卒该怎么定性?要不要进忠烈祠?

    不进,这些人都是战死沙场的。

    进,可是这些叛军也算是自家百姓被逼反的,自己人的事儿,纵然是平叛,可是就这么进忠烈祠,真的好?

    现在的情况就是,崇祯皇帝不管怎么想,心里都别扭的很,望向王二和王明玉的眼神也就更加的不善。

    崇祯皇帝不开口,气氛一时就沉寂了下来,仿佛连空气都不再流动的压抑充斥着每个人的心头。

    过了好半晌,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命人宣读的旨意,尔等都听过了?

    王二既然敢造反,心中也早已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如今既然落入皇帝的手中,无论如何都是个死,还有甚么不敢说的?

    把心一横,王二便开口道:听过。

    崇祯皇帝却是被王二这副滚刀肉的样子给气笑了,问道:既然听过,又如何不遵从旨意投降?

    王二却是冷笑道:投降是不是死?不投降却总还有一点点儿的希望,你当老子是傻了的才会投降?

    崇祯皇帝此刻被王二给噎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自从自己登基到现在,倒还没有人敢在崇祯皇帝面前自称老子甚么的,如今一听,麻卖批,那酸爽,没法说。

    可是人家王二说的没错啊,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个死,那人家凭什么投降?

    可是为了自己不死,就能拉上这么多人一起送死?

    还不待崇祯皇帝开口,王二却又接着道:再说了,你们这些人的话,谁敢信?锦衣卫说赦免就赦免?你真会赦免?

    别的不说,这些人饿死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现在造反了你害怕了是吧?

    狗皇帝,想凭着一句话就收买人心,做梦去吧你!

    崇祯皇帝勃然大怒,一脚踹向了王二,怒喝道:混账!蓝田县和长安县杀了多少害民之辈,你眼瞎看不到吗!朕连内帑都拿出来购买粮食赈济陕西,你看不到吗!瞎了吗!

    王二却嘿嘿笑道:那是蓝田和长安,关白水屁事?蓝田现在不死人了,是,这没错,可是白水呢?要不是老子造反,白水得死多少?你狗皇帝高坐在金銮殿,你就不瞎?

    老子今日反正难逃一死,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老子明摆着告诉你,你再牛逼,你杀不尽天下的贪官和狗大户!

    崇祯皇帝默然。

    王二的话虽然过分,也很难听,但是却说的是实话。自己确实杀不尽这些人,若不是这些人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反?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

    伸手揉了揉脸,崇祯皇帝道:看在你这么爽快的份儿上,朕给你个痛快!

    说完,便吩咐道:带下去,斩首示众罢。

    到了此时,王二也算是认命了,并不挣扎,任由旁边的士卒将自己带了下去。

    张之极却拱手对崇祯皇帝道:启奏陛下,方才匪首王二原本有意投降,只是受了眼前之人的蛊惑,才又作乱的。

    说着,还指了指被五花大绑的王明玉。

    崇祯皇帝也是来了兴致,问道:这家伙是如何蛊惑的?

    不待张之极回答,崇祯就直接问王明玉道:姓名?

    王明玉倒是丝毫不见如王二一般的硬气,只是被反绑着跪在地上,只得以头拄地道:学生,学生名叫王明玉,乃是天启三年的秀才。

    吆喝,这他娘的还是个读书人呢?

    崇祯皇帝更感兴趣了,问道:既然读书,当知大明律?

    王明玉心中更慌,回道:学生略知一二,亦知今日罪无可赦,只是学生愿意出首,求陛下法外开恩。

    崇祯却冷笑道:不必了。你若是像刚才王二一般有点儿骨气,朕倒还高看你一眼,如今么

    崇祯又接着望向张之极问道:爱卿原本打算如何处置此人?

    张之极咬牙切齿地道:若不是此贼,原本这些叛军早就降了,纵然不降,也未必有如今这么大的伤亡,京营的兄弟战死足足一百余人。臣要拿他点了天灯!

    崇祯笑道:这个决定是朕来之前便做好了的?

    张之极道:是。

    崇祯笑道:那就依爱卿的意思办罢。朕总不能越疽代苞罢。

    一听到点天灯这个词,王明玉先自吓得尿了裤子,不住地哭喊道:陛下开恩!陛下开恩!

    张之极却是喜笑颜开,吩咐张自明道:去,把这孙子弄去点了!

    张自明冷笑着应了一声,也不管王明玉如何地哭喊,便将之拖了下去。

    崇祯皇帝此时才注意到张之极身边的书生,问道:此人是?

    张之极拱手道:启奏陛下,此人乃是河内的举子,姓李,名信。倒也颇有几分见地,这回也是他从蒲城跑来孝童报信的。

    崇祯一听是叫李信的,当下便没了兴趣。若说此人是李岩么,崇祯皇帝大概还会下力气拉拢一番,至于李信?那是什么鬼?没了李信还没有王信张信了?

    只是毕竟这李信也算是出了力的,崇祯皇帝便道:既然是为国出了力的,朕便赐你同进士出身,入国子监学习,如何?

    若说是换了个人得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许诺,只怕早已心中乐开了花。

    皇帝亲许,进入国子监,以后只要表现的不差,官场之路不说平步青云,却也必然是顺风顺水谁知道此人有没有在皇帝心中留下什么印象?

    若是皇帝不记得此人,倒也罢了,可是万一是个简在帝心的主儿呢?

    官场之上就是这样儿,不怕你忘记,就怕你记得。

    比如当今首辅温体仁的儿子娶妻成婚,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谁会不去随个份子?

    不求温体仁记得自己去了,只求温体仁不知道自己没去逻辑虽然麻烦,但是事实上,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只是崇祯皇帝的媚眼却有抛给瞎子看的嫌疑,李信拱手道:启奏陛下,学生只想凭着自己的学习一步步地去考进士。

    崇祯笑道:好,有志气。回头好好考,朕等着你榜首夺魁的那天。

    李信闻言,便再次躬身应是。张之极却暗中撇了撇嘴。

    这么一个能文能武的好苗子,不拉进京营里反而要去考甚么狗屁进士,这他娘的不是浪费人才么。

    只是崇祯皇帝已经决定了,张之极也无法再开口反对,当下只得拱手道:不知陛下怎么亲自来了?

    崇祯皇帝总不能说老子在京城呆的烦了,这是想出来装个逼,透透气罢。

    崇祯皇帝道:陕西灾情军情,皆是如火焚心,朕心中怎么放心得下?

    张之极拍马道:陛下心忧天下苍生,此乃百姓之福也。

    顿了顿,张之极又道:陛下一路车马劳顿,莫不如先回蒲城休整一番,再往北上?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没有接张之极的话茬,反而问道:北边的情势如何了?

    张之极拱手道:北边儿倒还好。杨总督已经起兵,向着高迎祥所部而去,与臣所部南北夹击叛军,务求必其功于一役。

    崇祯嗯了一声,心中却也只是抱了万一的希望。

    就算崇祯皇帝再小白,也知道高迎祥没那么好对付,尤其是他那个送快递的女婿,更让崇祯皇帝头疼。

    而且据崇祯皇帝所看过的重要历史参考文献《回到大明当才子中的记载,后来还是出动了洪承畴在陕西大杀特杀,又种了芋头,这事儿最终才平了下去。

    芋头这玩意,崇祯皇帝倒是不缺,毕竟徐光启的大儿子早就被派出来搞这东西了。

    但是洪承畴呢?这个人么,崇祯皇帝是知道的,因此还关注过,此时还是延绥巡抚的洪承畴到底有没有后来的本事,而且这个家伙后来可是降了清的据说,螨清为了让洪承畴投降,人家黄台吉可是连小老婆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黄太后都贡献出来,让老洪好好地享用了一把,这才投降了。

    对于这样儿的猛人,崇祯皇帝是真心看重,可是他娘的这货投降的经历又让崇祯皇帝蛋疼不已。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有个很好的习惯,既然无法确定,就不如先观察观察想不通的事情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原本还只是抽刀子上,慢慢地做了一年多的皇帝了,历史小白也开始玩心眼了。

    振奋了下精神,崇祯皇帝又问道:此处往北到哪儿了?

    张之极拱手道:启奏陛下,此地向西北六十里,便是白水,若是直接往北前行,不远便是麻陂山。

    略一停顿,知道崇祯皇帝更关心甚么的张之极又接着道:过了麻陂山,再往东北不远便是宜川,逆贼王佐挂,也正是由宜川起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吩咐道:呆会儿先休息一番,然后咱们便往宜川去。

    张之极应是后,便下去安排休息与埋锅造饭之事,崇祯皇帝心头可就盘算开了。

    王佐挂这个名字,听着还不如王明玉好听呢,都他娘的什么玩意儿啊。

    而且自己在几本重要的历史参考文献上,可都没怎么见过这个名字没见过的无名小辈还用在意?大军一波流平堆过去也就是了。

    真正让崇祯皇帝闹心的,还是这些吃不上饭的百姓。

    造反不可怕,平推也能推得赢。唯一的问题中,总不能像洪承畴一样大杀特杀轻?
1...112113114115116...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