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姚颖怡
萧韧想说,其实我觉得你比这世人所有的人都要好,可是这话不能说
“彤彤,一清道人用来给朗月做替身,这个我能理解;之前你们在柳家湾的时候,陶世遗又让欣妩给你做替身,我也能理解,可是这两件事连在一起,我和你一样,就不能理解了。”
的确,这两件事分开很好理解,放在一起就难以理解了。
而且就连死士营也要保护欣妩,保护她什么保护她能顺利成为沈彤的替身吗
沈彤和萧韧相对无言,他们实在想不出来这一切是为什么。
萧韧道“你派谁在盯着欣妩,可靠吗”
“你见过,就是我们铺子里的小柴,阿治派他去的。”
沈彤话音刚落,萧韧就跳了起来“为什么要派他去,你派我府里养的大狼狗也比他可靠!”
萧韧府里有两只大狼狗,这是前阵子周铮送过来的,萧韧想把这两只狗送到慈安庄,0宜宁怕狗会咬到孩子们,蒋修杰到是想养,可是蒋夫人不答应,无奈,这两只狗还养在府里。
沈彤莫名其妙地看着萧韧,小柴是她铺子里的伙计,她的伙计是怎么惹到萧韧了
“你被他骗过”沈彤问道。
“没有。”萧韧下意识地把自己的手背到身后,这是他的习惯了,只要想起那只狗,他的手就会不由自主。
“你和他打过架,被他打了”沈彤艰难地吐出最后四个字,这不会是真的吧,一定不会。
萧韧不想让沈彤再猜下去了,他打不过一只狗笑话!
“他不姓柴,他姓萧,叫萧韫,他是萧成敦的小儿子,排行第六。”萧韧一口气说完,如愿以偿地看到了沈彤的瞠目结舌。
“你说的是真的,他是你的你的你的哥哥”沈彤对亲戚之间的关系没有多少概念,她要好一会儿才终于理顺了这当中的丝丝缕缕。
“才不是,我是人,他是狗!”萧韧没好气地说道,话一出口,才想起面前的是沈彤,他连忙改口,“我和他不熟,但是我知道他是被萧成敦从家里轰出来的,我之所以没有告诉你,是不想你知道以后为难,我和他谁也不理谁,你不要对他委以重任,找个机会把他轰走就是了。”
沈彤哭笑不得,她充分怀疑这小哥俩小时候打过架,很可能吃亏的还是萧韧。
“那我就让阿治亲自去吧。”沈彤说道。
“不用,让大饼去,以后大饼就给你用了”,萧韧想起上次大饼把沈彤抓一清道人的事告诉了他,连忙道,“我会说他,不让他多嘴多舌。”
沈彤哈哈大笑,道“反正他也只是在你面前多嘴多舌,我不怕的。”
这句话说者无心,听在萧韧耳中,却是心花怒放,沈彤不怕把自己的事情让他知道,她是真的不把他当成外人了吧。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次日,小柴就回到铺子里,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沈姑娘的姐姐是养女,和妹妹闹别扭就跑进寺院,宁可和尼姑们住在一起也不回家,所以无论是母女还是姐妹,就是要亲生的才行,收养的还是不能和亲生的相比。
想到这里,他又难过起来,自家那个老糊涂的爹,怎么就看不清这个道理呢,把他这个亲儿子轰出去,亲儿子再多也是亲的,多一个又怎么了还能把你吃穷吗
阿治见他心不在焉,便问道“小柴,你是不是不舒服,要不就回去休息休息,对了,上次你请来的那位文老爷,医术当真不错,改日你给引见一下,我们去登门拜访。”
“他啊不用登门谢他,东家若是觉得过意不去,就去他家铺子里多买几斤羊肉,他那人唯利是图,贪财得紧,还是个坑蒙拐骗的小人。”好不容易有机会,小柴恨不得在文老爷身上捅上几刀,想起白老爷和文老爷这两个老不休,每次找他要债时的嘴脸,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阿治其实是想探探文老爷的底细,却没想到小柴说了这么一大堆,他这才想起小柴是暂时住在黑记牛肉铺白家,文老爷家好像就在白家隔壁,估计是小柴曾经在文家受过委屈。
“我记得你说你欠了白家很多钱,还差多少,要不我借给你,你另外租个地方住”阿治好心地问道。
“谢谢东家,我欠的银子不少,可是一时半刻,他们也不会把我轰出来,有不花钱还包吃包住的地方,这个便宜不沾白不沾。”小柴说道。
。
第二九八章 小施主
德音寺里死了人,而且还是杀害一清道人的凶手,这件事很快便传扬开来,当然,百姓们听到的消息中,除了他们是凶手以外,还有就是他们还是杀人如麻的匪患,至于是从哪里来的匪患,这些匪患又是被谁杀死的,百姓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匪患已经死了,罪有应得。
经过短短一天,西安城里便又恢复了往日的歌舞升平,只是那些原本要到德音寺里烧香的善男信女,纷纷改去了城外的菩提寺,而在德音寺里吃斋的居士们也以这样那样的原因纷纷离开,那些在这里挂单的僧人们担心被官府盘查,比居士们走得还要快,往日里香火鼎盛的德音寺一下子就冷清起来,就连寺外摆摊的小贩们也不见了。
欣妩没有离开,她依然住在德音寺里。
听说前不久来的那个小姑娘还在,监寺大师便让人去撵,并非德音寺养不起一个人,而是现在这个时候,居士和香客们都不在了,万一这个小姑娘在寺里出点事,到时官府还是要算到德音寺头上。
来撵欣妩的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听说寺里要让她离开,欣妩哭了,她抽抽嗒嗒地说道:“小女父母双亡,原是跟在养母身边服侍,可是现在养母去了外地,家里的姐妹嫌弃我,就把小女赶出来了,小女已经无处可去,如果寺里也不收留我,那小女只能一死了之了。”
老和尚虽然长年累月都在寺院里,可是德音寺座落在西安城里最繁华的地方,与外面的花花世界只是一墙之隔,有些事情他想不知道都难。
无家可归的小姑娘,如果不让她住在寺院里,她就只能去那种烟花之地了,对于良家女子而言,那真的还不如一死了之。
老和尚唉声叹气地回来,把欣妩的话复述给监寺大师,监寺大师正在烦着,死了的慧能就是他的弟子,官府来的人一而再再而三问他是否知道慧能的底细,恨不能直接说他与慧能是一伙的了,现在听到老和尚这样说,他立刻就更烦了,对老和尚说道:“当初那两位老尼就是说她们找不到尼庵落脚,才在寺里挂单,至于慧能,想来你也记得,他说寺院被山火所毁,他一路西行,只为求法,老衲不但信任他,同情他,这才把他收在座下,这位小施主说的话,与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嫌,你让老衲如何再信”
老和尚想想也是,当日慧能来的时候,他也在场,他为此还流了几滴老泪,却没有想到,慧能说的那些都是假的,他在这里是为了杀人。
想到杀人,老和尚就想起慧能的死状,而且就在离发现慧能尸身不远的地方,还找到了老尼姑的脑袋。
南无阿弥陀佛,老和尚默念佛号,总算是压下了心中的恐惧,他活了一大把年纪,还是第一次看到尸体,而且还是被杀死的尸体,当时寺里很多年轻僧人都被吓哭了,有一个还给吓尿了,那三个人死得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
这种可怕的事,发生一次,不对,是同一天里发生三次也就足够了,以后都不要再发生了。
想到这里,老和尚加快脚步,鼓足勇气又去了居士寮房。
刚刚到了居士寮房的院子,便看到那位年纪小小的女施主手里拿着和她差不多高的扫帚,正在笨拙的扫地,她扫地的样子,一看就是从来没有干过这种粗活的。
“小施主,你这里做什么”老和尚连忙问道。
欣妩抬起哭肿了的眼睛,戚然道:“小女不想在寺里吃闲饭,小女不但会扫地,还会做针线,可以给师傅们缝缝补补,小女不求别的,只求两顿粥饭,一瓦遮头。”
一路上想好的那番话,老和尚再也说不出口了。
他再次唉声叹气地来见监寺大师,这一次他哭了,人间有疾苦,如今这疾苦就在寺内,我佛慈悲,怎能不救
监寺大师无奈,道:“那就让她先在寺里住着吧,你要仔细盯着她,万一她有何差错,立刻让她离开。”
老和尚念声阿弥陀佛,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位小施主不用流落风尘,便无性命之忧,这便是救人了。
欣妩便在寺里住了下来,大饼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沈彤,沈彤并没有吃惊,她早就猜到欣妩不会离开西安,德音寺便是最好的栖身之所。
当替身的自是不能离原主太远。
沈彤冷笑:“欣妩,虽然我还不知道你为何要给我当替身,但是为了你,我也会好好活着。”
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为了不连累辛五,自己舍身跳崖。
前世的辛五做了太子妃,嫁给了周铮。
即使秦王称帝后又有其他儿女,但是对他而言,原配所出的儿子永远是其他子女无法相比的,尤其是在他先后死去两个儿子之后,他对秦王妃和两个儿子有多么怀念和愧疚,对周铮就会有多么宠爱和器重。
那些看来,只要周铮不会死在秦王前面,或者辛五还没有大的过错,假以时日,她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沈彤忽然吓了一跳,前世的辛五很可能是做了皇后
以秦王的深思熟虑,难道没有查过辛五的底细吗
前世的辛五八岁进入死士营,她是死士啊!
她又是如何嫁给周铮的
秦王会让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娶一个死士吗
而且死士营的背景还是后晋小朝廷!
再则,那时母亲已经疯了,可是她却在辛五为先人做法事的时候出现的,她们是不是在一起的
沈彤脸色大变!
前世,辛五比她早了三天进入死士营,但是这个三天是她听欣妩说的。
她吃了寒食散,醒来时就已经在死士营里了,后来她见到了辛五,辛五说是三天前才来的。
可如果是辛五骗了她呢,而她并不知道自己来到死士营几天了,她一直都是昏迷的。
如果她和辛五是一起来的,或者是她到了以后,辛五才来的,这都有可能!
第二九九章 鞑子军
大红妆正文卷第二九九章鞑子军前世和今生其实是一样的,在沈彤被蓉娘带到陶家之前,她住在柳家湾,辛五住在野猪岭,她叫彤彤,辛五叫彤姐儿。
她喝下寒食散后被死士营带走,辛五也去了死士营。
这一世沈彤没有喝下寒食散,更没有进死士营,所以辛五也没去。
沈彤叮嘱大饼,其他事都可先放一放,一定要盯紧欣妩。
而这个时候,秦王府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宜宁郡主在得知周铮要去关外,便去见了秦王,要自告奋勇代替哥哥前去。
秦王自是一口回绝。
但是宜宁郡主并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想要哗众取宠。
她是养在秦王妃膝下的,即使秦王以后又有了其他女儿,年纪也会比她小,在情分上与她是无法相比的。
尤其是现在,她还是秦王唯一的女儿,她没有必要去哗众取宠,她是真心实意想要代替哥哥。
父王现在只有三哥一个儿子。
于大,即使以后再有儿子,也要再等十几二十年才能成为父王的左膀右臂。
于小,父王不能再失去儿子,而她不能再失去哥哥。
三哥不能出一点差错,而她不一样,她只是一个小小的郡主,无论是鞑子,还是杨勤,他们想要的是三哥的人头,而不是她。
危急关头,三哥退无可退,而她还可以一死了之。
宜宁郡主是这样想的,她也是这样去做的。
有了在榆林的经历,加之又有了那个挥之不去的梦境,宜宁郡主越发明白父王和兄长并不是只属于她和王府的,他们属于西北,属于西北民众,属于西秦军。
他们先是王,再是太祖的子孙,最后才是她的父兄。
秦王没有一口回绝,他笑着对宜宁道“父王知道,你是想为父王解忧,但是这件事父王还没有做决定,一旦父王有了决定,需要你出力时,父王一定会与你商议。”
虽然这就是哄女儿的话,但是宜宁郡主很高兴,她开心的对沈彤说“父王不再把我当成小孩子了,他说会与我一起商议呢。”
沈彤笑着听着,她很喜欢现在的宜宁,但是她也知道,即使秦王同意让女儿去燕北,周铮也不会答应。
但是周铮此番去燕北凶险的确很大。
一清道人曾经提议让萧韧带领一队兵马埋伏,这主意虽然可行性很低,但是却很有必要。
再次见到萧韧的时候,沈彤问“你去过关外,那边是什么样的”
萧韧送过她一件狐皮斗篷,那张皮子,就是他在关外打的。
“当时关外还正乱着,燕王出事后,在京城为质的燕王世子也病死了,杨勤接管燕北军,你可能听说过燕北军麾下有一支鞑子军,他们是虎狼之师,也燕北军的主力,他们只听燕王一人调遣,杨勤根本无法调动他们。于是设了陷阱,鞑子军的主将要么死,要么就被安上了罪名,鞑子军余下的人马,死的死逃的逃,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无踪了。”
萧韧说到这里顿了顿,自嘲的笑笑“那时我还小,我不相信鞑子军那么多人会一下子都没了,我猜他们一定是躲起来了,我想找到他们,为王爷所用,于是便带了几个人,悄悄去了关外。”
后果如何,沈彤也猜到了。
萧韧当然没有找到鞑子军,但是他说服了在关外开马场的鞑子平民,让他们把马场开到了西北,他还带回了屠户一家。
“关外民风彪悍,土匪很多,燕王还在时,据说没有这么多土匪。燕王死后,有很多燕北军里当兵的,逃进山里做了土匪,于是土匪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能力,非普通土匪可比。”萧韧说道。
“鞑子军都是鞑子人吧,他们怎么会到了燕王麾下”沈彤好奇地问道。
“太祖年间曾经打败鞑子三个部落,在关外设立了三大卫所,三大卫所所在之地便是这三个部落曾经聚集之地。鞑子是游牧民族,地盘丢了便跑去了其他地方,几年之后,又卷土重来,三大卫所不敌,而当地原本也生活着很多鞑子平民,趁着这个机会纷纷揭竿而起。太祖皇帝便派了燕王出征平复暴乱,收回了失地,这便是燕王为何关内关外都有封地的原因,而那只鞑子军便是那个时候组建的,他们当中有纯种的鞑子,还有一些人是鞑子与汉人的后代,多年战乱,塞外的鞑子和汉人全都民不聊生,他们都是孤儿,受尽苦难,燕王让他们吃上军粮,让他们不再受奴役欺负,军营就是他们的家,燕王就是他们的恩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