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红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姚颖怡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都在隔壁蒋家,随时准备过来蹭饭,前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些人就齐齐出现在饭桌前。

    萧韧的脸色已经黑成锅底了,他一言不发,看着那群混蛋们推杯换盏,把一桌子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吃到一半的时候,沈彤就借口要回家温书,带着她的那几个人先行走了,萧韧想去送,被蒋修杰一把拽住:“七少,你还担心沈姑娘回家不安全吗整个西安有哪个小贼敢跟沈姑娘动手,那一定是不想活了。”

    沈彤笑着说道:“不用送了,改天我回请你。”

    好吧,萧韧心里顺畅一点了,沈彤是那种说一是一的人,她说会回请,那就一定会回请。

    沈彤回到家里,家里似乎比往常还要安静。

    江婆子坐在院子里摘韭菜,桔子蜷在庑廊下睡觉。

    沈彤悄声问江婆子:“阿娘在屋里睡觉吗”

    天气越来越暖和,这些天来,黄氏都是在院子里做针线,欣妩也陪着她。

    江婆子忙道:“刘秀才家的那处宅子租出去了,新街坊昨天刚刚搬过来,二姑娘可能没有留意,所以才不知道,不过没关系,昨天大姑娘让婆子我送过去了一匣子点心,那家的太太也是个热情好客的,今天安顿下来,就让家里的姑娘亲自过来,请咱家太太和大姑娘过去吃茶,太太和大姑娘去了有一会子了,估摸着快回来了。”

    沈彤微微吃惊,母亲寡居,因此平日里从不亲自与街坊来往,遇到红白喜事,也是打发欣妩和江婆子过去随份子。

    “那家的太太是何方神圣,都能让阿娘过去做客了。”沈彤笑着打趣,她相信江婆子肯定早就把那家人打听清楚了,否则决不会还在家里摘韭菜。

    “说起来那家人啊,二姑娘或许还见过呢”,江婆子卖了个关子,见沈彤没有要接她话茬儿的意思,只好继续说下去,她怎么忘了,这位沈二姑娘是她能卖关子的人吗“那家人姓李,他家老爷就是秦王府里的幕僚李思南李先生。”

    沈彤对李思南有些印像,没想到李家居然搬到这里来了。

    她让芳菲把书包放进屋里,自己坐到小板凳上,看着江婆子摘韭菜,问道:“李家以前是在哪里住”

    “王府别院,就是王府隔壁的那处宅子,王府里的官员们大多住在那里,这一两年别院里的人家越来越多,才陆续有人搬出去,不过,只要不是住得太挤,谁也不想搬,住在别院里多好啊,既省了租房子的银子,还有王府的侍卫每天巡逻守卫,出门能用王府车马,连车马银子也省了,更别说丫鬟婆子了,听说那也是王府里拨过去的,工钱都是王府里出的,啧啧,真是省钱呢,能住在那里谁愿意搬出来,换做是我,就是死赖着也不搬。”

    江婆子说话的语气就和寻常市井妇人无异,不知她底细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个斤斤计较的妇人和杀人如麻的女屠户联系起来。

    “既然住得这么好,李先生为何要搬出来啊”沈彤拿起一根韭菜缠在手指上绕来绕去。

    “哎哟,姑娘可有听说过孟母三迁”江婆子兴奋地直眨眼睛,像是得知了什么了不起的大秘密。

    沈彤点点头,还在玩着那根韭菜。

    “李先生有两个儿子,都在这条街上的书院里读书,李太太觉得别院好是好,可是住得人多孩子也多,那些孩子们凑在一起就是爬树打闹,不但自己不好好读书,还带着李太太的两位公子也贪玩,所以得知刘秀才的宅子要租,李太太便租下来了,这样一来,虽说李先生去王府远了,可是两位公子就能静下心来读书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先生宁可自己辛苦,也要让两位公子用心读书,唉,也只有读书人家才会想这么多吧,换做是我那两个小孙子,爱读不读,谁管这些啊。”

    江婆子刚刚说完,外面便传来敲门声,芳菲连忙去开门,原来是黄氏带着欣妩回来了。

    欣妩手里提着一篮子面果,说道:“这位李太太真客气,一定要让我带些面果回来,说是要给妹妹尝尝。”

    沈彤笑道:“那改日我要亲自登门去谢谢了。”

    欣妩忙道:“那我陪妹妹一起去,李太太为人很和气,也很爽朗,妹妹见到她就知道了。”

    黄氏则关心地问沈彤:“吃饭了吗”

    沈彤道:“在先生家里吃过了。”

    黄氏笑着点头,便回屋休息去了。她很少出门,今天和李太太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些头疼。

    沈彤关心母亲,跟进屋里,发现屋里多了一台织机。

    看到织机,沈彤不由自主想起当年在野猪岭初见欣妩时,她就是藏在织机后面。

    那时母亲屋里就有一台织机,母亲纺纱织布,织出来的布让平婆子拿到集市上去染,染坊的老板就是接应平婆子的人。

    “阿娘,西安城里什么布料都能买到,您不用再辛苦织布了。”

    “阿娘就是闲来无事,想起以前织布的事,刚巧阿妩也想学织布,阿娘就让江婆子帮着买来这部织机,你温书时阿娘不织布,不会打扰到你。”

    沈彤心里一暖,她只是寻常的读书认字而已,又不是像李太太家的公子那样要考秀才考举人,阿娘却还担心织布会影响到她。

    她看到母亲拿起绣花绷子,便道:“阿娘,您头疼就别绣了,睡一会儿吧。”

    “没事,我习惯了,不绣几针就睡不着。”

    黄氏话音刚落,欣妩就掀帘进来,她走到黄氏身边,蹲下身子,熟练地在黄氏的腿上揉捏。

    黄氏笑着摸摸她的头,便继续绣花。

    沈彤在屋里站了一会儿,悄悄走了出去。




第二四八章 糖人儿
    西安四季鲜明,但是春秋相对短暂,往往是感觉刚刚脱下棉衣没过多久,天气就渐渐热起来了。

    刚刚五月天,路友的衣裳就被汗浸透了,紧紧贴在身上,让他很难受。

    这两天,他和许安在南味坊轮流盯梢。盯梢这种事,一向不是路友擅长的,他没有耐性,又粗心大意,就像现在,他又热又困,恨不能闯进那家劳记干货铺,把铺子里的一干人等揍上一通,逼他们说出梅丫头的行踪。

    可是,尽管他火烧火燎,也只能聚精会神盯着那家铺子,半步都不离开。

    路友无奈地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子,他就想不明白了,街上那些人都不热吗怎么一滴汗也没有

    忽然,路友的眼角子猛的跳了一下,他连忙揉揉眼睛,他没有看错,真的是她!姓梅的丫头终于出现了!

    梅胜雪还是那个没有留头的小女娃模样,和几年前一模一样,没有长高,也没有变胖,她娇小玲珑,走在人群里很不起眼,如果她没有走进劳记,路友说不定就会让她在眼皮底下溜走。

    路友很想跟进劳记去看个究竟,可是他不知道梅胜雪会不会认出他来。

    虽然他和梅胜雪只在破庙里见过一次,但是见过就是见过,普通人或许早就忘了,如梅胜雪这般妖孽的会忘记吗

    路友急得抓耳挠腮,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看到了芳菲和小妹。

    这两个小丫头每人手里拿着一支糖人儿,一边走路一边伸着小舌头舔着糖人儿,就像两只小叭狗。

    看到她们,路友先是一怔,随即就明白了,沈姑娘上学的地方就在这附近,这两个小丫头是趁着沈姑娘上课,她们溜出来玩了,而且上次就是芳菲在这里看到梅胜雪的。

    路友的眼睛亮了。

    “快快,你们两个来得正好,帮大叔一个忙,进去看看姓梅的丫头在做什么坏事。”

    “梅良心在里面”芳菲立刻来了精神,可是立刻想起了什么,像个泄气的皮鞠子,“梅良心认识我,我不能进去,这事只能靠小妹了,可是小妹年纪小,让她进去太危险了。”

    “危险个头啊,你看那铺子里人来人往,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对小妹如何!”路友忿忿,芳菲这丫头就是故意的。

    “嗯,芳菲姐,我能行的,让我进去吧。”小妹跃跃欲试,他们三人是来报恩的,她年纪最小,不能替沈姑娘挡刀子,做点小事还是可以的。

    芳菲拍拍她,道“梅良心和她差不多高矮,看上去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你小心点儿,她狠着呢。”

    路友补充道“梅丫头穿了件豆绿的衫子,铺子老板姓劳,四十出头,身材瘦小,帐房姓蔡,是个干瘦老头,还有一个能管事的女子,二十多岁,都叫她梅姑娘,另外还有六个伙计,都是穿青布衫子的。”

    小妹点点头,举着糖人儿,小跑着进了劳记干货铺。

    此时正是一天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伙计们满脸堆笑,围着几个穿着潞绸袍子的人正在说着什么,这些人像是大户人家负责采买的管事。

    铺子一角,有个二尺见方的小柜台,柜台后面放着一把椅子,椅背上搭着一条围裙,虽是干活时系的围裙,但是绣工精致,一看就是女子之物,想来这张椅子就是梅姑娘常坐的。

    小妹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女子,也没有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娃,更没有路友说的老板和帐房,但是六个伙计一个不少。

    铺子东头有扇门,门外挂着财源广进的帘子。

    小妹看向伙计们,他们正和那几位管事模样的人讨价还价,忙得不亦乐乎。

    趁着伙计们没有留意,小妹猫着腰,跑到那道帘子前面,轻轻掀起帘子一角向里面张望。

    帘子外面居然是个院子,院子里一张巨大的长条桌子,桌子上一拉溜摆着十几个大笸箩,笸箩里是各种干货。

    小妹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进院子里看看,脖子上猛的一紧,接着她的双脚就离地了。

    有人从身后抓住了她的衣领,把她提了起来。

    “啊啊,救命!”小妹手脚乱蹬,大喊起来。

    那人骂道“哪来的小兔崽子,鬼鬼祟祟来偷东西吗“

    原来是把她当成小偷了。

    小妹混迹街头,不是第一次被人当成小偷了。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不是偷东西的,我来找我爹,我爹刚刚来这里了。”

    “你爹”身后那人显然也看到小妹衣裳整齐干净,是个正经人家的小孩了,他把小妹放下,问道,“你爹来这里了”

    小妹转过身来,小脸上还挂着泪珠,她这才看清抓她的是什么人。

    这是个高大魁梧的壮汉,身材和路友差不多,他穿着璐绸袍子,和外面那些管事们差不多的打扮,可是他的鞋子却很脏,不但脏,而且还沾着已经干透的黄泥,西安城里是四通八达的石板路,这些黄泥显然不是在城里踩到的,他应该是从城包来的,而且走过很多路。

    小妹抽抽噎噎“我跟着我爹来采办花椒和八角,我看到我爹进了这家铺子,可我买完糖人儿,我爹就不在铺子里了。”

    那人明白了,这孩子的爹应该也是大户人家的采办,带着孩子出来进货,一转眼就和孩子走散了。

    他指指正在和伙计们讨价还价的管事们,说道“来进货的都在前面铺子里,后面院子里是我们的库房,没人会到后面去,你爹既然没在铺子里,那就是去别家了,你到别处找吧。”

    小妹的手里还举着糖人儿,她抹把眼泪,正要往外走,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这是谁家的小女娃啊,怎么哭起来了”

    声音是从院子里传来,轻脆甜美,是个女人。

    刚才小妹哭声很大,想来是被这女人听到了。

    小妹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个女子正走过来,那女子花信年纪,穿着枣子红的比甲,白绫子的衫子,梳着单螺髻,插着一朵酒盅大小的绉纱绢花。

    在她身旁,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娃,那小女娃穿着豆绿衫子,容颜稚嫩,只是那双眼睛,却有着这个年龄不应有的犀利,正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拿着糖人儿看上去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娃。

    。



第二四九章 小孩
    “没事没事,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和她爹走散了,以为她爹来了咱们铺子。”

    大汉一边说,一边拽着小妹的胳膊往外拖,小妹一个没留神,手里的糖人儿掉到了地上。

    小妹本已止住哭声,这下子就又哭了起来:“坏人,你赔我糖人儿,赔我糖人儿。”

    天底下的小孩子都是一样的,即使是这个看上去乖巧秀气的小女娃也一样。小妹就像个小秤陀,大汉把她往外拖,她的身子却往下坠,死活不肯往外走,哭得地动山摇,正在谈生意的客人们都被惊动了,奇怪地望向这边。

    年轻女子已经走了过来,原本和她走在一起的小女娃不知何时已经到了她的身后,整个身子都被挡住。

    “行了,老全,带这小女娃出去买个糖人儿,把她打发走,又哭又闹的,像什么样子。”女子不悦地斥责。

    大汉忙道:“七姑娘,我这就带她走。”

    说着,他用另外一只手去抓小妹的脖子,小妹晃着脑袋躲开,哭喊着:“你们欺负小孩,不赔糖人儿,我就不走!”

    原本还很热闹的铺子里已经没有了声音,客人们和伙计全都望向这边,伙计们脸露尴尬,陪着笑对客人们说:“误会误会,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淘气,跑来捣乱。”

    一个管事模样的客人皱起眉头,打量着哭闹着的小妹,说道:“如果我没看错,这孩子身上穿的是杭州宝雀坊的妆花缎啊,这种缎子可不是一般人家能穿得起的。”

    言外之意,这小女娃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小姐,你们悠着点儿。

    小妹身上的衣裳是芳菲裁给自己的,可是那时她刚学裁衣,衣裳裁小了,索性就给了小妹。这料子是榆林的商贾们送给宜宁郡主的,宜宁郡主又转手送给了沈彤,沈彤就拿给芳菲练手了。

    能送给宜宁郡主的,自然都是上等的好料子。这位客人的东家是开绸缎庄的,他虽然只是负责后宅采买的,耳熏目染,也是半个行家,一眼就能认出小妹衣裳用的是什么料子。

    客人是说给那几个伙计听的,从院子里走进来的女子当然也听到了。

    她面沉如水,对老全道:“快去外面买只糖人儿。”

    老全黑着脸,松开拽着小妹的手,转身跑了出去。

    女子则换上一副笑脸,蹲下身子,对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小妹说道:“小妹妹,我已经让人去给你买糖人儿了,你别哭了,地上凉,快点起来。”

    小妹抹一把眼泪,看清楚眼前的女子,刚刚那个叫老全的大汉称呼这女子为七姑娘。

    难道自己猜错了,这不是梅姑娘
1...7475767778...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