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红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姚颖怡

    沈彤不喜欢昏暗吧。

    “我知道你怀疑蓝师傅就是就是当年活下来的那个孩子,起先我也是这样认为,我审问过金旺,我也见过蓝师傅,所以我否定了之前的想法。如果蓝师傅和死士营有关系,那么高子和就是为他而来。”萧韧说道。

    早在十几年前,高子和就来到西安,他在西安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从始至终,高子和与金旺执行的就不是同一个任务。

    十几年来,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走在人群里不会引起注意的人。

    直到刘嫂子,也就是丙三带着辛拾出现在西安,几乎同时出现有还有茅家书院的左先生。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高子和的生活才发生了变化。

    而他们和金旺是巧遇,偏偏高子和喜欢听戏,通过金旺成了彩云飞的常客。

    如果刘嫂子和辛拾、左先生没有出现,如果他们没有遇到金旺,那么谁也不会留意高子和,高子和会像前面的十几年一样,继续在西安潜伏下去。

    而蓝师傅也是在十几年前来到西安的,虽然是百卉堂的老东家把他带来的,但是也说不定他和那位老东家的偶遇就是他安排好的,否则怎会这么巧,他擅长调制脂粉,恰好就有一位开脂粉铺子的老板把他救下,又带他来到西安呢

    萧韧说道“就是不知道为何那么多年里,死士营没有派其他人过来,反而在去年把刘嫂子和左先生派过来呢,他们来的时候,据我所知,那个时候太皇太后也还没有萌生让钟陵县主来西安的想法,看金旺来西安的时候就知道了,他们才是为此而来,那么刘嫂子和左先生又是为何呢”

    说到这里,萧韧一双星目看向沈彤,沈彤抿嘴笑了,这小孩可真逗,明明已经猜出来了,还要反问她。

    那她就替他说出来吧。

    “当然是为我娘和我而来啊,我前脚把我娘从他们手里救出来,后脚他们就跟着一起来了。就是这么简单。”沈彤笑道。

    “你还笑得出来”萧韧皱眉。

    “当然要笑啊,不是任何人都能被人万里追杀的,只有少数有本事的人才行,比如我。”

    沈彤一脸的洋洋得意,烛光下,她的脸蛋红扑扑的,萧韧忽然想起早上她红脸的样子,他连忙低下头,去翻桌上的那本《春秋》。

    这时,芳菲端着只红木描金的托盘进来,把饭菜摆在八仙桌上。

    素鸡、素鱼、素火腿、罗汉斋,还有一碟素馅饺子。

    不但是素菜,而且没有五荤,这是斋菜。

    沈彤笑道“寺院里忌酒肉,所以没有酒。”

    其实慈安堂里是不用严格遵守清规戒律的,今天宜宁郡主宴客就上了酒水,但是沈彤觉得萧韧还小,还是不要喝酒了

    萧韧也是真饿了,也不客气,把桌上的饭菜吃得精光,还让芳菲去小厨房里端来一碗饺子汤,也喝得干干净净。

    沈彤一直在看着他吃饭,她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吃饭也能这样认真。

    萧韧吃得认真,而且仔细,他一句话也不说,眼睛都在饭菜上

    吃完饭,萧韧问起樊家的事,道“听说樊三太爷是被踩死的”

    沈彤唉了一声,道“当时很乱,那个奸细羽白先生带了很多帮手,很多人都被踩了,也不知是怎么搞的,樊三太爷竟然被活活踩死了,唉,按理说是应该绑了他交给樊家处置的,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是我疏忽了。”

    萧韧出神地看着她,然后转过脸去,偷偷笑了。

    他相信樊三太爷真的是被踩死的,但是也太巧了。

    “有些人不用急着让他死,苟延残喘能令他死得更惨。”萧韧说道。

    所以前世他把她放了

    沈彤一把抢过萧韧端起的茶杯,茶水溅到桌上。

    “怎么了”萧韧吃了一惊。

    “天色不早了,你该回客栈了,小孩子不要睡得太晚。”沈彤说完就把从萧韧手里抢来的茶杯举了举,端茶送客。

    莫名其妙!

    萧韧在回去的路上反复回想,他想不出来是哪里得罪了沈彤。

    莫非是气他戳穿她抢在樊家前面杀死樊三太爷的事

    就为这事,值得吗

    樊三太爷也太可恶了,死就死了吧,还要害得他少喝一杯茶。

    次日萧韧到了府衙,知府陪着他去了大牢,前晚混在城里的鞑子,还有跟随羽白先生的那些人,但凡没死的,尽数关押于此。

    樊三太爷若是没死,为了维护樊家的英名,无论是萧韧,还是秦王,都会把这件事压下来,樊三太爷也会交给樊家处置。

    但是樊三太爷死了,这件事就不一样了。

    萧韧说道“让人张贴告示,鞑子奸细假扮门客,害死了樊三太爷,为首之人已被诛杀,樊少将军伤势稳定,不日便回榆林。”

    知府应声,让书吏立刻去办。

    萧韧从大牢里出来,站在阳光下,今天的太阳比昨天更暖,屋顶的积雪开始溶化,雪水滴滴嗒嗒地从屋檐滴落。

    “小栗子,替我给樊家长辈写封信,就说樊安村与鞑子合作,妄想在榆林制造混乱,趁机劫走郡主,与鞑子里应外和,出卖樊家,出卖榆林,出卖秦王。樊安村之罪祸延全族,然,樊氏父女卫国有功,功照千秋,此事便交由樊家宗老处置,望好自为之。”

    这封信连同樊三太爷的尸身送到范县,樊家宗老看到信后吓得面如土色。

    “把那厮的尸身扔到野山里喂狼。”

    如果樊三太爷没有死,绑回族里,按族规处置后,三房一干人等顶多就是宗谱除名。

    但是现在樊三太爷死了,而且还成了苦主,这件事就不能这样处置了。

    一旦三房被逐出家族,樊三太爷做下的那件事就会传扬出去,到了那个时候,樊老将军父女功高在世,也无济于世。

    樊家宗老想了想,道“三房的人孝顺,去给老三到庙里做法事,遇到土匪”

    。




第二一七章 千两黄金
    樊帼英护送樊老将军樊安城的灵柩回到榆林时,便收到范县的来信。

    樊三太爷那一支老老少少二十多人在去寺庙的路上,遇到土匪,一个没留,全部被土匪杀害。

    信上还说那些土匪可能和害死三太爷的鞑子有关系,因为三太爷的尸身也不见了。

    因为此事大凶,为免祸及樊家子孙,特在距离樊家祖坟不远的地方,为三房一众置办阴宅。

    也就是说樊三太爷那一支全都死光了,而且死后也没有进祖坟。

    樊帼英冷笑,早在当年,她就看清了本家那些人的面目,这些年来,樊家靠着父亲的功劳,作威作福,好逸恶劳,如今父亲不在了,经此一事,她也可以和本家就此割离了。

    听说樊三太爷是被踩死的,这个死法很好,也很妙。

    她是晚辈,樊三太爷是她的叔父,她若是把樊三太爷杀死,就会被人垢病,而如果把樊三太爷交给族里,后果决不会是现在这样。

    因此,当沈彤陪着宜宁郡主来给樊老将军吊唁时,樊帼英看向沈彤的目光里,不仅是亲切,还有感激。

    感激这个小女娃保留了樊家的体面,也感激她替自己解决了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秦王府里,秦王听完萧韧的汇报,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萧韧道:“榆林知府已经上书,把宜宁郡主率领榆林民众抵御鞑子的义举上奏了朝廷,王爷,郡主可以回来了。”

    秦王莞尔,道:“本王这就派人接宜宁回西安。”

    说到这里,秦王顿了顿,道:“让人准备一千两黄金,送到沈家。”

    秦王府隔壁宅子里,一个偏僻冷清的小院里。

    一个小道童正在烹茶,他跪坐在蒲团上,看着红泥小炉上冒起的水汽,喃喃道:“她要了一千两黄金”

    与其说他是在问师傅,不如说他是在问自己。

    一清道人坐在对面,他淡淡道:“是啊,她要了一千两黄金,榆林的大功是宜宁郡主的,与她无关。”

    “她很聪明。”朗月轻声说道。

    “的确聪明,出乎我的意料。”一清道人拿起一柄羽扇,挥手扇开扑面而来的水雾。

    “她被教得很好。”朗月的声音有几分黯然,他把茶壶从红泥小炉上取下来,却没有倒茶,而是怔怔看着茶壶出神。

    “我倒是觉得这不像是黄氏教的,黄氏只是闺中妇人,即使专门请了武功师傅教她武技,这贪财如命的本事,却是教不出来的。”

    “可是她贪财得恰到好处,秦王应该会满意她的贪财吧。”朗月说道。

    “是啊,正是因为她要了一千两黄金,王爷才对她更加放心。”一清道人伸手拿过茶壶,亲自为自己斟上了茶。

    世人皆如此,有人爱权,有人爱色,有人贪财,有人贪杯,有人暴躁,有人轻狂,也有人嗜杀成性,这些都是缺点,而且是无法改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的人并不可怕,没有缺点的人才更令人望而生畏。

    “我在想,她为何要急于在王爷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呢”朗月说道,口气喃喃,依然像是在对自己说话。

    “她行事冷静,每一步都走得沉稳,却在此事上如此做为,那就只能是她有所图,而且是大图谋。”一清道人说道。

    朗月终于抬起头来,目光如箭看向坐在对面的师傅:“她想要图什么沈家什么都没有了,她还能有何图谋,难道她想利用遗诏”

    一清道人冷哼:“谁知道呢,对了,梅家的人这两天就要到了,到时你安排一下。”

    朗月问道:“师傅,您为何要用梅家的人,依然看,梅家的那个女子不过尔尔。”

    一清道人微微眯起眼睛,道:“我们在京城时,梅家那女子能够找到我们,可见她的勇气,任何时候,勇气可嘉之人都是可以用的。”

    朗月垂眸:“我们还是谨慎些吧,我不想让沈彤知道这件事。”

    他对沈彤越来越讨厌,也越来越防备。

    一清道人饮下杯中的茶,拿着羽扇走了出去,朗月依旧跪坐在蒲团上,他低着头,看着身下草席的纹路,一滴清泪滴落下来,滚落在草席上,渗了进去,瞬间便消失不见。

    书院街上,秦王府里的车马刚走,欣妩就对黄氏说道:“阿娘,要不把这些东西搬到妹妹屋里吧,这是王爷赏给她的,等她回来再处置。”

    黄氏含笑点头:“好,等会儿阿治他们回来了,让他们来搬。”

    欣妩欢快地答应,叫来帮佣的婆子吩咐下去。

    一个时辰后,阿治和王双喜回来,他们在铺子里已经听说了这件事。

    王爷派了太监到书院街沈家赏赐,除了赏了很多绸缎布匹,药材补品、头面首饰,还赏了一千两黄金。

    又是一千两黄金!

    阿治和王双喜还没有接到许安他们的来信,但是榆林发生的事,已经在西安纷纷扬扬传开了。

    外界都在说是宜宁郡主立下大功,

    一清道人冷哼:“谁知道呢,对了,梅家的人这两天就要到了,到时你安排一下。”

    朗月问道:“师傅,您为何要用梅家的人,依然看,梅家的那个女子不过尔尔。”

    一清道人微微眯起眼睛,道:“我们在京城时,梅家那女子能够找到我们,可见她的勇气,任何时候,勇气可嘉之人都是可以用的。”

    朗月垂眸:“我们还是谨慎些吧,我不想让沈彤知道这件事。”

    他对沈彤越来越讨厌,也越来越防备。

    一清道人饮下杯中的茶,拿着羽扇走了出去,朗月依旧跪坐在蒲团上,他低着头,看着身下草席的纹路,一滴清泪滴落下来,滚落在草席上,渗了进去,瞬间便消失不见。

    书院街上,秦王府里的车马刚走,欣妩就对黄氏说道:“阿娘,要不把这些东西搬到妹妹屋里吧,这是王爷赏给她的,等她回来再处置。”书院街上,秦王府里的车马刚走,欣妩就对黄氏说道:“阿娘,要不把这些东西搬到妹妹屋里吧,这是王爷赏给她的,等她回来再处置。”



第二一八章 屠户
    正月里,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各家铺子的生意都很冷清。

    百卉堂里门可罗雀,闲着也是闲着,给沈家找帮佣的差事,阿治便交给了小柴。

    帮佣不同于其他下人,不通买卖,只是雇佣,尤其是找的是女子,大多都是由熟人介绍。

    阿治和王双喜两个人加在一起认识的女人,也不如小柴一个人多。

    小柴只用了不到一天,就找到一个姓江的婆子,这婆子四十上下,男人和两个儿子都是赶大车的,十天里有七八天在外面,她带着两个儿媳在家里带孩子,偶尔做些女红贴补家用。

    常来百卉堂的一位太太,家里是开成衣铺的,江婆子婆媳常常从她家铺子里接活回去做。

    阿治见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便把江婆子领到沈家。

    沈家给的工钱远比做针线活要丰厚,而且人口简单,又没有男人,江婆子一口答应下来:“家里有两个媳妇照顾着,我明天就能来上工。”

    “好啊,过几天我妹妹就要回来了,江妈妈早些过来,帮阿娘和我把家里收拾收拾。”欣妩说道。

    江婆子从沈家出来,便去了百卉堂,找到小柴,笑着道谢,还说道:“我来量个尺寸,给柴小哥做双鞋。”

    小柴也不客气,让江婆子量了尺寸,江婆子欢天喜地走了。

    她走出这条街,在个拐角处停下脚步,转身走到一株粗大的白杨树后。

    一个十五六岁的俊俏少年等在那里。
1...6061626364...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