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温庆书道:“那诸位可觉得这和我们是否有关系”

    众举生良久的沉默。

    然后议论纷纷。

    有人道:“出征打仗乃是禁军之事,我们……又如何插得上手”

    温庆书道:“禁军诸将士在边疆浴血奋战,我们纵然插不上手,难道就应该在这里,坐享朝廷为我们创造的繁盛安定么”

    赵洞庭眼神些微诧异,不禁多打量了温庆书几眼。

    温庆书作为女子,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已是压过在场的所有读书人了。

    只也有人道:“将士行军打仗,文臣治国安邦,我等寒窗苦读,不也是希望为朝廷、为皇上效力”

    温庆书轻笑,眼神落在这说话的举生脸上,“祁公子当真是为朝廷效力而不是为光耀门楣”

    那举生脸有些红,愣是没好意思再说出话来。

    他们或许真有为朝廷出力的心思,但更多的,怕还是为光耀门楣。

    赵洞庭看到此景,不禁轻轻摇头。

    这些举生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他还记得还是钟健、毛崛他们那场初次科举,那时候的举生们,可并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儒将、武将还是各科举生,中得进士以后,有不少都请命前往边疆。

    如邕州阵亡的朱茗鍇,再有庞文波,他们那些人都是儒、武双进士,若留在朝廷,也能平步青云,但不都选择镇守边城去了

    而现在,朝廷报名武举的举生越来越少。高中以后,愿意前往艰苦边城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

    他纵是宣扬爱国情怀,如今过去这些年,民间多数人也都是已经麻木了。

    或许他们是在想,又没有敌军打进国内来,又何须得他们这些人上前线

    温庆书看着那祁公子面色有些讪讪地坐下,又缓缓道:“诸位莫要忘记,皇上曾有言,这大宋,不仅仅是他的大宋,也不是禁军的大宋,而是全天下百姓的大宋。我们这些人虽是文人,但皇上要创下前所未有的鼎盛帝国,难道就真的只是前线将士们的事么若是鼎盛帝国全由前线将士用血肉拼搏而来我们这些在后方还在为光耀门楣而读书的读书人,又有何资格享用这样的安定这样的繁华又有何资格在边疆硝烟四起之时,还在这里吟诗作对”

    众举生中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悄然低下头去。

    现在想来,他们作的那些诗中虽有还算出彩的,但真正是不合时宜。

    有人看向赵洞庭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这位赵公子以“泊秦淮”的名句暗讽他们,他们又有何资格去辩驳

    为天下兴亡而读书。

    有人不禁想到自己还年幼的时候,坐在窗前,山河破碎,也曾立志,要挽救这国家,匡扶这社稷。

    &nb




第1680章 1356.连下两城
    第1680章 1356.连下两城

    周围几个正在掏钱的举生也是微怔,脸色忽的有些尴尬。

    他们这些人里,还真没有人如赵洞庭这般将钱囊都给直接拿出来的。

    只想到刚刚赵洞庭念的那首《泊秦淮》,又是了然。

    这才是真正的心怀社稷的读书人啊……

    几个举生想想,要多从袖袍中掏出了几张银钞。

    只那侍女打开赵洞庭的钱囊后,却是愣在了当场。

    温庆书有些疑惑偏头,“怎么了”

    她始终低头在写,周遭又有众人环绕,刚刚倒也未注意到赵洞庭来了。

    侍女回神,有些结巴道:“这位、这位公子捐献了……一、一万两……”

    周围瞬间鸦雀无声。

    虽然赵洞庭这钱囊鼓鼓囊囊的,但也没谁想过,这里面竟然会有这么多的钱。

    以现在大宋的生产力和银钞数量来论,虽然不再如银钞刚刚面世时那么值钱,但一万两……怕也相当于后世一百万了。

    这当然是笔巨款。

    温庆书满是惊讶地向前看,却只看到赵洞庭和阿诗玛离去的背影。

    她张张嘴,欲喊住赵洞庭,只眼神却又不经意瞥过钱囊上的那个图案,眼中有道光芒掠过,忽的闭了嘴。

    然后她又低头,“赵洞庭赵公子捐献银钞一万两……”

    但她些微颤抖的声音,显然说明她现在心情并不平静。

    赵洞庭和阿诗玛的离去,并未惊起什么波澜。只有不少举生,都是看着他们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

    赵洞庭带着阿诗玛、李狗蛋还有君天放直接回了宫。

    之后那诗会是什么样,他自是不知道了。

    但他也没有必要看下去。

    看到那些举生们都各自捐献银钞,他的心情已然好上许多。也的确有灵光在脑海中闪现。

    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大家都是大宋人,那也应当同甘共苦。

    他意识到之前自己太过呵护百姓,乃至于如呵护温室里的花朵似的,让他们没有半点居安思危的想法,是不对的。

    虽前线厮杀真不是百姓们应该去做的事情,但总也得让百姓们知道,前线还有将士在浴血奋战。

    让他们明白,将士也不是生下来就该为国家、为百姓们打仗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回到宫中时夜色已是颇深,但赵洞庭还是将自己关在了御书房内。

    又是两日。

    在谭嗣原率军攻下唐州以后,岳鹏、赵虎两人也终是率军分别到得邓州、蔡州城外。

    元朝南京路境内各支兵马匆忙向着这两城汇聚。

    同时间,开封府、郑州等地也是有大股援军聚集。

    元皇真金在收到唐州被破的消息以后据说是在朝会之上大发雷霆,责令各军将宋军驱逐出境。

    同时,还派遣使臣向大宋而来。

    只这些,当然还是没有对岳鹏、赵虎两人造成什么影响。

    他们都听赵洞庭的命令,只管拿下邓州、蔡州。其余的事,哪怕是天塌下来,大概也不会去理会。

    大宋淮南东路。

    天罡军军长文起率领天罡军,在元帅苏泉荡的令下先行,赶在天英、天富等军汇聚以前,也是兵临到泗州城外。

    邓州。

    岳鹏亲率五千天魁军到城下。

    军中旌旗蔓延。

    岳鹏穿金甲立于军前,如同天将。

    他回首看后方大军。

    自从成为元帅以后,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率领数量如此之少的士卒了。

    这让得他恍惚又回到硇洲,回到在广南西路和元军作战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主管侍卫步军副公事、天魁军都指挥使,鲜少在后方运筹帷幄,每逢大战,都是身先士卒。

    想想那些画面,岳鹏隐隐觉得自己身上许多处都微微发热起来。

    那是以前作战时留下的伤疤。

    他眼中战意越来越浓。

    再看高耸的邓州城头时,他豁然举枪,大喝道:“破城!”

    天魁军中掷弹筒的数量自不是襄阳府守备军可比,自赵洞庭增派军火之后,如今已是有整五百之数。

    天魁军中,掷弹筒团千人、飞天团千人。再有,其余诸军骑兵四千,步兵四千,但不管是什么兵种,都已经配置有神龙铳。

    岳鹏率五千人,占天魁军半数。掷弹筒两百五十挺,在他令下,齐齐对着邓州城头开炮了。

    炮声震彻不歇。

    两百热气球缓缓升空。

    有冲天炮营炮手就地架起冲天炮。

    炮火纷飞中,天魁军全军将士除去掷弹筒手、冲天炮手以外,连带着岳鹏和他的亲军,俱是向着邓州城下杀去。

    邓州城头瞧见这幕的将领、士卒们全是懵了。

    然后有人喃喃念道:“疯了……这些宋军疯了……”

    哪怕是有两百五十挺掷弹筒,以区区五千兵力,就敢这样攻城,实是颇为疯狂的举动。

    其后,城头的掷弹筒也是响彻起



第1681章 1357.宣温解元
    第1681章 1357.宣温解元

    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与错愕后,本就被城外掷弹筒炸得心有戚戚的蔡州守军便是选择了投降。

    城外天魁军将领带着大军进城。

    到城内那押解着数百官吏、家眷的“刺客”们面前,给为首那魁梧汉子施礼,“军长。”

    众蔡州将领、官吏皆是露出错愕之色,然后不禁轻轻摇头叹息。

    天魁军军长亲自率军混进城内,悄无声息便将他们的“后院”给破了,这场仗他们实在是输得不冤。

    或许遍数前朝,都从未有军队如天魁军这般打过仗。

    但宋军打仗本来就是诡计多端不是

    赵虎轻轻点头,对着周遭将士吩咐道:“城内百夫长及以上将领、以及有品有阶的官员,先行扣押于府衙内,好生招待,不得有半点怠慢,听候朝廷发落。”

    这句话,让得那些文官武将们又是轻轻松口气。

    看来传言宋军优待俘虏果真是不假。

    他们这些人虽是败军之将,但看来,眼下应该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只这辈子,或许都没有机会再为元朝效力。

    但这和保住身家性命来说,又算得什么呢

    基本上被派往邓州、蔡州这等边疆偏城任职的,除去那各军寨军使,其余各城文臣、武官,都已经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这是这个年代的普遍现象。

    越是受重用的人,往往会愈发接近朝廷中枢。那些蒙圣上浓荫的,更十有**会在天子脚下。

    待得众文官武将被押往府衙后,赵虎又命天魁军将士收缴守军的军备。这个过程里,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待得城头升起大宋国旗时,也意味着,元南京路邓州、唐州、蔡州差不多被大宋给拿下。

    这三城虽是边城,但地险远远不如襄阳,也注定没法成为襄阳城那样的门户。

    元朝当初失去襄阳,也算是为今日大宋将士直破三城而埋下了隐患。

    大宋皇城长沙。

    赵洞庭寝宫。

    才正是值黎明时分,图兰朵坐在梳妆台前,有侍女在她后面为她梳妆。

    昨夜里赵洞庭正是在图兰朵房间内就寝的,只这时,也已是到大殿去议事去了。

    近段时日来,皇上召集朝臣们在大殿议事较之以前要频繁许多。

    有图兰朵从元朝带来的侍女神色匆匆地走进图兰朵的房间,“娘娘……”

    图兰朵面带微笑偏头,看到这侍女神色,微愣。又见那侍女欲言又止,便挥手让房中侍女退下,“桃儿,你有事”

    被唤做桃儿的贴身婢女咬着唇道:“桃儿刚刚无意中听到宫中侍卫说……大军正在南京路和……和元军开战。”

    图兰朵猛然变色。

    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虽然她知道宋元之间必定还有再有战事,却也没想过会来得这般快。

    这才距离她嫁到大宋多长的时间

    两国就要兵锋相见么

    图兰朵面色有些苍白的站起身来,“皇上在哪”

    桃儿道:“皇上在修习过剑术以后,已是到大殿早朝去了。”

    图兰朵踉踉跄跄就要往外跑,只到门口,却又忽的怔住,然后缓缓折了回来。

    桃儿看着她,有些焦急道:“娘娘您不去找皇上么”

    图兰朵却是没有说话,只是又在梳妆台前缓缓坐下,怔怔出神。

    打仗从来都是双方的士气,她在想,纵是自己能劝住皇上,难道元军就不会南下攻宋么

    而且,她又有什么理由去劝住皇上呢

    她深知自己父亲,也深知赵洞庭的理想。他们都是想要制霸中原的君王,两国之间的大战,根本就无法避免。

    她虽是元朝公主,又是大宋的娘娘。但这两个身份,都不足以让她止住这场交锋。

    大殿。

    赵洞庭穿着龙袍端坐在皇位之上。

    国务令陆秀夫、监察令赵与珞、提刑令王文富,再有副军机令苏刘义等人肱骨大臣尽皆在列。

    在这长沙城内,各部官吏便是以他们为首。

    因大宋自硇洲发家以来,征伐不断,直到现在都尤有元朝等国虎视眈眈,是以朝中众臣倒也还没有来得及生出互相倾轧、争权夺势的心思。在这长沙城境内上得台面的文官武将们不敢再说是众志成城,倒也绝大多数都是在矜矜业业为朝廷做着实事。
1...568569570571572...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