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大概很难有人想到,深宫内院的皇上寝宫会是这个模样。

    如果不是桌上的菜肴繁复,几位娘娘又都穿着华丽,且有太监、宫女侍候,这当真和寻常家庭没有太大的区别。

    柳飘絮行过礼,又隐晦地瞥了眼赵洞庭。

    皇上还真是与众不同呢!

    正经儿用膳时,赵洞庭坐首位,柳飘絮坐末席。

    很古怪。

    坐在首席和末席的两个人从开始到结尾,都未曾说话。只乐婵




第1677章 1353.参加诗会
    第1677章 1353.参加诗会

    柳飘絮微颤,低眉顺眼道:“徒儿只想侍奉在师父左右……”

    元袖子又是叹息,“你以后便是真元观观主了,我在山上,哪里需要你侍奉又哪里能照料得了你”

    柳飘絮咬唇,不再说话。

    元袖子又道:“情字最是弄人啊……但凡你爱上这天下任何哪位男子都好,为何却偏偏喜爱上了他呢……”

    她对自己这徒儿还是有自信的。且不说别的,光就说姿色,这天下能对她不上心的男子大概凤毛麟角。

    但那位……

    想想赵洞庭身边的张茹、乐婵几女,元袖子不禁又是摇头。

    倒不是说柳飘絮的姿色就不如乐婵几女,只是在几女面前,最多也只是平分秋色了。

    一件儿珍宝,摆在寻常的瓷器面前,当然显眼,谁都难免喜爱,但若是放在堆满珍宝的箱子里,可就……

    ……

    时间转眼便过去两日。

    谭嗣原拿下蔡州的捷报才是刚刚传到襄阳府,然后又从襄阳府火速传往长沙。

    这件事自然也还没有来得及在民间传开。

    在大宋北疆的襄阳府、均州等城内,百姓们只知道将士们好似在元朝境内和元军开战,但到底打成什么样了,谁也不知道。

    岳鹏、赵虎两人率军距离邓州、蔡州更近,只是要兵临城下,大概还得那么三两日的时间。

    邓州处于山地,蔡州地处平原,地形截然不同,但两州知州都是如张良东那般选择收缩兵力。打算据城死守。

    赵洞庭傍晚时分带着李狗蛋、阿诗玛,还有君天放微服出宫,往岳麓书院。

    其实阿诗玛他是没打算带的,是阿诗玛自己要求。说想要见识见识大宋才子们的诗会。

    赵洞庭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只当在宫门口见到已经打扮齐整在等候自己的阿诗玛,又有些后悔。

    这个女人可真是个妖精啊!

    女扮男装比所有男的都俊俏,简直是男女通杀。

    带他去,那大概自己的“帅哥光环”也就黯淡无光了。

    一路上,街道上并不再如白日间那般热闹,但阿诗玛还是吸引到无数人瞩目。

    赵洞庭很是凄凉的感受到被人忽略的感觉。

    他破天荒的有些埋怨赵昰给自己的这副皮囊还不够帅……

    随即喃喃感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被人众星捧月般久了,这突然间不再受人关注,心里边的确有那么几分古怪。

    “公子说什么”

    阿诗玛没听清楚赵洞庭嘀咕的什么,出声问道。

    赵洞庭摇头,“没什么。”

    然后鬼使神差地问阿诗玛,“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没曾想阿诗玛的眼神竟是瞬间幽怨起来,“公子有些烦我了么”

    妖精啊妖精……

    赵洞庭猛地打了个激灵,摇摇头,不说话了。

    这世间能够在男女神态之间变幻如此之快的,大概也只有阿诗玛这个从小就女扮男装的亲王了。

    阿诗玛又偏回头去,嘴角有着浅浅的笑容勾起。

    到岳麓书院。

    有两个穿着青衣,带着小帽的家丁站在门口。

    见着赵洞庭、阿诗玛几人到,眼神果真也都是落在阿诗玛的脸上,客气问道:“公子可是来参加诗会的”

    阿诗玛含笑看向赵洞庭,赵洞庭抬头看天,面无表情地将请柬从袖口中拿了出来。

    “公子请!”

    家丁这才知道赵洞庭才是受邀的人,连忙请赵洞庭几人入内。只话说完,眼神又是落到阿诗玛脸上。

    几人向着岳麓书院内走去。

    两个家丁看着阿诗玛的背影,许久。

    “这位公子长得可真……俊。”

    “是公子么我怎么感觉有点像是女子”

    “嗯……笑起来的时候真像。唉,要是我能娶到这么好看的婆娘,少活十年,不,二十年也愿意啊……”

    另一个家丁不着痕迹地站远了些。

    诗会的地点,就在岳麓书院前坪广场上。

    作为国立书院,且是现今众书院中风头最劲的,温庆书能在这里设诗会,显然也是有些背景。

    已经有些人先赵洞庭他们前来赴约。

    大理石铺就的广场上摆着许多书案,有约莫十个婢女来来回穿梭忙碌着。

    书案上除去摆放着些许酒水小吃外,自少不得还有笔墨纸砚等等。

    赵洞庭摸摸鼻子,心里嘀咕,这样的诗会较之花魁大会,怕是要无趣许多。

    而他和阿诗玛的到来,也是很快引起已经在座的才子、佳人们注意。

    只大家都是读书人,且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倒也没谁对他们指指点点。眼神,也多是都落在阿诗玛的脸上。

    有人窃窃私语。

    他们这些人赴皇城赶考,各种宴席已然不是头一遭。互相之间不说熟识,多数还是打过照面。

    &nb



第1678章 1354.苟且之徒
    第1678章 1354.苟且之徒

    众人中除去赵洞庭、阿诗玛外,对这样的场合都不陌生,自是点头答应。然后或是仰头望明月,或是端杯自酌,或是拿起毛笔咬着笔尖,沉思起来。

    赵洞庭对这样的开场白有点儿失望,只是倒也好奇。其后的“畅所欲言”,这些个举生们到底会言些什么

    现在朝廷已远远不再像之前那般,百姓们有自由舆论的权利。或许这些读书人喝些酒,胆子大些,也能在国事上发表些言论。

    为君者,还是应该多听听下面的人的声音嘛!

    赵洞庭如今治国其实已经遇到些许瓶颈,也想着这些读书人是否能有什么新的见解,哪怕是给自己新的灵光也好。

    “公子你不写”

    旁边,阿诗玛偏头问赵洞庭。

    赵洞庭也偏头看她,笑道:“不着急,区区诗文,信手拈来而已。你呢”

    阿诗玛脸有些红,“我正在想。”

    作为渤泥的亲王,她虽然从小就对大宋的文化颇为感兴趣,但要她写诗,大概还是有些为难她了。

    赵洞庭混到如今这地步,眼神自是毒辣得很。见阿诗玛这模样,估计以她的脑袋,肯定是做不出什么诗来了,除非用……

    “咳咳。”

    赵洞庭的眼神不经意地扫过阿诗玛那特意用布裹住的胸口,想杂乱的念头给甩出了脑袋去。

    看来还是不能再继续和这妖精经常呆在一块了……

    赵洞庭觉得自己似乎越来越想再看到阿诗玛的女儿装模样。

    阿诗玛似是感应到什么,颇为古怪地回头瞥他,然后便又低下头去继续沉思,“月儿亮、堂堂……白光落满……窗”

    正嘀嘀咕咕,忽见得旁边赵洞庭低声念道:“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

    阿诗玛又偏头看他。

    赵洞庭继续道:“你就写这首诗吧,反正是应付应付。”

    阿诗玛脸色更红,“可这首诗是你作的。”

    赵洞庭道:“送给你,便是你的了。”

    只他当然不会脸红。

    阿诗玛又道:“那你自己呢”

    赵洞庭道:“我再作首便是了。”

    然后却也没有提笔,只是左顾右盼,向着其余的举生们瞧去。

    阿诗玛微红着脸,将赵洞庭刚刚念的那首诗缓缓写在纸上,“后两句是什么……”

    ……

    约莫过去一刻钟的时间,阿诗玛的诗也早写完了。只是自己弯弯扭扭,真和蚯蚓爬没什么两样。

    再看赵洞庭,发现赵洞庭的书案上还是白纸一张,“要不然……这首诗还是你自己用吧”

    赵洞庭只摇摇头,没有说话。

    温庆书再度站起身,眼神扫过众人,似乎在赵洞庭和阿诗玛的脸上稍微凝滞了下,然后问道:“诸位作得如何了”

    在座的学子多时胸有成竹地点头,明明颇为得意,却又故意装作拘谨模样。

    作诗是很有讲究的,一刻钟的时间就想要作出首好诗词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他们都是诗会老手,自是早有准备。

    以前科举还没有改革的时候,吟诗作对更为普遍,那时候便是在诗会前花钱去买诗的人也不在少数。尤以那些心中没什么墨水,却又钟意出风头的纨绔子弟更是青睐此道。甚至青楼内举办诗会也是家常便饭,诗才出众者可得花魁相伴等等,不少人为买诗而不惜耗费重金。也就是后来赵洞庭改革科举,诗才不再如以前那般受重视,这样的事情也才渐渐小觑。

    阿诗玛看赵洞庭面前白纸,似是有些急了,“你作不出来了”

    赵洞庭摇摇头,“且先看看他们写的什么吧!”

    话音刚刚落下,便是听得温庆书道:“既如此,那我们便将各自诗作朗诵出来,请诸位共同品读、斟酌,如何”

    众举生们又是面上带笑的客套点头。

    温庆书作为东道主,又是诗才斐然的女才子,自是当仁不让。

    她刚刚作的诗显然已刻在脑海里,并不低头去看那纸张,便将自己的诗给念了出来。

    写的是夜景。

    只这夜明明天朗气清,她写的却好似是寒风簌簌,雷霆密布。这让得不少举生都压抑看向她去。

    然后便是她左下首那位才子也将自己所作的诗念出来。

    又到右下首。

    赵洞庭和阿诗玛坐在右侧末席,恰恰赵洞庭对面又空着。轮到阿诗玛时,她便有些纠结了。

    因为她之后便只剩下赵洞庭,而赵洞庭此时纸上还是空空如也。

    她显然不希望赵洞庭在这里丢脸。毕竟赵洞庭是皇上,要是不经意身份传出去,就这事,怕还得引起议论不可。

    再者,她这诗本



第1679章 1355.捐献银钱
    第1679章 1355.捐献银钱

    “诸位且慢。”

    随即温庆书止住要走的几人,轻轻叹息,道:“赵公子乃是有学识之人,又怎会偷用杜牧之诗来贻笑大方”

    她仍是深深看着赵洞庭,忽的对着赵洞庭深深揖礼,“公子之胸襟,让庆书敬佩。”

    赵洞庭对这温庆书印象倒是不错,轻轻点头。

    其余学子都是古怪看着温庆书,不知她为何这样。

    阿诗玛看着赵洞庭,脸上若有所思。她不是宋人,但这首《泊秦淮》,却也是听过的。

    赵洞庭的用意,她俨然揣摩出来了些许。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应是书生不知边疆苦,皇城作诗吟风月才是。

    她是渤泥亲王,辅佐渤泥国王有段时间。在众人中,最是能体会到身为皇上的赵洞庭的感受。

    温庆书缓缓站直了身子,眼神再度扫过众人,又道:“其实今夜庆书请诸位来,作诗不过是个名义,而是有事想与诸位商议。”

    众举生都看着她。

    看在温庆书的面子上,那几个要离席的也都坐下。

    之前那出声的公子哥打量赵洞庭两眼,又看向温庆书,“庆书姑娘有何事直言无妨。”

    温庆书道:“诸位可知现今我朝将士正在北疆和元朝开战又可知我朝将士已入西夏,欲和西夏皇上联合抗大夏且在我朝西疆,吐蕃五万大军也是兵临城下”

    众人都是微愣。

    然后有人道:“这些事我倒是有些耳闻。”

    他对着皇宫方向拱拱手,“我朝皇上雄途大略,早有意吞并元朝,再让我们大宋现鼎盛之世。如今发兵西夏、元朝,想来是皇上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边疆有我们大宋百战不殆的禁军在,必将所向披靡。温姑娘忽出此言,不知何意”
1...567568569570571...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