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第二百一十九章 酣战五
    李振雄再对尹万户道:“贼军气焰嚣张,实力颇厚重,还请将军再点一部随后守御城门,某领本部尽可能吸引敌军,不使其全力夺城!”尹万户领令,遂唤来一将,令其立即整顿属下尾随刘启入城。

    与刘启在一起的元军千户随后上前请示:“大人,现在营内先后已经看押了至少六百贼卒,刘启的余部亦在监控中,只是这些士卒有些不稳迹象。”

    李振雄不由一愣,看了看尹万户道:“大人如何看”

    尹万户沉吟后道:“眼下正是两军胜负的关键时刻,贼军已是困兽犹斗,若是为这些累赘分兵实属不智!还请将军裁断。”

    李振雄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刘部已降,秦部覆灭,万部和夏侯部受了重创,也难有作为,只有靖安军部是我心腹大患,刚才一战,吾观其战力和战意高昂,若不能全力以赴,只怕今夜会生出变故。如今战况紧急,既然这些士卒已是累赘,且将不稳者皆斩!”

    时蒙人、色目人多视汉人如两脚羊,生死多不放在心上。甚至在无粮就食时,军中杀汉人裹腹亦有此事。

    李振雄下了决心,遂安排尹万户分兵去执行。帐内诸汉军将佐不敢言语,只得听令行事。

    刘启为表现,动作不慢,没有多久就集合嫡系约五百人马奔向城门。只留下少量亲信在营内协助元军。

    他本来信心满满的带兵临近城门,突然听得城内一阵哗然,本来已经占据城门的部分元军竟然此时被赶了出来,城墙上的不少元兵则是或被杀或被擒,余下的皆四散逃逸。

    对面一股靖安军本来想着奔袭城门,因为受到城墙上元兵的箭射和擂石阻碍,难以靠近城墙,现在则趁机加快速度飞驰而来,要与刘启争夺城门。

    刘启大惊,遂不知何故,但是失了城门,城内的元军就是入瓮之鳖,自己救援无力,罪责难逃。赶紧急令部曲急速抢夺回城门。

    刘启刚刚奔到城下,就听到里面一声大叫:“刘启贼子,安敢背信弃义,叛我顺天军!你黄爷爷在此,纳命来!”听声音,竟是黄二!

    黄二救出于兰等人,本来是计划分兵去救谢林和刘正风,不料偷偷摸到县衙和刘府发现谢林已经被执,而刘正风则与众守卫等皆死。其尸首在众元军的看护下被带去了南城。

    见元军人众,黄二不敢贸然施救谢林。倾听南城的战况甚是激烈,想必城外大军已经入城,此时明士杰已经悄悄告诉黄二:纪献诚对刘正风的心思。

    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黄二早知顺天军的现状,所以立时省悟,难怪明士杰等劝自己先救于兰等家眷,后救谢林和刘正风。既然纪大个有这个心思,黄二也不反对,毕竟刘正风入城后渐渐露出开始压制靖安军的苗头,于是再也不提抢夺刘正风尸体的事。

    郭峰荣近前道:“南门有援可保不失,我们现在不妨干一票大的!”

    “哦,你有何计”黄二来了兴趣。

    “我等前几日在城中民户中暗中聚集了数百城内青壮,多少配以一些兵器,白日对其简单训练技击,入夜自归其家,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小的可以召集近处数十人。想那北门已经被元军夺取,若悄悄杀过去,再夺回来,迎接我军进城,这城内的元军就插翅难飞了!”

    黄二眼睛一亮,元军夜袭县城,其大部在城内激战,估计留守城门的力量不会太多,若是此时靖安军自外攻打,自己在内配合,定可收奇效。更想不到这明士杰和郭峰荣几日里竟然暗中做了这些事,要说这事于志龙没有授意,打死黄二也不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就这么干!”黄二大手一拍,立刻就令明士杰快去联系那些青壮。好在元军多激战在几个城内军营和南门处,街巷里的散兵极少,只要避开大道,还是比较安全的。

    有了意外的人员加入,虽然他们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是胜在人多,痛打落水狗的力气还是有的。

    黄二等人集合众人后,悄悄摸到城北处,观察到城上的元军正在防御城外的靖安军夺城,于是趁其不备,一举冲上去。元军的注意力几乎都在防备城外,不料后面冲出这么多煞神,一下子就被打得丢盔卸甲,乱了阵脚。

    城外,赶在刘启前面,劳景带着属下趁势冲进了城门洞。当初于志龙第一次夜间袭城时,劳景领着打行的伙计是自城内夜袭,今日又是夜袭,却是自城外而来!

    “快点冲上去,你们上城墙,你们跟着我快点关闭城门!”劳景见刘启部已经快到城门了,急得连连下令。只要先关闭了城门,利用城墙防御,就可以保证刘启和元军不得入内。

    “汝是何人不部下来得真真是及时雨!”黄二不熟悉劳景,况且夜黑,火光昏暗,一时没有认出劳景。

    部分元军在纷纷反扑,黄二这些人可是顶抵不住,正在焦急。

    “皆是本军兄弟,何分彼此”劳景大喝,一刀又劈倒一元卒。

    “好汉子!硬是了得!”黄二大赞一声,并肩抵敌。

    刘启也急了,仅仅差了百余步,眼见着那城门缓缓在闭合,急得刘启率领数十骑抢先冲过来,很快就在门洞处与劳景杀得血肉横飞。

    敌我两军见前队在激战,知道城门的得失就在眼前,谁先到,把对方挤出去,谁基本上就赢得了城池,双方的军官都声嘶力竭地催促部下飞奔赶来,一拨拨的汇入到城门洞处的大厮杀中。很快这里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场,混战的规模愈来愈大,开始还是步卒,后来就连骑军也举着火把在外围投入了战场。

    纪献诚已经赶到战场不远处,凝眉观望战况,此时双方上千人完全绞在一起,若不是城墙上、野地里有不少火把和篝火可以照亮,根本难以辨识敌我。

    战场就这么大,现在继续向这里投入兵力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纪献诚留下一部在身边暂时掠阵。同样李振雄也没有把元骑和步卒完全投入进去,这种视线不清的战场环境下,过多的兵力进入就是混战,甚至是不分敌我的厮杀,,即便胜了也是损失惨重。

    双方的主将都在细细观察战局的发展,不时地调兵遣将,争



第二百二十章 酣战六
    刘启大骇,回头望去,果然,己部大营烈焰升腾,营内必定出了巨大变故!

    大营里可有不少刘启掳掠的资财,如此变故肯定是被焚毁、劫走了。更为重要的是营内千余士卒都是新近招募之人,这些也是刘启未来的本钱,若是就此散去,真是痛煞了刘启。现在想要抽身返回去,在混乱中又实在难以办到,再说军令如山,他也不敢擅自回撤。何去何从,刘启一时陷入了两难!

    原来是古清等人趁留守的元军不备,突然杀出,将那些看押俘虏的元卒们或杀或驱散,救出了幸存的数百人。这些俘虏本来就有些疑惑,听到古清说明原委,自然加入到了反抗的队伍中。

    黑子和蔡头等见事已闹大,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鼓动营内的同伴,纷纷夺取元卒的兵器,四处纵火,将大营搅了个底朝天!

    因为李振雄和尹万户将绝大部分元军带出了大营,刘启又带着嫡系抢夺城门,营内只有不足三百元军士卒在看管,面对这上千人的突然哗变,一时根本控制不住。

    不久,原先被收缴的兵器被哗变的士卒们抢到了手,有了兵器,监控的元兵更加难以抵抗,很快就被赶出了营寨,哗变的的士卒们还点燃了营帐和杂物,在夜风中,火焰愈烧愈大,终于无可阻挡的燃遍到全营。

    古清和蔡头带着劫后余生的士卒们一窝蜂的撤离了大营,他们不敢直接穿过战场,中间可是有大量元军步骑正与靖安军对阵,而是向外绕了个大圈,想着迂回到万金海部的营寨去。没有行多久,就有靖安军的斥候策马过来问询究竟是发生了何事。古清将详情告诉了斥候后,那斥候不敢怠慢,立即引着他们回到了万部营内。

    李振雄和尹万户因为无暇分身,只得任其自去。

    纪献诚见对方火起营乱,心内大喜,虽不知究竟,但是这意外之喜一定要把握住,见前面元军动作出现停滞,城门处的争斗已经渐渐占了优势,当机立断道:“擂鼓,全军向前!”

    沉闷的鼓声在黑漆漆的夜里突然响起,早已列阵的靖安军在数百火把照耀下,按照鼓点起步向前。

    今夜注定是众人难眠之夜。

    “靖安军,万胜!靖安军,万胜!”常智不禁热血沸腾,恍若又回到上次大战的时候。

    他听到鼓声,喝令部曲一步一行,随后抽出佩剑,直指对面渐渐逼近的元军阵列高喊。

    亲卫们在旁响应常智的呐喊,纷纷刀枪并举,直指前敌。

    “靖安军,万胜!靖安军,万胜!万胜!万胜!万胜!”

    部曲们受此激励,特别是上次参与大战的将士们都不由得想起了那次血战,不约而同的陆续响应呐喊。上千人战意昂扬,在这夜里猛然发声,喊声震动天地,元军听之多惊惧胆寒。

    遥远的靖安军大营里,高尚和童奎等留守将士听闻远方己部的呐喊,知道战况已是到了火热,数百将士均用在营墙后,紧张地遥望野外战局。隔得太远,只能看到无数火把似乎在缓缓移动,敌我身影完全没入黑夜里。

    “可恨俺不能亲自上阵杀敌!”童奎瓮声瓮气的感慨。他们是辎重营,战力最弱。于志龙和纪献诚不会轻易派他们上阵。

    高尚紧紧攥住拳头,他心细,吩咐周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个小校再次巡查大营四周,检查各处防备,免得有元兵过来偷袭。

    此时刘启等已经失了斗志,周围的靖安军本来就不易抵挡,现在城内城外的靖安军更是势若疯虎般扑过来,即使是有元军在旁助阵,仍然抵不住一拨拨的如潮攻势。

    乱斗中刘启的战马不知是被谁的兵器刺伤,战马负痛,嘶鸣一声,人立而起,将心神不安的刘启摔了下来。刘启疼得在地上翻滚了几圈,避过了袭来的刀枪,勉强在几个亲卫的护卫下站了起来,头盔也掉了,披头散发,脸上全是湿泥。

    “将军,撤吧!抵不住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刘盛哭着嗓子在旁嚎道。他身前身后都裹着绷带,刚才厮杀,只觉得伤口再次崩裂,浑身酸软。

    “将军,小的来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胖头陀已是汗湿透甲,他有些蛮力,为刘启挡住了好几次致命的刀枪,不过身上也多了几道伤口,好在不深。

    刘启还在犹豫,就听得两扇城门支支扭扭的在逐渐关闭,原来门洞里的元军已经基本上被歼灭,在劳景的一迭声催促下,几十个城内青壮下楼合力开始推门,只听哐当一声,大门合拢,哗啦一声,巨大的门闩已经架上。劳景等人在城外,任由城门在身后缓缓合拢!

    黄二本想冲到城外,寻刘启的晦气,不过城内的元军见大门缓缓合拢,纷纷不要命的往外冲,黄二不得不留在城内拼力阻拒。

    “快走吧,将军!”刘盛见城门已经关闭,知道回天无力,拉着有些失魂落魄的刘启往回闯,胖头陀则在前与几个亲卫开道。

    刘启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跑,没跑多远,斜刺里冲出一人,砍翻了两个亲卫,直奔刘启而来,在依稀的火光下,刘启这十几人抱团行动目标相当大。刘盛想上前阻挡,那人大吼一声,气势再涨,连着劈下三刀,刘盛勉强挡住了前两下,最后一刀再也闪不过,唉吆一声惨叫,胸口中了一刀,倒地不起。他披挂有铁甲,这一刀正中胸前,也不知他是死是活。

    “刘贼,哪里去!”晏维收刀再看,刘启已经吓得落荒而逃,根本不敢回头看倒地的刘盛。此时原先跟随而来的嫡系已经折了至少三成。

    劳景带着几



第二百二十一章 酣战七
    城外的激战正酣,城内变化再生。

    南城门处的元军已经是步步后退,统军千户情急之下,急令燕栖楼将拘押的顺天军家眷尽数押来,以人质胁迫敌军。

    没多久原计划拘押的人质只有不足半数到了军前,燕栖楼怪之,有打探消息回来的手下上前禀告,靖安军部的家眷多被城内贼军解救,夜色下不知躲避在何处,现交战正酣,实在无暇搜捕。只余这些关押在他处的人质尚在元军手中。

    无奈之下,元军将这些人质推到阵前,声称顺天军再不投降,就将这些人质尽斩于军前!

    因为有了人质的顾忌,顺天军等将士不由得停止了前冲的势头,敌我双方开始收拢队形,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本来杀声震天的战场迅速静下来,气氛更加压抑!

    明雄、曲波以及刘正风部的几个军官看着对面近百名老弱人质,一时均无计可施,虽然没有见到靖安军的家眷,明雄心内有些忐忑,不过此时不见总比见到好。

    很快一具尸首被高挑在木杆上,也摆在阵前,元军声称是刘正风的尸首,明雄则立即宣布此乃鞑子鱼目混珠之计,算是勉强稳住了刘部的军心。

    “曲校尉,这里还是交给我们吧,你们可分出一部沿着城墙从左右两翼突破,估计城池的北门已经被鞑子拿下,需要夺回来。留下的人给我们掠阵即可!”

    曲波是刘正风部的校尉,镇守城外大营,除了刘正风和于世昌就是他军职最高了。对面的家眷多是刘正风部各级军官的家人,他们自然不忍心家人受到伤害!有了顾虑,战斗力就大打折扣,明雄干脆请曲波从两翼迂回,免得留在这里军心动摇。

    曲波看看形势,知道明雄心思,道:“还请明兄多多看顾我部家眷,我留下一部任你调派。待夺回北门,一定将这些鞑子尽歼!”说完亲自带兵,分令下属从两翼出击而去,元军主力多在正面迎敌,两翼根本抵不住,被他突破而去。

    对面元军做势欲斩人质,明雄却从后面推出十几个被俘虏的元军将士,其中就有刚才与明雄交手的副千户贾道真,声称只要元军敢动手,这边一样奉陪!

    贾道真惊骇的肝胆欲裂,他虽然与明雄有旧,但是如今各为其主,两军阵前厮杀可容不得情面,看见对方元军千户一张冷漠的脸,急得贾道真大叫:“博彦兄救我!博彦兄救我!”

    这千户见为首的俘虏是贾道真亦是一惊,心内踟蹰,两人有些军中交情,不禁皱眉。

    两边就此僵住。

    城内军营内,包头已经浑身浴血,气喘如牛,身边的同伴不足四十人了,余者皆殁。元军见劝降无果,终于发动最后一击,兵力悬殊太大,包头的部下再拼死抵挡也架不住对方人多的优势。

    那元军千户正得意间,就听到身后一阵混乱,杀声骤然响起,元卒如受惊的蚂蚱纷纷四散。

    “怎么回事”千户回头望,发现大批的敌军突然从后面涌过来,大砍大杀下,元军根本无力抵挡。

    “杀,给弟兄们报仇!”这是万金海部的入城兵马到了。

    “包大哥,援兵来了!”一个同样血污满身的汉子见到变化后身子突然脱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力,勉强以刀驻地,泪流满面的对包头道。

    “包大哥,快醒醒!醒醒!”却是另一人见包头突然昏厥不起,急忙扶住他呼唤。

    田烈宅内,田烈紧锁眉头,一直在院内踱步,院门早就掩住,上了门闩。一个家仆登着梯子,上了屋顶,在张望城内各处的动静,不时低下身讲述各处的发现。

    于兰和几个姐妹、婶子都站在院内紧张的谛听各处的杀声。她们获救后,明士杰思来想去,把这数十人悄悄送到了田烈的宅内。毕竟田宅较宽阔,且田烈一直在教授部分靖安军士卒识字,在这动荡时刻敢于收留人。
1...7374757677...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