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打县衙,应该就是为了谢县丞,这边跑了几个鞑子,恐怕会召来元兵过来。郭小弟,你带着这些家属找个僻静地先躲起来。”郭峰荣闷声闷气答应了。

    “南城门那里既然有了明校尉相助,料无大碍,刘正风嘛,不如先放放,他那里的士卒不少。总能支持一阵,我们去就老谢去!”黄二道。

    黄二不甚喜刘正风,但是谢林之才干,他是比较清楚地,至少每日靖安军伤卒的米粮柴薪、草药等的筹集多有谢林的功劳。

    黄二没想了想又轻声安慰于兰几句,示意刘娥与几个女子收拾辛氏等人的尸体,其他人的尸体就暂时安置于街道一边,而辛氏的尸体则由郭峰荣等人背起,拉着哭泣不止的于兰自行找偏僻的地方找躲藏起来。黄二则带着数十人去救谢林。

    这边战事结束,黄二就不再指挥继续添柴增加火势了,至于几家已经被燃起的房舍,明士杰留下几个人去召集周围的民户过来灭火。

    此时,一身披挂的明雄登上城墙远望城内,原先的军营处燃起数处火头,那里的厮杀声即使在南门处也清晰可闻,刘正风在军营里至少放置了三四百嫡系,元军虽众,一时之间也不能将其一口吃下。

    城内数处还有起火之处,包括远处的县衙和一些院落。

    看向城下,城外的驻守中军曲波部已经入城,先期入城的数百将士立刻与元军战在一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激战的士卒,再看城外,自靖安军大营里一条火龙正急速赶来,想必是纪献诚发现敌情,调兵过来支援。看距离再有一炷香的时间就能赶到了!

    当先急入的曲波对城上的明雄大喊道:“明兄可在城上镇守,某在下面反击!”

    明雄大声应诺,此时他还不知道唐兀卫首先是直奔秦占山的大营蹂躏,此时那里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李振雄正率领大队奔袭万金海和夏侯恩的大营。不过元军来势如此凶猛,想必兵力不少,看城内的战况,元军至少在千人之上!

    突然城墙上两侧甬道传来了更加激烈的打斗声,明雄左右看去,原来是沿着两侧的城池甬道而来的元军也发现了大队入城支援的对手,在元军军官的催促下,步卒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枕黄粱梦
    “城内贼军可否剿完传令,让他们加快速度,完后赶紧过来支援!只不过数百贼军怎得剿得如此拖沓!”副千户令一亲卫飞速传令而去。

    “把俘虏的贼军家眷都给我押过来,再问一问,刘贼是否已经被擒获把人都带过来!”又一个亲卫领命而去。这副千户还不知道城内的军眷已经被黄二等人救出。

    副千户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再令人传报城外尹万户,告知城内战况,请求支援一二。现在贼军的后援已经入城,单凭自己的现有军力已是力有未逮了。

    “该死,对方的箭矢太多了!”孙兴恨恨道,“我们从旁边饶过去!你们在正面抵住!”孙兴对旁边一个中军的校尉大声道。那校尉点头应允。

    明雄告诉他,城内县衙和刘正风府邸、军营处都有火头和厮杀声,孙兴暗暗心急,别处不打紧,这谢林必须是必须要救得。看到县衙那里有异象,此时明雄和孙兴均不仅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多派些人手过去好了。

    孙兴领着人从大街上撤往右边的街坊小巷。这里虽然也有不少元军在与己部交战,但是因为街巷狭窄,人员根本就摆不开,所以双方的士卒总数并不太多。

    “上房顶,走上面,插过去,抄他们的后路!”孙兴见道路受阻,情急之下,指着两侧连绵的房舍道。手下答应着,纷纷搭起人梯,攀着墙头,或进到民居寻找梯子等物借力。

    本来奔向南城门的元军大约不下五六百人,而明雄等不过两百多,元军数次猛攻都无果。但是当顺天军有了援军后,人数已基本相当,曲波和明雄甚至开始渐渐扭转劣势,尝试在大街上反击。

    两侧城墙上,沿着甬道分别赶到的元军,和固守的顺天军正好针尖对麦芒,杀得难解难分。几个元军百户见城南外无数火把形成的火龙不断涌入城内,知道敌军后援大至,除了令部下死命向前外,也在向后求援。

    城内厮杀溅趋白热化,不久,双方士卒开始纷纷攀爬各处屋脊打算绕至对方后面,于是各处屋脊上也发生了激战。当大股如狼似虎的靖安军增援赶到后,进攻的元军终于力弱而怯,原先高涨的气势逐渐消沉,已是勉强能够守住阵线不退而已。

    孙兴等人终于避开了大股元军,快步赶往县衙。

    急行中,忽然听到旁边几条街外的大街上一阵喧哗,孙兴正纳闷,忽然远远传来一阵高喊。

    “贼首刘正风已被官军斩杀,现有尸体在此,官军天威,莫可抵挡!通告贼众,凡弃械投降者,免死!抗拒王师者,杀!”

    恍若惊天霹雳,这些话在两军锋线处反复高声大叫了数次!正在厮杀的双方士卒不约而同的停下兵器的挥舞,喘着粗气,小心的盯着对方,纷纷后退几步,拉开距离,再慢慢望向声响处。

    这叫声清晰,从元军后方一路传来,随后就见大街上的元军分立两边,从后面搬运过来一个高高的木架,一具尸体被绳索高悬其上。

    “大王死了”顺天军将士们不由得疑惑不绝。看到了对面高悬的尸体,更是惊疑不定。元军为了照亮,在尸体附近打了众多的火把,照得此处恍若白昼。

    尸体虽然有些披头散发,远看辨不清面容,但是看轮廓分明是一个男子,与刘正风体形仿佛。

    不久城内各处激战之所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响起了元军的兴奋地呐喊声。

    “刘贼授首,弃械投降,饶尔免死!”

    “刘贼授首,弃械投降,饶尔免死!”

    留在不久前,刘宅内,燕栖楼再次全力发动进攻,几个撞锤先后撞塌了数处院墙,上百元卒蜂拥而入。温方终于逮住机会,集中手中弩射杀了在前不提防的刘正风。

    短短不过一个月,一腔黄粱美梦的刘正风就倒在了坍塌的院墙后。

    “恨不能入京都,登极位,憾矣!”刘正风虚弱的张开嘴,勉强吐出几个字,“顺天军完了。”

    刘正风既殁,院内残部失去了主心骨,很快被元军剿灭干净,刘正风的婆娘等少数逃至小院的家眷、杂仆也无一生还。

    被明雄派遣来的那队靖安军士卒也全部战死,那被秘密授命的牌子头终于没有机会出手,见刘正风既殁,他终于免了一番心神挣扎,也战死在了阵前。

    这边终于拿下,燕栖楼立即派人急报入城的各个元军诸将,并携带刘正风的尸体赶往南城。此时那里战况最为激烈,一旦将刘正风的尸体列在阵前,必能大大摧毁顺天军的士气。再分一队枭下院内顺天军将士的首级,由温方带领,前往城内兵营,

    原刘宅的小管家此时肝胆俱裂,手酥腿软,跌倒在院内,急忙奔出的元卒们谁也无暇理会他。他本是因顾念亲族和贪图元廷富贵而投靠了益都,当时满是憧憬今后得意之状,如今院内仅余下他自己孤零零瘫软在院里,周围几乎是上百具无头的尸首,热血涔涔流淌,浸湿了他的裤袜,虽然城内各处厮杀声震天,他却觉得此地死寂得可怕,到处都是血淋淋的飞舞的无头身影冲着他无声的呐喊。

    此时怀里一直揣着的数百两至元宝钞犹如一块滚烫的铅块,沉甸甸的压着小管家的心,他不敢碰,生怕自己一伸手,无数飞舞的暗影就会疯狂的扑过来,把自己撕成碎片。

    燕栖楼到达南城处,正逢元军苦战不支,渐有被迫后退之时。那元军副千户得知贼首已经授首,大喜,再见到其尸首,更是乐得闭不上口。

    燕栖楼献策:将刘贼尸首高悬于两军阵前,再放声喊话,弃械免死,必能大大重挫敌军士气。副千户深以为然,遂令手下赶紧动手,搭起一个木架。

    果不其然,对面的顺天军在听闻元军通告后,虽不知真假,但已军心浮动,即使是己部各级军官厉声呵斥,或称鞑子诈言,仍然不能消除士卒们的疑惑。

    此时城内军营内残



第二百一十五章 酣战1
    “不许后退,举枪!”元军千户恼得挥动手中青锋剑在周围的几个萎缩的士卒头盔上狠狠敲打,“他们不过是求死,就给他们一个痛快!”

    元军毕竟占有优势,外围的将士至少有六七百人,听到千户下令,轰然作响,就要上前厮杀。

    突然众人就听得城北外一片哗然,分明是城外的厮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城内顺天军被围,做困兽斗时,纪献诚已自领靖安军大部快速赶至了万金海、夏侯恩的大营外。

    万金海、夏侯恩的大营内已是酣战不休,纪献诚不敢立即加入战局,先在营外小心观看。

    从营内纷乱的营火、奔驰的战马和对阵厮杀的身影来看,万金海部的大营内已经将元军一点点挤了出去,但是夏侯恩部的大营内却是极端危险,已经有大量的元骑突进了大营内,在元军步骑的配合进攻下,夏侯部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常校尉,立即至支援夏侯,稳住阵脚,绝不许败乱!”纪献诚立即令常智赶紧支援。

    马如龙跟随于志龙南下,留下长枪兵一部驻守大营,现归常智统属,目的主要是防备元骑的进攻。常智大声接令,立即领其部自侧门涌入。

    “情报司何在”一个汉子听纪献诚发问,立刻上前一步:“小的在,大人有何吩咐”

    纪献诚瞥了他一眼:“带人至刘启大营外高声宣告,就说刘启背叛顺天军,已经投靠鞑子,还合谋了我顺天军大营和城池。其罪,不可恕!凡有汉家男儿血性的尽可弃暗投明,归附我部!在营外多举火把,设置我部大旗,收拢投诚之人。”纪献诚遂令一百户领其部曲与之配合。

    那情报司之人有些犹豫道:“将军军令,小的自将遵从,只是只有一队将士跟随,万一那刘启贼子突然出营袭来,如何是好”

    纪献诚不悦道:“那刘启虽已反水,但其部人马众多,多受我军恩德,甘愿从之的能有几何他现在能保持营内不乱就不错了,如今夜色黑重,又怎敢轻易出营挑战念你是情报司之属,不归我直属,否则军前发疑,这就将你军法治罪!”

    于志龙新立靖安军情报司,长官是明士杰,副手郭峰荣,直辖听命于于志龙。故纪献诚有此言。

    那情报司之人大惊且骇,他本是此城老衙差,因为机灵有智,才被明士杰召进了情报司,对于军队里的军法严令等兵不熟悉,所以才在众军前有此一问,实不知已经当众犯了军法。

    扑通一声,这人赶紧跪下,颤颤惊惊道:“小人愚昧,多谢大人开恩!大人放心,小的定将事情办得妥当!”再不敢多言,随即领令飞奔而去。

    常智领部曲从夏侯大营的侧门快速鱼贯而入,此时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溃卒失了斗志如丧家犬般想自侧门逃逸,常智策马在前,以马鞭左右劈头盖脸的挥舞,把这些溃卒驱赶之两边,令身后士卒们一起高声呐喊:“靖安军奉命来援,鞑子受死!”

    “靖安军奉命来援,鞑子受死!”数百士卒一起放声呐喊,即便是营内厮杀声、战马的往复奔驰声、惨叫呻吟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无法掩盖。

    听到后方靖安军来援,夏侯欲碎的心终于开始稳住,他回望后方,只见四散的篝火闪耀中涌出大队的靖安军身影。黑衣黑裤的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犹如一条黑龙,迅速切入到自己摇摇欲坠的防线上,将如狼似虎的元军挡在了防线外!

    “他奶奶的,援军可算是来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守住阵脚,谁再敢后退,老子宰了他!”夏侯恩精神一振,他在火光中看出首先来的靖安军是长枪兵,上次大战,这支部曲的战绩异常出彩,不仅在靖安军内,就是其余各部的将士也对其服气。

    “靖安军,架枪,准备,刺,刺,刺!”一个总旗待自己的部曲奔到元军面前,部分接替了夏侯军后,迅速下令,不断突刺当面的元军。长枪兵的枪杆长约两丈,比元军的长枪长了近一倍,而且两列靖安军步卒几乎是肩并肩站定后,后排突刺,前排收枪,前排突刺,则后排收枪,两排士卒反复动作。

    对面的元军步卒几乎没有机会能用兵器够着靖安军,不但手中的长枪长度短了数尺,钢刀挥舞的半径更是不够,在迎面突刺过来的枪丛下,只得手忙脚乱的尽力拨打,躲避,不一会儿就有十几人被捅倒在地。

    待数百靖安军一步步接替了锋线后,元军的劣势更加明显,刚才还是势若破竹的攻势完全被阻,在锋线上很快就折了上百人,甚至反被突刺得阵脚不稳,开始后退。

    李振雄已经带着部曲在营内反复冲杀了两次,将大半个营内的敌军或杀或驱赶,听到敌营侧后传来一阵阵呐喊,问敌情如何,竟是靖安军赶到支援。

    李振雄回顾左右,大队的骑卒还在到处奔驰,劈砍着四散逃跑的敌军,于是下令收拢部曲,缓步慢驰战马,寻了个方向,想避开两军正在交锋的步军正面,打算绕过去,从营内的侧面突击。

    李振雄领大部骑军刚刚迂回到侧翼,迎头就遇到了靖安军一部,对方虽然是步卒,却举着长长的枪矛,在火光的照耀下,矛尖闪着渗人的寒光。

    “是贼军的长枪兵!”李振雄心里一紧,若是任由这些长矛摆成了枪林,元骑在这相对狭小的营内根本难以驰骋。

    对面的靖安军见到前方是元骑,为首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酣战2
    在入夜后,城外厮杀前,刘启的大营内也是一股紧张的气氛。

    这入夜后刘启传令各部必须各归自帐,无军令不得擅自出帐,所部兵器也多被收缴,集中保管,同时刘启令帐下几个亲信领部下在营内守住要道,往复巡视。

    “古大哥,这事瞧着有些古怪啊,怎么吩咐大伙儿都呆在帐内,严禁出帐,连兵器都收了呢”一个军帐内,有十几个士卒坐在帐内无聊,彼此闲谈,一个士卒撩开帐篷一角向外张望了好一会儿,扭头对帐内一个红脸汉子道。

    这红脸汉子是一个副百户,乃是上次在临朐从军后因为作战勇敢,有战功受封为副百户。这个帐篷内的人都是其部曲,士卒几乎都是战前来投的汉子。

    古副百户也觉得蹊跷,入夜前,刘启就召集他的心腹在其大帐内商议,随后就下令各部士卒将兵器全部上交,集中看管,只有其嫡系的数部人马留下了兵器。现在不少人拿着刀枪在营内各处巡视。

    “听说益都军这几日可能就要来了,难不成是为了防止官军偷袭”一个士卒愣头愣脑的说。

    “你笨啊!要是防官军偷袭,干嘛收了我们的兵器这分明是防着我们吗!”一个年长的使劲在那个脑袋上拍了一下。痛得那个士卒呲牙咧嘴,缩着脖子一个劲揉头。

    “大家都是一个营的,这么搞是为什么难道咱们自个还会打起来”又一个士卒道。

    “许是怕我等啸营吧!”另一人自作聪明道。

    “我试一试!”一个机灵点的士卒道。他见着一队士卒在帐在巡视过来,干脆撩起帐篷的门帘,冲着外面喊道:“嘿,兄弟,咱家尿急,能出去解溲吗”

    没想到那几个巡视过来的士卒顿时如临大敌般,气势汹汹过来道:“回去!将军有令,未得允许,任何人不得出帐!擅自出帐者,军法从事!”

    “兄弟!行行好,咱尿完就回来!”

    “憋着!要么就在里面解决!”

    “那,要是拉屎呢”

    “憋着!”一个牌子头上前在这士卒的脑袋上用刀鞘大力拍了两下,硬是把他的脑袋拍进了帐篷内。
1...7172737475...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