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说到底,米国这个环境是各个利益团体平衡的结果,资本想要盈利才是排在第一位的,米高梅大酒店毁于大火,只是痛在别人身上,自己该继续揽客就继续揽客,该扩建就继续扩建,什么也不耽误,美其名曰,只要平时做的好,不用临时抱拂脚。

    这种在心里不以为然的反应,还算是好的,有那种认为金沙酒店在米高梅大酒店火灾发生后,大动干戈地排查隐患,属于标新立异,给同行带来不便的论调,才叫难听。

    拉斯维加斯希尔顿酒店的经营者菲利普·布鲁斯·克莱恩,便是一个这样的典型人物,其大放厥词道“金沙酒店为了取悦此时纷纷表达关切的正府和议会,搞了这么多面子工程,很可能让官员们产生其它想法,从而给同行带来困扰。”

    见高弦面带不悦地把报纸扔到茶几上,温恩辉笑着劝解道“克莱恩这个家伙我知道,瘾君子而已,估计吸嗨了,便对着记者胡言乱语了。要不,我找人把他的丑态拍下来,捅给媒体,给你消消气?”

    “这家伙这样,老天会收拾他。”高弦不知可否地哼了一声,然后站起身来道“我去见见科克?柯克里安。”

    温恩辉提醒道“科克?柯克里安正焦头烂额地给米高梅大酒店善后呢,你这时候过去慰问,小心他开口借钱。”

    高弦淡淡地回答道“那他也要有能让我看得上的抵押物才行。”

    。

    (iishu)是,,,,!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23章 压一压摩根士丹利的风头
没理会科克?柯克里安给好莱坞带来的震动,高弦督促过了拉斯维加斯的物业重视消防安全,顺道把米高梅和联美的影库拿到手里后,便返回了纽约,世嘉上市的时间近在眼前了。
高弦坐进办公室不久,赫斯特小姐便打来电话告诉他,联美所掌握的那部分eon制片公司股份,已经接收过来了。
eon制片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制作《007》电影,而这些电影的版权都归联美所有,拿下eon制片公司,便意味着掌握了漫长的《007》电影系列的未来。
高弦笑道:“帕特丽夏,把这些版权资产好好整理一下,有很多大买家在等着它呢。”
赫斯特小姐娇笑道:“我堂哥搞得那个有线电视网,也在大买家名单上吗?”
“当然,亲戚归亲戚,生意归生意嘛。”高弦反问了一句,“甜心,你说呢?”
“完全正确。”虽然在电话里,但仍能从帕特丽夏的语气里听出,这位赫斯特小姐早就被高弦陶冶得惟命是从了。
“对了,我收集了一些关于世嘉上市的媒体评论,传真给你看啊。”帕特丽夏兴冲冲地献宝。
高弦欣然道:“我还真想看看外界怎么议论的。”
……
在米国这边,世嘉娱乐将和苹果电脑同一天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一个是电子游戏业的龙头,一个是个人电脑业的黑马,都属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代表,进而在这个高光时间段,难免被人放到一起,品头论足一番。
从精心包装出来的企业形象来看,苹果和世嘉有着明显的不同。
资本围绕着苹果,讲了一个从车库开始创业的励志故事,尤其让乔布斯担任公司形象人。
已经开始衣着考究的乔布斯,和之前那个一星期洗一次澡、隔着老远便怪味扑面而来的非主流青年判若两人,一头飘逸的金发,炯炯有神的双眼,意气风发的脸庞……无不展示出年轻的苹果,所具备的朝气蓬勃气质。
相比之下,世嘉走的是老成持重的路线。其有着四十年历史,以及米国和日本市场的底子,在电子游戏业兴起的大背景下,被高弦注入各种优质资源,进而形成了将要上市的“新世嘉”。
高弦没兴趣自己站到台前,也不打算捧出个和世嘉公众形象绑定在一起的明星,所以世嘉不像苹果那样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推崇团队协作精神。
说白了,把苹果和世嘉放到一块儿比较,就好像一个小青年和壮年人站在一起。
这种企业形象的鲜明不同,似乎也在反映着两家公司在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
拿年销售额这项数据来讲,现在已经进入十二月份,按照目前的趋势预测,苹果今年的销售额将会第一次超过一亿美元,可世嘉去年的销售额便已经迈上十亿美元的台阶,足以跻身于世界五百强的行列了。
圣诞销售旺季已经开始,世嘉正驾轻就熟地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股票挂牌上市,交上一份业绩更亮眼的答卷。
在这种情况下,苹果选择对创业型公司友好的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而世嘉则信心满满地选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
高弦看着诸如此类的比较,不由得哑然失笑,有个媒体盟友在暗地里发力,还真是节省了不少广告费。
其实,在高弦看来,现在拿苹果和世嘉比较,有点欺负苹果了。
要知道,“老剧本”里的这个时期,苹果和唐迪、康懋达是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头羊,不久后ibm-pc出来统一个人电脑标准;而现在,唐迪和ibm的个人电脑,早早地被设计更成熟、功能更强大的环宇个人电脑取代,以至于留给苹果电脑发挥的空间,已经大大不如“老剧本”了。
如此一来,苹果的上市表现,到底能有多辉煌,还真不好说,进而高弦都没怎么把苹果放在心上,对其做出初期投资的霍华德·休斯基金会,能赚多少就赚多少吧。
对于这些暗示着世嘉股票更值得买入的比较,高弦一扫而过,但最后一篇也属于比较型的媒体评论,却让他产生了兴趣,其内容是从股票承销商的角度展开的。
世嘉的股票承销商理所当然地是高益,外加一个高盛,苹果的股票承销商是摩根士丹利,以及旧金山的非传统型投资银行汉布里克特·奎斯特。
这里面的非比寻常之处在于,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的“贵族”,骨子里的傲气不难想象,属于那种不容易亲近的存在,按理来说,像苹果电脑上市这种小单子,摩根士丹利懒得接才对,何况还是和另外一家投资银行分享这笔业务。
评论分析,这次摩根士丹利之所以降尊纡贵,应该是因为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丢掉了客户。
ibm原本位列摩根士丹利所掌握的那份顶级客户秘密名单之上,和摩根士丹利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只是,凭借垄断大型计算机市场,ibm堪称不差钱,几乎对融资没需求,以至于摩根士丹利都懒得维护客户关系了。
直到ibm为了收购环宇电脑而产生融资需求,摩根士丹利才想起了自己还有这样一个vip客户,可惜,因为长期没沟通,感情淡了,对形势判断也出现了错误。
ibm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果,要求摩根士丹利和其他投资银行一起承销自己的债券,可摩根士丹利仍然沉浸在贵族式的高傲里,不肯接受与别人分羹的方案,导致最后丢掉了这笔业务。
现在,摩根士丹利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自降身段地接苹果上市这种小单子,还和其他投资银行一起承接,这只能用痛定思痛来解释了。
……
“借着这次同场竞技的机会,可以压摩根士丹利一头,刷刷声望啊。”心里转过这个念头的高弦,立刻联系到了高盛联席首席执行官约翰·怀特黑德,“我抽时间,看了一媒体的报道,发现世嘉和苹果被放到一起,做了方方面面的比较,包括股票承销商。”
“别看苹果是个创业公司,但脾气可不小。”约翰·怀特黑德忍俊不住道:“我听了不少趣闻,几乎都是苹果那个公众形象代言人乔布斯引起的,比如抱怨摩根士丹利百分之七的佣金比例太高,而股票发行价却才定了每股十七美元。”
高弦也被逗乐了,“看来,摩根士丹利主动降低身段,并没有让苹果的创始人感恩戴德。”
约翰·怀特黑德品味出了高弦话里的潜台词,“高爵士打算借着这次苹果和世嘉一起上市的机会,压一压摩根士丹利的风头?”
“谈不上压摩根士丹利的风头。”高弦反问道:“如果我们比摩根士丹利做得更好,是不是说明,客户更应该选择我们呢?”
约翰·怀特黑德沉吟道:“那高爵士想怎么做?”
高弦早有准备地回答道:“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对一部分承销的世嘉股票,使用反向竞价。”
ps:鞠躬感谢书友:中了埋伏、哀蕊又青风的打赏!!
:。: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24章 世嘉苹果齐上市,碾压起来很随意
之前,高弦为了促成科克?柯克里安收购联美,和联美母公司泛美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贝克特谈判的时候,曾经用认购即将上市的世嘉的原始股,做为筹码,反映出了投资银行这个领域的一个潜规则,即做为ipo承销商的投资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具体的配股上,有着不少的操作空间。
既然称之为行业潜规则,那自然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这也不难理解,绝大部分公司的股票挂牌上市,想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离不开信誉卓著的承销商的推荐,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银行可谓是掌握着生杀大权。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ipo定价低估是投资银行们的普遍做法,于是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新股票挂牌上市当天,价格大涨,甚至暴涨,这固然表明了ipo大获成功,可也显示出了发行价定得低,损害了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益。
现阶段的乔布斯,身上的反主流文化因子还很多,无知无畏,当然敢无所畏惧地抱怨摩根士丹利给苹果股票的发行价定得低,不管反抗华尔街的吸血,有没有效果,先干了再说!
被触动的高弦,想的是,无论是将要ipo的世嘉那一边,还是做为承销商的高益这一边,自己都有好处拿,不如通过反向竞价的方法,把定价权最大程度地交给市场决定。
当然了,反向竞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在ipo案例里也就是百分之几的比例,因为这种方式对上市公司的资质有着额外的要求,但世嘉不存在问题,它的名字和产品早就被消费者和投资者耳熟能详了。
约翰·怀特黑德揣摩着高弦的计划,最后点头道:“这次要是真能压摩根士丹利一头,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高弦笑了,约翰·怀特黑德的反应在他预料当中。毕竟,截至目前为止,摩根士丹利至少在名义上,仍然是华尔街第一大投资银行,而诸如所罗门兄弟、高盛等等,则处于追赶的位置。
不过,矛盾不仅限于此。
被称为“华尔街贵族”的摩根士丹利,在罗伯特·鲍德温的领导下,正发生着适应这个时代的转变。
以前,摩根士丹利的业务就是批发证券,不沾具体的交易,这些工作在“贵族”眼里属于粗活,不屑为之,其只要维护好和诸如大企业、国家正府、权贵阶层等等资本使用者的关系,便足以稳居华尔街食物链的顶层,进而那个时候的摩根士丹利,堪称规模小而雅致,上上下下二百人左右,个个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绅士风度十足的感觉。
现在,摩根士丹利的规模不但明显扩大了,而且经过人员的新老更替后,充满了狼性,业务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不但和同行抢像具体交易这样的“粗活”,甚至还为了兼并收购业务,不惜得罪一些老客户。
就拿去年的一次企业兼并来讲,贝尔利基石油公司卖身给了壳牌石油全司,摩根士丹利提供咨询服务,获得了一千四百三十万美元的巨额报酬,而在竞标当中失利的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同样也是摩根士丹利的vip客户,自然为此十分愤怒,以至于美孚石油公司干脆和摩根士丹利分道扬镳了。
说白了,过去“江湖”讲究,“忠诚”分量很重,摩根士丹利是一位绅士,坐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着同行,同时和大企业、国家正府这样的顶级客户维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现在世道不一样了,在利益面前,“忠诚”不重要了,摩根士丹利变成一只恶狼,到处抢食,搞得大家压力都很大,如果有机会踹一脚,绝不会放过了。
……
高弦和约翰·怀特黑德达成一致意见后,高益和高盛便连夜加班,给世嘉的ipo增加反向竞价的戏码,这在“老剧本”里互联网时代有个更广为熟知的说法——荷兰式拍卖,而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互联网巨头谷歌了,大势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电子游戏热潮、个人电脑热潮,还是互联网热潮,乃至更后面的区块链热潮等等,噱头的效果没什么本质差异。
对于圈内玩家而言,临时加戏的反向竞价,具体操作起来没什么难度,本来包括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就对世嘉股票非常关注了,现在只是把定价权,从承销商这里,交到投资者手上,没有什么某些信息不透明、配股机会不公平了,你们出价,谁能在超额认购的激烈竞争中胜出,交给市场行情决定。
这一下,华尔街轰动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得到消息的乔布斯,立刻要求摩根士丹利,也要为苹果的股票,搞一次反向竞价。
现在摩根士丹利即使从“绅士”,变成了“恶狼”,但像按部就班之类的老习惯,还是需要更多时间改变的,被乔布斯这样横冲直撞,顿时有点手忙脚乱,甚至都惊动了总裁罗伯特·鲍德温。
摩根士丹利的转变确实太多了,乔布斯的要求,很快便被满足了。
在高弦看来,乔布斯的鲁莽,未尝不是苹果董事会以及投资者们的默许,对于行业潜规则,他们早就知道,甚至习以为常了,就算涉及到切身利益,也没有魄力站出来反抗,那就让乔布斯这个愣头青冲锋陷阵好了。
反向竞价所带来的效果非常明显,世嘉股票发行价原本定为每股二十四美元,经过反向竞价后,提高到了每股二十九美元;乔布斯也没白折腾,摩根士丹利给苹果股票定的发行价为每股十七美元,经过反向竞价后,提高到了每股二十美元。
高弦对此暗自好笑,苹果终究还是没逃过源于自己的压制影响,从这个价格来看,其做为一家创业没几年的公司,上市的辉煌程度,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
时间在紧锣密鼓当中过得飞快,很快到了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二日,世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苹果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
在电子游戏和个人电脑的热潮里,两只股票都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到当天收盘时,世嘉的股价刚好迈上了四十美元的台阶,实行融资四亿两千万美元;而苹果的股价则上涨到二十七美元,融资金额将近八千万美元。
这个结果,高下立判,简直是毫无悬念,世嘉很随意地碾压了苹果,以至于苹果的承销商摩根士丹利,所进行的这次新领域业务尝试,有些黯淡无光。
高弦对于这个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摩根士丹利做为投资银行界的传统大鳄,光去做那些传统领域的业务,就能赚得盆满钵溢了,竟然还惦记着染指像it这样的新兴领域的融资业务,未免太贪心了,还给不给别人活路了?
这次就让你知难而退!
……
ps:抱歉,花时间梳理了一下思路和资料。
ps:鞠躬感谢书友:中了埋伏的打赏!!
:。: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25章 一九八一年,新自由经济时代来了
在打包资产圈钱这方面,继环宇个人电脑、世嘉之后,高弦还有牌要打,所以他对像摩根士丹利这样的传统投资银行大鳄,往新兴业务领域扩张势力的行为,一直抱有警惕之心。
苹果电脑公司做为一家成立才三年多的创业公司,通过ipo融资了将近八千万美元,已经算得上大获成功了,算下来承销商的佣金不少,但摩根士丹利吃惯了大鱼大肉,加上像乔布斯这种极富个性的创业成功者极难“伺候”,以后对这一块儿态度,肯定要趋于保守了。
事实似乎在印证着这一点,苹果上市成功后的庆功宴上,即使不考虑乔布斯意气风发的光芒,摩根士丹利也非常低调。
同样心里暗爽的约翰·怀特黑德,嘿嘿笑道:“最近摩根士丹利好像要丑闻缠身了,低调一些,是聪明的选择。”
对于约翰·怀特黑德提到的丑闻,一向重视情报收集的高弦,当然有所耳闻。
摩根士丹利除了因为业务从原来的批发证券,转为亲自下场参与具体交易活动,而导致外部的,和同行竞争加剧、以及无法避免地讨好一部分客户的同时,必然得罪另一部分客户,内部也出现了职业操守的问题。
毕竟,公司人员数量从“华尔街绅士”时代的两百左右,剧增到上千后,管理肯定要随之跟得上才行。这就像玩网络游戏一样,三五个人的小队,靠眼神交流就能过关,可要是换成了十人以上的团队,还靠眼神交流的话,不被boss虐得死去活来才怪了。
摩根士丹利的丑闻就源于人多了之后,一小撮“聪明”人,利用摩根士丹利兼并重组业务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提前购入相关公司的股票,实现套利的目的,而且不是一次两次那么简单,否则的话,也不会被捅出来。
高弦不动声色地用这种套路捞钱没任何问题,但换成摩根士丹利的人这么做,那问题就大了,除了涉事的具体人等会被判刑之外,摩根士丹利长期积累的信誉也将严重受损。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调查取证,虽然还没有实锤,但圈里人都心知肚明,摩根士丹利不会被冤枉。
高弦顺着约翰·怀特黑德的话头,往下闲聊道:“低调也不是想低调就能低调的,前摩根士丹利明星雇员阿德里安·安东纽,已经和好莱坞二十世纪福克斯总裁丹尼斯?斯坦菲尔的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颇受娱乐媒体关注啊。”
约翰·怀特黑德眉头一挑,“高爵士的意思是,阿德里安·安东纽便深陷这个丑闻?”
高弦点了点头,“根据我的情报,阿德里安·安东纽和他的同学组成的小圈子,没少干这种勾当,每次都能净赚至少十几万美元。”
约翰·怀特黑德听得有些动容,要知道,虽然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大幅贬值,但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还是相当强的,大部分米国人一年的薪水都没有十几万美元。
高弦瞧了一眼约翰·怀特黑德,哈哈一笑,“这都是别人家的事情,我们就没必要操心了,世嘉那边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呢。”
约翰·怀特黑德笑了笑,“我就是惊讶而已。”
……
因为世嘉成功上市,进而股东构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以时间进入一九八一年一月后,世嘉召开了股东大会,之前担任承销商,接下来还要为一系列收购兼并计划提供咨询服务的高益和高盛,都列席了会议。
世嘉第一次股东大会的气氛,可谓是喜气洋洋,这要归功于在才结束不久的圣诞销售旺季里,世嘉完美地冲刺过了终点线,去年,也就是一九八零年的年销售额,超过了十六亿美元。
这个数据,肯定没法比ibm那种百亿美元级别的年销售额,但也足以闯入财富五百强前两百名,更具体地讲,应该能够刚好踩到世嘉的同行,雅达利的母公司,华纳的头上。
至于世嘉在一九八零年的利润,虽然有“藏拙”的因素,而且也只是一个初步结果,可也能确定一点,超过两亿美元无疑。
有了如此扎实的经营数据,股东们怎么能不高兴呢。
会议上,有点像“吉祥物”的世嘉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大卫·罗森,“照本宣科”地大谈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大计。毕竟,世嘉ipo圈了那么多美元,总要有花出去的理由。
按照大卫·罗森勾画的蓝图,世嘉将会围绕着娱乐,展开多元化经营,触角将会首先伸向电子游戏业之外的玩具业,这和现阶段众多玩具公司涌入电子游戏业的势头正好相向而行。
当然了,对于电子游戏这个主业,世嘉不会有丝毫的松懈,比如从好莱坞购买适合改编成电子游戏的电影版权,允许第三方游戏开发商的游戏作品进驻世嘉游戏机硬件平台等等。
简而言之吧,迎着风口,猪都能飞上天,形势只能用一片大好形容了,相比于苹果电公司那边,试图进军商用领域的三代苹果电脑,被证实是个残次品,世嘉的经营状况堪称完美无瑕。
当股东大会成功落幕后,高弦暗自松了一口气,疯狂的电子游戏热潮,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眼前忽悠股东这一关过去了,自己可以用世嘉这个“加长”了的杠杆,去撬动更多东西。
……
忙完了世嘉第一次股东大会这件要事,一月二十日的李根就任米国总统的典礼,便到了,高弦顺便跟着凑凑热闹,香江那边也有来观礼的名流,比如船王包裕刚等。
高弦对李根走马上任的关注,自然源于按照李根长期以来的表现,新自由经济时代来了,资本少了一些约束和管制,肯定欢欣鼓舞。
1...200201202203204...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