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因为到时候女帝集团彻底覆灭,宋国在西夏将没有能够依仗、扶持的力量。

    御史大夫赫连栋披甲上阵,临危受命,率领甘肃军司将士在南城门和大夏军死战。

    女帝自临险地,坐镇东城门亲自指挥。

    双方都是打出真火。

    到现在,中兴府内外横陈的尸首已然有数万之巨。

    在惨烈的交锋中,大夏军仰仗着军备的些微优势,再度破开东城门,将西夏守军逼得接连后退两里有余。

    女帝左臂中弹受伤。

    但这位在赵洞庭面前显得颇为柔弱的女子,在这场战争中却是爆发出让人侧目的刚强。

    受伤后的她推开那些匆匆要护着她后撤的听潮府供奉,端着神龙铳大喝:“众将士,随朕冲杀!”

    在大夏军攻势正是猛烈,鼓声如雷,西夏守军受到压制的这个时刻,女帝竟是硬生生率着将士发动了反冲锋。

    硝烟在长街上弥漫着。

    长沙城内,赵洞庭立在大殿之上,举目北望,嘴里喃喃,“等你再来长沙,我就是绑,也要将你绑在我的身边……”




1387.使者来到
    大宋成都府路西疆。

    黎州主府汉源。

    正值蜀中气候最是凉爽的时候。

    有约莫二十余文官武将穿着朝廷派发的春季官服坐在府衙大殿之内。

    黎州知州孙乐语着绯色官袍,年纪轻轻,可谓前途无量,此时却是并未坐在主位上。

    主位上是个武将,官服胸前绣有猛虎。这在大宋军中代表的是三品军衔。

    自赵洞庭实施军改、政改以后,大宋的朝廷体系清晰许多,早不再有虚职或是低职高权的情况。

    军中将领军衔,和现代化军队已是大同小异,九品对于各级军衔。

    不同武将的礼服也是有着迥然的诧异。

    一品者,全国上下仅有军机省的军机令和副军机令,礼服镶有麒麟图案。

    然后便是各军区元帅,以及部分副帅、都虞候,被赐二品军衔,礼服上镶有雄狮。

    有些副帅、都虞候、集团军统帅,则是三品军衔,礼服上镶猛虎。

    再依次往下,分别是熊、豹、犀牛、鹰、狼。

    寻常士卒和老卒中还分为上等兵和列兵。

    而将领的甲胄上,也都配有肩章。非特殊时候,从肩章上的图案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级别。

    文官,也同样是以各种图案划分品级。

    此时,坐在这汉源府衙大殿内主位上的少将,乃是成都府守备军统帅沅英豪。

    在他左侧下首,则是成都府、嘉定府、雅州等地军中的将领。

    其中,嘉定府因是重镇,其守军统帅乃是四品军衔,连带着,他军中副将们的军衔也是不低。

    黎州知州孙乐语虽是正五品官职,但按资排座,他还真坐不到太前面。

    至于他们黎州守军团的团长,在这满殿的武将中,就更算不得什么。

    当众人落座以后,是沅英豪率先开口,眼神扫过众人道:“至今,吐蕃大军已是在黎州境外滞留将近两个月之久了吧”

    孙乐语闻言,眼神落在坐在他更下面的黎州守军统帅钟晋身上。

    虽钟晋同样被称作是统帅,但作为区区黎州守军统帅,其军衔较之沅英豪那种自是要低许多,不过是五品军衔。

    见孙乐语眼神瞟到自己身上,有着几分温和气息的钟晋缓缓起身,对着沅英豪拱手道:“回沅将军,准确来说,吐蕃大军兵压我黎州边境距离两个月只差三天了。”

    “哦……”

    年约四十的沅英豪轻轻点头,又道;“自吐蕃大军兵压黎州以后,皇上便命我们成都府将士在雅州、成都府沿线布防,其后,因吐蕃兵并未有进攻迹象,我等请示皇上,皇上又让我等汇军于这黎州境内,同时,还派遣大理禁军袍泽们兵发吐蕃。但直到现在,吐蕃兵都还没有什么动静,本将想再呈奏折于皇上,请示皇上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做,诸位是何想法”

    殿内有些许的沉默。

    然后孙乐语缓缓站起身来,拱手道:“沅将军,我是文臣,对于行军打仗之事远远谈不上熟稔。只我以为,若是咱们大军继续屯于黎州境内,光是粮草等后勤物资便得耗费无数。吐蕃国无外患,他们耗费些粮草或许不打紧,但咱们大宋此时正值战火绵延之际,这般和他们对峙实有些得不偿失。”

    沅英豪看向孙乐语,“那孙大人的意思”

    孙乐语道:“我以为咱们不仅仅应该向皇上呈折子,更应该在其中言明利害,要么打,要么和,请皇上下个定论才好。”

    沅英豪又看向殿内众人。

    众人中大部分都是轻轻点头。

    虽然大宋守军并非是禁军那般的精锐,但也非是怯战之辈。在汉源城内呆这么长的时间,其实军中诸将也是有些不耐烦了。

    与其在这里和吐蕃大军对峙,耗费粮草,实在还不如带着将士们在军营内训练、演习来得痛快。

    “好。”

    沅英豪看过众人神态后,不再犹豫,道:“那本将这就写折子,然后诸位和我联名上奏皇上。”

    守军还兼着助社安局管理治安,以及应对城内各种突发灾难的责任。他,显然也并不愿意继续在这里和吐蕃兵消耗时间。

    只是很快,便有飞鸽临空,向着长沙城的方向飞去。

    而这个时候,长沙城内也是有不速之客赶到。是元朝的使臣。

    只不过这回使臣团终于不再是王恽带队,而是个名为李奕南的家伙是大使。

    其实在使臣团尚且还刚刚到得宋元边疆没几天时,赵洞庭就已经得知元朝有使臣团向长沙来的消息。

    但直到今日元使臣团到得长沙北城门下,皇宫内都始终没有什么动静。

    以前麻逸、流求国主,甚至是使臣们到时,赵洞庭都会安排陈文龙等肱骨大臣相迎,这回,只仿佛不知道这件事似的。

    是以元使臣团到长沙时,实是有些尴尬。

    他们看着城内繁华热闹的模样,忽的便生出股被排斥的感觉来。

    这让得在元宫中作为真金近臣的大太监李奕南心中有些叹息,看来前面数次攻宋,已是让得宋帝不欲再与大元虚与委蛇了。

    他神色复杂看着城内,响起临行时真金交代的那些话,心里真是半点底都没有。

    这时,元驻宋大使祁宏达总算是从城内迎将出来。

    他拱着手直到李奕南面前,但脸上神色却是复杂万分,只喊了声,“李大人……”

    还带着叹息的意味。

    作为元朝驻宋大使,真金此次却是没有传信让他觐见赵洞庭,而是派这李奕南来,足以让他嗅到些许不同寻常的味道。

    李奕南也对着祁宏达拱拱手,尖着嗓子喊了声,“祁大人。”

    祁宏达又是轻叹,伸手道:“诸位使者里边请吧!”

    周遭大宋百姓虽是频频往这边张望,却是谁也没有接近过来。眼神中,还带着并不掩饰的敌视意味。

    这更是让李奕南等人感觉到深深的被排斥的感觉。

    跟着祁宏达走向城内,李奕南似是自言自语般说道:“现在宋国百姓已是如此的敌视我朝么”

    以前,或许可以用“敬畏”来形容大宋百姓对元朝的态度,但现在,真正只剩下敌视了。

    祁宏达轻叹道:“宋国、西夏交好,我朝大军欺向西夏,宋国禁军不得不出兵相助,这在宋国境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整个宋国的百姓都觉得这事端是由我们元朝兴起的,如今,全国上下灭元之声……让人心颤呐……”

    李奕南微微皱眉,不再言语。

    如此直穿长沙内外两城,直到大宋皇宫前面。

    李奕南眼中隐隐有着感慨之色。

    从城外到城内,他将长沙城内的繁华尽皆看在眼里。常年居于元皇宫的他,真未想过宋国如今竟是已经如此的繁荣。

    难怪……难怪宋国百姓的精气神都和以前不同了。

    祁宏达走到皇宫禁卫们面前,道:“还请通报,元使臣团前来觐见宋帝。”

    没想,那禁卫将领竟然只是轻轻瞥他,道:“皇上有令,不见。”

    态度可谓生硬。

    祁宏达不禁微愣,随即问道:“为何不见”

    禁卫将领道:“皇上的心思怎是我可以揣摩的……”

    紧接着又轻撇祁宏达,道:“咱们大宋也没什么好和你们谈的。”

    他话语中有着颇为浓郁的敌意,看向李奕南等人的眼神也是颇为不善。

    这些天来,赵洞庭将前线将士的阵亡数量公之于众后,可谓让得大宋境内的抗元、灭元的声音高涨。

    此时虽然距离元军犯宋已经过去有些年头,但压在百姓们心中的屈辱,已然不知不觉又被点燃了起来。



1388.竟要交好
    祁宏达听得这将领的话,沉默下去。

    然后对着李奕南轻叹道:“李大人不如先随我前往大使府吧……”

    李奕南深深看向皇宫内,点点头,带着众人扭头跟着祁宏达往城内元大使府方向去。

    只是在路上,他始终皱眉不解。

    在来大宋的路上,他已经无数次想象过大宋皇帝的态度。但却没想,自己竟是会被拒之门外,连宋帝的面都见不到。

    这让得他有种不妙的感觉。

    赵洞庭的态度,让他隐隐推测宋帝这回大军压进元朝边疆,便不仅仅是为抵触元军援助大夏。而是想和元朝动真格的。

    若是如此,那他此次来大宋便没有任何的意义。

    到大使府以后,祁宏达请李奕南等人到客厅用茶,说道:“李大人,不如我呈折上去,让宋帝接见你们。”

    “这……”

    李奕南张张嘴,些微迟疑,最终还是应承下来,“如此也好。”

    当即,祁宏达便让下人奉上笔墨,又派人送往皇宫内去。

    赵洞庭和李狗蛋此时正呆在军科部作坊内用心研究他的红衣大炮。

    这是他近段时间内最为上心的事,甚至因此而稍微冷落诸女。只好在诸女都是善解人意,倒也没人怪他。

    作坊房间内,乱糟糟的。图纸和各种零碎部件七零八落。

    李狗蛋在给赵洞庭打着下手。

    小脸上占着许多油渍,像只小花猫。

    正忙活时,便听得外面有太监道:“皇上,元大使祁宏达有奏章呈上。”

    在房间内的赵洞庭微怔,然后忽的轻笑,对着外面道:“拿进来吧!”

    乾公公捧着奏折进屋。

    赵洞庭打开奏折,看过,又随意地递还给乾公公,道:“再晾他们两个时辰,再宣他们到大殿觐见。”

    “老奴遵旨。”

    乾公公应答了声,又蹑手蹑家退出屋去。

    赵洞庭又低头继续捣鼓他的图纸。

    两个时辰不知不觉便过去了。

    屋外又响起乾公公的声音,“皇上,两个时辰到了。老奴已让人去宣元使臣,您……”

    不多时赵洞庭便从房间内走了出来。

    他脸上也是有些污渍,微皱着眉头。显然,对红衣大炮的研究仍是没有太大的进展。

    带着众太监到寝宫中沐浴过后,赵洞庭这才往大殿去。

    此时,祁宏达、李奕南等元臣已是在殿外又等过约莫两刻钟的时间。

    他们年岁都不算小,就这般直挺挺站在殿外,双腿其实已是有些发酸发麻。但眼中虽有些不满神色,但谁也没拂袖而去。

    现在宋元两国国力比较起来,元朝并没有什么优势。这让得他们也没有之前的那种底气。

    “皇上驾到……”

    有尖锐的高喝声忽的从大殿左侧传来。

    李奕南、祁宏达等人都是向着声源处看去。

    看到穿着龙袍的赵洞庭向着这里缓缓行来,面带春分,众人的眼神皆是有些复杂。

    待得赵洞庭上龙壁,到得近前,祁宏达、李奕南等人才揖礼道:“见过宋帝。”

    赵洞庭只轻轻点头,便就向着大殿内走去。

    李奕南等人也不敢跟着进去。

    直又过去半晌,殿内才总算有声音传出来,“宣元使臣觐见。”

    李奕南等人走进殿内。

    到里面,又给赵洞庭行礼。

    这回赵洞庭总算是不再沉默,对着李奕南、祁宏达道:“你们这回前来觐见,不会又是来求和的吧”

    祁宏达微愣,李奕南脸色有些难看。

    然后他稍微上前迈出两步,对着赵洞庭拱手道:“宋帝,此次本使并非是为求和而来,而是代我朝皇上,前来和宋帝商议一件对于宋元两国皆为有利的事情。”
1...929930931932933...1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