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碎石纷飞。
硝烟蔓延。
“开炮!”
在城头上的何立马亦是大喝。
城头上守军予以还击。
虽唐州城头上掷弹筒不过近百之数,但其声势也不算小。
轰隆声中,双方皆是有士卒在硝烟中被湮灭。
谭嗣原驱马回阵,脸色并不好看。
虽然早就预料到这幕,但真正遭遇到这样的抵抗,想来谁心中都不会觉得舒坦。
如今大宋军队想要再如以前那般势如破竹的攻城掠地,着实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除非是有更为强力的新型军火出现。
但不管怎么说,仗还得打下去。
当唐州城门在炮弹中轰然坍塌之时,谭嗣原再度举起了手中长枪,喝道:“擂鼓!”
鼓声响。
前军中冲锋号响。
有两个团的将士顶着炮火,喊杀着向城门冲杀过去。
他们手中个个持着神龙铳,行进间并不再如以往那般呈军阵排列。而是显得要散乱许多。
但这种散乱,却也是种战术。
如此,可以有效的避免元军掷弹筒的轰炸。便如后世,没有军队会在排列成紧密的军阵去攻打城池。
“一营长!二营长!架浮桥!”
“其余弟兄,随老子杀进去!”
冲锋的将士中,有如此的喊声响起。
战争形势,似乎真的再如赵洞庭所预料的那般转变。
想来以后宋元之间的交锋,将会无可避免的越来越趋近于现代化的对抗。
1346.血夺唐州(上)
随着襄阳府守备军将士离着城门越来越近,双方的将士也是开始对射起来。
两军将士中,都几乎没有再没有人用冷兵器。
神龙铳的普及,让得弓箭、盾牌等等诸多旧武器都被以极快的速度淘汰。
对射间,双方都是有将士阵亡。
待襄阳府守备军将士到护城河外,城头更是有元军抛掷出轰天雷来。
但襄阳府守备军将士们仍是奋勇向前面冲杀着。
直到有士卒跳进护城河内,开始架设浮桥。才有将士自后面扛着沙袋匆匆跑上前端。
沙袋很快被堆积起来,形成一个个掩体。
持着神龙铳的将士们匍匐在掩体后,继续和城头元军对射。
护城河内很快鲜血翻腾。
面对元军如此火力的抵抗,襄阳府守备军也同样无可避免的付出了颇为惨痛的代价。
一团、二团中的将领们俱是呼喊不断。
但将士们仍是只能在掩体后向着城头上射击,为护城河内的袍泽提供火力支援。
如此直过去约莫两刻钟的时间,唐州城外护城河上才总算是有十余浮桥被拼接起来。
有士卒从浑浊的河水中露出头来,满是惊喜地呼喊:“桥搭好了!桥搭好了!”
然后声音在爆炸声中被湮没过去。
“杀啊!”
掩体后有将领在射击的同时呼喊。
有持着号角的士卒站起身来,昂首挺胸吹响了冲锋号。
大宋的将士喜欢打顺风仗,但也从来不惧打硬仗。
想想以前,皇上在硇洲岛拥有兵卒不过区区两万,也没神龙铳这些火器,不过拥有最原始的轰天雷而已,还不是将元军打得丢盔弃甲
在国力、兵力尚且远远不如元朝时,大宋将士们就是连战连捷。现在,国力不在元朝之下,更应该纵横无敌才是。
虽这些襄阳府守备军都不是从硇洲岛时就跟着赵洞庭的将士,但他们在军中的系统学习过自赵洞庭执掌大宋以后的“发家史”,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军队,有着极强的荣誉感。
正是这种荣誉感,让得大宋的将士们个个都有难匹的勇气。
冲锋号响起时,一团、二团的将士们有许多冲出掩体,向着护城河冲去。
搭建浮桥的几个营更是没有退回来,从水中直接攀上岸,杀向城门。
炮火,不断的响彻着。
城头、城外俱是硝烟弥天。
这般阵仗,较之以前冷兵器交锋时看起来实在是要乱上许多。
“挡住他们!”
“给我挡住他们!”
城头上有元军将领面红脖子粗地大喝。
许多的轰天雷被扔到城下。
一团团硝烟炸起。
硝烟中,是热血与泪的悲歌。
襄阳府守备军的两个团并没有能直接拿下唐州城门。
在杀到城门下时,遭遇到元军的顽强抵抗。两个团伤亡颇为惨重,团中将领不得不率军再度退回到掩体后。
军中。
谭嗣原在军阵中举着望远镜凝望,又沉声下令,“五团、八团,上去将一团、二团给换下来!”
又有两个团向着前面跑去。
他们冲到掩体后,以很快的速度将建制不完整的一团、二团给换了下去。
然后,又是攻城。
炮声到这刻也是悄然稀疏下来。
这并非是因为双方军中都没有炮弹了,而是因为城头上已是满目疮痍。
在这唐州南城门的正上方,已经被炮弹炸得千疮百孔。约莫有数十米的范围内都看不到元军的将士,更莫说掷弹筒。
襄阳府守备军中两百挺掷弹筒,这等火力较之元军那不过百挺掷弹筒,终究还是要占着便宜的。
除去在远处的掷弹筒还在开炮以外,这城门上空,元军已经并没有多少防御力。
五团、八团两个团的将士得以杀进城去。
枪声在城内密集的响起。
何立马、张良东两个人这时也已不在城头上。
城头许多元军跑下城墙,在城内布开阵线,阻挡进城的襄阳府守备军将士。
冲进城的将士中,接连有人中枪倒在地上,或是在爆炸中被湮没。
枪声和炮声,交织成这个年代最为热血的曲谱。
谭嗣原在城墙被炸出几个豁口之后,率领全军将士顶着炮火杀进了城内。
只交锋,并没有就这般结束。
神龙铳的威力较之刀枪当然要大上许多,但在双方都拥有火器的情况下,双方将士的折损并不像之前冷兵器作战时那般快。
天色从灰蒙蒙变得阴沉沉。
然后又从阴沉沉渐渐变得灰暗。
灰暗再转夜。
元军虽拥有火器,但到底还是不如大宋将士这般熟悉热武器战。论枪法,也是不及襄阳府守备军中的将士们。
自襄阳府守备军破城后,有那么约莫半个时辰的僵持。然后,城内元军终是被杀得渐渐往后退却。
他们布置的防线被襄阳府守备军将士们逐个突破。
到现在,厮杀已是由城门口蔓延到外城深处。
双方将士有多少折损,谁也没有心思去算。
张良东和何立马,还有城内元军的那些将领们脸色都不好看。
他们却是没有想过,在同样拥有火器的情况下,他们数千精兵守城,竟然还是被宋军给这般压得连连后退。
这些宋军,就好似是打了鸡血似的,让他们颇为不解,颇为茫然。
总想不明白,为何宋军就会那般的悍不畏死。
到底是什么,给他们这么大的勇气
相较于宋军的枪法还有行进间的配合,张良东等人觉得,宋军的这股悍不畏死的勇气,才是他们最难对付的地方。
这样打下去,莫说再坚持半个月,或许等到天亮,这唐州城就会被宋军给攻占下来。
但张良东等人却是并没有什么办法。
眼瞧着阵亡的将士越来越多,何立马组织的数次反扑都无功而返。张良东心中对坚守这唐州城已然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
或许从襄阳府守备军杀进城内的那刻起,他们就已经落败了。
何立马想要依靠着唐州护城河和城墙抵挡襄阳府守备军,本来就是个错误。
那还是老古板的思想。
有掷弹筒这等火器在,城墙和形同虚设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待得这夜枪声终于停止时,唐州城内南城区已是被襄阳府守备军拿下大半。
元军退至春和街后,两军以春和街为隔,暂且休兵。
街道上,到处都是沙袋、木栅栏布置成的掩体。有许多都已是布满弹孔。
街面上有血,还有双方将士乃至百姓的尸首。
更有许多被炸弹炸裂的坑洼。
这场双方都不算投入太多兵力的交锋,到现在,其实都已经算得上是伤亡惨重了。
谭嗣原在春和街南匆匆整军。
临时搭建的理疗所内,充斥着将士们的痛哼声和惨叫声。
谭嗣原率着几位将领和武鼎堂供奉出现在临时理疗所内,脸色凝重。
看着那些中弹或是被炸伤的躺在床上、地上的将士,以及匆忙奔走的军医们,谁都心中发麻。
这副场面,并不比那街上的尸首要来得让人轻松。
有的将士甚至连双腿都被炸断,血肉模糊。
军医在给这些将士们包扎的时候,双手都不禁在簌簌发抖。
这个年代的麻醉药还没法做到像后世那般真让人毫无知觉。
有的将士牙龈咬得出血,实在是忍受不住那种痛楚,嘴里嘶吼:“杀了我!杀了我!”
这比那些痛晕过去的将士还要让人觉得难受。
谭嗣原微微闭上了眼睛。
这时,有军中将领匆匆跑到他旁侧,道:“副军长,伤亡数量已经统计出来了。”
“念。”
谭嗣原道。
那将领摊开手中的纸,“一团阵亡四百二十三人,重伤九十八人,轻伤两百零九人……一团副团长……”
1347.血夺唐州(中)
虽拿下唐州城南城区大片地方,但襄阳府守备军却也着实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
甚至纵观赵洞庭从硇洲发家开始,除去梧州城之战等少数几场战役之外,大宋军队很少打过这么惨烈的仗。
元军虽然还不熟悉热武器的运用,但到底还是不如以前那般好对付了。
谭嗣原所率的襄阳府守备军十个团,其中尤以最先担负攻城任务的一团、二团折损最是惨重。
一团副团长在阵亡,其下十个营里,营级别的将领更是阵亡半数以上。
二团较之一团也没好少太多。
这唐州城内被占下的每一寸土地,真的是将士们用性命给换回来的。
谭嗣原麾下襄阳府守备军将士到现在,阵亡数量已然达到有两千四百有余。
这当然算是极为惨烈了。
再算上重伤的,襄阳府守备军中的战斗力量可以说已经达到接近四成。
只谭嗣原听完这将领的汇报以后,并顾不上去痛惜。
他转身,道:“全力救治这些负伤的将士。”
然后便抬步向着医疗所外面走去。
众将跟着他到临时指挥所内。
说是指挥所,其实不过是临时征用的商铺。
只其实商铺内已经是重新布置过。
堂中有用小方桌拼接而成的长条形书案。在墙壁上,还挂着有这唐州城的分布图。
这样的布置,是出自赵洞庭所写的军事教科书。在元朝军中,大概是很难瞧得到的。
谭嗣原沉着脸到指挥使内以后,当即便让士卒将麾下十个团的团长都叫到了这指挥使里来。
他站在书案后面,地图的下面。
待众将到齐后,说道:“坐!”
众将落座,他便又看向身边副将,道:“现在元军是何部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