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兴许忽必烈是怕麻烦。
但赵洞庭不怕。
消除这个年达的阶级差异,是他在大宋境内始终在做的事情,也必然要在大理境内实施。
废贵族、分田、取消世袭罔替、设立退休制度、唯才是举,这些都还只是初步而已。
哪怕是在大宋境内,赵洞庭也还有着很长远的布局。只是有些政策,还不到实施的时机而已。
朱海望看着赵洞庭,道:“那皇上是打算让海望率军前往大理”
赵洞庭笑道:“正是如此。你现行前往张副军机令的镇南军区,朕会让张副军机令派遣一支禁军于你,你率着禁军护送余飞航等人先往石城郡,助余飞航在石城郡打开局面。其后,再紧跟上刘诸温军长等人的步伐,他们打下的城池,你率大军护着余飞航一个个地去将那些顽固势力给镇压下去。有胆敢反抗的,便直接灭杀了便是。没有那些顽固势力,大理垮不了,反倒是任由他们继续掌握大权,大理百姓才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微臣领命!”
朱海望带着些许激动拱手。
赵洞庭点点头,又接着道:“这支禁军,朕便任你为军长了。不过以后朕会再设大理军区,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朱海望连道:“微臣不敢,也不会有。皇上对我朱家之恩如同再造,海望心中永不敢忘。”
“嗯……”
赵洞庭道:“你能这样想,朕就放心了。其实以你的才干,纵是让你做大理军区副职,朕也是放心得下的,只是你年纪太轻,现在资历还尚嫌不够,朕最多也只能将你封为一军军长。封赏太过,朝中其余那些将领们难免就有想法了。”
“海望明白。”
朱海望拱手又道。
只他心里,怕莫还是有些古怪的。
他是年纪不大,赵洞庭年纪却比他还要小得多。
可此时,赵洞庭在他眼中却是老道得让他觉得好似在面对陆秀夫等人似的。
这种突兀感,真是太强烈了。
好在朱海望也跟着赵洞庭这么些年,倒是有所习惯,眼中还是没露出那种古怪之色来。
赵洞庭见朱海望这般,也就不再说话,埋首写信。
信,自然是写给张珏的。
只不到两刻钟时间,便有数百字跃然于纸上。赵洞庭检查过,就递向朱海望,道:“这封信你交给张副军机令,朕已在信中让他调遣军卒给你。此军将大部分以镇南军区老卒组成,名为天微军。你且先回家中去,再陪陪家人,做些准备,过两日便先行启程往张副军机令那里去吧!封你为天微军的旨意,朕等会儿会差人送到你家中去。”
朱海望很是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信,“臣朱海望多谢皇上。”
然后他便也离开了御书房。
赵洞庭却是并未离开,就在这御书房内接连又写了数封信。然后,便让易诗雨将这些信给传了出去。
紧接着,又让刘公公宣了几个社安部的官吏过来。
打开大理局面的主官余飞航已定,他却还得需要为余飞航拉起班底才行。
等总算将这些人的见过,定下让他们随余飞航前往大理的事,天色已然是在不知不觉中黑了。
刘公公已经数次提醒赵洞庭该用膳。
待得最后那个官吏来开,赵洞庭从床榻上下来。即便是以他的修为,也都觉得双腿有些发麻。
扭了扭腰,赵洞庭苦笑着对刘公公说道:“做皇帝真是个苦差事。”
刘公公连道:“这全是因为皇上勤勉爱民,古往今来,能如皇上这般勤劳的皇帝也是没几个的。”
赵洞庭莞尔,“走,回寝宫用膳去。”
自己勤劳么
大概是算不得的。
连早朝都给取消了,还算得什么勤劳
赵洞庭忽然在想,也不知道以前那些以勤政著称的皇帝们,到底是过的什么日子。
据说是五更起,三更眠。想想,都是让人心中发麻。
他可不想做那样的皇帝。
快些,快些。快些将这大理以及将要重归大宋的淮南西路等路的基调、班底给定下来,就能轻松了。
赵洞庭心里如此想着。
可惜的是现在朝内的确缺少能力、资历两者皆有的官员,要不然,赵洞庭也不必如此伤神。
光是个大理,就让得他有些头痛了。还真不知道,等淮南西路等路回归以后,该派哪些人前去主持大局才好。
走在回寝宫的路上,赵洞庭的脑子里仍是思绪纷杂。
难道这就派遣那些科举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去
这念头刚刚升起,就被赵洞庭给掐灭。
这样太冒险了。
哪怕是如钟健那般在科举中独占鳌头的,后来又政绩不菲的人才,想要挑起某路大梁,也还需得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行。
做官儿,不是有能力就足够的。甚至绝大多数时候,情商比能力要远远重要得多。
刚到寝宫,赵洞庭就看到众女都在院子里。赵如、赵安两个小家伙分别被颖儿和张茹抱在怀里。
瞧见他,乐婵便迎上来道:“怎的这个时候才回寝宫来用过膳没有”
说着有些责怪地看向刘公公道:“刘公公你需得提醒皇上才行。”
她自是顾着赵洞庭的健康的,哪怕明明知道赵洞庭修为不俗。
刘公公没敢辩驳,只连道:“奴才有罪。”
赵洞庭心中却是温暖得很,将乐婵拥在怀里,道:“莫要怪刘公公,是朕想处理完事再回来用膳的。”
乐婵用眼神轻轻嗔他,挣出怀抱,对着刘公公道:“公公快些让御膳房送膳食来。”
赵洞庭眼神扫过院子,心满意足。
穿越到这个年代作为国君是不轻松,但他却有更多收获。无比珍贵的收获。
就是院子里这些牵挂着他,爱慕的他的女人们。
1052.新丁投诚(上)
大理。
石城郡城西侧新丁部。
新丁部是个小部族,并未被纳入三十七部之列。在部族境内,也仅仅只有新丁城这座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城池。
新丁城四面是山,其壮阔程度也远远没法和石城郡城那样的大城相较。
自数日前刘诸温等人率军拿下石城郡后,仅仅在石城郡城内休整两日,便就继续向着大理皇城前进。如今到得新丁城外。
看着新丁城那不过数米高的斑驳土城墙,刘诸温等人都并未太将其放在心上。
残破的城墙、怎么看怎么显得破落的城门,在这夕阳下,实在是让这新丁城显得暮气沉沉。
这样的城池是不可能挡得住大宋禁军的。
是以虽然这时已是接近黄昏,刘诸温等人也并没有让大军在外扎营的打算。拿区区新丁城,光是有军中猛虎、神鼎、神雷三支特种部队就已是绰绰有余。
大军在城外千余米缓缓停下。
刘诸温等人都是举起望远镜看向城墙。
这样的土墙上是容不得人的。只有许多新丁部的守军在土墙露冒出头来。
他们还在用着最为原始的方法守城。
想来除去弓箭、火油、石头等物外,这样的部族连轰天雷都不可能有。
刘诸温笑着看向旁边苗成、张红伟两人,道:“苗军长、张军长,不如咱们便分别派遣麾下特种部队攻城,看看哪支部队能够先行将这新丁城的城主府拿下来,如何”
他没说谁先破城。因为这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难度。
“好啊!”
苗成、张红伟两人都是点头。
他们同为禁军军长,虽关系不错,但也不介意麾下将士互相比拼比拼。甚至对此颇为热衷。
因为将士只有有比较,才有冲劲。而有冲劲,才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这就好似是军中会武似的。良性的比拼,对每支禁军都会有促进作用。
只正在三人就要传令的时候,那稍显单薄的木制城门却是忽的被从里面打开了。
有穿着战袍,头戴盔,盔顶簪缨的魁梧武将率先从其内走出来。他满脸络腮胡须,膀大腰圆,脸上却是腆着笑。
在他身后,还有不少穿着官服,头戴五梁进贤冠的文官跟着走出城门。
再后面,便是穿着甲胄的将领。只他们腰间佩剑,手中却是未持武器。
这让得刘诸温等人皆是微微错愕。
派遣特种部队进攻的打算自然也是暂且作罢。
随着大军出征的王子乾也用望远镜看到这些人,他轻轻驱马到刘诸温旁侧,道:“军长,这领头人便是新丁城主。”
说是城主,其实自然就是这新丁部族的首领。只他在大理影响力远远不如那些大部族,也就没有被“封王”。
刘诸温轻笑,对张红伟、苗成两人道:“张军长、苗军长,看来咱们火速破石城郡还是有些效果的。”
新丁城主带着城内这些文官武将出城,其动机已然很明显。
张红伟、苗成两人都是轻笑。
众人也并不拍马上前迎去,就这般看着新丁城主率着麾下缓缓走来。
直等到他们到得军前,刘诸温才对着王子乾打了个眼色。
王子乾会意,拍马到军前,直视着新丁城主,道:“杜城主,久违了。”
新丁是部族名,这城主当然不可能姓新丁。他姓杜,名为杜永昌。
王子乾当初攻宋虽然未曾率领石城郡内的军队,但在国都时却也见过这杜永昌。是以两人也算是认识。
杜永昌在见到王子乾拍马上前的那个瞬间,眼中就已经是露出些微惊讶之色来。
王子乾投宋的事情他有所耳闻,只没想过转眼王子乾竟然就会跟着宋军前来进攻大理之地。
这种转变未免太快。
直听到王子乾叫他,他脸色才稍稍恢复正常,对着王子乾拱手道:“王元帅,久违了。”
王子乾摆手,道:“杜城主客气了,不过数月未见而已,算不得久违。再者,王某现在已并非是元帅,而是大宋天闲军中的参谋将军。”
他脸上并没有什么难堪之色。
他不是那样的俗人。
也不觉得自己投宋有对不住谁的地方。
投宋这样的想法,在他心中藏着有许多时日了。
杜永昌又微微露出错愕之色,然后扭头向着大宋军中瞧去。
王子乾见他这样,轻笑道:“杜城主率众出城,可是要投诚于大宋”
杜永昌沉吟,终是拱手:“杜永昌愿以后唯大宋马首是瞻,听凭大宋皇帝调遣。请王将军代为引荐刘诸温等诸位军长。”
他知道刘诸温等人就在军中,其实也看到刘诸温等人。只刘诸温等人不拍马出来见他,他却也明白刘诸温等人的意思。
虽心中微微有些怒气,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形势较人弱,他现在根本没得选择。
刘诸温等人明明近在咫尺,却不出来见他。这分明是想给他个下马威,让他认清楚此时形势。
这是他杜永昌来求着宋军投诚。而不是宋军要求他们投诚。
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这两者的差距很大。
宋军要求杜永昌投诚,杜永昌兴许还有讨价还价余地。而他求宋军投诚,就意味着他是彻底对大宋俯首称臣。
他也就没资格再讲什么条件。
而刚刚杜永昌说请王子乾引荐,自是等于已经做出选择。
在将近三万大宋禁军前来,他这区区新丁部太不够看了。他没得选,只有无条件臣服,才能保这新丁部的完整。
“稍候。”
王子乾清清淡淡说出两个字,拍马回到军中。
他到刘诸温面前,对刘诸温说道:“军长,这杜永昌打算献城投诚。”
刘诸温轻轻点头,眼神再度扫过城门两侧土墙,才拍马向着前面去。有剑十四拍马跟在他的旁侧。
到杜永昌众人面前,刘诸温昂首挺胸,显得气势很足,道:“本将大宋天闲军军长刘诸温。”
他没打算对杜永昌这些人太客气。
说得不好听些,如杜永昌这些人,只是大理境内的军阀而已。甚至,说是势力雄厚的强盗都不为过。
这些人最擅长的便是恃强凌弱。对他们太客气,难免会让他们太将自己当回事。
刘诸温之前都不出来见他们,给他们下马威。现在要是对他们太过热情,那除非是脑袋发烧还差不多。
但刘诸温可以不客气,杜永昌等人却是不敢。
杜永昌连忙对着刘诸温拱手道:“新丁部杜永昌见过刘军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