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浪潮之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佛即心兮
他刚开始还嗅之以鼻,觉得三万线真没什么,因为那时候洛州市已经发展到了七十万线,等看了县电信局的发展史之后,他觉得三万线还是挺值得说道的。
县局分设时仅分得磁石交换机1部10门,1962年增为20门,1973年扩容为4部90门,1981年再扩容为6部480门,等到了1990的年时候,才四千多门。
短短六年内,增长了六倍多,如果把时间线拉到1981年来计算,更是增长了六十多倍,这个增长速度比起之前三十年简直快的飞起。
可以说,华夏交换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在1990年时,邮电部组织数百位专家预测的,乐观估计华夏到千禧年之际,这十年间,人均拥有电话数将从百分之一,增长到百分之五,这么个数值。
在千禧年,华夏人均拥有电话数是50%,是预测值的十倍。
而华为就因为这个预测吃了亏,1993年好不容易研制出了千门机JK1000,结果刚开实验局,就面临淘汰,在国产程控万门机面前,哪有空分模拟千门机的生存空间。
邮电部这数百位专家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预测失误,最重要的是没想到国产交换机居然会崛起,更没想到国产交换机能将原来每线三百美元左右的价格,给拉到四五十美元,并且节约了大量外汇。
这大概就是华夏企业崛起后,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民的益处,以及意义所在。
此时念头一转,沈伟的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的光芒,如果这三百六十万门线真的完成了,那擎天通信可是妥妥的华夏通信设备第一厂了,并且占据绝对的压制性地位,远超第二名的申城贝尔。
并且04机还有个其他国外交换机没有的优势,04机最低是两千门机,也就是一块电路板可以带2048门线,而北电DMS100、爱立信AXE10、富士通F150都是千门机,一块电路板带1024门线,只有贝尔最新的ES2000是跟04机一样,是两千门机。
也就是说同样的装机量,04机和ES2000所需要的电路板只是富士通F150的一半,并且体积和成本,以及易维护性自然就降低了不少。
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
至于说沈伟怎么想的,能不能做到,甚至背后会不会骂他,方辰已经将其全部抛之脑后,完全投入到了已经不足三十天的高考备战中了。
即便他自己觉得考上水木的把握比较大,但考试东西谁也没个准。
万一阴沟里翻船,他虽然跟苏妍的恋爱已经谈到这份上,也清楚苏妍不会因为他考不上水木就真跟他分手,但他这脸可就丢大发了。
时光匆匆而过,如白驹过隙。
随着黑板旁边,高考倒计时牌翻到了刺眼的01,几乎所有同学的表情都几乎凝固了,他们心中很清楚,不管明天后天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何,今天都是他们在这个已经待了三年教室的最后一天。
紧接着,一阵熟悉的高跟鞋声传来,众人不由面色一变,顾不得再伤感什么,赶紧七手八脚的将桌子上面的咸菜,馒头,鸡蛋等等给收回到桌子里,然后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认真的目视前方。
这种高跟鞋踩在大理石上,哒哒哒作响的声音,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比阎罗王的催命符还可怕,有时候晚上做梦梦见,能瞬间惊醒而起。
甚至有人已经在心中默数,三二一。
果不其然,在数到一的时候,班主任老刘抱着一叠厚厚的卷子跨进了教室中。
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老刘并没有向往常一样,直接开始念分数名次,发卷子,而是面无表情的环视四周,眼神中看不出喜怒。
凡是被老刘看到的人,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到也没觉得自己犯错,这就是种三年以来养成的生理反应。
“今天在讲卷子之前,我说两句话。”
说到这,老刘话音一顿,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大家,然后这才接着说道:“明天就是高考了,我不想夸大高考的残酷竞争,也不想渲染高考的灰色基调,它其实很平常,只是有理想的人追求理想的必经之路而已,明天大家以一个平常心,顺顺利利的走过这条路,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就行了,最后祝愿同学们金榜题名,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下午五点半,洛州一高门口。
刘向阳面无表情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中依旧高悬的太阳,然后百无聊赖的踢着路上的石子。
“大头,今天放学这么早,按说我早就应该兴奋的跳起来了,但我现在怎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刘向阳看向方辰的目光中,闪烁着满满的疑惑。
对于平常晚上十点半才放学的他们,下午五点半就能放学回家,那真是开了天恩。
而且今天各科老师也都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拼命的讲卷子,给他们改错题,都是大概的讲两句,然后便跟他们闲聊了起来,说说自己高考的经历,更有甚者还讲起了聊斋,可以说今天是他高三这一年中过的最为轻松的一天了。
看着刘向阳迷茫的表情,再看了看苏妍和李改梅,方辰不由嘴角微翘,轻笑了一声,但并不说话,眼睛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
见方辰卖关子的老毛病又犯了,苏妍的小手悄没声的放在了方辰腰间,根据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她已经很清楚方辰腰间哪块肉最软,捏起来最疼。
甚至就一旁的李改梅都忍不住喊了一句,“方辰。”
这一年,但凡方辰在洛州,每天下学都是他们这四人组,接触的时间长了,她已经不像刚刚知道方辰身份财富时,那么隐隐约约有些畏惧方辰了。
相处起来,几乎和正常同学没什么两样,有时候方辰开她和刘向阳的玩笑,她还会不依的瞪方辰两眼,最近甚至已经敢轻轻的捶方辰两拳。
感受到腰间如强弓劲弩,引而不发,蕴含着无限杀意的小手,方辰干笑了两声,赶紧说道:“你们这次高考的目标是什么?”
没想到方辰突然会问这么个问题,刘向阳和李改梅不由神色一晃,虽然这个答案早已明了,但今日此刻被方辰这么一问,两人不由的陷入了些许的自我怀疑。
苏妍的嘴角则挂起了一丝淡然却坚定的笑意,从她记事起,她的高考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燕大,她也一直为之而努力着,甚至她现在可以自信的说,燕大对于她而言,过不是探囊取物。
但下一瞬,苏妍的神情一变,眼睫毛微微震荡,目光闪烁,脸上自信的笑容也飞快的消失了,甚至变得有些苦涩。
她的目标其实已经变了,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变了。
不过没多久,苏妍脸上又重新挂上了淡淡的笑容,这种笑容与之前差不多,只不过少了一丝坚定,但却多了一丝柔情和幸福。
她瞅了方辰一眼,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和甜蜜,如同晨曦的一抹光辉。
这样的改变其实挺好的,是她最好的选择。
要不然,她又为什么要改变?
对吧。
“我想去燕京,上财会或者销售类的专业,不过以我的成绩,大概是考不上一本了,不过二本应该是有希望的。”刘向阳看着方辰,边思考边说道。
他现在的想法,跟当初似乎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当时他们三人组,李启明跟着方辰在岭南打拼,而他之所以能耐着性子在学校读下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辰说了,只有读更多的书,见识到更大的世界,才有能力帮助他。
他对方辰是一直心生感激的。
如果不是方辰带他发财,他的父母又怎么能有资本回家承包大棚。
现在他父母收入虽然并不算太多,但一年三五万已经算是十里八乡中,数得着的致富能手。
李改梅也更不会跟他一起。
所以,他踏踏实实的读了两年书,成绩也从顶多考个大专,变成二本稳拿,一本有望。
他期望着,等着自己大学毕业,然后进入方辰的公司,他们三兄弟就能跟当初摆摊抽奖砸金砖一样,三剑合一,所向睥睨!
而现在,随着方辰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大,他虽然还是打算去跟着方辰去燕京,但其核心思想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他已经不打算去方辰的公司了。
第七八三章 高考
想到这,刘向阳的心中闪过一丝苦涩的无奈,方辰已经不需要他了。
他这两年很努力很努力,但也只敢说有把握考上二本,一本就要看运气了。
可看看擎天通信,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抓一大把,至少有三五百个,甚至其中还有喝洋墨水的,如果再扩大到小霸王的话,数以千计。
并且这还只是现在,假如等到四年之后,那他相信以方辰的发展速度,这个数字会变成数以万计,甚至更多。
所以说,方辰真的少他一个刘向阳,不算少。
而多他一个刘向阳那?
恐怕就算多了。
他去方辰的公司,别人肯定会说,他是仗着方辰同学的身份来捞便宜,占好处来了。
这绝非他所愿。
再者,他本身就胸无大志,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十分满意了,去燕京长几年见识,然后再闯荡个几年,如果闯荡不出什么名堂,就回家帮父母销售大棚蔬菜,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也挺幸福的。
一刹那间,刘向阳顿时释然了,刚才的不高兴瞬间不翼而飞。
他刚才之所以不高兴,不过是在痛恨自己的无能和追赶不上方辰的脚步而已。
李改梅犹豫了许久,目光从方辰和刘向阳的脸上扫过,这才轻咬嘴角,开口说道:“我也去燕京。”
她的学习成绩比刘向阳还要差上不少,如果明天高考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大专的命了,这样的成绩去燕京着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她还是这么选择了。
除了刘向阳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她从小就向往燕京,向往燕京的繁华,向往燕京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世界。
她有一个在燕京长大的表姐,每次过年家里聚会,她这个表姐都会打扮的漂漂亮亮,无比精致,跟个小公主一般,而她与之相比,就是一个丑小鸭,长辈们的焦点永远都是表姐。
所以她不但从小就想去燕京,而且还想变成燕京人。
甚至她当年主动跟苏妍亲近,就是因为苏妍是从燕京来的,她想从苏妍这里了解燕京。
只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在此时此刻,虽然她还是要去燕京,但好像已经不是因为这些理由了。
想到这,她的心中一片恐慌。
听完两人的话,方辰顺手将苏妍放在自己腰间的小手攥在手中,解除警报。
他和苏妍似乎已经没什么要说的必要了,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如此。
没想到方辰竟然趁机耍无赖,而且不管她怎么使劲,都无法把手从方辰的手中抽走,苏妍气鼓鼓的瞪方辰两眼,想说些什么,但脑子一转,什么话都没说,随方辰去了。
她很清楚的知道就方辰这厚脸皮,她说了没用,而且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在刘向阳和李改梅面前表现的这么亲昵。
无视刘向阳揶揄的表情,方辰干咳一声说道:“你们的想法不都挺好的吗,又有什么好疑惑和不高兴的,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高考重要吗?重要!它是我们对之前十七八年人生,聪明才智和努力的一个总结,高考成绩的好坏也决定了我们通往下一个阶段的起点,但真的一考定终身,高考的好与坏直接就决定了我们下一阶段是什么样的,我觉得也未必。”
说到这,方辰唏嘘的摇了摇头,“人生并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真正的胜利者属于坚持努力到最后的人。”
突然念头一动,方辰下意识的瞅了苏妍一眼,他刚才那番话,并不适用于苏妍这种直接出生在终点线的存在。
“大头你不用说了,我已经想开了,当个普通人,或者事业不那么的成功,难道就不是光明的前途吗?”刘向阳的嘴角一咧,露出灿烂的微笑。
光明的前途?
方辰的神情骤然变得有些怪异,他想起来了一个句子。
在用“前途”这个词造句的时候,新华字典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句:“张华考上了燕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方辰轻叹一口气,在那个时代,这三者的确都可以说自己拥有光明的前途,人与人之间,是真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只要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那就都是值得尊敬的同志。
而在此时,恐怕大部分人已经不那么认为了。
但能考上燕大的人又有几个,他们出生的那个时代,每年出生人口都是两千多万人,但燕大一年招收的学生连两千人都不到,真正的万里挑一。
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对于其他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来说,就是前途一片昏暗了吗?
并不是的。
人生这条跑道,后来居上者不知凡几,真正的赢家只属于那些一直坚持努力的人。
明天就要高考了,方辰带着几人,简简单单的吃了个饭,相互祝福了一下,就直接回家了,连方辰和苏妍两人都罕见的没有再腻歪一会。
第二天一早,刘秀英居然早早起来给方辰买了早点。
在二老的真切关怀和注视下,方辰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吃掉一根油条,两枚茶叶蛋。
这是他们家存在不多的传统仪式之一,一根油条和两枚茶叶蛋则寓意着100分,从小到大,每逢重要考试,这两样东西就必然会出现在早上的餐桌上。
只不过,方辰想说的是,高考语文和数学,满分其实是120分的……
不过这还无所谓,问题最大的是生物,生物只有70分,那真是打死他,他都不可能考到100分的。
而且等到明年的话,语数英理化五门,都会全部变成150分,也正是那一年,奠定了英语三大主课的地位。
吃完饭下了楼,方辰就直奔苏妍他们家楼底下,等待苏妍下楼,他这一个月以来都是如此。
没等两分钟,就只见一道倩丽的身影骤然从楼梯上飞奔而来。
苏妍冲着方辰微微一笑,然后便顺手将手塞进了方辰伸出的大手中,像往常一样,边笑边走着,从两人的身上似乎感受不到分毫所谓高考的压力。
高考对于苏妍来说,已经是十拿九稳的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