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因为就在朱大壮射出羽箭的那一瞬间,李自成脚下的那一匹雄壮健硕的战马,竟然在大道上拐了一下马脚,让李自成的身形不由自主地往前扑了一扑,虽然最后在他熟练的骑术之下马上就反应过来,及时后仰,可也正是因为这一扑,让朱大壮本身正中眉心的那一箭,最终只能射在李自成的发髻之上,让人颇感懊恼。

    而彭志海射出的那一箭,则是不出意外地落了空,一箭射在了李自成胯下那匹高大河套马身上,剧痛之下让战马从前翻突然变成人力而起,将刚刚才勉强控制住前扑身形的李自成隔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算再是老手了,李自成狠狠拉紧缰绳的动作,依然阻止不了自己向后倒下去的惯性,随即被战马甩下身去,而他的一只脚则被扣在了马镫之上,一时脱不了身。

    用语言叙述这一番动静似乎很长,可是在实际现实当中却仅仅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就连围在里李自成申辩,保护他安危的百余亲卫都没能反应过来,李自成久被事多刺激地战马拖着一条腿往远处奔驰而去。

    “救将军!”

    “有刺客!!”

    这个时候,李自成的亲卫们才反应过来,同时手忙脚乱地大喊大叫,并抽出腰间的长刀武器,四处观望,或是追着起步的李自成坐骑而去。

    此时刚刚刺杀失败的朱大壮和彭志海,没有试图再找机会再补一箭,他们很清楚今天的新活动只能这样了,虽然可惜没能射到李自成,不过他们也该是准备逃亡了!

    两人丢掉手中到长弓,悄悄从隐蔽的暗哨位置当中退出来,然后头也不回地沿着山丘当中低矮的灌木丛,往身后三里多远的大片丛林当中奔去。

    “发现刺客,两人,正往东北方向的丛林跑去!”

    两条腿的毕竟跑不过四条腿的,彭志海他们刚刚跑出山丘灌木林,很快便被骑马爬上山头的里李自成亲卫给发现了,同时开始大声招呼山下还没有爬上来的骑士。

    不过幸运的一件事情是,因为彭志海误打误撞地一箭




92 结果
    千钧一刻,在李自成亲卫骑兵距离彭志海两人仅有不足十余丈,若干支羽箭从彭志海二人身边呼啸而过,“噗通”一下,彭志海二人一个猛子扎进了眼前的河水当中,河水泛起几丝涟漪,而他们两人踪影却是消失无踪了。

    洪门出身的人,若说有一个共通点,恐怕就是他们的水性是一等一的好,只要在水里,他们就是如鱼得水,分外的自在。

    而相比之下,李自成的亲卫骑兵陆战实力倒是强悍,可是作为北方内陆人,几乎十个人有五个人都是旱鸭子,在此时初春的冰冷河水当中,怕是还没扑腾两下,就成为河中的冤死鬼了。

    “嗖!嗖嗖!”

    十余骑骑士驻足在河岸边上,看着平缓流动,涟漪渐小的河面,骂骂咧咧当中一边在周围四处搜索,同时注视着河对岸的动静,一边则发泄似地往河中央射出手中的弓箭,似乎将平静的河面当做了其目标。

    小半个时辰之后,这二十余骑战士在河岸上下三四里范围内搜了个遍,依然没有发现刺客点踪迹,最后只能悻悻然地打道回府,前去跟主官复命。

    而此时的彭志海二人,早就已经越过河对岸,在河道下游四里多远点方向一个隐蔽的山洞中,脱掉湿漉漉地水靠,换上早就藏在洞中的一身噗通百姓装扮。

    随后两人就从洞中穿出,左右紧惕四顾,走着一条隐蔽山道,绕了一个大圈往宋家沟的方向疾步前行。

    其间,他们两人躲避了四五伙前来搜索原野山林可疑人物的农民军队,主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刺杀,虽然失败了,但是他被战马拖行着,依然受了不少外伤,因此其麾下队伍自然少不了药上蹿下跳,好生寻个目标,为主将发泄一番怒火,也好回去交差。

    当然,最终受苦的,还不是荒野当中躲藏的一干百姓们,原本以为躲在深山老林当中就能逃过一劫,可是哪里想到之前对躲在山中零散百姓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农民军队,突然疯了一般在山野之间四处搜索,只要看到有活人迹象,上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砍杀,将其横尸荒野。

    李自成虽然因为战马突然踏空一步,而避免了当场被射死的局面,但也因为战马拖曳着奔行了一百来丈,腿上出现骨折,身上多处擦伤,看样子也要好生修养一顿时间。

    随后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装病在家的彭志海与朱大壮二人有惊无险地回到了自己都住所,随后询问了身边下人心腹之后,也不见有人在这哥时候找上自己,这才在心里放心了!

    随后自然是装模作样地询问李自成得情况,借以了解自己刺杀所达到得战果。

    虽然刺杀失利了,李自成生命没有危险那已是既成事实了,但是在最后一眼看到李自成被战马拖在地上摩擦的画面,依然让彭志海他们抱有几分希望,能够重创李自成。

    不过得到的消息让彭志海他们有些泄气,李自成虽被

    战马拖曳了百余丈,可是毕竟是戎旅出身的人,反应和自保得意识非常到位,身上的伤痕除了脚腕处卡在马镫上有些骨折迹象意外,其他伤痕更多只是擦伤,清洗一下伤口问题应该不大。

    仅仅一两个时辰而已,草草清理过伤口的李自成,听说就已经能够勉强下地行走,开始布置手下针对之前的刺杀,进行报复和盘查了!

    &nbs



93 终到收获时
    基隆镇接到来自平定县宋家沟关于这次刺杀李自成的行动始末,已经是三月初的时候了。

    李天养拿到这份详细的刺杀行动之时,虽然已是心中有所准备了,可是也不无摇头,很是惋惜这次计划的失利。

    甚至,李天养总有一种感觉,这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一种力量,在阻碍着李天养这种剧烈的改变历史的行动,否则也不至于李天养派出的无数伙刺客,最终总是因为一次次的意外而失败。

    到现在,李自成依然活蹦乱跳地在扩张着他的实力,并沿着固有历史的轨迹,去迎接他璀璨的人生。

    而李天养也终于决定,不再去下这样小手段,而是稳扎稳打,继续不停发展扩张自己的实力,这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刺杀李自成等人,洪门已经损失了数十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精锐了,若是没有这一出的话,这数十名精锐接下来所能够带给洪门的回报,恐怕也是不小了。

    在下定了决心之后,李天养也让谍战所的间谍精锐们停止了刺杀计划,专心致志地完成他们的首要任务。

    笨港联盟已经开始名存实亡了,包括莱克巴顿这样对李天养抱有强大仇恨之心的族长,嘴中也渐渐开始接受来自洪门的领导,他们麾下的族人也已经开始习惯接受洪门的招募等等事宜。

    最重要的一点,洪门再也不被土著人视为外人,大家都以笨港仁自居,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李天养自踏上大元岛这片土地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发展的一条道路。

    仔细算算,到现在崇祯五年为止,李天养他们从踏足大元岛开始,已经过去了小十七年了,李天养也从曾经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如今一个不怒自威、跨入而立之年的一方诸侯人物。

    能有今天的成就,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天养到驯化之策,到如今接受洪门汉化教育的第一二匹土著子弟们,已经成为各部族当中的中坚力量了;而新生代的土著子弟,更是从小就在华夏文化当中成长起来的。

    拉厚克、莱克巴里这样原本各部族的高层核心,如今也已经开始退居二线,或早早过世、或成为部族长老,将手中权利下放给了接班的部族子弟。

    古代人均寿命并不长,大明朝平均三四十岁左右,而为生环境更差的土著部族,人均寿命更是不足四十,让他们的接班人早早开始磨炼,已是常态了。

    而已经汉化了的土著接班人们上岗之后,他们便自然而然地倒向了生活环境更优越,文明程度更高级的洪门,哪怕其中也有人保持对于部族的忠诚,可是那也仅是极少数人,在大势面前,那有如螳臂当车,无伤大雅而已。

    随后,洪门在这几年里,组织了一次次联盟清剿活动,此时整个大元岛上都已是笨港联盟恐怖的传闻,除了横贯东西的雪山、中央、玉山山脉上还有残留的大型部族以外,大元岛东西海岸线和平原地带,再也没有千人以上规模建制的土著部族了。

    接下来就是消化清剿出来的庞大地域,稳步扩张自己实力的时候了。

    之前还碍于名声,洪门对于土地兼并扩张上,还要在联盟委员会上提出议案,给予各部族一个交代,到现在洪门在

    各个地域当中扩张土地,开辟据点等,都不需要得到联盟成员的同意了。

    大元岛在整个大明王朝疆域看来,自然是小的可怜的,可是在笨港联盟这群体制化人看来,依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疆土,他们自己的发展虽然同样不慢,可是相比他们一次次清剿中占据的土地来说,再大的野心在可怜的人口面前,也只能徒然地慢慢扩张。

    而且,大家已经



94 哀伤
    四月份的天气已然闷热,吴老夫人也在快要迈入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走完了她最后的人生。

    按照百善孝为先的原则,此时的李天养虽然不至于辞官守孝,但是他也同样上书朝廷,暂时停下水师提督的职权,专心在基隆镇中操办老人家的丧礼。

    吴老夫人这几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那是一个不争得事实,古人的卫生环境、医疗环境本就较差,老人家能活到现在已经算是一个喜丧了,至少离去之时,老人家并没有一点病痛,而是安详的离去。

    李天养的心情同样沉重,吴老夫人对他的宠爱,从小就展露无疑,哪怕随后又有了李天生、李天放等几个孙儿孙女,可是作为长孙的李天养,依然是老夫人最疼爱的那一个人。

    穿越到古代,也正是老夫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对李天养那一份独一无二到宠溺,让李天养很快就板正了态度,与这个时代,与这个家庭产生了羁绊,渐渐安稳了下来。

    如今老夫人的去世,也意味着李天养从今以后便少了一个把他当做宝,不管在外面如何威风八面,回到家里,李天养依然是老夫人眼中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整个洪门也为吴老夫人默哀祷告,到处都悬挂着一片洁白的灯笼、挂饰,以几年这一位从来没有因为李天养的权势而胡作非为,反而经常带着三娘她们这些女眷一起,到处做着慈善,带头资助了无数刚刚来到洪门各地定居的人。

    正是有着老夫人的带动,洪门得中高层的家眷们,敢于为非作歹的向来极少,而且在李天养有心为渐渐年老的吴老夫人找点事情做,以打发老人家闲暇无聊时间的心情下,老人家还喜欢走访洪门生活富足的各家各户当中,劝说起大家捐出那些没有用的旧衣服、有些年头的旧家具等,拿来送给那些初来乍到、一无所有的流民人家。

    渐渐地,在老夫人的带动下,洪门上下很多人家户都开始接受起这种慈善事业,不但将家中用不着的、多余的物件儿捐出来,同时还会捐钱捐粮,一起跟随着老夫人时常走近洪门底层百姓人家当中,去探访他们的需求,同时资助他们在洪门地盘当中过得更好。

    吴老夫人本就笃信佛教,对于李天养都这一安排引诱,自然是极为欢迎的,甚至有些时候还拉着他这个洪门首脑,强硬地对他提出意见,分享她老人家从底层听到到种种不满,也给予了李天养很多启发。

    就像黄攸然在底层百姓当中的威望一样,吴老夫人不带任何个人的无私奉献,也在长年累月的实际行动当中,获得了洪门底层这些乡亲们的由衷尊敬。

    这一番老人家的去世,基隆镇李宅设置的灵堂处,从一开始就是人流涌动,络绎不绝。

    在前来祭拜老夫人的人群当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李天养的身份而来,而是前来感恩怀念老夫人的。

    李德同样回来了,作为孝子,

    李德这些年其实一直都想着要把吴老夫人给接到吕宋去住的,然而一来老夫人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衰弱,长途跋涉对她老人家都伤害太大了;二来也是老人家舍不得离开基隆镇,离开自己都孙子,还有自己在基隆镇中找到的事业寄托,最后都被老夫人给拒绝了。

    虽然,老



95 安排后事
    李天养最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端倪。

    李天生早年间在潭门老家之时,就被其生母朱娟,教导得在脾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李天养也曾努力想要纠正过,将李天生送进了洪门在潭门开设的大众学堂当中去,每个星期大半时间都在学堂度过,仅有周末回到家中,试图通过减少朱娟与李天生之间的相处时间,同时让其他同年人来同化他,却不成想,最后又被自己一手破坏。

    李德被李天养怂恿离开了琼州大本营,带着朱娟她们南下吕宋,最后定居在阿帕镇当中,让李天养想要改变李天生性格缺陷的想法落空了。

    天高皇帝远,李天养没有理由将李天生带在身边培养,毕竟父亲和母亲都在远方吕宋群岛当中,李天生怎么也不可能脱离了这两个至亲身边。

    到如今看来,李天生还是被朱娟培养得,出现了一些问题。

    当然,问题其实不算是很大,有李德这个霸道父亲在上面镇压着,又偏居在一片蛮荒之地,就算再是骄奢跋扈,也到不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地步,但是李天生骨子里透出来的那一股傲慢与对谁都一副轻蔑之情,却被李天养从他那一身文儒之气当中给看透了。

    李天生还没有官身,算不得真正的儒士,就已经把儒人身上那一骨子自视高人一等的去带你给学了个全。

    从平时展露出来的一些端倪中,不难看出,在对待身边下人的时候,李天生总是或多或少露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很是让李天养从心里反感。

    哪怕李天养自身如今已是身居高位了,但是平日里点生活当中,李天养却从来没有摆出过一副高人一等的气势,更别说歧视别人。

    虽然,很多时候的决断当中,李天养很是冷血地,让自己麾下的儿郎前赴后继地去送死,去为己方团队开疆拓土,可在李天养的内心里,依然认为大家都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尊贵。

    这本就是后世世界带给李天养的稳固三观,直到现在也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正是这样的三观,让李天养从来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对那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皇位和黄权,有丝毫的敬畏之心。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李天养总能从自己这个弟弟到眼神当中看到几丝被其掩藏起来的敌视与怨愤之情。

    “我也老了,你看什么时候去阿帕镇中待上一段时间,跟叔叔伯伯们打打招呼呢”吴老夫人的去世,对李家人中打击最大的不是李天养,反而是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侍候在老夫人身边的李德。

    颓废的语气当中,李天养听到几丝懈怠和退意,此时站在李天养面前的老人,再也不是一直想要在李天养面前保持尊严,一心想要在李天养面前树立父亲威望的那位狂鲨帮大当家了,而是一个垂垂老者想要开始安排后世的模样。

    李德这两年开始,身上的病痛是一天比一天多,一到阴雨连绵时节,李德整个人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处不疼的地方,到处都是

    早年间负伤之后所留下的后遗症。

    这也是区区几年时间不见,李德就从一个中年壮汉,变成现在这幅老人模样的原因。

    也正是基于对自己身体情况的了解,李德这番来到基隆镇,除了是来奔丧守孝以外,同样也是在准备着安排自己基业继承人。

    别看这么些年来,李德貌似对于在海
1...209210211212213...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