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而因为大元岛地处亚热带气候的缘故,三月份的大安港就已经与北方的春夏之交没有多少区别,因此只是简单适应了一下环境和气候之后,好多母马就开始出现了发情迹象。
如此以来,大安港中的牧养人手就显得不够了,特别是那种有一技之长、懂得引导马匹、牛羊交配的牧羊人,这样的好手基本上也就是北方那边居多,南方实在少见得很。
而且,牧场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牲畜,甘大彪麾下说实话除了建筑人才以外和拓荒的人手以外,还真心有些觉得人手不够了!
故此,甘大彪急需要从李天养手里要些人手和权力过来,为牧场的发展打基础,特别是招募有技能的牧养人和驯养人,算是此时大安港的重中之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千里之外的东江镇区招募。
很快,甘大彪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只是比甘大彪想法更早,李天养早在何勇带回几个牧养人之后,就已经下令让何勇继续在东江岛上招募辽东牧民了!
笨港那边虽然没有调集人手过来,但是随后齐三在山东灾荒之地招募的数千流民却在第一时间给安置在了大安港,也算减缓了不少大安港的劳动压力。
不久,又是两批共计四千多的山东灾民被齐三给安排到了大安港,有了这总共六千多人的大明百姓加入,大安港也算是慢慢有了生机。
去岁山东飞蝗遮天,秋收粮食十不存一,到如今开春时,整个山东已经陷入到一片饥荒之中,让齐三逮住了机会,狠狠招募了六千余人。
新招募的牧养人和驯养人暂时没
第857章 蝴蝶的翅膀
李天养这几天心情不错,何勇东江岛一行,不但带来了大量笨港团队需要的牲畜,而且还与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建立了一条稳固的贸易线。
于此同时,何勇还带回来一个振奋人心得消息,就在正月里的辽东,大明按察使,镇守宁远的袁崇焕及其麾下大将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等,以及守备何可纲共御后金努尔哈赤十余万大军于城下。
此时努尔哈赤大军已经连续攻陷了锦州、松山等七座城池,大明军队一片哀嚎,乘胜追击的后金军队本想一鼓作气拿下宁远,最后却在宁远城上无数的火炮下铩羽而归!
甚至就连当时后金雄主,李天养少有能知道名姓的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战斗当中受到大炮波及,据小道消息说是受了重伤。
宁远城下受挫,后金军转而攻击辽东粮仓觉华岛,妄图夺取岛上无算的粮草人口,最终为东江镇毛文龙所乘,偷袭永宁,致使后金后防不稳,最终退兵。
这是大明朝天启年来少有的大捷,当捷报从辽东抵达京师之时,举朝欢庆,京师震动。
何勇能够如此清楚这场战事的动静,还多亏了当时正在兴头上的毛文龙总兵官,将此事当做他人生一大辉煌成就来摆谈炫耀。
不过当何勇一一将这些详尽的辽东战局实情回报给李天养的时候,李天养的心里其实是在深深后怕的!
在李如意隐约的回忆当中,似乎后世历史当中是有这么一场战役的,仿佛间似乎现在辽东谣传的努尔哈赤被炮击重伤也与李天养仅有的历史记忆相匹配。
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这场战斗中立下大功的十一门红衣大炮,差一点点就被力图给收入了囊中。
李天养无法想象,若是当初自己真的使尽手段,将这十一门红衣大炮给收入麾下之后,还有没有这场名震后世的宁远大捷呢
以李天养与澳门葡萄牙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大明朝派人前往澳门采购大炮的信息,又怎么可能不会被李天养得知呢
当时,李天养就想着,看看是不是能从中斡旋,将葡萄牙人为大明朝采购的红衣大炮给转手买过来,最起码也要分润一半数目的红衣大炮才是。
对于正在置换战船的洪堂来说,“杨帆式”战舰上搭载的火炮口径和威力,再也不是四百料福船所能比拟的。因此,等到新鲜铸造的“杨帆式”战船服役的时候,四百料战船上所搭载的千斤佛朗机炮,不但在威力上不足以发挥“杨帆式”战船的优势,而且在炮火数量上必然会带来很大缺口。
虽然这几年,以成才为首的笨港研发园与匠佐坊的合作一直持续不断,火炮的铸造技术也在稳步提高,但是真要想做到像西洋人那样的大威力火炮,笨港这边还是差了一点火候。
因此,笨港更多点时候,还是通过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采购大量的大口径火炮,但是卖方市场之下,虽然为了保持与强大洪堂之间的关系,两伙西洋人都不遗余力的保持与笨港的良好关系,可是欧洲与大明朝动辄半年以上的航程,让李天养大规模采购大威力火炮的想法落空了。
因此,当得知大明朝官方向葡萄牙人采购十一门红衣大炮的时候,李天养就在打起这十一门大炮的主意来。
最终李天养他们笨港还是抵不过人家大明王朝在葡萄牙人眼里
第858章 重大突破
李天养倾家荡产,最终的收获也是不负众望,将近四千匹牛马牲畜被何勇带了回来,与之一起回来的还有两千多永宁城中的百姓,其中不乏熟练的牧养人和驯养人。
倒并不是说笨港金库得银钱只能采购倒这些牲畜,而是以何勇这只规模的船队,也就只能装运这么多的牲畜和人口了。
别看就这点牲口,花费的银钱却是以十万两计,就李天养他们笨港这些年来铺张开的摊子,这十余万两银子下去,也差不多算是掏空了笨港的积蓄了,何勇最终带回来剩下的银子也不多了。
同样是没有阉割过得马匹,只是可惜的是,这批马匹当中依然是以高丽马为主,河套、蒙古马依然不是很多,良莠不齐的马匹挤在狭窄的船舱当中,一路上又死了百余匹,那可真是心疼死了何勇和李天养。
这批牲畜规模实在庞大,为了能多运一点牲畜和人口回来,就连新下水没几个月的十艘“杨帆式”战舰船舱也被征用了,不是挤满了招募的永宁百姓,就是挤满了牲畜。
所性除此之外没有再发生什么幺蛾子,就算海上有人想要看打这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主意,但是看看身边围绕在船队周围的十艘带着异域风情的西式战船,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
不过李天养不惜暴露自己“杨帆式”舰队实力,也不是没有给他带来更多好处,至少当这支庞大舰队停靠在东江岛上的时候,东江镇总官兵毛文龙却又换了一副更加亲近的面孔面对何勇!
能够征集这么一支舰队的存在,那是一种实力的体现,特别是“杨帆式”战舰明显西式风格的战舰,对于以作战为生的毛文龙来说,哪怕没有真正见识过西洋人的战舰威力,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只要这些“杨帆式”战舰能有传言中五分实力,那都是一个不得了的数据。
而面对毛文龙的热情招待,何勇又怎么好意思拒绝毛文龙想要登上“杨帆式”战舰一观的请求呢!
真正踏上“杨帆式”战舰参观,与在地下围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因为“杨帆式”战舰大规模装备洪堂舰队,从以前四百料战船上卸下来的火炮数目远远不足以装满“杨帆式”战舰足以容纳近五十门大炮的炮位。
同时也为了不招人眼球,李天养他们在甲板上并未装备任何一门火炮,而是在第二层布满了炮位。不过平时的时候,二层炮位的炮口也是隐蔽起来的,外面无法看到,只有走进二层船舱的时候,你才会看到密密麻麻二十余门火炮分列战舰的左右两侧。
而“杨帆式”战舰,比之四百料战船厚出一倍左右的防御装甲,就睡觉安自己手中有一支水师的毛文龙,都不得不对这么一艘战舰的整体实力感到汗颜。
仅仅是简单参观一回,毛文龙就能断言,自己麾下怕是没有一艘战船的整体实力能赶得上这艘“杨帆式”战船。
只有实力才是获得别人尊敬的最好方式,以前的时候毛文龙礼遇何勇,只是看在何勇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但是现在毛文龙对何勇客客气气,那却完全是看在笨港团队战线出来的强大实力身上。
光是这十艘“杨帆式”战舰,怕是就比毛文龙自己麾下那支数千人规模的水师队伍还要强悍了!
当然,毛文龙不是没有对这么一支强大实力的舰队动心,可是看看“杨帆式”战船上每个水手穿着的不伦不类的大明军服,毛文龙再是胆魄过人,可也不敢窝里反,对自己人下手啊!
就为了拉拢这支强大水师的提督,毛文龙在这回的交易当中,特地从自己的骑兵队伍中挑选了一批良种河套马,以及一匹据说是大宛良驹的千里马作为礼物,送给远在大元岛上,素未谋面的李天养。
而有了这么一批牲畜和人口得补充,大安港的牧场基本上可以说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了,接下来就要看甘大彪得能力和作为了。
“将军,研发院陈院长请您去一趟!”李天养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吃午饭,突然一个士兵走了进来。
“成才他说有什么事情吗”李天养皱眉,平静询问道。
“信鸽上面没有细说,只说让您亲自去一趟!”
“嗯,知道了,就说我马上过去!”李天养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研发院作为研发机构,长年累月消耗大量的金钱和资源,但是直到现在为止,他们研发进度都是以季为单位,甚至很多研发几年都没有一点进展,也不稀奇。
到现在,研发院已经基本上完全由成才管理了,曾经与他一起作为研发院领导的杨志,现在已经是笨港造船厂的厂长,专门负责“杨帆式”战舰的建造,以及对第二代战舰的研发。
相比起成才脑子的灵活以及天马行空般的想法,杨志的才智更多展现在对一样事物的改良,从这些年他们两人的研究方向上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杨志在研发院的作用,远远不如他在造船厂的作用大,到现在他们两人也
第859章 错有错着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
然而对于李天养他们团队来说,他们这一剑磨砺的时间可远远不止十年光景了!
从潭门齐心堂诞生一来开始,李天养他们其实就开始投入力度放在研制火绳枪和火炮上面,只是受限于当时材料资源和人力等条件,就算李天养明知未来是火器的时代,也无法投入太多在上面。
到了李天养他们来到笨港定居,并蓬勃发展起来之后,有了更宽裕的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等支持,成才他们研发院就没有再停止过对火器的研发。
特别是到了笨港以后,笨港团队先后与澳门葡萄牙人和西洋荷兰人之间关系渐好,当初李天养悄悄运走藏起来的荷兰工匠,以及从澳门铸炮厂悄悄偷过来的技术资料,对于成才他们的帮助着实不小。
正是有了来自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这些年来成才他们自己的研发结果,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或许在外人看来,今天成才他们研发院的成功有很多偶然,但是在李天养他们自己得内心里,他们深信自己回成功,只是他们没法估算到,成功就在今日而已!
“其实铸造大炮的技术我们已经吃透了,香山澳的生铁铸炮和铜炮铸造技术早两年间我们就已经能制造出千余斤的火炮来!”
“至于两三千斤的巨炮,我们也不是不能铸造,可是毕竟是偷师人际圈西洋夷的技术,我们铸造出来的大炮威力总是比人家住奥威力差了两筹。”
“这些技术,不是光靠我们偷师,或是通过那几个普通西洋工匠就能突破的,所以在面临屏障以后,我们就决定在铸炮材质上做出突破。”
“众所周知,铜炮的延展性和铸造性能不错,但是随着大炮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材质偏软的铜炮内膛总会出现变形;而生铁铸炮更加方便简洁,可是生铁性能上偏脆,铸造时容易产生气泡、裂缝等瑕疵,这些都是铸炮的大忌,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
“倒是百炼精钢的材质极为适合铸造大炮:它的材质坚韧而富有弹性,同样厚度比铜质和生铁材质能够承受更多的火药,这就意味着它们铸炮成功之后必然比铜炮和生铁铸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只是大家也都明白,钢材的性能虽好,可是它的产量有限,大明朝据说年产量不过十数万斤而已,用它来铸炮实在奢侈了些!”
“好在当初姐夫你给我们大家设计了高炉炼钢的技术,直到去岁年尾的时候,我们的高炉炼钢技术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一炉就能生产出数千斤的钢材,完全能够支持我们铸炮需求!”
“不过我就想问一下你啊姐夫,当初你怎么就知道这高炉能够炼制出钢材来呢”这是成才一直憋在心里的一些疑问之一,很多时候李天养总是仿佛未仆先知一样,给出了一个方案的结果,而他们需要做的却是补足其中的过程,比如皮蛋、肥皂、水泥等等。
“这个嘛,其实也是小时候我都不记得从哪本古书上看到这么个方法,然后依样画葫芦给画出来的,现在都不大记得清楚是什么书了!”李天养很是尴尬,随着这些年成才他们的进步成长,以前李天养还能糊弄过去的事情,现在在成才他们面前,很多时候都无法
第860章 沧海遗珠
不管怎么说,阴差阳错之间成才他们用错误的技术支持,通过修改研发愣是将后世数百年才成功的量产钢铁技术给提前实现了,对于此时的笨港团队来说,意义重大。
铸造材质的性能提升,那么被西洋人严格保密的铸炮技术上的差距,也就就此追平了,甚至还有超出。
有了自己的铸炮技术,李天养他们就不用再被西洋人卡住咽喉,一直被西洋人各种借口理由推脱,付出定金却大半年甚至一年都不见自己需要的大炮到手。
而量产大威力火炮对于洪堂来说,意义更大,“杨帆式”战舰的服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回李天养派出十艘战舰随同何勇北上运载牲畜,并不是洪堂所有的“杨帆式”战舰。别忘了在遥远的琉球王国吴曙手中也有四艘“杨帆式”战舰,吴巨仁和赵兴斗手中也同样拥有四五艘“杨帆式”战舰作为主力。
“杨帆式”战舰的性能不用多说,就算放在巨舰横行的欧洲列强当中,也差不多能够归类到二级战列舰当中,只是因为笨港团队自己无法量产大炮,而采购大炮又受到西洋人的各方刁难,使得“杨帆式”战舰直到现在也没有将所有炮位补足,火力明显不够。
而钢铸大炮的研发成功,意味着在未来可见的日子里,洪堂“杨帆式”战舰的炮火威力将得到补齐,到时候光是如今笨港所属的二十余艘“杨帆式”战舰,就能帮助笨港纵横驰骋在大明辽阔海域当中,再也没人能够挑战洪堂在大明海疆的霸主地位。
比如现在让李天养有所顾忌的静浦颜思齐一伙人,等到洪堂“杨帆式”战舰列装完成之后,到时候就算他们人数优势再大,笨港也能以微小代价将这伙人消灭在大元岛上!
“当然,除了在材质上有所提升之外,其实我们在炮膛上也花了很多心思,你在鸡笼山用的那套水坝和轴承联动系统我们也用上了,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套机械,能够稳固地打磨新出炉的炮膛内径,使之更加圆润和规整,废品率骤降啊!”说道这会的研发,成才是停不住嘴了,拉着李天养就是一顿噼里啪啦的唠叨,试图将他们为铸造大炮所研发的其他技术一股脑地说与李天养听。
“轴承联动系统打磨”李天养毕竟是后世过来的人,当初也出外省打过工,在江浙一带五金工厂繁多,他也是实地去进修过车工、冼工的,对这些成才所说的机械差不多一点就透。
甚至,李天养还插上嘴,被成才提醒一般说了一句:“那你们能不能试着在这炮膛内加上一条膛线”
“膛线这有什么用吗”成才不解。
“这膛线啊,就是在炮膛的内膛中拉出一条细小弧线的凹槽出来,这样射出来的炮弹就能带着强烈得自转,产生更大的杀伤力!”李天养结结巴巴地将自己不知道从哪本小说里看到的关于膛线的作用给说了出来,让成才颇为诧异的看着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