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最后还是郑芝龙发出的一封封拜帖打破了这份僵持,当郑芝龙带着人手在海贼区中一伙伙有实力的团伙和联盟中走过一圈,并许下以后各不相干的承诺之后,很多团伙也就此放下了对郑芝龙飞龙帮的敌对状态,彻底承认了对方在琉球海贼区存在的事实。
笨港这边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事情几乎已经是尘埃落定了,当李天养得知这个情报的时候,当场就把巩柱义这个家伙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若非巩柱义本人不在,说不得李天养还得动手教训他一回。
“真是一群蠢材,早就让他们多加防范,多加防范,到了还是让这个郑芝龙在海贼区给站住脚跟了!”李天养骂了一上午了依然不解气,此时回到家里还是忍不住在嘴里发出怨气。
不仅仅是郑芝龙在李天养身上感受到了冥冥之中的竞争对手味道,李如意又何尝不是在颜思齐和郑芝龙身上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威胁。
毕竟是在后世历史当中留下了浓厚笔墨的两位名人,虽然李天养历史学得不好,并不知道这两位在后世学者当中的大名,但只是简单一番面谈,李天养就从两人身上感受到了与其他大明人截然不
第852章 编织罗网
美好而温馨的生活,在李天养第二天一大早踏出家门的那一刻,就被他重新深埋进心底最深处。
“给巩柱义发密信,让他发挥他最大的影响力,将郑芝龙所谓飞龙帮给我牢牢限制在现在的地盘上,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否则日后此贼必是他们的心腹大患!”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一件事情,李天养就下达了今天的第一道命令。
“明白!”谭松韵将这道命令记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上面。
派吴杰特战营精锐前去侦查静浦港的情报信息,数日前有了回报,这是笨港迄今为止获得的关于颜思齐等人的第一手情报。
“颜思齐,福建漳州海澄人,万历三十一年杀人逃亡倭国,初以裁缝为生,后插足海上贸易,打家劫舍,成为倭国海域名头不小的海寇,只因倭国有李旦大海主长期把持,到后来颜贼声势亦不过数百人而已。”
“后因其在大明朝海客当中的威望日隆,倭国大名委其为平户甲螺,以协调大明海客与平户官方之间的矛盾纠葛。”
“天启四年,因不满德川幕府上台之后对大明海客的盘剥与抵制,颜思齐伙同其二十七位结义兄弟,妄图在平户掀起暴动,最终因行事不慎为倭国官方所知,不得不提前逃窜出倭,最后落脚静浦港!”
“到如今,颜思齐一伙,在他们所谓的静浦港中定居已经有一年半左右,其中人员配置如下:定居其中百姓以倭国大海主李旦旧部为主,大致有八百余户,近五千人。后又从海澄、南安等众义兄弟本乡亲里招募了不少壮勇过来,以及从倭国百姓中招收了不少流民,又有三千余众。”?“郑芝龙继承大海主李旦的战船有七十余艘,加上颜思齐手下有一义弟,名杨天生,为泉州晋江船主,祖辈皆是造船为生,手下海船数十艘。”
“颜思齐本人及其二十七兄弟,加在一起共计有战船近百艘,货船四十余艘,如今正往来东倭与南洋两线贸易,发展极是不错。”
不仅仅是吴杰他们就近前往静浦侦查实地情况,而且在倭国平户、泉州海澄等地的外卫情报人员也都出动,从颜思齐等人各方面着手,深入了解到颜思齐等人过往。
“…………”李天养沉默良久,本就有预感觉得颜思齐等人会给笨港带来不小威胁,如今得到吴杰他们汇合的具体情况之后,李天养更是觉得对方会是自己等人的心腹之患。
“不过据吴营长回报,听说静浦那边也不太平,如今正跟周边土著人产生纠葛,大家打得如火如荼!”
“而且,因为水土不服、寄生病虫等原因,静浦那边直到现在也还一直有人员折损于打摆子、血吸虫病当中。”
大元之所以成为一个臭名昭著、令人望而生畏的蛮荒之地,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笨港能够客服诸多不利因素,那还是李天养他们来时对于医疗环境、医药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又花了无数时间才有了如今的安乐太平。
而又受笨港联盟大力扩张的影响,此时此刻的大元岛上土著部族,不是成为笨港联盟一员,就是听到其他逃窜而来的土著居民各种铺天盖地的谣传影响,对其他外来族群产生了极大戒备之心,再不复当初李天养他们初来乍到之时的友善。
故而,直到现在,静浦颜思齐他们的驻地,依然还会有不少战损和非战斗损失,对于他们的团队而言,影响不可谓不
第853章 笨港继续种田
距离笨港联盟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过去,已经有半年多点时间了。
笨港联盟麾下各成员部族们的发展规划也进行到了一定的地步,最重要的一点,划分各部族土地猎场的工作组,此时已经进入了尾声。
以前大家只是粗略的在某个山头显眼之处做个标记,或是以某处天然地势作为分割线,使得以前大家总会因为标识不明而出现的矛盾,随着这回工作组在丛林中使用水泥构筑的石碑,百米一桩为界划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彻底解决了大家来自生活中越界的摩擦。
四通八达的道路修建,因为原本就有的基础,加上现在并不缺乏甚至说是富余的劳动力投入,很快就在各个部族新据点中开花散叶,几乎可以说铺遍了整个部族成员的山寨中,除了遥远的莱克部族。
便利的交通,带来点自然是更加频繁和融洽的交流,随着这次军事行动结束以后,笨港与各部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解。
担心自己部族族人会被笨港吸引的部族们,早就在这次调整部族驻地中,将自己部族搬离了笨港,遥远的距离似乎让他们觉得这样就能阻止族人脱离部族到笨港去。
而那些已经有心想要投靠到笨港团队中的部族更多,虽然他们大多都是不过数百人规模的小部族,但是积少成多之下,笨港周边与部族见的接弦地带,几乎都是被这些小部族所布满,假以时日,这些部族就将变成笨港周围几个卫星村一样得存在,成为笨港外围防线以及笨港的基石。
也是因为这些部族的分隔,让笨港联盟其他部族也从心里上少了对笨港的担忧,既然与笨港不相邻,那么自然更不会出现与笨港得纠葛才多。?多了近万人规模的土著奴隶加入笨港,已经多时没有在往外扩张的笨港耕种地,再一次有了动作。
这几年的发展下来,笨港早就有了数十上百万万亩地规模的熟地,其中属于笨港团队名下的土地就有数十万亩之多,这才是李天养他们能够将探子铺得这么大的底气。
鸡笼港那边就是一个粮食窟窿,本身出产的粮食连维持鸡笼港自己的消耗都有些勉强,更别说还要对外一直以高于市场价不过两三成的价格出售粮食给前来购粮的海贼等。
这就需要从笨港调运大批量粮食到鸡笼港,加上本身笨港自己的消耗,这次联盟行动之后各部族紧缺的粮食也需要从笨港采购置换,到现在下来,作为粮仓的笨港也同样出现了粮食紧缺的问题。
从后世穿越而来,李天养少有的历史知识告诉他,打败庞大大明朝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辽东悍勇的女真一族,其中更多因素却是大明帝国内的天灾**。
所谓天灾**,除了小半因素是贪婪的大明士绅阶层吞并兼容大量土地,造成民不聊生,国家税收难以为继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却是大明朝后期开始频频发生的天灾,以及现在已经初现端倪的小冰河期!
正是得益于大明朝各省此起彼伏的天灾,齐三他们才能一直源源不断地从大明朝内招募流民到笨港定居。从万历末年到天启五年,哪一年里都有一场规模浩荡的洪涝或是干旱灾害,窥一斑而知全貌,李天养相信,未来几年出现的灾害肯定更加严重。
而去岁冬末,大元岛上竟然一连几场大小雪,这在
第854章 辽东毛文龙
想要搭上平辽总兵官毛文龙的关系,实在是太简单了,甚至都出乎李天养的想象。
平辽总兵官毛大人的府衙,在一座距离沿海不过数十里的岛屿上,这里是大明朝与辽东后金兵士们作战的第一线,不、甚至可以说是后金战线的后方。
正是有了毛文龙的十余万兵马安插在后金官兵的后方,这些年来后金人才不敢大张旗鼓的杀进关内去,毛文龙的一支孤军牵制了整个后金的大多数将士,居功至伟。
后金人不是没有想过端掉这个订在自己阵地后方的钉子,奈何女真一族是马上民族,让他们在马上骑射拼杀,那是手到擒来,可要说让他们驾驶大船出海攻岛,那可真是旱鸭子下水,怕是有去无回喽!
正是抓住了女真一族这个弱点,毛文龙都督才在皮岛这块方圆不过数十里的海岛上经营数年,武装辽东军民十余万,愣是插在女真心脏口间,让他不得肆意南下。
但也正因为居于一岛之间,又远离大后方的支援,为了养活皮岛上十数万张大嘴,毛文龙不得不私自开放马市,允许商人奈何海贼在岛上交易,运送大量粮食到岛上贩卖。
故而,相比大明朝其他边关将士闭关自守的态度,毛文龙都督反而更加重视来自内陆、东倭乃至草原上过来进行贸易的商户。
当何勇带着满满几大艘货船的粮食运抵皮岛,也就是东江镇的时候,都不需要何勇主动去拜访,这大批量的粮食早就已经惊动镇守的毛文龙都督。?随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作为一个有能力运送并提供大批量粮食到东江镇来贩卖,而且这价格比之其他商人卖予毛都督的价格低出不少,对于一直都处于粮食紧缺状态的毛都督而言,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至于随后何勇所求的,用高丽马、蒙古马和耕牛作为购粮方式,对于紧挨草原和高丽的东江镇来说,那不就是让自己拿最不值钱的东西来还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吗
只要不是傻子,谁都不会拒绝这么好的条件。
马匹虽是国家重器,然则在皮岛这个被大海和辽东女真人包围的孤岛来说,战马牲畜越多对于他们的负担反而越大!
本来朝廷当中运送粮草到东江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了,除了海运之外,再无他法。若是再将斩获的牛马牲畜蓄养起来的话,那不知道得花多少的代价才能够运送这般多的粮草过来。
然而辽东这边,每每毛都督出战偷袭女真后方,除了少量的粮食之外,最多的就是牛马等牲畜,谁让这女真人还是游牧民族呢!
斩获的马匹运送回去着实不易,养起来那东江岛上地皮住人尚且嫌不够,哪里还有余地养牛马呢!
当然,来往皮岛做贸易的海商当中,少不了有人看中了这牛马牲畜的生意来,但是商人重利,冒着偌大风险跑到东江岛来贸易的商人自然是千百般的压价,在买方市场的东江岛来说,毛文龙实在是吃够猎物这些商人的苦头。
可是你吃了苦头你还不能生气,若没有这些商人的光顾,为东江岛带来贸易,运送粮食,并让毛文龙收取税收,他毛文龙今日和日后又怎么能经营起东江镇这么大一块势力呢!
所以,到最后毛文龙都督也是有苦往肚里咽,明知道吃了大亏,也只能强打着笑脸将大量牛马卖予这些海商。
直到何勇他们的到来,在李天养重点要求一定要打通与辽东重镇毛文龙大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未来合作的基础前提下,何勇自作主张地在粮食置换牛马牲畜等商业问题
第855章 大安港
古时没有小轿车,但是依然磨灭不了男人对于一个好的代步工具的追求与向往。
甘大彪早就想要拥有一匹属于自己得座驾了,潭门子弟出身的人,受到李天养的影响,对于坐轿子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好感。
甘大彪这些年虽然养尊处优,可早年间得锻炼和这些日子来开拓据点的艰苦生活,让他依然显得身强体壮。
他作战的时候有些怕死,但是对于骑马这种并不危及生命的事情来说,他的兴趣实在不小。当然他隐晦的私心里,若是能够学会骑马,以后出现危险的时候逃生的话,骑马逃亡的成功率可是搞过徒步逃生啊!
这六百多匹马被运到大安港的第二天,甘大彪就为自己挑选了一匹浑身纯白,无一根杂毛的高丽母马!
公马因为没有阉割过,听养马人说那脾气有些暴躁,不易驯养乘骑,特别是对甘大彪这种新手来说。所以,甘大彪很轻易的就放过了马群中一匹较为神骏的高头大马,转而选了这么一头看起来娇小而温顺的母马来。
六百余匹马儿当中,公马只占了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全是母马,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马匹都是低矮的高丽马,仅有少数是从大草原那边流落过来的高头大马。
高丽马普遍马背身高不过一米五六,算得上是马种中个头最小的马种了,作为骑兵马种来说,高丽马并不是大明骑兵的选择马种,但是对于此刻的笨港团队来说,高丽马却是这个时机中,最适合笨港的马种。?初建牧场,大安港的环境算不得好,就连牧场中的草场,也都是大元岛土生土长的杂草,若是繁殖养育马匹的话,草种适不适合、环境合不合适对于甘大彪他们这些初哥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而高丽马最大的优势却是它易于养殖,作为半个山地马种它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不算高,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粮食作为口粮消耗,完全可以给甘大彪他们足够的时间来了解熟悉马性,总结养殖繁育马种的经验。
而且还有一点,因为高丽马个头较矮,同样也更适合笨港这群新兵蛋子们来学习如何骑乘马匹,掌握骑马的要领。马速不快是缺点也是优点,这样在平时学习骑乘的过程中,对于日后洪堂的初哥来说,那危险性可就要比之河套马这种高头大马要低上不少。
一如现在的甘大彪,刚刚不小心惊动了座下这匹雪白的母马,吓得这匹母马举蹄就跑,连牵马都驯马人都没注意,一溜烟儿溜了出去,把个甘大彪颠得魂飞魄散,最后在十余丈外一跟头坠了下来,半天才捂着一条老腰龇牙咧嘴地站起身来。
而那匹雪白的高丽马,在甩拖了身上的甘大彪之后,也渐渐缓下了脚步,在牧场当中悠闲而自在的小踱起来。
等到驯马人好不容易重新掌控住白马的缰绳以后,骂骂咧咧地甘大彪有心想要狠狠抽这匹被他看中的马儿一鞭,以报自己被它甩下马背,丢人现眼之仇,可是鞭子高高举起,最后他还是不忍心抽下去,仅仅是轻轻拍了这匹小家伙的屁股一下。
“镇长大人,这些马儿其实都还没有驯化好,若是你想要乘骑的话,请给小的两个月时间,定能将这匹马儿驯服的妥帖!”驯马人姓周名二狗,是何勇从东江岛那边招募的,大元岛地处南方,想要找一个一个熟练驯马人那几乎是
第856章 笨安大道
甘大彪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则是发信鸽找李天养要人要权!
本以为开辟大安港,建立起牧场以后的工作要轻松很多,但是当一批批牲畜运抵大安,同时甘大彪与何勇招募的牧养人进行了一系列简单交流之后,甘大彪发现,自己在大安港的人手完全不够用了,特别是专业人才。
李天养给予甘大彪的任务,除了让他开辟牧场以外,随着牲畜的到来,另外一道命令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尽可能快地让这些牲畜繁育起来。
受到大元岛温热气候的影响,运抵大安港没有多久,牧场中的牲畜中,就出现了成批量的发情潮。
这回采购的牛羊群,李天养想了一想,最终还是没有分配到笨港、鸡笼港中,而是集中起来进行培育繁殖,大安港牧场初建,怎么也不能让它空置着。
开垦荒地虽然紧缺牲口,但是有大量奴隶存在,这四百出头的牲畜的力量,实话说还是不放在李天养的眼中,倒不如利用它们来培养繁殖更多的牲口。
因此,到后来本已经送到了笨港的牛羊群又给运到了大安港中,这也是甘大彪都已经安置好了马群的牧场,到后来又安置牛羊的原因。
牛羊的繁育,一年四季都可以,特别是牛群,只要是到了生育成熟期的母牛,随时都可能进入发情期,进行交配,这才安置没多久,几个牧养人就向甘大彪汇报说,有三十多头母牛出现了发情的迹象。
马匹的发情期一般比较稳定,在北方大规模发情期的母马都是在春夏之季,这样等到生产小马得时候刚好能赶上来年的春夏,以便小马的生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