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想起这事,李秀宁就感觉颇为无难,尽管他们日夜不停的耕耘,可是结婚都两个月了,她的肚子却毫无动静。想想李道贞与陈应只是一夜风流,却暗怀珠胎,李秀宁心中就颇为不舒服。

    无论多么强大的女人,终究是女人。

    在莫约小半个时辰的梳妆打扮过程中,李秀宁换了一身男装,又用胭脂堵了耳洞,还拿束胸,把胸部缠起来,可别说这样一打扮,李秀宁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是女儿身。

    当然,有些是没有办法的。她没有喉结,身材也不高大,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陈应与李秀宁坐着马车,缓缓出了驸马府。郭洛和何月儿则紧随其后,后面还跟着阿史那思摩率领的一队亲卫,这些亲卫也身着便服,倒也不显得唐突。

    来到西市街口,陈应与李秀宁就下了马车。长安分为东市和西市,东市主要经营丝绸、布帛、茶叶、以及高档奢侈品。西市则更平民化,这里不仅有西域送来的香料、玛瑙、玉器,还有马具、行具。

    作为大唐的心脏,长安的商业是非常繁荣的。各种蔬菜、水果、谷、栗、面粉、米、食用油、盐都物品。随着河北战事结束,水运畅通,各地的商品,通过水路,运输到长安。所以,长安的物价非常低。一斗面粉二十钱,一斗江南精米,也不过十二文钱,一个拳头大的玛瑙原石,六七百钱。

    除了日用品,还有不少皮草和野味,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动物保护法,老虎皮、麋鹿、狐狸、山鸡、野兔、黄羊、野猪,应有尽有。

    原本李秀宁还以为陈应会去逛花街柳巷,哪里想到陈应居然来到这里疯狂大采购。陈应向一个猎户了购买了一只麋鹿,最让李秀宁意外的是,明明猎户只要一贯两百钱,陈应硬是让老周给人家两贯。

    陈应居然在买鱼的时候,因为两文钱跟一个卖鱼的小贩吵了半天。

    李秀宁自然清楚,陈应不差钱,却不解陈应为何这般。

    就在陈应与卖鱼小贩吵架的时候,一阵骚乱开始了。

    李秀宁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五大三粗,身穿粗布短衫的汉子,吆五吆六的喝骂起来。陈应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些人。

    这些人走到西市的摊位前,冲着各个摊位收钱,不过他们收得也不多,根据生意大小,少则十几文,多者百文。

    当然这只是对陈应而言,这都是小钱。可是对于这些小贩来说,这些钱可真不算少。他们一天辛苦,也就挣个几十文钱,被这些混混敲诈一番,弄不好就会白干了。

    卖鱼的小贩,连称也不称了,直接将面前的鱼筐丢在陈应面前道:“便宜给你了,两百钱全部都是你的了!”




第三十章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二更)
    第三十章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二更)

    任何时代,帮会和组织都没有实力与国家机器抗衡。特别是帝都长安这个地方,那些大侠也好,好汉也罢,换了一茬又一茬,以前的“镇西市”,更早时期的“小孟尝”,还有早段时间的“赛霸王”,他们都像彗星一样,迅速崛起,成为长安城响当当的人物,然后又如昙花一般凋谢。

    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三年,就在西市这块地面上,会首已经换了四任,可是俞正阳依旧活得好好的,作为“五朝元老”俞正阳能活到现在,绝对不是靠他的功夫,他的功夫打三两个普通还凑合,可是与真正的高手比起来,他提携都不配。

    武功再高,与国家机器比起来,一点用处都没有。就像去年“兄弟义社”的会首“赛霸王”任庆东任大侠,一手马槊使得出神入化,当初长安县衙派出一百马步弓手辑拿他,都被他突围而出,其中还反杀十数名步弓手。

    然而,依然无用。最后长安县表示这个凶犯超出了长安县的能力,刑部派出六扇门高手,历经三天三夜利用人海战术,把赛霸王任庆东累死在终南山中。

    俞正阳可以活到现在,依靠的就是两样,第一他有眼力劲,他的眼睛很毒,见过的达官贵人,可以过目不望,知道什么人可以得罪,什么样不能得罪。第二,他就是脸皮厚,哪怕下跪、磕头、学狗叫,扮猫、他完全不在乎,脸皮值几钱好面子的人都死了,可是他活得好好的。

    当得知帮会中的兄弟在西市遇到了硬点子,俞正阳带着数十名好手,过来帮场子。距离老远,他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陈应。他与陈应是老相识,从武德元年他就认识陈应了,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他了解陈应的过去,知道陈应是原万年县县令苏护的书童,现在是朝廷刚刚任命的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想想从一文不名的书童,到如今朝廷了不得的大人物,陈应只用了短短三年多的时间,

    他虽然不了解朝廷的详细官制,可是他却知道长安县令与万年县令,在他们眼中,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可是这样的大人物,在陈应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陈应这样的人物,别说是他,就连他身后的主子,京兆韦氏都不敢轻易得罪。更何况,陈应就是一个杀神,无论是突厥人也好,刘武周也罢,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还都是天下间跺跺脚,都会地震的大人物,可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栽在陈应手中。

    现在他们居然惹了陈应,哎呦,这简直就跟寿星喝砒霜一样,嫌命长了。

    “是你,哈哈……这个世界真小!”陈应冷冷的望着俞正阳似笑非笑的道:“俞正阳,你有出息了啊,居然想着要当镇关西!”

    “小人不敢!”俞正阳虽然不懂“镇关西”是谁。看陈应的表情,也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话。惹得一个镇军大将军,大唐一等开国公爵震怒,俞正阳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冷汗就像泉眼一样,哗哗往下流:“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

    陈应望着周围这些商贩道:“都是苦哈哈,谁生活都不容易,你们这是在做孽知道吗俞正阳,你是聪明人,你应怎么做了!”

    说完,陈应没有废话。转身就走,李秀宁不解的道:“陈郎,你怎么就放过他们了”

    “不然呢怎么样”陈应笑着问道:“为夫应该怎么样”

    李秀宁其实还真没有涉入这类事情,西市这样的地方,她还是第一次来。大唐民风虽然开放,不限制女子自由,也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可是李秀宁平时不是与达官贵族的女眷打打马球,就是与贵族女子举行游春、踏青或泛舟游玩,再了不起就是去打猎。至于购物消费,在这个时代,李秀宁还真没有这样的习惯,她需要什么东西,自然有人专门采买。

    李秀宁想了想道:“这样的恶人,陈郎难道不应该将他们绳之以法吗”

    “那是官府的职能!”陈应挽起李秀宁的手,走上马车。然后,望着李秀宁道:“为夫若是真那么做了,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是要遭人恨的。”

    “可是……他们都该死!”李秀宁愤愤的道:“不杀他们,我气不过!”

    “哈哈!”陈应上前伸手摸摸了李秀宁的小鼻子,笑道:“杀了俞正阳,这只是治标,不能治本,明天还有有李正阳、王正阳、张正阳出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这个世道就是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你也看到了,商贩何止数千上万,他们若是奋而反抗,这些地痞流氓,根本就无处盾形,可是他们却没有反抗,只是听之任之,正所谓可怜的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虽然可怜,但是,同时也可恨。”

    陈应依稀记得在后世有一本书上写过一段话:“所有的罪恶,都是有善良的人纵容出来的结果。如果人人敢于反抗,罪恶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陈应在这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他第一次想到了昆明,想到了那一百多名无辜的人,想到了很多(这里不方面写,会被和谐,请理解),在遭遇这种人间惨剧的时候,各种事后专家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其实都有可能。

    想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想要别人不欺负你,首先你要自强。

    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陈应从来就相信人性本善这个荒唐的概念,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暴制暴,在律法框架下受到法律束缚的良民,肯定是首先遭殃的一部分人。不敢反抗,必然遭受蹂躏,这是病,得治。

    陈应不是圣母,他可以帮助这些人一次,可是帮不了他们一辈子,陈应同样也没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团自救。

    当然,陈应还有一个私心,俞正阳可以活这么久,也出乎了陈应的预料,这说明,俞正阳一个聪明人,他最喜欢的是与聪明人打交道。关键是要看俞正阳会不会接受他的



第三十一章二子夺嫡还是三子夺嫡?(一更)
    第三十一章二子夺嫡还是三子夺嫡

    然而,正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就在俞正阳以为可以美滋滋,爽歪歪的时候,他回到居所的时候,七八名衙役,已经张严阵以待,俞正阳非常聪明的没有选择逃跑,果然,在他身后,出现十数名弓弩手,如果他刚刚要是跑了,肯定会被射成筛子。

    一名手拿着连枷的捕头,望着俞正阳道:“俞正阳俞大侠”

    俞正阳点点头道:“各位差爷,不知有何贵干”

    “拿下!”捕头一声令下,几名衙役,拿着铁锁链往俞正阳头上一套,铁锁七缠八绕,把俞正阳捆了一个结实。

    俞正阳心中一紧,他这边刚刚准备与京兆韦氏划清界线,马上就有捕头来抓自己,很显然是京兆韦氏打了招呼,要报复他。想到这里,俞正阳反而不害怕了,打狗还要看主人,他现在已经成为了陈应府上的客卿,打了他,就是拂了陈应的面子。要说京兆韦氏,还也是关中数得着的豪门,一般人绝对惹不起京兆韦氏。

    但是这一般人,绝对不包括陈应。别人或许会怕京兆韦氏,陈应岂会害怕韦氏

    俞正阳轻轻笑道:“各位差爷,在下是陈大将军的门人,我想我们应该有误会。”

    唐朝不是秦汉时期,大将军是位高权重的顶级高级军职。在唐朝,可以称为大将军的人可就多了,正三品十六卫大将军、还有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从二品有镇军大将军,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还有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可是能称为陈大将军的,在长安城,唯一的只有陈应。

    那位捕头也知道这个俞正阳有些后台,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俞正阳的后台居然会是陈应,如果是陈应那么问题就麻烦了。

    罗士信作为大唐左武侯将军,堂堂从三品将领,在长安城端阳门附近遇杀,这可不是小事。李渊得知消息之后,勃然大怒。从三品大员,说刺杀就刺杀,这简直就是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这实在是太嚣张了。

    正所谓,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李渊一怒,虽然没有伏尸百万,然而万年县、长安县、天牢、大理寺监牢、刑部监牢,全部人满为患。

    在李渊震怒之下,武德三年严打开始,平时只要衙门里留下案底的游侠,豪强、地痞流氓,全部都被雷霆不及掩耳之势火速拿下。

    作为长安地面上的地头蛇之一,俞正阳的案底也有不少,所以长安县衙,就派出了衙役缉拿俞正阳。问题是,俞正阳居然是陈应的门人。

    几名衙役在一旁边窃窃私语。

    “我说韩头,他会是陈大将军的门人吗”

    “陈大将军是什么人,岂会要俞正阳这样的烂人”

    “可是……万一他要是真是陈大将军的门人呢”

    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韩捕头为难了,作为长安县的捕头,他平时没少跟各个豪门大户打交道。特别是在唐初,官制和体制都非常混乱,因为李唐的开国,与其他朝廷开国绝对不一样。李建成从晋阳起兵至唐朝建立为领兵主将,任左军统帅,他指挥和参与指挥的西河之战、霍邑之战、潼关之战、长安之战都充分显示出其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李世民其实也不差,他任右统军元帅,参与了南下四战,作为右路军打进长安城。

    李秀宁以女子之身,号召关中绿林与义军,攻占了关中三分之二的地区,在开唐过程中,立正大功。如果把李唐朝廷比作一个公司,李渊是大股东,可是第二大股东就是李建成,第三大股东则是李秀宁,像李世民、李元吉都有着不小的股份。

    李唐的五大股东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势力和门客,这些门客依仗着主子的威势,也狐假虎威,横

    行不法。

    与其他权贵相比,这五个人的门客属于超品存在,除非涉及大案件,否则根本就拿他们没有办法。

    哪怕李渊震怒之下,下旨整治长安治安。按说这应该是扫清长安城牛鬼蛇神的极佳时刻,不过,任何时候,都有一个现象。

    公平只是相对而言,拥有强大的后台的人,他们是动不了的,引得他们主子震怒,别说有功,官也做不成了。

    &nb



第三十二章长孙无忌闯祸(二更)
    第三十二章长孙无忌闯祸(二更)

    陈应越想感觉这个可能性越大,李建成视李元吉为心腹,李世民视李元吉为长不大的孩子,不光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就连李渊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将大宝之位传给李元吉。

    可是,一旦那个推测成立的话。李元吉才是最终的赢家。

    李世民最终还是走了,陈应却久久不能平静。

    良久,陈应望着李秀宁问道:“三娘,你了解齐王殿下这个人吗”

    “三胡”李秀宁点点头道:“可以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你说我能不了解他吗”

    陈应道:“那你怎么看他”

    李秀宁揉揉额头,叹了口气道:“我们五兄妹中,三胡脾气最为乖张,他不喜读书,先后气跑了十三个教书先生,阿爹也拿他没有办法,他是屡教不改。三胡虽然顽劣,不过他的学武天赋极佳,往往任何招势,三两遍就学会了,别看世民比他大六岁,世民的身手,还真比不过他。”

    陈应暗叹失策,在李秀宁眼中,李元吉无论如何都是亲弟弟,肯定不会说他的坏话,陈应自然知道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中,李元吉才是身手最高的一个,而且他虽然痞气暴虐,尤其还爱记仇,关键是,整个朝中没有人会看好他。

    正是因为如此,李元吉才可以成功隐居幕后。

    隐居幕后的李元吉,既可以观风向,以图后计,也可以从中煽风点火。加剧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斗争,一旦李建成与李世民两败俱伤,最终得利的肯定是他。

    陈应的脑袋瞬间又想到了很远很远,如果当初历史上,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元吉逃出升天,李世民同样没有办法做上皇帝的那个位子,一个弑兄的太子,肯定会饱受天下非议,李元吉在那个情况下,肯定更有机会。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但是今天意外的这个发现,却让陈应无比重视李元吉了。

    看着陈应露出思忖之色,李秀宁又说道:“怎么陈郎与三胡有芥蒂三胡这个人虽然有些小心眼,也比较爱记仇,不过在这个世上,两个人的话他都听,一则是太子哥哥,另外一人,自然是我!”

    陈应微微笑道:“三娘,你还不了解我吗我是一个惹是生非的人吗不过,在长安有些烦闷,不如我们明天去清林里住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事情。”

    陈应是一个执着的人,他为心中那个想揍长孙无忌的念头,一直没有改变。可是要揍长孙无忌,肯定会不明目张胆,否则闹开了,大家脸上都挂不住。当然,最重要的是,陈应实在不愿意趟李建成与李世民斗争的这趟浑水。
1...178179180181182...3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