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所以,云师德学会了他老子云定兴明哲保身的优良传统,看到郑军失利,马上率部后退。

     




第二三九章命值钱还是人头值钱(二更)
    第二三九章命值钱还是人头值钱

    “陈大将军扶危定难,力挽狂澜,真正是霍骠骑再世,淮阴侯再生。”长孙顺德笑眯眯的捋着颔下胡须,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挥兵来援,救了自己麾下两万余将士。更加可喜的是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秦王殿下呢,怎么没有看到秦王殿下”侯君集在人群中扫了一圈,不仅仅没有发现李世民,也没有发现秦琼与牛俊达,雷永吉、段志玄等将领。

    程知节道:“秦王殿下去夜袭王世充大营,现在……只怕战事不利!”

    直到此刻,陈应这才知道,事情大条了。李世民居然带着一万余名将士突击王世充的大营,而且还身陷在王世充大营之中,生死不知。

    陈应此刻都不知道说李世民什么好了,作为十数万大军的统帅,你好好的坐阵中军不好吗偏偏逞匹夫之勇。

    事实上,在众将士眼中,陈应这也这样一个人。此刻,围绕着陈应,以陈应为首,以罗士信、张士贵、段志感、张怀威、魏文忠、高允权、何月京等为骨干,已经形成了一个军事团体。

    然而,这些人何尝不是像陈应此刻一样担心,陈应时而不时的率领部队白刃冲锋。

    关键是,陈应没有罗士信与张士贵那样高的身手,一旦陈应出现意外,恐怕这个团队就会出现问题。

    可是现在,陈应无比头疼的是,钩镰枪骑兵已经疲惫不堪,战马的体力也耗尽了,就算他想不惜一切代价,在人马皆疲惫不堪的情况下,钩镰枪骑兵能不能抢出李世民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不过,陈应却也知道李世民又不能不救,必须全力的救援。

    陈应问道:“长孙大将军,我军远来疲惫不堪,将士们或许还可以受忍着疲惫,可是战马已经疲惫了,实在是……”

    “战马,大营中还有!”长孙顺德道:“陛下专门命本将军为陈大将军所部运来三万余匹战马,不过,此时这些战马……”

    长孙顺德将李渊以他本人的信誉作保,向长安各大世族同,门阀借来了三万余匹战马,不过这些战马在侯君集突围的时候,折损了数千匹,刚刚乱战的时候,马厩出现混乱,也有不少战马趁乱跑了出去。

    云师德一看陈应迟疑,立既殷勤的道:“陈大将军,末将归顺大唐朝廷,寸功未立,打郑军大营,末将以及末将所部为前驱!”

    陈应点点头道:“如此甚好,云将军先去准备,咱们一刻钟之后就出发!”

    云师德一愣,他其实就是说说而已。就是一句客气话,比如:“有空聊,改天请你吃饭”之类,这种客气话,说的人也不会当真,听的人同样也不会当真。然而,陈应偏偏就当真了,这让云师德整个人都不好了。

    可是,话已出口,他也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道:“末将领命!”

    侯君集看着云定兴已经远去,向陈应压低声音道:“陈大将军,这姓云的靠不住吧”

    陈应没有避讳什么,大声道:“靠不靠得住其实都没有关系,降者不杀,再行反复格杀勿论!”

    可别说,陈应的话落入云师德耳中,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

    李世民在听到钩镰枪骑兵的马蹄声时,众将士也拼死抵抗,这些唐军士兵激发了求生的本能,他们以敌人或自己袍泽的尸体为掩体,缩小防御圈子,可别说硬是让李世民守住了阵地,特别是唐军大营的响起了“冠军大将军有令,降者不杀的声音时,李世民冲众将领吼道:“听到了吗陈大将军已经打败了郑军,夺回了大营,诸位将士再坚持片刻,陈大将军必会过来反攻郑军大营!”

    这个时候,郑军的进攻更加猛烈,然而就当李世民也快要失去坚守下去的信心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唐军大营里杀喊声消失了,李世民狂喜冲将士们道:“最多半个时辰,陈大将军必至,再坚持片刻!”

    不过,敌众力量实在悬殊,特别是随着王世恽带着三千羽林军加入战斗的时候,李世民真的绝望了。这三千羽林军是王世充最嫡系的部队,也是他的起家本钱,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卒,在这些装备精良,凶悍异常羽林军加入战斗,李世民的部曲越来越少。

    此时,李世民放眼四周,发现周围的残部部曲已经不足两千人了,一万余



第二四零章我们是兄弟各为其主(为堂主冉曦倾城加更)
    第二四零章我们是兄弟各为其主(为堂主冉曦倾城加更)

    “李世民被王世恽抓住了”李秀宁一脸担忧的望着陈应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秀宁在北邙山与李元吉汇合之后,率领众将领接管了洛阳,随后她就带着部分骑兵赶往磁涧,只是没有想到刚刚来到磁涧大营,就接到一个噩耗:“李世民居然身陷敌手,被郑国齐王王世恽俘虏!”

    陈应还真不知道怎么给李秀宁解释,他伸手朝着长孙顺德一指,说道:“还是,长孙大将军来说吧!”

    “平阳公主殿下明鉴,事情是这么回事!”长孙顺德苦笑着,向李秀宁娓娓道来。

    长孙顺德苦笑着将王世充如何使用投石机配合人海攻势,将磁涧唐军大营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有招架之功。随着王世充攻破磁涧大唐外围防线,李世民无奈下令以秦琼为首的两千敢死之士去袭击王世充的大营,准备毁掉王世充投石机。

    只是非常可惜,王世充早已预料到唐军会袭击投石机部队,在投石机阵前设下埋伏。秦琼中计,李世民无奈之下,仓促之下发动全军突击,只是刚刚发动突击,王世充也发攻反击,郑军伏兵四起,将李世民所部与长孙顺德所部一分为二。最终李世民所部因寡不敌众,被迫向王世恽投降。

    “二郎真是太胡闹了!”李秀宁一脸惶急的道:“你快想想办法,把二郎救回来!”

    陈应轻轻拍拍李秀宁的手道:“三娘你不用担心,现在侯莫陈旭抓住了王世充,所以有王世充这个人质在手,秦王殿下没有生命之忧,现在就需要等王世恽上门了,接下来的事情其实很好办,谈判就行了!”

    唐郑洛阳之战结束了,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居然会是这种结局。陈应也没有想到,在最关键时刻,居然是侯莫陈旭瞅准时机,扭转乾坤,否则有李世民这个人质在手,李渊很可能向王世充作出大的让步。

    好在,有王世充这个够份量的人质。战斗总算结束了,王世恽带着郑军余部莫约五万余人马扼守着郑军大营,手中控制着李世民以下将近一千五百余名唐军人质,就连秦琼、段志玄、牛俊达、雷永吉这些将领,一个没跑掉,全部做了俘虏。

    唐军手中也有俘虏,王世充、段达、赵季卿等,至于普通士兵已经不能算作俘虏了,他们直接投降了,杨庆、田瓒等直接表示投降唐朝。

    陈应安慰完李秀宁,来到中军大帐之外,遥望着仍旧在僵持着郑军大营。脑袋中一个庞大的计划,慢慢形成。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

    “我以为你会到晚上才来!”陈应没有回头,利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侯莫陈旭缓缓走来。

    “咱们是兄弟,一笔写不出两个侯莫陈氏!”侯莫陈旭微微笑道:“侯莫陈氏多灾多难,实在经不起内耗,我们兄弟绝对不兄弟阋墙,有些事情,还是解释清楚为好!”

    陈应不置可否的道:“你说什么意思,咱们兄弟能有什么误会!”

    “看来你是真不知道!”侯莫陈旭道:“你一定会好奇,当年为何家父与伯父大人,为何先后被杨广流配”

    陈应摇摇头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因为,我们侯莫陈氏当初支持的是东宫废太子杨勇!”侯莫陈旭叹了口气道:“当年,伯父废太子杨勇的东宫太子少保,同时,伯父也是杨勇的弓马师傅,杨勇被废,我们侯莫陈氏一门,成了杨广心中的一根刺,所以家父与伯父,先后被贬出中原,流配岭南。”

    陈应还真不知道这段隐秘,事实上陈应的生母出身弘农杨氏,与传统世族门阀的价值观一致,侯莫陈芮也是认为应该立嫡立长,侯莫陈氏与元氏一样,都支持太子杨勇。只是非常可惜,杨勇失败了,侯莫陈氏也被杨广贬出京师,从而在关中影响力大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侯莫陈氏绝对不能再重蹈当年的覆辙!”侯莫陈旭郑重的道:“我们在李唐朝廷,分属三个阵营,大兄(侯莫陈虔会)不站队,或者说他站在陛下那一



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二更求订阅)
    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二更求订阅)

    “雷永吉回来了”陈应微微有些诧异,他随李世民被俘,按说雷永吉大小也算是一个将领,如果想要议和,没有必要放掉一个有份量的雷永吉,随便找一卒子就可以充当信使的任务。

    看着周青目光有些躲闪,陈应感觉有些不对劲:“出了什么事”

    周青张了张嘴道:“主上,您还是去中军大营看看吧!都吵起来了,差点动起手了!”

    陈应是大唐陕东道右副都元帅,在陈应之上,还有李世民这个陕东道行军兵马都元帅以及屈突通这个兵部尚书与陕东道行军兵马左副都元帅。事实上,陈应只是算三把手。在听到李世民被俘虏的消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屈突通、除了留守洛阳的齐王李元吉之外,其他将领如数抵达磁涧唐军大营。

    陈应非常安心的把大营交给屈突通,他就安心的睡大觉。可是没有想到一觉醒来,居然是这个样子。

    陈应问道:“王世恽是不是带着议和的条款而来”

    周青点点头道:“确实是如此,王世恽有意投降大唐,不过却要求陛下敕册封王世充为郑国王,食邑万户,官封河南道行台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圣旨明发天下。同时赦封王世充为齐国公、食邑八千户,录尚书事、参知政事。”

    “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陈应道:“恐怕王世恽的胃口不止这点吧”

    周青恭维道:“主上英明,真是一语中的,郑国将效仿古制,保持王六师。”

    根据《周礼》记载:周军是五人一伍,五个伍为一两,共二十五人,四个两为一卒一百人人,五个卒为一旅五百人,五个旅为一师共计两千五百人,五个师为一,共一万两千五百人。王世恽要求郑国将保持六个师就是一万五千人马按说还真不多,可是,这事真的太意想天开了,李渊绝对不会同意这么干。

    如果王世恽真拿到这个条件去跟李渊谈,恐怕李渊会一怒之下,把使者推出去砍了。

    还没有等陈应走进中军大帐,却听见里面传来一声暴喝:“简直就是岂有此理,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打败仗的是咱们大唐呢,这跟城下之盟有什么区别绝对不能同意!”

    长孙无忌的声音传来:“秦王殿下安全可以暂时不予以考虑,眼下就要紧的是,窦建德二十余万大军猛攻河东,突厥人厉兵秣马,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眼下我们最怕的,却还是突厥趁机来袭。所以,必须尽快与王世恽达成和议……”

    “突厥南下”王君廊的声音在大帐里咆哮起来道:“突厥被陈大将军四战四败,损失惨重,这个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南下”

    “不错。”长孙无忌道:“突厥虽然被大将军先后击败,但只是失地,军队主力没有溃散,他们是游牧之众,不像我汉家一般重土慎迁,暂时失去土地对他们的打击较弱,若是大将军还在灵州,我们也不怕他们来犯。但现在陈大将军在河南,突厥人若是趁机来攻,那时我们外部突厥大军压境,内有窦建德猛攻不休,只怕灵、丰、朔、胜等州都会有危险!”

    刘弘基道:“长孙参军,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说,要把王世恽的条件全盘答应下来”

    长孙无忌沉吟道:“这……”

    “长孙参军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看到长孙无忌孤立无援,房玄龄赶紧打圆场道:“长孙参军是以为,当下要尽快与郑国王世充达成和议,我们大唐才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分配。正所谓漫天叫价,落地还钱,这事不能急,越急越要出乱子。总之请王将军放心,屈突大将军与长孙大将军,一定会拿出个最妥当的办法来的。眼下我们一定要稳住,尽量不要让突厥有意出兵的消息泄露出去,免得扰乱了民心。”

    李秀宁对李世民是关心则乱,看着大帐里吵成一团,她的心里更加没有底。就在这时,李



第二四二章戮力北进直捣黄龙(三更求订阅)
    第二四二章戮力北进直捣黄龙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陈应说出去来的这句话,对于在场众人来说,不是尖锐,而是意外。

    特别是老辣如屈突通,他就非常精通明哲保身之道,在历史上他作为隋朝降臣,位列凌烟阁十二,可以说他是除了魏征之外,降臣中获得待遇最好的一个。事实上双方争执的问题核心,屈突通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救或不救李世民,其实就是秦王府与东宫两个阵营的较量。

    屈突通举重若轻的将问题踢给陈应,其实就是挖了一个坑,赞同刘弘基与王君廊的提议,陈应就会得罪秦王府,一旦李世民平安归来,会把陈应恨到骨头里。一旦支持秦王府,恐怕李建成也会考虑陈应的屁股有没有坐歪。

    只是,屈突通非常意外的是,陈应居然又把皮球踢到了朝廷那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就最佳的借口与理由,而且让人可争议,无可辩驳。

    在后世,人们常把外交权衡量为国家的主权重要因素,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外交权力也是皇帝最为看重的权力。私通敌国也视为十恶不赦的罪行之一。陈应把这个裁决之权上交给李渊,就等于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朝廷处理。因为这个和议的内容,有一个条款非常明确,要李渊明发圣旨,颁布天下。

    这就等于让整个李唐朝廷的公信力也王世充背书,这样以来,李渊就不好公然撕毁承诺。

    屈突通的眼睛眯了像狐狸的弧度,与李世民出征前的那个晚上,李渊与他深夜相谈话迅在脑际掠过。在那之后,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李渊说了二十七遍中原,对于中原,李渊是志在必得,同样,李渊的底线绝对不会是在中原弄一个国中之国。

    圆滑,懂得退让是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必备品质。然而,陈应如此滴水不漏的表现,如果出现在一个年过半百的政客身上并不奇怪,可是陈应实在是太年轻了。

    自从李秀宁认识陈应以来,陈应从来都走进攻,进攻,进攻的路线,李秀宁却有点难以置信,这个男人会让选择“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知道当初,在灵州的时候,李渊的意思明明是与突厥缓和矛盾,可是陈应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动进攻突厥,并且直接与突厥始毕可汗、处罗可汗派出使节,逼迫突厥释放之前俘虏的汉人百姓。

    然而,陈应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一个决定。

    当然,李秀宁知道,哪怕此刻想不通陈应为什么这么做,但是李秀宁下意识的认为应该支持他。

    和聪明人处事,就是比较简单。李秀宁的目光与陈应的目光在空中一碰,李秀宁缓缓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这件事总算拍板决定了下来。

    众将领纷纷离开,就连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也缓缓离开。就在这个时候,房玄龄却把目光落在了屈突通身后的庞大地图上,良久之后,房玄龄拽了拽快要走出大帐的杜如晦。

    杜如晦恍然大悟。

    屈突通、李秀宁、房玄龄与杜如晦一脸期盼的望着陈应。

1...155156157158159...3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