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要要要。”

    张重凑了过去,“要把我拍得好看点。”

    “院长你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怎么拍都好看。”

    “这记马屁我就笑纳了。”

    这边的动静引起了旁边人的关注,不少学生扭头看着这边,等他们发现张重就坐在后面的时候,无不表情惊讶。

    文汉拽了拽张重的胳膊,“院长,该走了。”

    张重点了点头,跟文汉站了起来,又对讲台上的杨笑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一会儿见。

    杨笑点了点头,然后轻咳一声,“注意课堂秩序,下课铃还没有响呢。”

    ……

    “院长什么时候到的?”

    跟张重碰面之后,杨笑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从你开始讲《蝇王》的时候。”张重笑着回道。

    “我这是班门弄斧了。”

    “不要谦虚,你的课讲得很好,我也觉得受益匪浅。”三个人肩并肩朝办公室的方向走,“在时中学院的这段时间还适应吧?”

    “很好,各方面都挺适应,不过课少了点。”

    张重扭头看了看杨笑,这家伙的风格跟上次完不同,灰褐色风衣,内搭米色线衣,下身一条蓝色牛仔裤,更像是个普通年轻人。

    或许为了跟老师的形象更贴近,他还戴了一副黑框眼镜。

    “课少是肯定的,不过不用急,等到下学期过来,会给你增加两门课。当然新加的都是选修课,专业课要等到下一学年才能增加了。”张重说道。

    他虽然这样跟杨笑说,却打心里觉得杨笑在这里干不长,这家伙家在美国,还有那么大的家业等着他去继承,学校这边的工作肯定不会坚持太久。

    “有选修课我已经满足了。”杨笑说道。

    “我听文院长说你现在住在学校的教职工公寓里面?”张重问道。

    杨笑点了点头,“是啊,这事还要多谢文院长,我虽然只有一个人,不过他却给我分配了一个两居室,非常宽敞。”

    文汉笑道,“这并不是给你开的特例,我们学院老师少,所以每个老师都分到一个两居室,如果是有家庭的,可以申请三居或者四居。”

    “这样啊,那我心里好受多了。其实我在华夏也待了一段时间,十岁到十五岁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华夏,一直到十六岁才又去的美国。上次跟哥大访问团过来,还是我隔了十几年来第一次到华夏,那时候我就感受到了华夏这些年的变化。学院的学生也让我很意外,大家的基础都非常好,也都十分愿意学习。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国内的大学生要比国外的那些学生们更有竞争力一些。”

    张重觉得杨笑的认知还是有些片面了,华夏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很多,他接触到的大多都是时中学院的学生,所以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其实国内还是有不少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太好的,应试教育有好有坏,这一点在大学里面表现得非常明显,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就开始放纵,几年下来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远的不说,就拿江阳大学来举例。

    作为一个省内顶尖大学,国内排名前几十名,学校里面依旧有大量的混子出没。

    总的来说,这些年国内的教育水平确实有显著提高,但是绝对没有杨笑想得那样好,需要改善的地方依旧有很多。

    不过张重没有跟他说这些,或许过段时间他自己就能发现。

    “如果没其他事情的话,去我办公室坐坐?”到了办公楼,张重向杨笑发出了邀请。

    杨笑说道,“荣幸之至。”

    (iishu)是,,,,!




第七一九章 访谈节目(第二更)
    【】(iishu),

    ()杨笑不仅仅是学校老师这么简单,他还是时中学院资助方。

    在与时中学院签订了合同之后,他以个人的名义向时中学院捐献了一千万华夏币。

    没有任何要求,这一千万等于是直接送给时中学院的。

    这跟张重的预期有些不同,张重之前想着,既然杨笑是威尔斯集团的少东家啊,那么给时中学院赞助应该也会通过威尔斯集团,这样可以为威尔斯集团提升社会影响力。又或者他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某栋大楼以他们公司名字命名之类。

    完没想到他就这样直接给了一千万华夏币,什么都没说,也没有对这一千万怎么话提出过要求,甚至是建议。

    而且他还特别提到,不要把他赞助的事情公布出去,这样不利于他教书。

    因为时间也不早了,所以张重给他们一人泡了一杯红茶。

    虽然说红茶也有提神作用,但是效果差点,而且总不能什么都不喝就这样干坐着聊天。

    等到一杯茶喝完,三人就各自回去了。

    是杨笑主动提出来的,他知道张重住处里这边有些距离,所以不想耽误张重太多时间。

    ……

    第二天早上,陈青就打来电话。

    “老板,吃过早饭了么?”

    张重看了看手上的油条,说道,“大清早打电话有什么事情?”

    “《访谈》请你上节目,刚给我打过电话。”

    “什么访谈?读书人么?”

    《读书人》节目就是之前沈健上的,那次张重还给沈健写了一份信带上去。后来节目组多次邀请张重去上节目,张重都没有同意。

    他对这个节目没什么意见,甚至还觉得节目做得挺好的,只是他认为这个节目不太适合他而已。

    “节目名字就叫访谈,是央视中文频道做的新节目。”陈青说道。

    “就叫访谈?”张重有些意外,“节目是什么性质,为什么要请我?”

    “就是访谈类的,据他们说访谈对象不限,各界都会有,如果你同意上节目,将会作为第一期嘉宾。他们还透露拟邀了几个嘉宾都是各界的高端人士,商界的,政界的都有。”

    “政界的?”

    “嗯。”

    得到这些信息,张重沉吟起来。上个节目对他来说也有好处,因为他没上过节目,平时接受记者采访话也比较少,所以很多人对他都比较好奇。

    而且这种访谈类的节目要轻松一些,他就负责回答回答问题,不需要费心表演,也占用不了太长时间。

    “行,跟他们进行深入接洽吧,具体看看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如果合适,安排个时间我去一趟。”

    陈青笑道,“好的。”

    ……

    事情很快就落实了,张重最终答应了作为《访谈》节目第一期嘉宾出现。

    考虑到张重的时间,这期节目的录制就定在了这周末,到时候张重送芃芃去燕京学画画的时候能顺便去参加节目。

    这边得到了张重的同意之后,中文频道就把《访谈》节目即将录制的消息公布了出去,同时公布了张重会作为第一期嘉宾出现的消息。

    这则消息一出现就在粉丝群体中引起了轰动。

    张重要上《访谈》了?真的假的?

    还能是假的?中文频道都官宣了。

    不懂就问,《访谈》是什么节目?名字这么?

    据说是一档高端访谈类节目。

    以前没听过啊。

    新节目,你当然没听过。

    啧啧啧,我还以为张重永远不会上电视呢。

    楼上这话从何说起,张重上电视又不少。

    我说的是电视节目,那些颁奖典礼可不算啊。

    弱弱问一句,张重我知道是谁,但是他上节目怎么了,有这么轰动么?

    因为他没上过啊,所以粉丝们都很激动。

    ……

    不得不说,《访谈》栏目组这笔买卖是非常划算的,有了张重作为第一期嘉宾,他们节目不知道要省去多少广告费。

    甚至在第二天,《访谈》和张总纷纷上了热搜。

    这可不是他们买的啊,而是粉丝们合力给送上去的。

    跟着上热搜的词条还有“《访谈》是什么节目”“《访谈》什么时候开播”“张重第一次上节目”。

    ……

    杨雯手里拿着一本《蝇王》,心里涌现出一些紧促感。

    《访谈》节目前段时间就开始筹备了,这段时间一直在找访问对象,也就是前两天,才定下来第一期的访问对象是张重。

    按理说,访问张重,杨雯是有优势的,因为她毕竟也是《读书人》节目的主持人,整天就跟那些经典名作打交道。

    但是现在这档节目跟《读书人》又有些不同,因为《读书人》只要嘉宾能够表现好,她提前准备好稿子上去一说就行了。

    但是这个节目,她必须直接面对张重,虽然提问的问题都会事先安排好,可是张重会怎么回答却不在她的管控范围内。

    即便她事先安排好稿子,如果张重现场发挥,她也可能会面临无法招架的场面。

    所以在节目开始之前,她尽量地去补张重的小说,防止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她会手足无措。

    提问的问题也不是她一个人定的,节目组会一起商量一些问题,然后交给杨雯。

    这些问题已经到她手里了,她也将这些问题记在了心里,但是即便如此,她还是有一点点担心。

    别的不说,她跟张重只匆匆见过一面,对他这个人是完地不了解。

    他也听说过一些传闻,张重对媒体记者经常没有好脸色看,这样听起来或许是个脾气不太好的人。

    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年纪这么轻就获得了如此的成就,就算是狂也是有狂的资本的。

    “杨老师,张老师来了,导演说让你去一号会议室见个面。”

    杨雯冲工作人员点了点头,“嗯,我马上就去。”

    深深地呼了口气,杨雯把手中的《蝇王》放下,她之前囫囵看了一遍,心里有些感悟,却又摸不清楚,这种感觉让她有些心烦意乱。

    不过作为一个专业的主持人,她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调整好心态之后,她朝着一号会议室走去。

    (iishu)是,,,,!



第七二零章 我气不过来的(第三更,求订阅)
    【】(iishu),

    ()杨雯走进一号会议室门口,见到里面的人之后,忽然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顿时轻松了很多。

    沈健先看到了门口的杨雯,笑着说道,“杨雯你来啦。”

    “沈老师你也来啦。”杨雯笑着走进了会议室,又对张重说道,“张老师你好。”

    节目组导演耿鹏介绍道:“张老师,杨雯是这次的节目主持人。”

    张重笑道,“我跟杨雯女士有过一面之缘。”

    “哦,是么?”耿鹏笑道,眼神中带着一点好奇。

    沈健说道,“之前录《读书人》的时候,我跟杨雯她们去吃饭,正好碰到了张重。”

    “原来还有这个缘分啊。”耿鹏点了点头,“访谈还有一会儿再开始,张老师要不要先对一对稿子?”

    “不用了,提问我事先都看过,没什么问题。”张重说道。

    “沈老师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杨雯问道,她跟张重不熟,现在这里有了一个熟悉的沈健,她当然不会放过从他身上切入话题的机会。

    沈健笑着说道,“正好最近人在燕京,听说张重过来,我就主动联系了他。又想着跟你们都熟,就过来了,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怎么会,沈老师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咱们这大楼对您来说可不就像家一样么?”恭维了沈健一句,杨雯又把话题转向张重,“张老师今天刚到么?”

    “嗯,上午才到。”张重点头道。

    “这次十分感谢您能来参加《访谈》节目,当我得知第一期嘉宾是您的时候,我可是激动了很长时间。还记得上次跟您见面的时候,我还邀请您上节目来着,没想到如今竟然得偿所愿了。”

    张重记得这事,当时杨雯邀请他上的不是《读书人》,而是她主持的另外一档叫《艺术之旅》的电视节目,不过张重最终没有上那个节目,却跑来了《访谈》,但是对于杨雯来说,不管是哪档节目,其实都一样,她不过是个主持人而已。

    ……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访谈也要正式开始了。

    去了演播厅之后,访谈没有直接进入主题,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们还教张重看机位。

    等到一切就绪之后,杨雯先做了个简单的开场,然后又欢迎了一下张重。

    张重跟电视机前的观众打了个招呼后,杨雯的第一个问题就提了出来。

    “从您的第一本书到现在也才过去三年多,但是刚刚我们也看到了,这三年的时间里,您已经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请问您这三年来心理上有什么改变么?”

    她提的问题听起来有些突兀,这是因为在正式播出节目的时候,会先放一段张重的个人短片,里面介绍了张重这几年来获得的所有荣誉。

    在这个基础上,杨雯才提出这个问题。

    “心理上的变化肯定是有的,一开始获奖的时候,我其实心理有些抗拒,毕竟获奖就意味着被媒体关注。”
1...270271272273274...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