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其实z的作品她基本上都有,只要是翻译成英语的她都买过了。
但是为了积分,她把这些书再次买了一遍,即便自己不看也会送给朋友,就是为了新书发售的这天能带着一张有五百积分的星空卡兑换一本新书。
从经济角度考虑,她当然很亏啦。
为了兑换一本书,却白白地花了五百美金,这些钱足够她买二十多本《发条女孩》了。
但是她自己却觉得一点儿都不亏,因为她觉得用积分兑换新书比直接用钱买书酷多了。
没办法啊,她对积分兑奖这种事情根本无法抗拒。
而且积分兑换新书的时候,书店里面给出的小票也跟普通购买书籍的小票不同,上面显示的是扣除五百积分。
所以在换到新书之后,她就拍了照片o到了自己的社交网站上。
看吧,老娘跟你们都不一样,我可是用积分兑换的新书。
嗯,真酷。
心满意足地收到好多朋友的羡慕之后,她才翻开花了五百美金才得到的新书《发条女孩》。
书名叫《发条女孩》,但是在小说的开头,却没有出现什么女孩。
一个叫安德森的男人走在曼谷早市中,他似乎发现了一样很了不起的东西。
ngaw。
是一种水果,长着绿毛的红果子。
这个单词——该怎么读
这有些难倒斯图卡特了。
她也没有听说过ngaaw的描述,斯图卡特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长着绿毛的红果子,形状有些像海葵,里面的肉色泽苍白半透明。
这好像是……红毛丹
越想她就越觉得像。
这绝对就是红毛丹。
其实就算不知道这种果子是什么,也不影响斯图卡特的阅读,因为这是一个未来世界,即便是出现她不知道的东西也十分正常。
特别是她还读过《黄卡人》和《卡路里人》,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六八九章 完整的世界观
红毛丹在这个世界似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东西,跟基因技术关系很大,而主角安德森——姑且称他为主角吧,毕竟斯图卡特看了好长一段都是主要以安德森的视角在叙述故事。
安德森对这个红毛丹——不,应该叫它ngaw,那才是它的正确称呼,至于是不是红毛丹,斯图卡特也不太确信——安德森对这个东西很在意,而且他除了工厂之外,似乎还有别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产业。
似乎安德森的身份并不简单。
哦,斯图卡特还看到一个老熟人——陈福生。
他成了安德森的员工。
斯图卡特对扭结弹簧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一种特别的巨象负责给扭结弹簧提供能量,这种巨象高达十五英尺,体重超过十吨,是一种可怕的巨兽。
而故事的开头,就有一只巨象发狂踩死了看象人,还差点杀死安德森。
“你看到扭结弹簧的制造过程了么”
斯图卡特扭过头去,两个年轻男人正坐在离她不远地方,刚才那句话是其中一人对另一人说的。
另一个男人听到同伴的话,笑着抬头,“当然看到了,不过那应该是充能过程,而非制造过程。”
“你懂我的意思就行。”先发问的男人笑着说道,“你看这里,它们又被放在另一系列高温滚杠上面,进入塑造其最终结构的工序,他们被扭成螺旋形状,机器与分子内部的结构你相对抗,最终将其紧紧地卷成一团。你说这是z的一种文学性描述,还是说这种扭结弹簧已经达到了分子级别如果是后者,这看起来就不是普通的发条了啊。”
“或许是前者,我不知道,其实更加好奇的是书中提到的海藻粉对于扭结弹簧的影响,还有发条接触面闭合的合成玉米脂,这些东西有现在的科学理论支撑么”
“你说的我也考虑到了,这本书里面的科技知识还真是别开生面啊……”
听着两个年轻男人的讨论,斯图卡特笑了起来,这些东西她当然也看到了,不过她却没有把它当回事。
虽然她也是科幻小说迷,但是绝不是这种发烧友,即便是有些东西她看得不明白也没关系,留下点印象,往后看就是了,除非等到一本书看完还看不懂,她才会重新回过头研究一边。
虽然他觉得这两个人的谈论也挺有趣,但是现在可不是听别人讨论的时候,她得赶紧看书了。
……
《发条女孩》这本书里面有着很多科幻设想,但是大家,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秩序贯穿始终。
如果读者看的是《三体》这样的小说,当他们看到三体人、看到水滴、看到二向箔、看到智子,他们会惊呼:哇,真牛逼,真有意思,怎么想出来的。
但是当他们看《发条女孩》,看到柴郡猫,看到黄卡人,看到白衬衫,看到巨象,看到各种混乱,他们只会想:真惨,真恶心,真难受。
他们甚至可能会嘲笑里面的科学技术:真畸形,甚至有些落后。
其实书里面写到的技术根本就不落后,比如那些基因改造技术,扭结弹簧技术等等,都是现在无法实现的。
大家之所以会有一种落后的错觉,是因为这些东西虽然很难实现,但是却并不好用。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往扭结弹簧里面存储能量,或许还不如一桶汽油来得便利。
基因技术虽然发达,但是人们却为了一口粮食东奔西跑,街上到处是吃不到东西的流浪者。
当一部分书友看完书之后,分成了两派,一派在积极讨论书中的世界观,另一派却在吐槽。
吐槽的人理由都差不多。
……
当然,读者们都是合理吐槽,毕竟读了这么一本粘稠感爆棚的书,不让他们吐槽几句也太过不近人情。
虽然吐槽,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依旧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特别是这本书的世界观,足够细致。
一个完整的,严谨的,合理的世界观,已经为这本书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度。
一个科幻作家,写作水平再高,脑洞再大,都抵不过一个完整的世界观。
详尽的世界观,会让人产生一种远在天边的真实感。
远在天边的真实感。
这样的组合似乎有些矛盾,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读者不会认为他们生活的世界将和书里面一样,但是他们看过书之后却觉得,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或者遥远的某个时间段,书里面的事情就会发生。
除了详尽的世界观,这本书的写作技巧和情节设计都是无可挑剔的。
四个视点同时开启,虽然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却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大呼逼格满满。
而情节部分,环境部和贸易部的政治角斗设计得也十分精巧。
当然,精妙的情节,其实还是在为丰富世界观服务。
此外,很多人诟病的冗余的心理描写,其实也起到了丰富人物设定和补全历史背景的作用。
想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并不容易,因此大家对里面的那些心理描写也就能够接受了。
不过读者还不满足。
既然世界观已经形成,还花费了这么多笔墨,那就应该加以利用。用这个现成的世界观,再写一些故事出来。
就像《黄卡人》和《卡路里人》一样,这个世界观大有可为。
第六九零章 我听大家意见
想看番外。
想看《黄卡人》和《卡路里人》那样的番外。
这是很多读者看过《发条女孩》之后的真实心声。
以前张重出书,大家一般都会吵着要看后续,希望张重能出续集,比如《流浪海球》,《三体》这些。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他们不想看续集,而是想看番外或者前传。
其实原本大家也不会往番外前传上面去想,主要还是因为张重之前写了两篇出来,让大家很有兴趣。
“这本书还有番外么”看着网上的评论,许雨涵笑着问道。
张重躺在阳台上的躺椅上,夕阳照了半截进来,打在他的腿上。听到许雨涵的问话,他扭头看了过去,“应该是没有了。”
他的语气不够确定,因为他也不知道后面他自己是否会对这个世界观感兴趣,再创作一些番外来。
毕竟他自己也觉得这样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就这样被抛在那里,着实有些暴殄天物。
“我跟他们一样很期待。”许雨涵遗憾道。
同样坐在躺椅上的芃芃,放下了手中的图画书,好奇问道,“什么是番外啊。”
“就是外传。”
“什么又是外传呢”芃芃又问。
这可把许雨涵啊难倒了,该怎么解释这个词呢
张重笑着说道,“就是课外作业。”
“哦,这样啊。”芃芃拍了拍脑袋,“懂啦。”
许雨涵却翻了个白眼,她觉得张重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不过她也找不到好的说法来解释。
十月份不是一个适合晒太阳的季节,不过今天难得清闲,张重就带着许雨涵和芃芃在阳台消磨时光。
“我知道今天的日记该怎么写了。”芃芃忽然说道。
“哦怎么写”
“就写我跟爸爸还有许老师一起晒太阳。”
“这倒是可以,不过这是不是太单调了,你不能每次写日记都是一句话吧。”
芃芃立马反驳道,“哪有,我昨天明明就写了好几句话。”
“一个句号是一句话,你昨天不就一个句号,外加两个逗号,还不是一句话”
“是这样么”芃芃歪着头想了想说,“那我今天把逗号改成句号好啦。”
……
芃芃最近的日记水平已经大有进步,比如今天的日记。
张重看着女儿的日记,点了点头,“嗯,不愧是我的女儿,看这日记写的,首先平铺,随后直叙,最后引出太阳西去,原本不珍惜的东西回过头来却发现已经失去珍惜的机会。主题劝人珍惜眼前表达得非常好。”
“噗嗤。”许雨涵被张重这番装模作样的点评都逗笑了,“都说官字两个口,我看你们文人也有两张嘴,想说什么都随你们自己。”
张重煞有介事地摆了摆手,“文人要是有两张口,那就变成吝囚,这可不好。”
“嘁,那芃芃明天要是写,太阳出来啦,好开心,是不是表达了作者克服黑暗,迎来曙光的雀跃以及对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做阅读理解嘛,我也会。”许雨涵说道。
“孺子可教也,看来你悟性不差。”张重点了点头,“你高考语文肯定成绩不差。”
……
“俞壁,王进,你们寝室其他几个人呢”
中午正在寝室看书的俞壁和王进,忽然听到门口传来喊声。
“老秦去科幻协会了,风仔去图书馆了,小胖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上午放学就没看到他人影,班长你找他们有什么事情”
“我中午去院里面交综合素质评分表,文院长让我回来喊你们过去一趟。”
“现在”俞壁问道。
“说是下午都行。”
“文院长找我们什么事情,班长你知道么”
“那就不清楚了,不过既然是叫你们几个都去,可能是跟之前你们发的那个文章有关系吧。”
俞壁他们寝室几个人已经成了学校里面的名人,毕竟能在《零零一》杂志上开一个专栏,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他们的事迹也早就传遍了学校,身为他们的班长自然也清楚。
“哦,我知道了,我现在就通知他们三个,谢谢班长。”
“嗯。”
等班长走了之后,俞壁看向王进,“我给小胖和风仔打电话,你通知老秦。”
王进点了点头,“好。”
半个小时之后,老秦他们三个回到寝室。
“怎么个情况,电话里面你们也不说清,文院长叫我们去干什么”老秦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班长过来通知的,就说让我们过去,也没具体说什么事情。”
王进说道,“去了不就知道了。”
说完王进自己就先走了出去,其他几个人对视了一眼,也跟了上去。
咚咚咚。
“进来。”文汉正在处理文件,听到敲门声,头都没抬地喊了一声。
等到这份文件看完了,他才抬头,“你们来啦,坐吧。”
“叫你们过来跟你们说一说奖学金的事情。”
“奖学金评分不是已经出来了么”
文汉摆了摆手,“跟那几项奖学金没关系,我要说的是新设立的奖学金。鉴于你们几个的出色表现,院里面决定拨出三万块钱来奖励你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