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嗯,听说不止是《发条女孩》,同时公布发售时间的还有另外六本书,分别是余冬雨的《千门公子》、秦昭的《拦腰》,风和的……”
“啧啧,这些书我都还蛮期待的。不过我更期待的是,之前那个人抽到的书上写的那段话到底是不是一本新书里面的内容。”
“好啦,这事都听你念叨两天了,要是新书,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公布的。”
“我就是好奇嘛。”张俊伟耸了耸肩膀。
“咦,今年的全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达到了十一点二本,创下历史记录。”李天祎忽然一脸惊讶地说道。
“真的假的”张俊伟放下手上的扫帚,走了过来,这个数字可把他吓了一跳,他记得之前看着个数据大概也就七八本的样子,怎么突然增加了这么多
“真的,日报公布的数据,还能是假的”
“怎么增加这么多”
“这还用问,当然跟张重有关,自从张重出道以后,这个数字就在不断地增长。你别忘了,光是《零零一》一年就要卖出去好几亿本。这上面也分析了数字增长的原因,你看看。”
张俊伟拿过手机。
数据也就是刚刚公布才半个小时而已。
公告中分析了这次的数据增长原因,跟张重有很大的关系。
据统计,这两年科幻小说和侦探悬疑小说的华夏市场增长不少,除了张重的书畅销之外,还带动了同类书籍的销量。
其中还特别标明了几个时间点,分别是《十个印第安小男孩》上映之后,去年星云奖结果公布之后,今年《最后一个海星人》电影上映以及星云奖和雨果奖结果公布。
这些时间点都是国内图书销量暴增的时刻。
“无疑,张重这两年对国内图书市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张重两个字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国人人均阅读量的提升就是实证。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张重,如今严肃文学也渐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之中。为了这次的数据统计,本报特别采访了数以百计的读者,很多人都表示,在认识张重之前,他们甚至一本传统文学作品都没有读过。而在认识张重之后,因为喜欢他的科幻小说以及侦探悬疑小说,爱屋及乌,也爱上了他的其他小说,比如《许三观卖血记》、《平凡的世界》、《活着》。《活着》是近期才发售的作品,也是国内唯一一本同步上线语种最多的传统文学作品。”
“回归头来,我们渐渐发现,张重这两年似乎无形中培养了国人的阅读习惯。国人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国内作家的创作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是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数量增长的根本原因……”
第六七五章 炫耀
作为一个休闲娱乐书屋的老板,对于日报中说的这些他当然能够感同身受。
即便是张重刚刚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时候,大家来书店也主要是看那些通俗小说,后来甚至还分为了科幻阵营跟侦探悬疑阵营。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多了一个严肃小说阵营。
而这个阵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也是从科幻阵营以及侦探悬疑阵营里面分出来的。
这些读者一开始或许只对张重的科幻小说或者侦探悬疑小说感兴趣,但是看着看着就爱上了张重的那些传统小说。
张重的传统小说为什么销量能这么好,一方面是作品确实为他带来了庞大的粉丝基础。
即便每天有万分之一的读者愿意因为张重而去读一本传统小说,这个数字也是十分可观的。
现在在书屋里面,经常能看到很多人手里捧着一本《边城》,《活着》或者是《平凡的世界》。
这在两年前,张俊伟想都不敢想,但是如今他却已经习以为常。
他忽然想起几年前跟一个做销售的朋友的聊天,一开始两人只是聊一些闲话,后来朋友问张俊伟最近在干嘛,张俊伟告诉朋友自己最近在看一本很,谈不上曲高和寡,更谈不上佶屈聱牙,任何一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可以读懂那本书,但是朋友还是觉得读这样一本书很有逼格。
其实这跟张俊伟读的什么书根本没有关系,在朋友看来,只要是读书,就很有逼格。
而且朋友已经说得很委婉了,说不定心里面会觉得张俊伟这是在装逼。
那个朋友也不是什么没文化的人,他还是从某所211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不过恰恰就是如此,张俊伟才更加感觉难受。
这些读了十几二十年书,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却还秉持着看书是装逼的想法,可想而知国内的阅读环境都有多差。
连读书人都不怎么读书,就更别奢望其他人。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生多,有很多不爱读书的也正常。
但是华夏的大学生真的多么
或许数量上还算不错,但是按照比例来说,华夏只有百分之五点几的人是本科以上学历。
朋友的211那就更加碾压了大多数人。
而且那个朋友不是特例,张俊伟身边有很多高学历的人都不怎么还读书。
现在的娱乐活动太多了,两个小时可以看完一部电影,如果快进的话可以看完两部。两个小时可以刷几十条甚至几百条短视频,可以玩几局端游,十几局手游。
但是两个小时却看不完一本书。
而张重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人们的时间抢过来,就知道其中的伟大之处了。
前些日子,张俊伟看到那个朋友的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条动态,说是因为看了《最后一个海星人》电影觉得很好看,所以特意去买了一本原著回去准备好好看看。
虽然不知道这个朋友最终有没有将这本书看完,但是这无疑都是一个好兆头,至少他已经愿意走进书店,而他之前的那种“看书是装逼”的观点也扭转了过来。
还有年初的时候书屋来了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还是大学生,女孩叫于静,男孩叫李宇,据他们说,他们是《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发售当天遇见的。
于静第一次到书店里面看一本科幻小说,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也就是那时候,她遇到了是张重粉丝的男友,两人才结下了缘分。
后来于静就很少再看那些偶像剧和言情小说,开始看一些张重的书,科幻,悬疑,侦探以及传统文学。
这些张俊伟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让他非常清楚日报里面所说的并不夸张,真的有很多人是因为张重而踏上了科幻之旅、走进了侦探的世界,进而捧起了传统文学。
“你在想什么呢”妻子的声音将张俊伟从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他笑了笑,“我在想,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这个数据上到三十。”
李天祎笑了起来,“你可真敢想啊,三十是什么概念你知道么”
“当然知道,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不敢想,但是现在我忽然有了一点信心。或许再过几十年,国家的基础教育更好了,文化氛围更浓了,这个数据也不是天方夜谭。张重现在不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么他赞助了那么多希望小学,还不定期的给小学捐书,不也正是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么这不也是我们开书屋的初衷么”
张俊伟越说越激动,眼睛里面充满了期望。
李天祎受到丈夫的情绪感染,也深深地呼了口气,“被你这么一说,我也开始畅想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当我们走在路上都能看到路边有人捧着本书坐在长椅上看,生活肯定很美好。”
“哈哈,至少比视频软件外放要更让人舒心一些。”张俊伟调笑了一句。
……
日报的数据很快就传开了,书迷都在热切地讨论。
而且还掀起了一波“炫耀”狂潮。
不少人把自己这一年来看过的书列成书单放到了网上,十分骄傲地宣示自己也为这个数据做了小小的贡献。
第六七六章 卡路里人和大火炬
有人炫耀,当然也有人抱怨。
抱怨的人还是觉得看书太累,而且炫耀的那些人摆出来的书单也成了他们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大多数人对这种观点都不太赞同。
张重看到了很多书友的“炫耀”,也看到部分网友们的反驳。
他觉得有些书友说得对,看书这种事情,不是靠逼的。
从始至终,他也没有逼过任何人看书。
不过他相信,文学是有力量的,只不过现在很多人还感受不到这股力量。但是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所以他不停地发书,捐学校,甚至担任文学院院长,其实都是想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现状。
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书店拿起一本书细细品味。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靠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那一部一部优秀的作品。文学的力量最终能够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看书是会上瘾的。
阅读和表达是人类漫长进化中产生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这种**不会骗人,只不过现在很多人被一些快节奏的东西带偏了方向而已。
日报给出的数据证明了张重的努力也算有些成效。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这两年你让华夏人多看了几十亿册图书。”许雨涵看着日报的新闻稿,笑着说道。
张重摇了摇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读者们自己有功劳,那些辛勤创作的作家们功劳更是不可磨灭。如果真的给我算功劳的话,那我应该算是某种催化剂,如果没有反应物,恐怕也无法得到这样的结果。”
“你倒是不贪功。”
“谦虚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那你承认自己是谦虚了”
……
自从上次《黄卡人》发布之后,读者们就对新书的世界观产生了兴趣,这些天,人们不间断地在讨论着关于新书世界观里面的一切。
因为《黄卡人》透露出来的信息太少,出现的新鲜东西又太多,所以大多数读者还处在一片懵懂的状态,即便有些人大胆地对新书的世界观作出了种种猜测,但这些猜测都不太正确。
不过张重现在做的事情,可能会给他们的推测帮上一点忙。
跟《发条女孩》同一个世界观还有另外一部短篇小说——卡路里人。
这部短篇小说里面有着更多关于《发条女孩》世界观的描写,包括扭结弹簧,卡路里公司,柴郡猫。
他会在《发条女孩》正是发售之前,将这部小说放给读者们看看,让他们对《发条女孩》的世界观有更多的了解。
因为他希望,在通过这两部短篇小说的铺垫之后,读者们能够更快地接受《发条女孩》,也能更加流畅地阅读这本有些难以读通的科幻小说。
至少能够给他们阅读时减少一些粘稠感。
跟《黄卡人》一样,这部短篇小说他也没有抽到,所以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将书写出来。
不过里面有一些东西是需要修改的,比如关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内容。
书中有很多关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内容,最明显的就是柴郡猫,这原本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面的一个角色。
不过他无法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相关的内容删去,只能恬不知耻地将这本书归到自己的名下,所以在《卡路里人》中会出现张重自己的名字。
因此,他在写完《卡路里人》之后,还要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写出来。
这可比写《卡路里人》和《黄卡人》难度高上不少,毕竟篇幅在这里呢。
他也好长时间没有写过童话故事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正好能够填补这个空缺。
“爸爸,给你看我今天的日记。”
张重正在写《卡路里人》时,芃芃拿着她的日记本走了进来。
他停下敲键盘的手,接过女儿的日记本看了看,随后满意地笑了笑,“不错嘛,今天的日记里面有逗号了。”
有逗号了,那就比之前的日记更加复杂了一些。
不过日记的内容还是没什么太大的进步,依旧跟吃的有关。
这丫头也实在是没有出息,难道除了吃的就没有其他能写的么
“这大火炬的炬不会写啊”张重指着上面的拼音说道。
“我忘了怎么写了,要不爸爸我们去超市买一支回来,我看着上面的字就知道怎么写了。”芃芃眼珠子直转,讨好地说道。
张重撇了撇嘴,他说怎么这丫头今天这么主动,还特意跑上来让他看日记,原来还是在惦记白天没吃到的大火炬冰淇淋。
他摆了摆手说道,“不用这么麻烦,爸爸在晚上给你找个大火炬的图片,你看着写就行了。写完之后,用字典查一查这个字,再写十遍。”
之后不由分说,他就用电脑搜出了大火炬冰淇淋的图片,然后指着图片对芃芃说道,“你看,这个炬有两部分组成,火字旁加上巨大的巨……”
第六七七章 魏风奖
日报公布的数据热度还没下去,魏风奖的提名名单又让张重上了头条。
魏风奖是国内中长篇小说的风向标,而且它四年才发一次,从某种层面上说,它的重要程度要超过之前张重获得的蒲松龄奖。
其实文学界的奖项就是如此,大多数长篇幅奖项要比短篇幅奖项更加有份量一点,正如长篇小说往往也比短篇小说更有份量和影响力一样。
不得不提一句的是,上次魏风奖长篇小说奖得主是庄语,那也是庄语第二次获得魏风奖。
这次张重总共有两本书入围了魏风奖,分别是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和中篇小说《边城》。
同时两本书入围并不常见,但也没有到惊世骇俗的地步,特别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张重身上,显得十分合理。
甚至还有些不太了解魏风奖的书友抱怨说给的提名太少,毕竟这几年张重出过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
除了入围的这两本书之外,还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符合奖项要求的小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