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进来。”

    几个学生走了进来。

    时中学院就这么点大,所以老师对学生都很熟。

    他笑着看向被其他人推到前面的大高个,说道,“俞壁,你们有什么事”

    俞壁被赶鸭子上架,顶到了前面,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文教授,我们过来是想申请学院里的项目基金。”

    “哦”文汉有些意外。

    学院确实有针对学生的项目基金,不过这项计划出来两个多月,却一个学生都没有来申请过。

    毕竟学院就这么点学生,还都是新生,哪有什么学术研究项目。

    文汉放下手上的文件,走到沙发边,“你们坐吧,把项目的事情好好说一下。”

    几个学生坐了下来,然后开始讲述他们的计划。

    听完了他们的计划,文汉笑道,“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咱们学院设立的项目基金是有条件的,不能说你们过来讲一个大概的计划,我就把基金拨给你们,这也不现实。”

    俞壁问,“文教授,那我们应该要做什么”

    “这样吧,现在离放假还有一段时间,你们就将这段时间你们搜集的资料整理一下,然后把具体的计划和研究方向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学院这边看到这些,会酌情决定的。”

    “好,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文汉点了点头,“行,回去吧,我等着你们。”




第六二六章 文字的现实
    余冬雨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他上台演讲,还非要让张重给他当主持人。

    张重倒是无所谓,反正是在自己的地盘,就上台给余冬雨“隆重”地介绍了一遍。

    “今天来了不少人啊。”张重看了一眼人挤人的报告厅,笑着说道,“为了给这学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学校特地请了九个在文坛执牛耳的文学家过来给大家开讲座。”

    九个

    不仅仅是底下坐着的观众们睁大眼睛非常意外,就是在后台等着上来的余冬雨也是惊讶莫名。

    他还转头看了看周围,后台除了他之外就只有几个正在忙活的学生,还有王希,哪儿来的九个人

    难道张重把自己算上

    就算算上张重,也才两个人而已。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只听张重继续说道,“这九个人分别是小苍耳,鱼腥草,风中烛火”

    张重一口气说了八个名字。

    熟悉余冬雨的粉丝瞬间明白过来,这八个笔名都是余冬雨之前用过的。

    余冬雨爱用马甲,除了小苍耳之外,为人熟知的笔名大概还有七八个。可能还有其他不为人所知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个了。

    之前就因为余冬雨马甲多,张重第一本书解忧杂货店在网上大火的时候,许多网友在猜测“五年级植物人”是不是余冬雨的又一个新马甲。

    两人的联系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如今张重用余冬雨的马甲开了个玩笑,幽默之余,也点出两人之间的渊源。

    “这个张重。”后台的余冬雨笑了笑,心说自己又被这家伙晃点了。

    一番介绍之后,张重最后说道,“好了,话不多说,现在就请今天的主角余冬雨余先生上台。”

    余冬雨从后台上来,跟张重握了握手,然后走到话筒前面。

    他一出现,掌声立马响了起来。

    “我们九个人一起上来,大家怎么才这点掌声”

    余冬雨的幽默不输张重,一上台就对张重的调侃作了回应。

    底下的观众听得有趣,一边笑着一边用力鼓掌。

    等到掌声弱了下去,余冬雨继续说道,“昨天我人还在燕京,想着今天晚上是去城北吃涮肉还是去城南喝粥,就是没想到会跑到千里之外的这里。你们的张老师是个一顶一的忽悠高手,三言两语就将我绑了过来。他还跟我说,江阳大学的学生都单纯好忽悠,让我过来随便说两句就行。”

    底下的学生一愣。

    哇,原来余冬雨是张重“绑”过来的。

    怪不得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今天早上学校官网才通知傍晚有演讲。

    看似随意地抱怨了一句,将场子热起来之后,余冬雨迅速进入今天演讲的主题,“来的路上我还在思考今天要给你们讲些什么。张重让我随便说两句,但是这随便的两句也不能很随便地说出来,到江阳的路上,我看到过一列火车从车窗前路过,一个人在河边散步,一片叶子从树上掉下来这些都是现实,也总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是今天我要给你们讲的文字中的现实却不是这些。当火车经过以后不再回到我们的阅读里,当河边散步的人走远后立刻被一万,当树叶掉下来读者无动于衷,这样的现实虽然出现在了文学的叙述中,它仍然是现实中的现实,仍然不是文学中的现实。”

    “我在华夏的小报上读过两个真实的事件,我把它们举列出来,也许可以说明什么事文学中的现实”

    文字中的现实,这样的演讲主题看起来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实余冬雨要说的也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他没有带学生们探究文学艺术,也没有将他们引入虚无漂亮的文字漩涡中,而是给他们讲述着文字叙述的魅力。

    这样的演讲很对学生们的胃口,因为听过之后,观众会立马觉得有用。

    啊,原来文学就是这样这样,原本就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余冬雨告诉大家,不仅仅想象对于文学十分重要,洞察其实也同样重要。

    没有洞察帮助掌握分寸的想象,往往是胡思乱想。只有想象和洞察完美地结合起来时,才会有文学中的现实。

    为了帮助理解,他还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但丁射箭的诗句。

    “箭中了目标,离了弦。”

    又比如博尔赫斯描述一个人的声音:是我经常在我的录音带上听到的那种声音。

    再比如尤瑟纳尔描写脖子和脑袋分离后重新组合时增加的道具:他的脖子上围了一条奇怪的红色围巾。

    这些这些,都是文学中的现实。

    演讲结束之后,校长刘洪带着一些老师宴请远道而来的余冬雨,张重在旁作陪。

    刘洪心情不错,自从张重到学校来任教之后,江阳大学的知名度是越来越大了。

    今天能请到余冬雨来演讲,下次是不是就能请到庄语和王忆他们

    大家都知道,张重跟这几位关系都很不错。

    刘洪甚至在饭桌上就已经开始畅想,或许以后他们江阳大学可以弄一个江阳大讲堂系列,专门请这些名家过来演讲。

    不过学校的报告厅还是显得促狭了一点,回头或许应该再弄一个更大一点的讲堂。

    学校名气上来了,各项设施也要跟得上才行啊。

    余冬雨演讲的视频很快就流传出去,各种各样的新闻也出来了。

    有些无良媒体甚至直接起标题:震惊,张重竟然绑了余冬雨,事情的真相

    网友们被标题吸引进去,看到新闻内容之后,都忍不住大骂特骂,不过骂媒体的同时,他们也在调侃,这次张重“绑了”余冬雨,那下一个会“绑”谁

    这倒还真给网友们猜中了,张重还真就已经在考虑下一个要请谁到江阳大学演讲了。

    这次临时决定的演讲,结果非常成功,也让张重有了请更多人来演讲的想法。就算不能把庄语他们拉到时中学院任教,偶尔过来搞个讲座,应该是不难的。

    当然,下次再搞,就不能这么仓促了,听说为了抢票,学校的官网卡的要死。回头要跟刘洪建议一下,最好提升一下服务器配置,好歹学校的计算机学院也不差,总不能官网弄得这么小气。



第六二七章 卡莱尔和新书(二合一章)
    七月初,张重一家人正在家里收拾行李,明天他们就要先飞到燕京跟杨凤霞他们汇合,然后后天就要出发去美国了。

    张重的东西很少,除了一些必备用品,他只带了两套换洗衣服,加起来一个双肩背包都放不满。

    他看着帮芃芃挑选衣服的一家人,笑着说道,“去了肯定要买东西的,再带这么多东西过去,回来怎么带得下”

    胡慧芳说道,“就是害怕带不下所以才挑,不然都带过去不省事多了。”

    “都带过去那得买一架飞机才行。”

    “飞机可以买么”

    张重笑了笑,准备接话茬,口袋中的手机却响了起来。

    是副院长文汉的来电。

    “喂,文老师。”

    “张院长,我这里有个事情跟你汇报一下,方便么”

    “需要当面聊么”

    “那倒是不用,电话里面说一下就行了。是这样的,前些天院里面有几个学生过来找我,他们想申请学院的项目基金。”文汉说道。

    张重笑着说道,“这是好事啊,这个项目基金设立了这么长时间还没动过呢。”

    这部分针对学生搞学术研究的项目基金本来就是张重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们搞学问的积极性。

    然而现实却很不理想,项目基金设立两个多月,却一个来申请的学生都没有。

    项目基金是张重让零零一杂志赞助的,第一期是拨了二十万过来。

    原想着,如果项目太多,基金不够用,就让杂志社再拨一点过来。然而到现在为止,这二十万都还没动过。

    现在有学生来申请,而且既然文汉来跟自己汇报,就代表这些学生申请的项目应该还是有价值的,张重当然很高兴。

    如果这次能开个好头,学院的项目基金计划可能就能摆脱之前尴尬的局面。

    “他们要研究什么项目”张重问道。

    “说起来跟院长你还有些关系,具体我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这样吧,一会儿我把他们的企划书发到你的邮箱给你看看,等你看过之后,咱们再聊这事。”文汉说道。

    张重点头道,“行,那你发过来我看看。”

    电话挂了之后也就一分钟的时间,张重就收到了新邮件。

    手机不方便看,他又跑到二楼书房打开电脑,然后点开邮件认真看了起来。

    大概看过之后,张重明白之前文汉为什么会说这个计划跟他有关系了。

    站在张重的角度来看,这份企划书做得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苛刻地说一句非常简陋。

    但是学生们想表达的东西还是大概地表达出来了。

    有五个学生,他们想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欧洲宗教史的秘密。他们的思路很清晰,就是按图索骥,按照达芬奇密码去追寻被人遗忘的欧洲神秘学史。

    他们还罗列出这段时间搜集出来的资料,并且结合之前张重在课堂上讲的玫瑰十字会宣言写了一篇小论文。

    而且他们还计划暑假去欧洲各地实地考察,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和研究地方历史。

    这个计划挺有意思的,不过真要说起来,这更适合史学院的学生去做。

    不过张重觉得,不管是史学院还是文学院,关于人文的研究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不知不觉,张重翻到了企划书的最后一页。

    在最后一页的位置,几个学生写上了自己希望学院提供的资金数目。

    “嗯”

    看到数字,张重有些意外。

    因为他们竟然填了个5000。

    写了这么长的企划书就为了五千块钱

    这次计划,他们总共是五个人,其他的不说,就是去一趟欧洲,光是来回的机票钱都不是什么小数目。

    这五千块钱给他们,甚至都不够一个人的差旅费。

    是不是填错了

    张重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虽然企划书做得不完美,但是他并没有看到什么错漏,证明做这份企划书的人是个比较细心的人。

    既然是个细心的人,总不至于将这么重要的数字给填错了,想必写的时候他应该都检查好几遍,而且着重检查数字。

    带着疑惑,张重又给文汉敲了个电话过去。

    “文老师,这几个学生的资金需求确定是五千”

    文汉似乎早就料到张重会问这个,笑呵呵地说道,“我之前看这份企划书的时候,也对这个数字很疑惑,还特意去核实过,他们确实只要五千块钱。”

    “这是为什么费了这么大周折,就为了五千块钱”

    “这个我都搞清楚了,孩子们并不缺钱,不过是想出师有名罢了。”

    出师有名

    这又不是打仗。

    不过随后张重也大概想明白了,学生们可能觉得搞一个学校的项目很有面子,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些信心。

    “嗯,这个项目我这边通过了,至于项目资金,五千有点少得不像话,回头让财务先拨三万块钱给他们好了。”张重说道。

    “好,我知道了张院长。”文汉笑了笑,“他们还在等着我消息呢,我这就跟他们说。”

    当张重和家人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时,606寝室的几个人也踏上了他们的征程,遥远的西方,还有一整片欧罗巴大陆等着他们去探索和征服。

    “俞壁,怎么样,叔叔没有为难你吧。”

    风仔靠在座位上,笑吟吟地说道。
1...225226227228229...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