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方晴混沌的脑袋这才开始清明。

    她终于明白刚才张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又惊又喜。

    这是方晴如今的心情。

    喜的是有了这本新书,所有的谣言自然会不攻而破。

    惊的是,张重竟然这么快就弄了一本新书。

    当然不可能是刚写的。

    没有人能在这段的时间内写完一本几十万字的巨著。

    想到这里,方晴心中莫名地生起一点小小的怨念。

    明明早就写了新书,为什么她之前几次三番旁敲侧击问张重有没有新书,他都要敷衍

    她甚至有些感谢《凌风晚报》杜撰新闻的那个记者,如果不是他这篇假新闻,估计张重还是不会把书发给他们收获文学网。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快发布新书的消息。

    她拿起电话,拨通一个号码,“老李,赶快发布消息,苏爱的最新力作《傲慢与偏见》不日将会发布。”




第六一六章 法务部
    新书《傲慢与偏见》的消息一出来,谣言当然不攻自破。

    许多之前发了悼念动态的人也都默默地将动态删掉,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一样。

    其实即便如此,恐怕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一个叫苏爱的作家已经死了。

    因为他们平时也不关注文学圈或者是不关注苏爱这类的作家,他们只是看到朋友圈或者微语上有人发了悼念动态,随便的看上一眼,留下印象,却没有看到辟谣的新闻。

    《凌风晚报》的柳南看到新书的消息,只是微微惊讶一番,对于即将面临的控诉却并不怎么紧张。

    就像他之前跟报社主编说的那样,他没有捏造证据,全文只是隐晦地合理推测,就算人家要告他们,也很难。

    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他恐怕就没有这么悠闲了,因为他完全低估了收获文学的决心,也低估了作家苏爱的力量。

    就算这个官司一时半会赢不了,只要下定决心去搞《凌风晚报》,总有机会击垮他们。

    说起来,跟张重他们公司合作的律师事务所这段时间可赚了不少钱,因为公司这边光是今年就向至少五个单位或者个人提起过诉讼。

    这次由陈青牵头,收获文学网最终委托佳域律师事务所对《凌风晚报》发起了诉讼。

    其实打官司是一件效率很低,损耗很大的事情,对诉讼双方来说都是这样。

    所以正常情况下能私了就私了。

    但是张重这边根本就不在乎打官司的各项成本,他们耗得起,也愿意耗。

    之所以这样,也是为了给其他人发出信号——你们最好不要惹我。

    因为无穷无尽的官司,林岚最近的生活几乎陷入了一篇黑暗,她这几年存的钱都快要消耗在官司上面了。

    而且她还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她将要面临巨额的赔偿金。

    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林岚已经有些后悔了,如果知道对方这样纠缠不清的话,她应该早就会私了了事。

    什么名誉啊,面子啊,在实实在在的金钱面前,全都不值一提。

    她付出的律师费早就够赔偿或者私了了。

    但是现在付出这么多律师费之后,她已经像是一匹跑在墙头上的马,没有回头路了。

    这就是典型的沉没成本效应,投入越多就越不能舍弃。她总觉得自己再坚持一段时间,事情就能结束。

    前期的自大麻痹导致她没有及时止损,这是她犯下最大的错误。

    跟他同样境遇的还有吴飞。

    不过吴飞显然更加聪明一些,他知道及时止损,在官司打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吴飞就提出过要私了。

    起初他愿意向张重赔偿一定金额,但是不同意公开道歉。

    面对这样的私了条件,张重这边当然不可能同意,所以官司仍旧没有停下来。

    等到再两个多月过去,吴飞的心态又发生了变化,除了愿意赔偿钱款之外,他还同意公开道歉,并撤销之前发布的不实榜单。

    “得饶人处且饶人,希望张重能认真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这是吴飞当时的原话。

    陈青将这句话转告给了张重,却没有得到张重的退让。

    张重的诉求很简单,赔偿金按照他们的要求来,道歉和撤销榜单也是必须的。

    两边也就是在赔偿金方面没有谈拢,一开始的时候,张重这边要求赔偿三百亿的百分之一,也就是三亿。

    这么多钱,吴飞当然拿不出来。

    最后经过调解协商,张重这边退了无数步,最终要求赔偿金不能低于两千万。

    可是吴飞那边只同意赔偿五百万,中间有一千五百万的差额。

    就这样,官司一直持续到六月份,还没有一个结果。

    ……

    六月中旬,就在吴飞因为官司焦头烂额的时候,陈青却大手一挥,欢欢喜喜地收购了佳域律师事务所,将事务所发展成了公司的法务部,专门帮公司处理法律方面的事务。

    这件事情是得到了张重点头的。

    公司确实需要一个法务部了,以后公司的i越来越多,涉及到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务也会不断增加。

    现在公司的i可不止张重一个人的作品,另外还有旗下其他作者的作品,比如秦昭,比如赵热。

    而且除了这两个早期发展的作家,另外也挖了不少知名作家过来。

    科幻界的风和与林涛,还有最近在《零零一》崭露头角的悬疑作家蔡毅。

    除了已经成名的,公司还签了一些潜入股,都是之前征文表现不错的新人。

    当然,这半年来,公司最大的动作就是签了余冬雨。

    余冬雨以前是没有作家经纪人的,除了身边的几个助理之外,可以说在出版方面的事情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去跟出版机构谈。

    自从跟《零零一》深度合作之后,余冬雨看到了自己还能更进一步的希望,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果断接受了陈青的邀请,签了作家经纪人合同。

    陈青想签一个作家,并不是什么难事。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零零一》杂志就能让很多作家投诚,更别说张重起到的带动作用。

    暂时公司的i开发都是围绕着张重开展的,而且都是交给其他影视公司做。

    但是不出两年,公司这边的影视产业就能初具规模,i的开发也能再上一个平台,到时候一条完整庞大的产业链铺开,公司里面其他作家也将会受益。

    当时劝说余冬雨的时候,陈青就给他保证过,不出三年就会为他的新作《千门》系列打造一系列的i开发计划,甚至可以把投资金额写在合同里面。

    余冬雨也是被这个承诺给打动了,所以后来才会这么爽快地跟陈青签合同。

    ……

    于禁正在打扫画室,却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入眼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

    这个小女孩他并不陌生,之前国庆的时候他就见过一次,那次随行的还有吴院长和张重。

    而且上次吴院长的新画《芃芃》虽然上面的女孩子没有露出全脸,但于禁还是认出来画上的就是这个小女孩。

    她应该是张重的女儿。

    果不其然,芃芃进来之后,吴院长和张重也说笑着走了进来。



第六一七章 央美多了个小师妹
    这是自从芃芃拜师之后,吴子云第一次带她到学校的工作室来,主要是为了让她多看多听。

    而且芃芃毕竟年纪还小,性子又跳脱,总是困在小小的画室里面,也不利于她发展。

    于禁看到吴院长和张重,连忙放下扫把,笑着打招呼,“吴院长,张老师。”

    张重记性不错,认出了眼前这个小伙子之前见过,笑着说道,“看来咱们还挺有缘分的,上次我们过来,你也在吧,我记得还有另外一个小女生。”

    于禁有些惊讶,都说贵人多忘事,没想到只是见过一面,连话都没说过两句,隔了这么久张重竟然还记得自己。

    “张老师您记性真好,上次我确实在这。”于禁笑道。

    芃芃笑着说道,“大哥哥,我也记得你,你记得我么”

    太记得了啊,就算没有吴子云和张重,画室突然跑进来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也会让人印象深刻吧。

    “当然记得啊,哥哥还记得你上次表现很好,吴院长给你出的题目你都答对了呢。”

    芃芃是属顺毛驴的,不能听别人夸她。

    于禁这么一夸,这丫头脸上的笑容瞬间绽开了。

    在于禁眼中,芃芃应该是属花儿的,不然怎么一笑起来就像鲜花盛开呢

    吴子云看着芃芃的兴奋劲,心情也很不错,他暗道带这丫头到画室来是带对了。

    他指着于禁对芃芃说道,“他叫于禁,你以后就叫他师兄。”

    “于禁师兄。”芃芃甜甜地喊了一声,然后又问自己老师,“吴老师,于禁师兄也是你的学生么”

    “当然了,学校里面的学生也都算是我的学生。”

    当然学生跟学生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芃芃是他的入室弟子,也是开山弟子,说不定还可能是关门弟子。至于于禁,只不过是他们油画系的普通学生罢了,他都没有怎么给对方上过课。不过吴子云没有给芃芃解释这些。

    他又对于禁说道,“我已经正式收芃芃为学生,她以后就是你们的小师妹了。”

    听到这个消息,于禁没有太过惊讶。

    虽然吴院长没有收过学生,但是凭着芃芃惊人的天赋和她父亲是张重这两点,吴子云收她为学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

    他当然羡慕芃芃。

    不过他还不至于妒嫉一个小孩子,再说多一个小师妹也挺有意思的。

    “芃芃你以后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问你于禁师兄。”吴子云交代道。

    “我知道了,老师。”

    于禁笑道,“芃芃在色彩方面的天赋万里挑一,我恐怕也教不了他什么。”

    “不用妄自菲薄,拿出央美学生的骄傲来,她毕竟才这么点儿大,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以后你们多帮衬一点。”

    吴子云都这样说了,于禁当然是连连点头,“我一定会尽力的,别的不说,在咱们央美,绝对没人敢欺负小师妹。”

    “又不是让你们打架,你下什么军令状啊。好了,我带她四处转转,你忙自己的吧。”

    于禁笑道,“我也没什么忙的,要不然我跟你们一起转转吧。”

    吴子云点了点头,“也行。”

    周末画室人不多,每个画室最多也就只有两三个学生这样,不过却随着芃芃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油画系多了一个小师妹,消息瞬间就传开了。

    好多原本在外面的学生,也都忙着跑回来,就为了看看这位小师妹。

    芃芃就是个人来疯,人越多她就越高兴,一会这儿看看,一会儿那儿摸摸。

    “师姐,你在画什么啊。”

    她跑到一个正在画画的女生旁边,踮着脚问道。

    那个正在画画的女生笑兮兮地说道,“小师妹,我在画静物啊,就是不动的东西,你看前面放的那些插花,就是我要画的东西。”

    “我知道静物是什么意思呢,学姐。”

    其实这个学姐已经是大三了,平时画的最多的是人体,不过偶尔也会上手静物。

    看到芃芃一点都不怯场,几个大人们也都放下心来。

    “看来以后芃芃会在央美玩得很好。”吴子云笑道。

    许雨涵笑道,“芃芃到哪儿都能玩得开,她活泼得很。”

    “这是好事情,搞艺术的首先要有生活,没有生活谈什么创作。现在有很多地方教美术,方法不对,反而弄得学生对美术失了兴趣,回过头来老师还有家长只用一句没有艺术细胞概括,也未免太过不负责任。”吴子云有些感慨道。

    许雨涵扎根在幼儿美术教育的前线,所以对此感触很深,“是啊,有天赋的孩子不少,但是能挖掘出来的却不多,一方面是大家对艺术教育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也跟一些老师的教学手段有关。其实很多老师不是不知道怎么教最好,但是为了留住生源,不得不为了满足家长要求去教孩子,没有好好给他们打基础,只想着速成。短时间里,家长们看到了成效,却忽略了学生本身。”

    想要速成,大多都是填鸭式教育,老师手把手教学生怎么画,让他们机械地练习一些绘画步骤,可能用不了几天就能画一幅看起来很厉害的画。

    然后老师再去忽悠家长学生多有天赋,这么快就能画这么好看的画了。

    隔行如隔山,家长们也不太懂,只看到孩子画的画确实好看,就连他们这些大人都画不出来,就觉得老师确实有水平。

    反而是那些着重培养学生基础和兴趣,见效慢的教育方式不受家长待见。

    张重听他们讨论美术基础教育的事情,也深有同感,其实不仅仅是美术教育,其他各项教育都是这样。

    经常能听到一些家长攀比自己的孩子才几岁就认识了多少字,又能算多么难的算数。
1...220221222223224...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