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小师妹笑道,“你们男生啊,见到美女是不是都感觉似曾相识咱们学院这么多大美女不够你看的”
于禁一拍脑袋,“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她好像以前也是咱们院的。”
“是又怎么样,学长,我这幅画的阴影怎么着色比较好”
“说得也对,是我们学校的也说明不了什么。”于禁点了点头,又看向小师妹的画板,“你这个要先把透明感体现出来……”
……
央美就那么几个画室,全都看一遍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一行人离开的时候,吴子云特别交代让芃芃有时间多来看看,张重嘴上应着,心里也在想找个时间请吴子云吃顿饭,具体说一说芃芃的事情。
从央美离开,许文轩夫妇就跟张重他们分开了。
“我跟你叔叔有几个老朋友在燕京,趁着这个时间过去看看。芃芃参加完比赛之后,你们就直接回去吧,我们两个不出意外应该是从这边直接去金陵了,就不从江阳过了。”曹瑞霞临走之前交代了一遍,然后就跟许文轩俩人走了。
孟母小筑这边也有事情,许雨涵要带芃芃跟画室的其他小朋友汇合。
张行军和胡慧芳也都跟着芃芃走。
原先订酒店的时候,就跟其他家长们订在一起。
张重自己还有些事情,既然是来了燕京,也顺道去见一见几个朋友。
之前他任时中学院院长的消息公开之后,庄语和刘源他们就打过电话恭贺他,聊天的时候他们就说有时间聚一聚。
另外上次他到燕京来领蒲松龄奖的时候,原想去拜访一下王孟,不过那时候听说老爷子身体抱恙,就没有去叨扰。
这次来了,正好去见见。
这事是提前跟王克望说了,王克望又跟王孟说了。
王孟听到张重要过去看他,就说让庄语他们几个年轻人也一道过去,说起来这些人也许久没有过去一聚。
张重到王孟住的院子时,庄语他们几个已经到了。
今天天气不错,不冷不热,而且难得的风不大,老爷子也搬了个藤椅跑到院子里面,庄语他们一人搬了一个小竹凳坐在旁边。
“说曹操曹操到,王老正说到你呢,快过来坐吧,你的凳子都给你搬好了。”庄语一眼看到张重,招呼他过去。
张重过去一一打了声招呼,又给王孟问安,“老爷子最近身体如何”
王孟笑道,“不比你们年轻人,不过离大去还远,听说这次来京是为了你家娃娃画画比赛的事情结果怎么样”
“还没比呢,劳您记挂。”张重接过庄语递过来的椅子,也坐了下来。
这竹凳能搁屁股的地方不大,他身形瘦,坐下来都感觉有些局促,更别说庄语他们这些微胖的中老年人了。
“这许久不见,再见到时,你倒是摇身一变成了一院之长,教书育人,传道受业。不过这也是好事情,你们这些文人,总不能把东西都藏在肚子里面,这未免有些可惜,去学校里面跟孩子多亲近亲近,把这些未来栋梁培养好了,对咱们国家的人文建设自然是好事一大桩。”
文化部和教育部最近一直在倡导文化名人走进校园,这事张重觉得王孟肯定是知道的,不然之前也不会在酒桌上给他们出那两个谜语。
相比上一次一起猜谜,这一次多了一个余冬雨,不过恰恰是余冬雨最先进入到燕京大学任教的,这家伙也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那些小道消息,总是比别人快一步。
不过张重答应接管时中学院,倒不是因为政策,而是他真的想为教育做一点事情。
这些事情他本来可以不用做,只在家待着好好写书赚钱要更轻松一点,但是在他骨子里面还存了一些“家国”的概念,有心想要帮一些忙。
其实这件事情由他来做最好,毕竟在全世界范围内,要说作家的影响力,如今他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先有影响力,后面才能谈到文化输出。
“你办的那个杂志很好,我最近一直都在看,听说在国外的成绩也很理想”王孟忽然又把话题转移到《零零一》上。
张重谦虚道,“有一点小成绩,不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你们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既然是外语版,那就不用动里面的内容,这是让外国人看到国内文化的好机会。现在成绩既然还不错,那就要更加坚持地去做。之前克望他们的《诗林》,我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只不过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
听到爷爷的话,王克望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们《诗林》跟《零零一》可完全不同,别说销往国外了,就是在国内都争不过其他杂志。
而且诗歌翻译难度大,又曲高和寡,要是想做海外版,除了扑街就还是扑街。
最关键的是,《零零一》能有这个成绩,主要是因为本身的质量么还不是沾了张重的光如果因为这杂志是张重的,如果张重没有在杂志里面连载小说,外国人恐怕也不会为这个杂志买单。
他理解老爷子一心想要让外国人了解华夏的想法,但是硬要按照他的意思来,可能会为文化输出做一点贡献,但是他们杂志社可要亏血本。l0ns3v3
第五五二章 诗歌大会(第二更)
王孟其实也知道王克望的苦衷,所以只是提了一句就没有再往下说。
张重想到刚才庄语的话,笑着问道,“刚才听说老爷子提到我了”
“嗯。”王孟点了点头,可能是感觉坐姿有些不舒服,就准备换个姿势,王克望连忙上去扶他。
王孟摆了摆手,“我还不至于连扭个身子都要人扶。”
他这么一说,王克望就没敢再伸手,只能看着老爷子自己动。
张重看到王孟的动作,心中暗叹一声,离上次见面也没过多久,王老爷子的身体就差了许多,此时的动作艰难跟上次见面时的矍铄完全不可相比。
或许上次的病,对他的身体影响很大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毕竟是一百多岁的人瑞,或许这才是他这个年纪的正常状态。
王孟艰难地摆好姿势之后,微微地叹了口气,随后笑了起来,“刚才你没来之前,我们正好聊到你的《平凡的世界》,听说改编的电视剧这两天就要开始播了是吧”
“嗯,六号晚上开始播。”
“那到时候应该看看,看这书的时候费了我不少眼睛,可能看电视要轻松一些。”
王克望两腿夹着手坐在旁边,心说老爷子现在这眼睛怎么能看电视,但是他也知道劝不动,只能默不作声。
他这个做孙子都没说什么,其他人也不好说。
刘源笑着接过话茬道,“张重你现在有不少作品都在拍电视吧。”
“你天天上网,难道还不知道么”王忆说道。
“网上的消息乱七八糟的,怎么能信,这不是真佛在这儿了,问他最好。”
张重点头回应道,“是有几部,多是科幻题材的作品。”
“科幻也好,给国内的影视圈换换风向……”
刘源正说着,王克望的手机响了。
掏出手机看了看,王克望说道,“是林艾。”
说完也没回避,当着张重他们的面接通了电话,“喔,林先生,下午好啊。”
“是么……可惜了,我现在不在家呢。”说到这里他捂着话筒看了看王孟。
王孟对他点了点头,“就直说你在我这儿。”
王克望松开捂话筒的手,说道,“我在我爷爷的住处这里……你要来”
他又捂住话筒看向王孟。
“让他来吧。”
“当然欢迎,家里正好有些客人,老爷子叫你过来一起聊聊……嗯,好,地址你也知道,那我就不去接你了,好的,我等你。”
挂了电话之后,王克望详细汇报道,“林艾来了燕京,也不知道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听说我在这儿,又要过来拜访老爷子。”
王孟笑道,“来便来呗,人多也热闹,不过林艾这家伙好多年没来燕京了吧,怎么这时候忽然来了”
“这就不清楚了。”王克望摇了摇头。
余冬雨似乎知道点内情,开口说道,“我听小道消息说,林艾要到燕京大学任职了。”
庄语奇怪道,“他不是在金陵大学的文学院么,怎么要到燕京大学”
“具体我也不了解,不过看他现在过来,这条消息十有是真的。当然,据我猜测,大概是跟文学院院长的位置有关,燕院院长朱洪文前两日辞职了,现在文学院院长之位空了出来,他大概是过来补缺的。毕竟在金陵大学他只是个副院长。”
“原来如此。”
在感慨余冬雨这家伙果然是百晓生的同时,张重也想起来这位林艾是谁了。
之前他的《荷叶集》出版之后,这位林先生还出来抨击过合集中的一些事。
林艾的文学主张受月影社影响颇大,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没学原则,提倡格律诗。
所以《错误》、《断章》还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诗,在他眼里就容不下了。
不过虽然林艾当时批评过张重的诗,但是两人其实没什么矛盾,也就是文学主张上有些冲突罢了,这在文学界都不算个事情。
就拿在座的人来说,王忆跟庄语在文学流派上来说,算是对头了,但是两人关系匪浅,比同流派的作家之间的关系还要好。
反而是同为伤痕派的李思齐跟王忆不对付。
因此,庄语他们都知道李艾之前批评过张重,但都不当一回事。
李艾来得很快,王克望这边挂了电话也才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人就到了。
在王克望的带领下,李艾一进院子看到一院子的人,他面色微微一滞,随后笑了起来,“王主编说老爷子这里有客人,我还想着是谁,原来是你们几位啊。既然都是熟人,我就不一一招呼了。王老爷子,最近身体安康”
“劳你问候,身体还过得去,坐下吧,克望去给林艾沏杯茶。”
“有劳王主编了。”
张重是第一次见到林艾,之前只听其名,未见其人。
林艾是六一年生人,今年正好六十岁,中等身材,精神很好,一对小眼睛透着精光。
虽然张重没见过林艾,不过林艾却知道张重的长相,刚才进来见到张重稍稍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在这也能看到张重。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不过林艾刚才那句话省去了让人介绍的流程。
林艾是诗人,跟王克望交际最多,跟庄语他们也都只是点头之交。
他一加入,聊天的话题和氛围顿时变了,毕竟大家都不熟,庄语他们的话也都变少了。
当着众人的面,林艾也不可能跟王克望说正事,同时也察觉到因为自己的到来让气氛有些冷,便挑起话题道,“我听说《诗林》近期要举办一个诗歌大会”
王克望笑道,“哦,这事你都知道呢杂志社这边还没有确定呢,办不办,什么时候办,还在商议当中。”
“这是好事啊,有什么阻力么”
“主要是主题不好确定,而且赞助商的事情也还没有眉头。”
虽然是《诗林》牵头举办诗歌大会,但是考虑到规模和经费问题,所以杂志社还是想要找到赞助商,但是这件事并不顺利,所以内部正在讨论。
林艾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第五五三章 我有一诗(第三更)
其实王克望他们要弄诗歌大会,就算是自己不想花钱,也未必非要找赞助。
虽然《诗林》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杂志,但是毕竟王克望身份不一般,他爷爷王孟不论是在政界还是文化界都是跺一跺脚地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只要王克望愿意,找作协的杨凤霞他们谈谈,恐怕作协会主动把这事给揽过去,到时候官方出资,诗歌大会自然是能办得体体面面。
大概是王克望不愿意荫他祖父的势,所以不愿意开这个口罢了。
庄语他们听到王克望要自己弄个诗歌大会,其实都不太看好。
一方面是国内如今诗歌的生长土壤实在匮乏,这些年也就这里两年因为张重让诗歌在普通人群中火过一段时间。
既然是一个注定没有人气的活动,当然没有资本愿意往里面投钱。
另一方面,这个活动大概也吸引不到什么诗歌作者,因为大会注定不能弄些大奖项的,不和官方合作,民办组织想要自己弄个文学类奖项还比较困难。
诗人也要吃喝拉撒,诗人也会趋利,所以无利可图,就没人愿意参加。
既吸引不了观众,又吸引不了作者,这活动的结果注定是白给了。
刘源看了一眼张重,其实这事也不是没有希望,只要王克望能把张重请去,这家伙自带流量,不管是赞助也好,关注度也好,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但问题是,人家张重只是偶尔写个诗,根本不靠这个吃饭,凭什么要过去捧场,就算是王克望跟张重关系还不错,但是人情也不是这样用的。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王克望要办诗歌大会去没有找张重。
不过刘源还是出了个主意,“现在电视综艺这么火,我看你们不如另辟蹊径,找个电视台合作,弄一个跟《读书人》差不多的节目。”
刘源不愧是网络上的水神,出的主意也这么紧跟时代潮流。
不过这个主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现在就有关于诗歌方面的电视节目,只是办得都一般。
而且在电视上搞节目,跟《诗林》弄诗歌大会的目的不太一样。
王克望他们设想的诗歌大会是集合国内优秀诗人的高端活动,而不是电视节目上那些乱七八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