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卦妃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凰

    “就是此处。”蒹葭用神识传音到夜摇光的脑海里,“当初公子就是逃到了这里被杀害。虽然这里已经大变了模样,但我依然能够认出来。”

    温亭湛看着山坡,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深秋一地的萧瑟。

    “蒹葭查过,这里在次年就无端起了一场大火,也是由此才传出姜府闹鬼。”蒹葭对夜摇光道。

    “做得很干净。”夜摇光转述给温亭湛,“一把火,就算有什么他们遗留的也烧干净了。”

    温亭湛唇角一扬,蹲下身抓了一把土,用准备好的小布袋装好:“走吧,我们回去。”

    “阿湛,你拿土做什么”夜摇光不解,就算这土沾染了血迹,以现在的条件也怕是检验不出




第1810章:开棺验尸
    “阿湛,太神奇了!”夜摇光拿着玉佩对着光线翻来覆去的看。

    “还差一点。”温亭湛将玉佩从夜摇光的手中取出来,而后用针戳破了指尖,在一个盛放着一点朱砂的小碟子里滴了几滴血,又倒入了一点水一点白色的药粉调和。

    等到朱砂完全融合,他用了稍微粗一点的针,倒过来用针头吸了碟子里的血水滴在了玉佩上,那玉佩迅速的吸收,颜色也一点点改变,从艳红色到深红色再到干渴的红色最后干了之后,到变成了一点类似于锈迹的色泽。

    当真像极了染上了很多年的血迹。

    温亭湛在妻子崇拜的目光之下,心情愉悦的拿着玉佩递给蒹葭:“看看这块玉佩,可有何不妥之处”

    蒹葭仔细的端详,甚至每一条纹路都不放过,待在姜三公子身边的那几年,他总喜欢那这块玉佩逗弄它,让它去抓,也许是误会它喜欢这块玉佩,有时候还会解下来给它玩。

    “就是这块玉佩!”蒹葭有些激动,紧紧的捂在手里。

    夜摇光将玉佩从它的手中取出来:“这可不是那一块,这是阿湛今日才做出来,那一块现在不知所踪。”

    蒹葭错愕的看着温亭湛,惊讶的合不拢嘴。

    当日下午,卫荆就把姜穆奇的二叔请了过来,年过六旬的老者带着自己的长子,身体看着还健朗。温亭湛直接将这块玉佩递上去,没有想到父子俩都看的眼泪婆娑,同时都想到了姜三公子,这块玉佩的成功度可想而知。

    温亭湛按照原计划告诉父子俩,这是从姜知府府宅的后山寻到,上面还有血迹,并且详细的列举出来一系列姜穆奇阖府被杀可能是冤案,把父子俩听得一愣一愣,完全反应不过来。

    最后温亭湛甩出一句话,他要重审此案,但必须开棺验尸,须得姜知府直系亲属的应允。

    姜家两父子完全没有意义,温亭湛也是担心事情迟则有变,当即让他们父子按照流程到了布政使司签了字,晚间也安排他们在自己的府宅歇下。

    第二日一大早,用了早膳的温亭湛,就亲自去了提刑按察使,邀请陈舵与他一道去姜穆奇和姜三公子的墓地,全程亲自监督,并且让夜摇光护航开棺。

    十年的时间,两具尸体已经成了白骨,尸骨有一个相似的特征,那就是骨头呈现一种灰金色,现任提刑按察使的仵作亲自验看:“温大人,陈大人,这是因着他们二人死前都被吓了药,才会有这样的色泽。”

    温亭湛和陈舵点了点头,仵作又仔细的去检查,检查完之后面色凝重的看着陈舵:“大人,您看看这伤口……”

    作为提刑按察使陈舵的经验自然是丰富,虽然他判断刀伤没有仵作那样的专业,可姜穆奇和儿子身上的伤口相差太大,而且根本不是同一件利器所至!温亭湛来翻阅过案宗之后,陈舵就隐约觉得这件事只怕不简单,为了不两眼一抹黑,他也是细致的看一遍卷宗。

    卷宗上清楚的记载,致姜家人死的凶器仅为一柄。

    “我们不妨再去看看桑聚的尸身。”温亭湛什么都没有说,扫了一眼便道。

    桑幼离在身侧,想要开桑聚的棺很容易。桑聚的祖籍本来就是温州,虽然他被指是屠杀姜穆奇一门的凶手,很多桑家的族人对他恼怒不已,可依然不乏受过他恩惠之人,不然桑幼离被变卖的消息不可能传到仲尧凡的耳里,因此他的尸骨也是有



第1811章:化被动为主动
    厚厚的云层遮挡住阳光,阴沉沉的天空笼罩着提刑按察使司。

    陈舵核对好一切之后,已经是下午,午膳都没有来得及吃上一口,他还得战战兢兢的站到温亭湛的面前:“温大人,这事儿是下官任人不当,罪责难逃,下官会自行上书陛下悔过认罪。”

    “陈大人今年贵庚”温亭湛却突然开口问。

    陈舵一怔,不知温亭湛的用意,但还是如实回答:“下官今年正好四个轮回。”

    “四十八岁,陈大人在江浙已经就任第七个年头。”温亭湛感叹一声,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一般不会三六年一掉,前者是因为影响力不够,后者是害怕影响军士。也不怕有人私营军队,因为上面还有总督压着,多是十二年甚至更久轮换一次,有时候大多数人都在这个位置熬到头。“陈大人下一任轮换若是再不能调入帝都,只怕就要苦守江浙到致仕。”

    陈舵苦笑一下,他何尝不知道,又何尝不知道,但正三品就是一个坎,有的人一辈子都越不过去,这样的人太多,陈舵也并不是一个野心特别大的人,他也早已经认命。

    “下官庸碌无为,谈何调任帝都”陈舵自我认知力还是足够。

    “眼下就是一个让陈大人声名远扬的大好时机。”温亭湛端起了茶盏,轻轻的呷了一口,“就不知道陈大人敢不敢放手一搏”

    陈舵瞬间就糊涂了,他现在明明是大祸临头,晚节不保,哪里来的大好时机

    但他知道温亭湛不会这个时候和他说笑,遇上他虚心请教:“还请温大人指点迷津。”

    “姜穆奇一案。”温亭湛放下茶盏,抬眼看着错愕的陈舵,“姜穆奇一案曾经轰动一时,如今已经证实这是一桩冤案,只要陈大人协助本官全力以赴,待到这案件侦破之时,便是陈大人名扬之际。”

    “温大人所言,在一个时辰之前下官的确心中奢望过,可现下……”

    “现下岂不是更好”温亭湛截了陈舵的话,他的目光幽深而神秘,令人看不出深浅,“陈大人也许不知,本官素来过目不忘,这份案录本官自然是可以将之复原,只不过须得陈大人的认可。”

    陈舵不是一个狡猾多端的人,但他也是个聪明的人,不然在刑事这一块做不到提刑按察使,他立刻就明白了温亭湛隐含的深意。温亭湛会复原一份卷宗,这份卷宗他也相信温亭湛能够做到一字不漏,但很可能会多出些什么来……

    这是一个赌注,很显然当初作证的人当中有人说了谎,也许还不止一个,但当时的人全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有些现在已经做到了和他不相上下的位置,有些已经仕途腰斩,这其中牵扯的人很多很广,他选择将宝压在温亭湛的身上,就是和这些人为敌。

    很可能他会成为第二个姜穆奇。

    他现在可以拒绝温亭湛,通过这几天的观察,陈舵认为温亭湛是个心胸宽广之人,温亭湛不会因此而记恨他,也不会因为向他泄露了心思而被他推拒之后就为难他。不要问他为何这般笃定,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信任源自于何处。

     



第1812章:三位主审
    “化被动为主动你要怎么做”夜摇光好奇,现在就是一个僵局,想要挣脱出来都很难,更别说是要反过来掌握主动权。

    手顿了顿,温亭湛没有立刻回答夜摇光的话,漆黑幽深的双眸宛如深海之中华光流转的黑珍珠,静静的凝视着夜摇光,好一会儿才开口:“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手段。”

    “非常手段阿湛,你要做什么”夜摇光紧张的抓住他的手,担忧的问。

    面对夜摇光紧张的疑问,温亭湛只是轻轻的吐出一个字:“诈。”

    诈怎么诈

    夜摇光狐疑的看了温亭湛一眼,她没有再追问。

    接下来的两日,温亭湛都在书房,除了日常陪着夜摇光用膳散步之外,全部时间都在书房,夜摇光知道他必然是在忙着什么,就没有去打扰,但是夜摇光怎么也没有想到,温亭湛用了两日的时间,将那一份数量庞大的卷宗还原回来。

    看着几大案桌的纸卷,夜摇光惊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是修炼之人,且她的记忆力也是惊人,但要她做到这一步,完全不可能,而且温亭湛只看过一遍,仅仅只看过一遍!

    “这些……这些能做得了数么”夜摇光从案桌上拿起几张口供,上面全是温亭湛的字迹,也没有手印和画押,这东西应该不具备律法约束力。

    夜摇光知道温亭湛不会做无用功,而且是这样费时费力的东西。

    “我会赋予它说服力。”温亭湛将之一一整理起来。

    夜摇光帮着他,一边整理一边问:“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做”

    “等。”温亭湛总是喜欢这样回答夜摇光,但这一次没有吊她的胃口,“等陛下的圣旨。”

    在开棺验尸之前温亭湛基本已经预料到了结果,卷宗库被烧,他骑着雪驰去提刑按察使司的时候,就将早早准备好的急报交给了卫荆,让卫荆拿着他的手令,八百里加急送到帝都。

    算算日子,兴华帝应该已经收到,再过两日会接到陈舵宗卷库被烧毁的请罪书,两者一并,这是一件极其恶劣的事件。朝廷任命的正四品知府满门被灭,十年冤案即将昭雪,隐藏在背后的主谋不但不思悔改,甚至变本加厉火烧提刑按察使司宗卷库,这是对朝廷的挑衅,对帝王皇权的藐视。

    兴华帝必须要给天下百姓一个说法,给朝中为官之人一个交代。

    在兴华帝的圣旨送到温州之前,陈舵经过了深思熟虑,他决定和温亭湛赌上一把,向温亭湛递了投名状。隔日,兴华帝的圣旨也是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温州。

    旨意上表明,此案由温亭湛、即将自帝都赶来的刑部尚书以及九州巡抚岳书意共同主审,可见朝廷对这件灭门案的重视,同时也言明,刑部尚书将会携御赐金牌而来,不论是何人,涉及此案,皆要听从传唤。

    “岳书意”夜摇光一惊,“陛下怎么把岳书意也给调过来了”

    “为显公正与重视。”温亭湛无所谓派谁来,纵使这两位官位都比他高,可这好歹是江浙,他才是江浙最高行政长官,“刑部尚书乃是福安王的人,我被视为太孙殿下之人,岳书意自然是陛下的人,陛下知晓这件事牵扯的必然重大,为了避免引起党|争构害,所以才让我们三方共同主审。至于岳书意在



第1813章:再见岳书意
    “默下来”龚西政很惊讶,他抖动着花白的胡子,看着面前这一大摞,却没有去翻越,“侯爷,不是老夫怀疑你过目不忘之能,可这默下来之案宗难以服众。”

    温亭湛也没有反驳,而是态度温和的问:“龚大人乃是刑部尚书,想来对各种案子都信手拈来,温某不才只能想到如此迂回之策,还请龚大人赐教。”

    龚西政一噎,这件案子如果是发生不过两三年,还有些下手的地方,可已经过了十年,该销毁的东西已经全部被销毁,现在再来寻找切入点,实在是难如登天,他也不得不说温亭湛能够将之默下来,虽然不能服众,可却是很好的着手点。

    “若是侯爷能够让证人都承认这份案录,老夫自然没有异议。”龚西政退一步道。

    而岳书意已经将温亭湛的劳动成果粗略的翻看了一遍,沉默了片刻之后道:“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行。”

    数年不见,也许是这几年辗转各地,岳书意的肌肤没有以前那么白皙,但眼睛却越发的沉练,对于温亭湛这个少年,龚西政有点嫉妒之心也好,有点自持年长也罢,态度总是没有那么友好。但对待岳书意这个在陛下心中地位不一样的驸马,龚西政的态度还是稍微软和。

    “岳大人有何高见”

    “姜知府这件事影响极大,非常时机我们只能非常行事。”岳书意斟酌之后才徐徐开口,“先按照侯爷默写下来的证词案录,将人全部传唤过来,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里面定然有人做了为证,但毕竟在少数,大多数都是清白,想来更愿意还自己一个公道。”

    龚西政听了岳书意的话,亲自去翻越了温亭湛的案录,专挑证词下手,就是想看一看涉及的人员,看完之后,眉头都皱了起来:“侯爷,岳大人,这里面牵扯之人上至正三品,下至从五品,涉及官员多达十数人,这一调动影响之大,不用老夫多言二位心里清楚,若是这其中有被侯爷误写之人,其在任之地再出点岔子,我们只怕不好交代。”

    “龚大人放心,我可以担保一人不少一人不多。”温亭湛保证道,“其实这些人皆可以根据十年前在职去调查,他们都在温州任职,与姜知府共事过。”

    温亭湛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陈舵和岳书意明显是支持温亭湛,若是龚西政再反对,到时候案情没有进展,指不定他们要合起伙来将责任往他身上推:“那就依温大人所言。”

    于是,三人就由岳书意起书,龚西政落印,温亭湛和陈舵从温州布政使发传令,十数封信函发完各地。结束之后,便各自散去,温亭湛和陈舵都是在任自然是有事情,岳书意和龚西政就看个人,少不了人要宴请他们,去不去看他们自己的意愿。

    温亭湛也在乎有了岳书意和龚西政在,依然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布政使司回了自己的府宅。他才刚刚到了家里,岳书意后脚也完全不避讳的跟了上来。

    时隔五年,夜摇光再见到岳书意,他浑身的气韵都已经变了,以往那个一举一动都斯文儒雅,隽秀有礼的成熟男人,变得更加随意自在,不拘小节,浑身都有着飘逸的潇洒。

    “岳大人。”夜摇光



第1814章:相煎何太急
    毕竟是手握重兵的总督,被这样当做犯人一般盯着,偏偏又拿不出证据控告,人家诉诉苦也是理所应当,难怪陛下突然将岳书意调过来,不排除有温亭湛说的理由,但其实也是想要安抚一下汪德力的情绪。

    “岳大人可曾当面问过他陛下御赐的匕首和海东青一事”夜摇光突然问。

    “海东青一事倒是问过。”岳书意回忆着,“就在今年秋,我听闻他要带着三省士兵去围猎,这是东三省每一年都有的盛会,便寻了个借口去凑个热闹,恰好有个契机提到,他应答自如,说是那只海东青生于荒野,不应被束缚,就连陛下也不忍其失了气性,因此他早在三年前就将之放走。至于匕首一事倒没有寻到理由细问,且无端也不好开口。”

    “匕首一事极其关键,若是没有完全撤退之法,不可冒失。”温亭湛是赞同岳书意的说法,如果岳书意贸然提起匕首,不论是丢失也好,还是被盗也罢,这是御赐之物,汪德力的罪责就免不了,他一定会想到岳书意突然提及,定然是见过这把匕首,只怕岳书意很难走出东三省。

    那就成了无畏的牺牲。

    “要不,我们把匕首呈给陛下”夜摇光建议。

    对此,岳书意低头端茶,装作没有听到。温亭湛忍住笑意,握拳抵唇轻咳一声:“时候也不早,岳大人就留在这里用膳,摇摇定然好久没有见到连山,难道不想徒儿么”

    “想,自然是想。”

    夜摇光也知道她那是脱口而出的蠢主意,匕首呈给了兴华帝,兴华帝责问汪德力,汪德力肯定能够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到时候最多是小惩大诫,这也不算是多么重大的最,且兴华帝又是个有心胸的君主,到时候这件事情还真的就这么轻轻的揭过去……
1...236237238239240...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