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侠武大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二月初二的夜里不可能有圆月当空,却一定有星汉灿烂。所以他的词句里有“银河一派”,“无数星躔玉李”等描述。

    至于“冰轮动、光满楼台”,正是上弦月的写照。冰轮动了,所以不圆。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是在赞颂赵福金的美貌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是拍赵佶的马屁。

    这首词献了上去,又经过周琴亲口朗诵,立时引来彩声一片。

    周琴也是有粉丝的,纵使既不如他爹周邦彦也不如李清照的粉丝多。

    赵佶还是有着公平竞赛精神的,如果他也玩作弊,这诗会玩起来还有什么意思更何况这首词句里还拍了他的马屁

    因此在看过这首满庭芳之后,他认为可与李清照的永遇乐分庭抗礼,李清照的词美在意境,周琴的词胜在应景,于是给出意见,表示可以暂时并列第一。

    若是今夜没有其它作品凌驾于这两首词之上,那么最后再由诸位大家来严格评审这两首词孰优孰劣。

    蔡京在旁边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什么。他本欲强行打压周琴这首词的,不论这首词是周邦彦父子哪个作的,他都不想给出赵佶那样的评价。

    只是这首词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破绽供他指摘,挑毛病也是需要有理有据的不是他这边正在组织材料,却没想到皇帝先一步定下了调子。

    既然皇帝定了调子,他就不好多说什么了,即使不愿随声附和,也不能与皇帝的意思相左。何况强行打压周琴本来就有为蔡鞗扫除竞争者的嫌疑。

    如此一来,周琴就成了夺魁的大热门,之后其他才子官员也都陆续递交了作品,却再没有谁的大作能与李清照和周琴这两首词比肩。

    元夕诗会是天下才子才女的诗会,除了可以坐在山巅观景亭周围的这些官员之外,尚有众多民间的骚人墨客簇拥在山坡上。

    &nb




第三七三章 青玉案、元夕
    赵福金这一句询问过后,人人都把目光投向轮椅上的白胜,想听白胜如何回答。

    只不过还没等白胜回答,周琴却先笑了出来,讥讽道:“武状元居然也敢说诗词皆通既是诗词皆通,为何不见大作出炉”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人群一阵骚动,人人都在心中惊叹:这周琴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如此戏谑白胜,这不是找死的节奏么

    周琴所言固然是在场众人心中所想,但是没人敢像他一样说出口来。

    人人只道周琴胆大包天,却不知他和他老子周邦彦一脉相承,都是胆大妄为之人。

    周邦彦是什么人公认的当世婉约词第一人!才华横溢,说他作词作曲当世第一也不为过,如同后世罗大佑一样的人物,音乐教父般的存在。

    但是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包天色胆!

    这一世,若非白胜在梁山泊附近救了李清照,历史的车轮沿着另一世的轨迹滚动下去,周邦彦就会睡了赵佶的情人李师师!与赵佶、燕青成为一个眼儿的连襟儿。

    老子是敢跟皇帝争情人的存在,儿子又能差到哪里去他敢于当面嘲讽白胜,是因为他吃定了白胜没法翻身。

    恼羞成怒当场发飙你白胜不敢!皇帝在这呢,今夜你只要做不出经典佳句来,就只能认栽!

    记恨在心事后报复事后我娶了茂德帝姬在手,你敢报复我就是报复皇帝的女婿,皇帝会让他女儿守活寡么

    他甚至不怕白胜当场跟他拼命,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生活都无法自理,一命换一命你怎么换你还能过来咬我啊

    更何况,白胜是即将西征之人,死在疆场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生还的可能。大宋打西夏这么多年都没能赢了,当初的战神狄青都没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凭啥你一个残废去了就能生还

    他这讥讽过后,众人在惊骇的同时均觉精神一振,好戏开场了!

    人人都在期待白胜如何应对,人们也想看看,都说不能得罪白胜,那是以前。而得罪现今的白胜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然而白胜却似乎没有任何反应,就好像周琴嘲讽的不是他一样,就在众人愕然之际,楼上楼下同时有两个女声在为白胜打抱不平了:

    “你急什么你以为白胜像你一样浅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他没有作词自然有他的道理,只要他作出来就肯定比你作的好!”

    这话是赵福金说的,虽然心里没底,但是她打定了主意铁了心,只要白胜作出词来,她就死认白胜作的好就是!

    至于别人的评价又算的了什么白胜又不是娶别人。

    另一个女声却是发自李师师,却比赵福金说的话更不讲理:“在我心目中,白胜就是当世第一词人!谁都比不过他!”

    她这话说的声音并不太响,又被赵福金的声音干扰了,以致于二层上的赵佶没有听清,但是下面却有不少人听见了,纷纷互相打听:这美女难道是白胜的妻子么不然为何如此力捧白胜

    就有人说道:“这位是李清照的学生,镇安坊一处青楼里的姑娘,名叫李师师,从不接客,背景极其强大……”

    楼上赵佶没有听见李师师的说话以及下面众人关于李师师的议论,他眼见女儿如此钟情白胜,心头益发不悦,瞪了女儿一眼,制止了她继续说下去。

    随后起身走到栏杆处,冲台下白胜问道:“白爱卿,为何不见你的词章你若是再不表现才艺,朕就认为你是放弃竞争了。”

    白胜到底行不行,不是靠赵福金或者别的什么人去说的,终究要拿他的作品来说话。

    皇帝亲自询问了,白胜就不能不理,答道:“回官家的话,微臣早有成竹在胸,只是想要礼让他人罢了,臣的词作必须要留到最后发表。”

    这话一说,众人俱是一阵惊呼,因为他们想起了白胜在大校场考武举的情景。

    在大校场举重射箭的时候,白胜也是这样靠到最后才献技的,而且能够力压群雄,白胜的风格一贯如此,只是,难道说他真的能作出什么经典名篇不成

    这似乎不太可能啊!或者干脆把似乎去掉,直接就是不可能!

    众人惊疑之中,白胜却没说完,他把声音稍稍抬高了些说道:“茂德帝姬,不必为我争辩什么,他不配与我相较!”

    这话一出口,顿时引得众人哄然大乱。

    太狂了!周琴的



第三七四章 白胜又作弊?
    话说但凡穿越到南宋以前朝代的现代人,若是不拿辛弃疾这首《青玉案》来装一回逼,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穿越者。闪舞

    白胜当然也不例外。

    虽说他对历史并不精通,汉语言文学的造诣也不怎么样,但是这首青玉案总归是背得出的。

    且不说中学课本里有没有这一节选修课,先说句不过分的话,就是看网文的小学生都能背得出青玉案来,因为这首词早就被网络写手给祸祸得烂大街了。

    他倒是没考虑到这首青玉案与眼前的情景如何贴切,他只知道辛弃疾这首词是千古经典,能不能比得过李清照的永遇乐且不说,绝对能胜得过周琴的满庭芳。

    因为不论是李清照的永遇乐还是周琴的满庭芳,在后世都没有青玉案这么大的名气。

    在白胜的理解中,如果把永遇乐和满庭芳比作后世的宝马奔驰经济款,那么青玉案就得是劳斯莱斯或者兰博基尼。

    所以他充满了自信,所以他敢于当众蔑视周琴。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人们都听得痴了傻了呆了醉了,当他吟完之后,场中众人久久没有声息,就是苍天也像是被他吟诵的经典所感动落泪,洒下了滴滴细雨。

    寂静之中,李清照第一个起身恭贺:“弟弟,恭喜你获得了本届诗会的第一名。”

    李清照不是评委,但是她绝对有资格说出这个评价,因为这就等于她甘拜下风,自认她的永遇乐不如白胜的青玉案。

    人们本来还在细细品味这两首词的区别,听了李清照的评语之后,纷纷如梦方醒,彩声骤然爆发,响彻全城。闪舞

    白胜这首词到底如何人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且不说比李清照的永遇乐高出多少,只看作词人的身份就占了一边倒的优势。

    李清照和周琴都是有名的词人,他们写出好词来是天经地义,写不好才会令人失望。但是白胜呢人家白胜只是个武状元,武状元写出与著名词人差不多水平的作品来,天然大优!

    这是无需争议的事实。

    最激动的人当属赵福金,她万万没料到白胜竟然能够作出这样绝佳的词句来,喜极而泣,掩面失声。

    最感动的却是李师师,因为她听得懂那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白胜在吟出这一句的时候看的就是她,她又怎会没有感觉此时她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盼望白胜能够恢复健康,如同从前一样的玉树临风。

    最恼火的人是赵佶,他当然也看见了白胜最后的目光所向,心说白胜啊白胜,你终究是惦记着李师师的,那你就等死吧!只要朕恢复了龙体,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你!

    最绝望的当然是周琴,别人能够想得到的比较,他当然也想的到,只听这彩声一起,就知道白胜肯定是第一了。

    即便身为当世婉约词第一人的周邦彦也绝望了,他知道即使他立即填词一首与白胜相较也是无济于事的,他想不出用什么词章才能压倒白胜。

    这一刻天空中飘着潇潇春雨,人们的心情各自不同,但不论是高兴的还是不高兴的,都不觉得这绵绵细雨需要躲避,都还沉浸在这首青玉案带来的冲击之中。

    此时就有人把目光落在了陈东的身上,作为三名竞争茂德帝姬的追求者之一,陈东从头到尾显得默默无闻,不仅没有作词,也没有任何表示。

    兵部尚书孙傅与陈东的父亲有旧,所以他才会替陈东提亲,见此情景,就问了陈东一句:“贤侄你真的就这样放弃了么”

    孙傅的意思是就算你夺魁无望,至少也该作一首词表达一下你的诚意,最不济也能展示一下你的文采吧说不定皇帝觉得心里有些亏欠,在别的地方弥补你一些好处呢

    然而陈东却冒出来一句唐诗极为刺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话许多人都听见了,不禁纷纷色变,这陈东想干嘛这才是真正的找死吧

    陈东的诗句出自杜牧的《泊秦淮》,他的意思大家都能听懂,就等于是明着讽刺白胜、周琴和李清照等人所作词句偏重于安逸享乐儿女情长。

    这可把孙傅吓坏了,这是皇帝主持的诗会,主旋律大致如此,你自己不作词也就罢了,怎么敢随口抨击

    急忙斥责:“你这话就过分了,如此美景良辰,不说些风花雪月还说什么难道你竟然敢指责圣上么”

    赵佶也怒了,他早就听人说过陈东是又名的嘴臭,



第三七五章 气吞山河满江红!
    赵佶此言一出,白胜的粉丝团立马蹦了,这叫什么办法这不是欺负人么

    人们乱哄哄的低声议论,觉得皇帝这个安排是对白胜的不公平,却是没人敢于反驳赵佶。

    李清照走出坐席,站到场中向皇帝施礼,随即为白胜澄清,说她让李师师过去时只是捎去了一句话请白胜诗会之后共进夜宵,为他西征壮行。

    李清照当然是在撒谎,不过李师师只跟白胜说了一句话倒是真的,而且这个邀请也的确是她早已打算好了的,却为了给白胜作证提前说了出来。

    但是,李清照的辩解是徒劳的。除了白胜的粉丝们,谁会相信李清照的一面之词呢

    更何况赵佶已经拍板做出决断了,即使李清照说的都是真的,也无法逆转皇帝的金口玉言。

    赵佶只挥了挥手,说道:“李才女退下吧,朕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但是既然白胜真的能够作词,那么让他再作一首出来给大家赏析岂不是更好”

    赵佶很给李清照面子,和颜悦色地劝退了后者。其实他对李清照也是有着想法的,只是李清照与王黼的五夫人不同,李清照可没有向他这个皇帝暗送秋波,他并不是一个喜欢硬上弓的霸主。

    给面子归给面子,但是这件事他已经决定了就不能再反悔,话已经说出去了就不能再收回。所以他坚持让白胜再作一首,还给李清照解释了一番。

    若是把李清照换做别人,他这个一国之君有必要解释么

    事已至此,人们就只能看白胜的表现了,是真是假,只在白胜的唇齿之间。

    众人瞩目之中,却见白胜仰天长啸了一声,啸声激越浑厚,有若九天龙吟,似是带着无尽的愤懑,震得人们耳朵嗡嗡作响,树上积攒的水珠簌簌洒落。

    人们这才发现,刚才下起来的细雨竟似已经停了。

    人们能够理解白胜的心情,换做是谁受到这种不公正待遇都会生气的,但是这长啸是什么用意就此放弃竞争么

    疑惑中啸声已毕,只听白胜说道:“作一首词又算的了什么作一首关于家国天下、金戈铁马的词也算不得什么,只是我把话先放这里,今夜就只再作这一首满江红,旁人若是继续纠缠,休怪我视你为死敌!”

    这话说得豪气冲天、霸气盖世,看似意指周邦彦父子和陈东,但是并未把赵佶区别在外。

    众人听了之后都不禁吓得心头乱颤,周琴和陈东胆子大么跟白胜一比可就差得太远了!

    没有人知道,白胜并非说话不慎,他就是这么想的,如果你赵佶还敢跟我没完没了,别怪我翻脸不认你这个老丈人!

    众人惊惧间,只听白胜慷慨放声道: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二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庆历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满江红”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字字句句都在震撼着楼台上下每个人的心灵,人们听了之后尽数呆住了,这是怎样豪迈的一首好词啊
1...102103104105106...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