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这很明显是日本政府对汪n宣战的“鼓励”行为,并且用虚假的表面现象,来蒙蔽沦陷区老百姓的眼睛,用心不可谓不毒。
“真是一群官僚,我都把消息提前给了他们,知道今天汪n要发表宣战布告,日本要和汪n签署关于租界的协议,居然还让人家抢在前面,搞得自己陷入被动,就不会做点变通手段啊”陈明翔很是不满意。
别小看这件事,租界带给华夏百年耻辱,每一个有良知的华夏人心里都压着一块石头,日本侵略者和汪n搞虚假宣传,这会造成不知真相的民众,错误理解这种欺骗行为。
“明翔,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估计山城政府有自己的苦衷。”王真说道。
“什么狗屁苦衷,无非就是懦弱,总担心得罪了英美国家,从去年五月份就开始谈判,谈到现在半年时间了,还是狗屁结果都没有,目前国际局势对华夏有利,英美国家希望山城政府拖住日本的兵力,他们好专注于欧洲战场,换句话说,这时候手里拿着杀手锏呢!”
“我还不知道山城政府那些人的想法,nr派、亲英美派,听听,这是什么好词大佬们不是怕这个就是怕那个,腰板就是挺不起来,拖来拖去,把局面搞个稀巴烂!”
“先不说经济损失,在战争中,我们死了多少军人,死了多少老百姓,光是军统局到现在就有上万名弟兄为国捐躯,大半个国家都沦陷了,才换来这场谈判,代价不可谓不惨重,这就是典型不作为!”
“我们不怕牺牲,自从加入军统局开始,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从抗战开始到现在的心血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这样腐朽的nn,能对得起我们吗”陈明翔气的直拍桌子。
抗战打到现在,终于看到一丝胜利的希望了,能够在日军绝对优势的攻击下,换来如今的战略僵持阶段,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与敌人浴血奋战,他自己不过只是其中的一员。
不管是地下党领导的军队还是山城政府领导的军队,从大的方面来说,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为的就是保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受欺负,把列强强加在华夏身上的耻辱洗刷掉。
因为形势变化,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山城政府这个名义上代表华夏的正统,却突然拉稀了,这种情况怎么不让人感到愤怒,感到伤心!
两天后,也就是民国三十二年的一月十一日,山城政府和英美两国,分别签署了新的平等条约,可是因为英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山城政府最后作了让步,港城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两个平等条约的签署,在华夏历史上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可陈明翔比大多数人看的更深更远,他接触的层面太高,为此,他在家里自己把自己喝醉了,或许也有陆琨瑜的原因。
到了十四日,意大利政府宣布,交还租界并且撤销治法外权,截止到今天,日军实施军管的沪市一百四十家工厂,解除军管交还原工厂主的达到了一百零四家。
“陈先生,这是我们给大使写的书面材料,拜托您转交给山城的大使馆,这份是房产名单,您尽快落实这几处别墅,我们好把东西尽快转移过去藏起来。”里德尔秘密见到了陈明翔说道。
“没问题,我会在两天内和相关部门谈妥的,到时候给你准信,实在是抱歉,我很难再照顾你们了,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陈明翔说道。
王真看着一分钟前还在大骂英国佬的陈明翔,转眼间就是一脸的沉痛,似乎为没有办法帮到英美侨民而难过,说的还这么煽情,不演电影真是可惜了。
自从新条约签订后,陈明翔没有一天不骂,似乎要宣泄内心的愤恨,可一旦到了工作方面,简直判若两人,马上就进入状态,不得不说能够成为军统局的战略特工,他绝非撞运气。
“谢谢陈先生这么长时间来的无私帮助,我们英美侨民非常珍惜和您之间的友谊,无论什么时候,这份感激之情都不会遗忘!”
“这几份书面报告,已经把您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一一详列,如果真有胜利的一天,我相信,英美两国政府,必然会给予您最高的荣誉勋章,给您足以匹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前美籍董事明思德感动坏了。
陈明翔是靠着自己实际行动,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感谢,没有陈明翔提供的大量帮助,他们的生活将会比现在困难很多。
不论是保管财产还是输送粮食,陈明翔都是收钱的,但是在西方的思维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英美侨民一致认为,两国政府应该为陈明翔的举动支付回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小事。
第八百四十一章 水面涟漪 中
民国时期虽然《临时约法》规定,必须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类似于姨太太或者情人这样的事情,不止是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中屡见不鲜,社会名流更是比比皆是,说起那些封建军阀,妻妾成群根本不是新闻。
首先是受到封建遗毒的影响,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偏低,还没有得到彻底解放,思想上还是有些男尊女卑,这是逐渐消除的过程。
其次,是男人出轨这种事情和后世比起来,社会的容忍度比较高,但女性出轨得到的结果恰恰相反。
再者,目前是生逢乱世,有资格提供庇护的男人,往往会获取女性的青睐,爱情谈不上,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做出的无奈选择。
出于对个人影响的考虑,类似于汪经卫、陈恭波、周坲海等人,肯定是不能娶姨太太的,但私底下都有所谓的红颜知己,陈明翔和仼吉的传闻,自然也不算个什么事。
上官既然有这样的喜好,下属们自然要投其所好,男人嘛,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手眼通天的陈明翔,作风方面已经很难得了,堪为楷模表率,截止到现在,不过是一个没结婚的未婚妻王真,一个红颜知己仼吉,别的就没有了。
真的是这样吗
“吴梓滢,听说你上过大学受到新式教育,这块腕表的价值不菲,想必家境也不错,你来警政司给我当秘书,走的是谁的门路”陈明翔问道。
尽管警政司的秘书只是个摆设而已,但这个职务绝对不容许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用来监视自己的动静。
“司长,我是广陵人,家里靠着亲戚是盐商的关系,在当地开着两家盐铺,但只算略有薄产的小户人家。”
“都知道您现在得到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掌握整个华中地区的食盐经销权,有些人需要和您搭建沟通的渠道,通过杜胜建副司长,我前几天变成了您的秘书,只是个传递消息的。”
“当然,我也很愿意成为您的秘书,在苏沪地区,您可是有着传奇故事的名人,是年青一代中的巅峰人物,我以这样的身份为荣。”吴梓滢笑着说道。
她说话非常坦白,难怪被选中来做传递消息的桥梁,她也很聪敏,知道想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就得毫无保留的把疑团解开,否则,只需要陈明翔一句话,她就别想在警政司继续工作。
“我管辖的范围是苏锡常和镇江,都属于江南,广陵在江北,不是我的势力范围,他们派你过来和我沟通,到底想要得到什么”陈明翔问道。
敢情是盐商折腾出来的事情,听吴梓滢的说法,她只是个小家碧玉,是被盐商当成拉关系的筹码,送到自己身边的。
这种钻营手段倒是让人心惊,简直是无孔不入,难怪他们把持行业经久不衰,于乱世之中照样发达。
“我家虽然在广陵,可没说是广陵的盐商找您,其实这个行业呢,实际上在清末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都说广陵盐商富甲天下,可道光时期就衰败了,这个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替。”
“但是食盐这个行业始终都存在着垄断现象,从清末到现在,盐商根深蒂固那么多年,在行业和当地,都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加上资产丰厚,与官家的关系紧密,只要抱起团来运作,新人很难介入这个行业。”
“而日本人发动战争,却让整个行业出现了一次重大机遇,大量的盐商因为战争逃离当地,也有死于战乱中的,食盐销售遭到重创,而各地也趁机崛起了新的盐商。”吴梓滢笑着说道。
说起盐商的兴衰史,单独距离最近的清朝,那也是一本厚厚的书,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最初的时候,清朝是由各地盐商控制着盐引,就是贩盐的资格和数量,没有盐引就无法进行食盐买卖,因此,这种垄断的性质也造成了盐商们富甲天下的现象。
但实际上从清朝的道光二十年,朝廷把盐引制度变成了票盐制度,进行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改革,这对盐商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盐引是有行盐地界的限制,就是买到的盐引有规定的销售范围,跨界销售是要被惩戒的。
但票盐制度则不同,官盐不再有销售地区的限制,什么人都能买卖食盐,什么地方也能买卖食盐,垄断和专营就被打破了。
“但是老盐商们结交的层面高,与金陵政府的官员关系紧密,出手快,获取了食盐销售权,对于敢来碗里抢肉吃的新盐商,采取了打压的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截断食盐的供应。”
“华中地区的食盐,大部分是日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在经营,少部分是裕华盐业公司在经营,他们拿不到食盐分配权,经营就日益艰难,直到我的海源盐业公司出现,接手了华中地区的专销权,他们就打起了我的主意。”陈明翔淡淡的说道。
垄断的核心就是最少的人占据最多的资源,这样才能掌握定价权,决不允许圈子以外的新人轻易进入这个行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什么没底线的手段都能使得出来,无所不用其极。
而新盐商的危险不在于资产,而在于势力单薄,没有上层的关系罩着,他们要接触陈明翔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寻求合作。
但陈明翔对这个接触并不反感,那些旧盐商们习惯于抱团排外,早晚都得和自己起冲突,新盐商正好用来作为替补。
华中地区的盐价暴涨,食盐供应时常短缺,他早就看着那些奸商们牙根疼了,规规矩矩的卖盐,那是有赚无赔的,为了自己那点私利,害的老百姓吃不起盐,这种发国难财行为比汉奸还可恶。
“我还在金陵待几天,你让他们来吧,我现在都快成唐僧肉了,是个人就想咬一口,华中盐业公司是未来财政部的重要税赋来源,明着来是不行的,需要采取一些手段。”陈明翔想了想说道。
他把金陵和沪市,还有苏锡常和镇江一带的地区要到手,李闳扉就急眼了,要是再组织起一批盐商和华中盐业公司打擂台,这家公司非和自己拼命不可,连周坲海也不好说话。
第八百四十二章 水面涟漪 下
华中盐业公司是盐务署的下属单位,盐务署是财政部的下属单位,按理说周坲海这个财政部长,是能够处理这个事的。
但陈明翔却明白,这个事周坲海还真不敢办,财政部是汪伪政府的命脉,负责整个傀儡政权的运转,官吏的薪水、士兵的军饷、衙门的办公经费、名目繁多的各种支出,全得从财政部拨付。
谁都知道,如果一个政权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只靠着银行印刷钞票来支撑,那也就没有多少日子了,金融体系崩溃,会直接导致覆灭的后果,没有钱,支撑这个政权体系的各个部门机构,等于是瘫痪了。
目前的局势虽然不利,但勉强还能维持,日本政府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指望着汪伪政府能够撑下去,为战争提供大量的资源,因此,中储券的币值虽然在贬值,却还不到疯狂的时期。
而汪伪政府的财政部,主要依赖于关务署、税务署、盐务署、总务司、赋税司、公债司、国库司、钱币司和会计处,等于是三署五司一处来运转。
盐税不敢说占据天下税收半数,最少也能占据两成半,把最为富饶的金陵、沪市、苏锡常和镇江一带给了陈明翔,周坲海自身也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实在是不能再动手了。
“真是稀客啊,马兄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了”陈明翔说道。
作为警政司的老大,他的办公时间是自己说了算的,哪怕是内政部长陈群也不能问,在办公室坐了一会,他就回家了,结果一瞧,客厅里除了丁墨村夫妇,马晓天居然也来了。
“一会要去参加汪主席举行的宴会,听说主任来了,我当然得随时候命。”马晓天笑着说道。
在特工总部,陈明翔是督查室主任兼沪市实验区的区长,这个身份和马晓天的金陵区区长倒是对等,陈明翔是特任官警政司长,马晓天是特任官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授予陆军中将军衔,等级也是相同。
马晓天说自己是下属,指的是调查统计部,陈明翔这个督察专员,负责督查室和政治警察总署,作为政治警察总署的署长,马晓天严格说起来还真是陈明翔的下属。
“你们上下级的先聊聊,我先回部里看看,别有什么事情找我找不到。”丁墨村站起来说道。
陈明翔常驻沪市,马晓天常驻金陵,这两人之间来往很少,根本没有多深的交情,马晓天能够登门拜访,这肯定是有缘故的。
“马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什么吩咐”陈明翔笑着说道。
“吩咐不敢,我想请主任帮忙,运作一下警政司的常务副司长,与其便宜了别人,何不照顾一下老部下呢您放心,警政司有我在,永远都是姓陈的!”马晓天说道。
能混出点名堂的,都是些聪明人啊,看出自己不会常驻金陵,谁当了常务副司长,就是警政司的实际负责人,可谓是大权一把抓,各地的警察厅和警察局,也都要受到制约。
“我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一个月顶多来一次金陵,司里的事务需要在沪市签批,那常务副司长就是一把抓,这个职务我也没有资格做主,你找我还不如去找汪主席。”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主任,哪怕是汪主席同意了也不做准,必须得先通过梅机关的审核,齐藤大佐才是关键,他要是不答应,照样也没戏,您和梅机关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只要您说句话,齐藤大佐肯定会认真考虑的。”马晓天急忙说道。
这才是警政司的核心价值,陈明翔这个司长有梅机关的支持,他这关过不去,找到汪经卫也白搭。
堂堂的第一号大汉奸,难道连个常务副司长也不能做主
这就外行了,关键要看什么事情,比如苏省省主席,梅机关要李仕群做,汪经卫就老老实实的听话予以任命,这就是人事权力。
更为敏感的是警察系统,这可是日本人控制的重中之重,有些事情可以让步,关系到警察和军队,汪伪政府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陈明翔肯定是不敢正面对抗汪经卫的指示,但他和梅机关的关系好啊,万一背后捣鬼,搞得梅机关不高兴,就是不通过这个任命,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现任的常务副司长孙胜民,是陈群部长的亲信,我还没有考虑好要不要动他,维新政府的一派势力,那也是不大好惹的,我犯不着为这个职务得罪人。”陈明翔说道。
看起来马晓天已经彻底投向了公馆派,否则不可能急匆匆的跳出来抢夺位置,光是特工总部的权力还嫌不够,要到警察系统发展势力,人都是贪心不足的,马晓天是这样,李仕群也是这样。
但是马晓天的行为,李仕群或许不会太高兴,这当然说不上是背叛,谁不想自己的权力多一点,这是身份和地位的基础。
可问题是,马晓天和公馆派眉来眼去的,手还伸的这么长,等于是自立门户,李仕群现在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心态,哪会容忍有这样的隐患
这是个好机会,马晓天是个有价值的棋子,也是真有本事的,军统和中统在金陵以及苏锡常等地的机构,没少吃他的苦头,李仕群要是动了他,在金陵方面就耳目闭塞,失去了消息来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