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对陈明翔解释的垄断方式,日本商人也没有多大意见,这是内阁和军部主导的行为,实力不足的退出市场,也是合情合理的,团结是对外的时候,遇到利益,这个定义就不存在了。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了,只有我占据六成的市场份额,内阁和军部才会放心,驻军司令部、驻沪总领事馆和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才会放心,市政府才会放心,非逼着我把话点明白!”

    “你们是有前科的,短时间内只能以这种方式合作,这个比例不是取决于我,而是你们自己造成的结果!”陈明翔说道。




第八百三十五章 形势变化 五
    酒会结束之后,在第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驻沪总领事堀内于城、驻沪宪兵队司令官木下荣市、海军陆战队司令官牧田觉三郎中将、市长陈恭波和工部局总董事冈其胜男的监督之下,裕昌煤炭公司和联煤号签订了书面协议,沪市煤炭价格战到此结束。

    首先,沪市的煤球销售价格,必须要执行每担三十块钱,日本煤炭商人和华商在三月一日开始销售煤球,终止时间为六月一日,然后再按照市场行情协商新的定价。

    其次,陈明翔以每吨六百元的价格,三天内支付三千万中储券,从石炭联合会的沪市各大煤场采购五万吨煤炭,石炭联合会必须负责从开峦煤矿,再给裕昌煤炭公司要到五万吨煤炭的配额。

    再有,裕昌煤炭公司每月负责六十万担煤球的生产和销售,占据市场六成份额,联煤号负责四十万担煤球的生产和销售,占据市场四成份额。

    “在帝国控制的沪市,陈明翔居然拿到了六成市场份额,简直就是帝国的耻辱!这些该死的政府官员和军方将领,打压我们扶持陈明翔,他们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冈本社长暴跳如雷。

    沪市可是沦陷区,日本商人应该享受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享受帝国赋予的特殊身份和权力,可现在的情况是,日本商人被一个华夏人给压制的不得不妥协,他心里当然不平衡。

    “帝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事不利,人力物力都到了极限,需要金陵政府帮助提供战争资源,对市政府的要求当然配合,沪市对军部来说意义重大,关系到战争的物资供应,我们的举动恰恰碰了线。”

    “陈明翔算什么东西,他再受重视也不过是帝国和金陵政府的傀儡,和我们作对也是执行这两方的意图,大环境这样,我们是无可奈何的,上面已经发出警告了,不能再和内阁的政策对着干,真当军部急了眼不会砍了我们的脑袋”平野社长说道。

    军部对财阀已经很放纵了,武力抢夺来的资源,像是矿山和工厂企业,也包括大量的商铺,几乎是白送给财阀用来经营,煤炭、粮食、棉麻、食盐等重要物资,航运、通讯、铁路、交通、电力也由他们来掌控,政府还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在沦陷区内杀人放火也不计较。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为军方的需求服务,提供各种物资支持战争,一旦触碰到了军部的利益,形势就立刻转变了,由支持变成了打压,要是再不识相,等待的结果就是掉脑袋。

    “等到元旦过后,根据汪主席和日方签订的协议,沪市被实施军管的工厂,不包括英美资产,将会陆续发还原来的华商,你的社会局将要负责这一块,这几天就辛苦辛苦,把这个事情处理好。”陈恭波笑着说道。

    沪市煤价稳定下来,变成了可操控的行业,市政府在其中出力不少,也赢得了新闻媒体的一致称赞,陈恭波对陈明翔越来越满意了。

    他哪里知道,陈明翔不但要郑同辉的报纸发文吹捧,还派人联络各家大小报纸,给了丰厚的润笔费,记者们快把牛皮都吹破了。

    说起来陈明翔要比陈恭波还难惹,背后靠着宪兵司令部呢,警察局长称兄道弟,还有海军陆战队撑腰,可这家伙做事很有分寸,居然还给润笔费,他一句话说出来,就不相信还有哪个记者敢不写的天花乱坠!

    其实呢,在这个问题上陈恭波还真是有点功劳的,虽然起因是为了他自己捞政绩捞名声,可只要做了好事,那也不算是错。

    “名义上是发还,但市长阁下得有个心理准备,这些日本财阀可是贪婪得很,没那么容易把工厂给原来的商人,必然是采取合办或者收购的方式,我太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了,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能说到却做不到。”

    “即便是真的发还了,比如纺织企业,是需要棉花作为生产原料的,可日方控制着棉花的分配权,无非是空欢喜一场。另外,军管这么长的时间,工厂的里的机器和纱锭都被抢走了,拿到一家空厂有什么用”陈明翔说道。

    日本商人都是属貔貅的,光吃不拉,往他们自己手里划拉没问题,想要让他们吐出来,那可比登天还难!

    从驻沪总领事馆出来,陈明翔就来到云华酒楼,没有小师妹的消息,他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可是看到郑同辉的脸色,他再次失望了。

    “从失踪到现在七天时间了吧冰城那边就一点消息都没有”陈明翔有点不抱希望的问道。

    “很抱歉,确实是没有找到,山上的雪太大了,雪层很厚,我们又不能大张旗鼓的漫山遍野找人,明翔同志,虽然我很不愿意说,可事实摆在这里,我们还是接受现实吧!对不起了!”郑同辉语气低沉的说道。

    别说是七天七夜,就是七个小时都能冻死人,山上的最低气温夜晚能到零下三十度,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有生还的希望

    陈明翔回到自己和陆琨瑜的爱巢,这里的一切都是小师妹亲手布置的,对着她的相片,陈明翔呆呆的坐了一夜,抽了一整盒雪茄,哪怕他是个专业特工,也是流泪不止,心里的痛楚只有自己才明白。

    可是,等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依然准时到了华通贸易公司的总部,今天还得到海军方面去搞“慰问”,工作是决不能耽误的。

    “爹,你和二哥救回来的那个姑娘醒了!”一个女孩带着惊喜的语气说道。

    “刚醒过来肯定饿了,给她做点吃的,我去喊你陈大爷来瞧瞧,总算是醒过来了!”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回答道。

    这是距离小青山有大约七八里路的山沟子,几家猎户在这里居住,藏得很是隐蔽,周围是乱石堆和树林,靠着打猎和采集药材为生。

    实际上这一带曾经是抗联的秘密营地,有丰富的野菜、菌类和坚果,而且有紫貂、猞猁、熊、狐狸、野猪等多种动物,刺五加和五味子的产量相当可观。



第八百三十四章 形势变化 四
    堀内于城的确是受到了煤炭商人的委托,逼着陈明翔尽快结束煤炭价格战,可委托他的不是沪市煤炭商人,他们没有这个资格,是操纵这个行业的三井、三菱等财阀出面,才促成了这次谈判。

    沪市的煤价必须要稳定,不能出现社会动荡,这是军部和内阁的意志,没有人能够违抗,财阀也不敢找麻烦,这也是堀内于城的底线。

    至于煤炭市场的份额,那就看陈明翔的本事了,前期投入这么多成本,放弃是不可能的。

    日本大沪市瓦斯会社的平野社长、石炭联合会的冈本社长、山下矿业株式会社的山下社长和东亚矿业株式会社的野口社长,没有一个华夏商人的代表。

    日本商人自私自利的性格,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遇到事情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至于跟着他们nn的那些沪市煤炭行业的奸商,是生是死关他们屁事啊

    “能想出以煤炭销售代替煤球销售的办法来避免产能不足,陈君真是好手段好心计,你就不担心我们帝国商人背后的财阀势力吗”

    “我们才是帝国事业的支撑,战争因为我们得以继续,身份地位永远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只要我们说话,你就得乖乖的来谈,难道这个道理也不明白”冈本社长阴森森的说道。

    “可惜啊,帝国政府和军部,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秩序稳定,能够为帝国提供大量战争物资的基地,偏偏你们这些商人,却成为这个希望的绊脚石!”

    “我眼睛里看到的是,沪市的民众痛恨你们,市政府反感你们,内阁和军部讨厌你们,落到这个地步,就不用搞心理战术了吧”

    “要是不服气,大家就不要谈下去了,继续延续这种格局,反正我是无所谓的,来多少煤炭,几天内就能换成现金流,我不缺钱,几个月几年都没有问题,你们能撑得住吗”陈明翔拿出雪茄。

    这是日本煤炭商人最后的挣扎,想要借助假象威逼利诱,多要一些利益,的确,他们在背后发力,驻沪总领事就为他们说话,这是一种优势和资本。

    仼吉倒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和日本商人谈判的场面,心里有些小激动,急忙从包里拿出火机,给陈明翔点上了。

    而她因为参加酒会,今天穿着高雅的冬季加厚旗袍,领子和袖口都是绒毛边,别有一番动人的风情,让这几个日本商人大饱了眼福。

    “陈君,直接点吧,你打算给我们开出什么条件”平野社长说道。

    “从三月一日开始,你们在沪市所有的煤球店,必须按照三十元中储券每担销售,这是市政府的底线,也是驻军司令部的底线,这一点没问题吧”陈明翔说道。

    “可以,暂时以三个月为限,到时候再商谈。”平野社长说道。

    “我要从你们手里拿到十万吨煤炭的实货,弥补我销售的十万吨,先给我五万吨,其余的五万吨从华北开峦煤矿调给我,年前完成,每吨六百元中储券,不用分辨,你们煤场的煤炭我心里有数,最少有万吨。”陈明翔说道。

    虽然沪市闹煤荒,可真实情况是,煤炭商人的手里囤积着大批的煤炭,万吨都是往少了说。

    陈明翔打算借助谈判,直接把这些商人的煤炭平调过来,这样还能节约时间和运输费用。

    “这个条件我不能接受,价格方面可以不计较,但煤炭运输现在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也需要靠着这些煤炭来支撑生产销售,我答应给你十万吨的配额,你自己到开峦煤矿运回来。”平野社长一口拒绝。

    “你们手里有最少两百万担煤球的储备,再加上三万吨煤炭,足够支撑半年时间了,要那么多煤炭有什么用,还占据流动资金!”陈明翔说道。

    “沪市的煤球销售量,可是按照一百万担来计算的,半年时间,你是怎么算账的,说出来听听,似乎这里面有说法!”冈本社长说道。

    “我现在有六十家煤球店,每月销售达到六十万担,这是最基本的,津城的煤球厂和沪市的煤球厂,你们自己心里有数,这个产量完全能达到,市场份额我要占据六成!”陈明翔说道。

    “你一家就要占六成,我们三十多家只占四成,都说狮子大开口,你还真敢说啊!”冈本社长脸色都变了。

    联煤号有十二家日本商人和二十二家华商组成,要是只占百分之四十,一家的月销售,实际等于陈明翔的一个煤球店,这也太欺负人了。

    “先别急眼啊,三十四家联煤号分销一百万担煤球,一家也就是不到三万担的销量,不过三十万元的利润,你们把垄断买卖做到这个程度,我都替你们脸红,什么是垄断,你们懂不懂啊”

    “我既然带着足够的资源加入这个行业,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华商了嘛,十二家日本商人也太多,我们必须联手对行业进行洗牌,换取最大的利益。”

    “整个沪市除了我之外,保留最多连你们在内六家日本商人,华商最多四家,这个数量已经足够了,狼多肉少谁也吃不饱,你们觉得有意思吗”陈明翔说道。

    仼吉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她想都不敢想,陈明翔这家伙居然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不说,还要对整个沪市的煤炭行业洗牌,硬逼着二十四家煤炭商人关门,天啊,这也太刺激了!

    “理论上这是能说通的,可是你自己独占六成的份额,我们也不能答应,你占据四成,我们六成,这才是合理的分配方式!”平野社长说道。

    对陈明翔解释的垄断方式,日本商人也没有多大意见,这是内阁和军部主导的行为,实力不足的退出市场,也是合情合理的,团结是对外的时候,遇到利益,这个定义就不存在了。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了,只有我占据六成的市场份额,内阁和军部才会放心,驻军司令部、驻沪总领事馆和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才会放心,市政府才会放心,非逼着我把话点明白!”

    “你们是有前科的,短时间内只能以这种方式合作,这个比例不是取决于我,而是你们自己造成的结果!”陈明翔说道。



第八百三十五章 形势变化 五
    酒会结束之后,在第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驻沪总领事堀内于城、驻沪宪兵队司令官木下荣市、海军陆战队司令官牧田觉三郎中将、市长陈恭波和工部局总董事冈其胜男的监督之下,裕昌煤炭公司和联煤号签订了书面协议,沪市煤炭价格战到此结束。

    首先,沪市的煤球销售价格,必须要执行每担三十块钱,日本煤炭商人和华商在三月一日开始销售煤球,终止时间为六月一日,然后再按照市场行情协商新的定价。

    其次,陈明翔以每吨六百元的价格,三天内支付三千万中储券,从石炭联合会的沪市各大煤场采购五万吨煤炭,石炭联合会必须负责从开峦煤矿,再给裕昌煤炭公司要到五万吨煤炭的配额。

    再有,裕昌煤炭公司每月负责六十万担煤球的生产和销售,占据市场六成份额,联煤号负责四十万担煤球的生产和销售,占据市场四成份额。

    “在帝国控制的沪市,陈明翔居然拿到了六成市场份额,简直就是帝国的耻辱!这些该死的政府官员和军方将领,打压我们扶持陈明翔,他们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冈本社长暴跳如雷。

    沪市可是沦陷区,日本商人应该享受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享受帝国赋予的特殊身份和权力,可现在的情况是,日本商人被一个华夏人给压制的不得不妥协,他心里当然不平衡。

    “帝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事不利,人力物力都到了极限,需要金陵政府帮助提供战争资源,对市政府的要求当然配合,沪市对军部来说意义重大,关系到战争的物资供应,我们的举动恰恰碰了线。”

    “陈明翔算什么东西,他再受重视也不过是帝国和金陵政府的傀儡,和我们作对也是执行这两方的意图,大环境这样,我们是无可奈何的,上面已经发出警告了,不能再和内阁的政策对着干,真当军部急了眼不会砍了我们的脑袋”平野社长说道。

    军部对财阀已经很放纵了,武力抢夺来的资源,像是矿山和工厂企业,也包括大量的商铺,几乎是白送给财阀用来经营,煤炭、粮食、棉麻、食盐等重要物资,航运、通讯、铁路、交通、电力也由他们来掌控,政府还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在沦陷区内杀人放火也不计较。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为军方的需求服务,提供各种物资支持战争,一旦触碰到了军部的利益,形势就立刻转变了,由支持变成了打压,要是再不识相,等待的结果就是掉脑袋。

    “等到元旦过后,根据汪主席和日方签订的协议,沪市被实施军管的工厂,不包括英美资产,将会陆续发还原来的华商,你的社会局将要负责这一块,这几天就辛苦辛苦,把这个事情处理好。”陈恭波笑着说道。

    沪市煤价稳定下来,变成了可操控的行业,市政府在其中出力不少,也赢得了新闻媒体的一致称赞,陈恭波对陈明翔越来越满意了。

    他哪里知道,陈明翔不但要郑同辉的报纸发文吹捧,还派人联络各家大小报纸,给了丰厚的润笔费,记者们快把牛皮都吹破了。

    说起来陈明翔要比陈恭波还难惹,背后靠着宪兵司令部呢,警察局长称兄道弟,还有海军陆战队撑腰,可这家伙做事很有分寸,居然还给润笔费,他一句话说出来,就不相信还有哪个记者敢不写的天花乱坠!

    其实呢,在这个问题上陈恭波还真是有点功劳的,虽然起因是为了他自己捞政绩捞名声,可只要做了好事,那也不算是错。

    “名义上是发还,但市长阁下得有个心理准备,这些日本财阀可是贪婪得很,没那么容易把工厂给原来的商人,必然是采取合办或者收购的方式,我太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了,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能说到却做不到。”
1...226227228229230...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