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王朗拱手对曹丕道:“陛下,臣听说,蜀军攻击力天下无双,当初在吴国,刘禅领着几万人如入无人之境,陆逊领着几十万兵马,不但无法阻挡蜀军的前进,就连依托坚城也被其旬日而下。

    之前司马大都督领兵与之战于襄阳也证实了这一点,二十多万大军围堵下,蜀军不但可以从容离去,还折损了我军几万人马。这蜀军实在不宜与之硬碰硬,暂避其锋芒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这王朗这段话似乎赞成迁都,其实只有他内心知道,他认为蜀军无法力敌,不如投降,但是他的话还没说完,还有后半截,只见他顿了一顿,继续道: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曹仁逃跑
    第二百三十四章曹仁逃跑

    hong军上下密锣紧鼓地准备着出兵,打算将新城郡这个大口袋的袋口收紧,将里面的三十万魏军来个瓮中捉鳖,可是,还没来得及封住这个袋口,刘厚就接到斥候来报:“魏军三十万人马东进突围。”

    蜀国的谋臣看得出新城郡是个死地,是个大口袋,长期在这里作战的魏军当然也能看得出。新城郡尤其是上庸周围多山林,地势险峻,如果将三十万人马撒入山林中,依险顽抗,或者和蜀军打游击战,那也够蜀军喝一壶的。

    可惜,偏偏新城郡缺粮,襄樊一被蜀军占领,新城郡的运粮通道被断绝,靠着当地那么一点点的耕地,连当地老百姓都不一定能养得活,更何况多了三十万张嘴,而且这三十万张嘴都是大嘴巴,大肚量,能吃得很。

    寻常百姓可能每天喝点稀粥,吃点野菜,不行再加点糠饼,勉强也能活下去,可是大头兵不行,他们干的是重体力活,做的是将脑袋提在裤腰带的买卖,如果再不让他们吃饱,他们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

    没有饷银发可能只会一肚子怨气,可是吃不饱饭,最大的可能是哗变,就算有些部队将军治军严谨,士卒纪律性超强,强忍着饥饿没有哗变,但是士卒都饿得手脚发软了,还让他们怎么打仗别说打仗了,到时候可能连武器都提不起来。

    魏国这三十万大军的主将是曹操时代硕果仅存的大将曹仁(历史上曹仁病逝于黄初四年,即公元223年),副将是夏侯楙。

    曹仁大家都比较熟了,他字子孝,乃曹操从弟,是三国曹军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这家伙可谓战功彪炳,随着曹操南征北战,斩获颇多。他参加过曹魏对袁术、陶谦、吕布、刘备、马超的作战,还参加过官渡大战。赤壁兵败后,他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他的巅峰之作应该是在襄樊魏蜀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在樊城之战中虽被关羽水淹七军,并以水围城,但他能激厉将士死守樊城直至徐晃救援,最终击退当时威震华夏的关羽,使整个战局扭转。

    而那个夏侯楙则不值一提,他唯一能被提起的就是,他是大将军夏侯惇之子。他为人怯懦无谋又吝惜,人没什么本事,能坐到那么高的位置完全靠裙带关系,曹丕除了看在他是夏侯惇面子上,还因为他娶了曹操之女清河公主为妻。

    夏侯楙无能,对当前局势自然懵懂无知,但是曹仁不一样,他是打老了仗的沙场老将,他岂能看不出现在自己这三十万大军已经陷入绝境。在樊城被蜀军占领,运粮通道被截断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下定了突围撤退的决心。

    撤退不代表他怯懦,相反,他从来不缺乏勇气,当年被关公用洪水围困在樊城,所有人都劝他放弃樊城,但是他一意孤行,鼓励众将士坚守到底必能取得胜利,后来果然等到援军,最终扭转战局,可见其人之坚毅与勇气。

    但是,勇气并不等于愚蠢和不明形势一味蛮干,现在的形势和当初的形势截然不同,坚持得越久,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早撤走这三十万大军存活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为魏国保存多一点的元气。

    可是三十万大军要撤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有强敌在身侧虎视眈眈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撤退很容易变成大溃退。所以,即使如曹仁军伍经验那么丰富的人,也用了好几天才做好了大军撤退的准备。

    为了防止张飞、庞统军团衔尾追杀,曹仁安排了两支部队殿后,之所



第两百三十五章 房县遭遇战
    第两百三十五章房县遭遇战

    上回说到,曹仁故布疑阵,连夜逃跑,天亮后,魏军的动向在热器球的侦察下无所遁形,张飞当即下令追击。 【,另一方面,在东线,刘厚也接到曹仁要逃的消息,他当机立断,马上命令部队去堵截这块掉入口袋中的大肥肉。

    hong军日夜兼程,终于在房县境内遇到了逃亡的魏军,房县的地形很特别,古籍描述是:“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房县就是因为这样的地形而得名的。

    房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中为河谷平坝。北部是高山,南部是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部以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魏军现在就是被堵在中间这条狭长的盆地中,进退不得。

    两军都在急行军,猝不及防之间遇上,双方接触的前线足有几十里长,根本没有多余的废话,双方浦一接触,就在几十里的战线上展开了厮杀。

    魏军因为有三十万人之多,想快速行军就只能散开队形,如果还是按平时那样,两个人或四个人一列行军的话,速度定然很慢,于是,曹仁就下令各支部队散开,以最快速度离开新城郡。

    他这道命令的确很明智,不但行军速度很快,也给hong军的拦截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hong军也要将阵线散开在几十里的范围内,这么大的范围,很难保证每个地方都能顾及到,难免有些散兵游勇从各支部队的间隙间穿插过去而逃之夭夭。

    魏军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前有hong军拦截,后有张飞、庞统军团追兵,形势十分危急。曹仁在发现前方有拦截的敌人后,第一时间召集了各支部队的将领开会,他明确表示了死战突围的意愿:

    “诸位,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军目前的处境,后方张黑炭的追兵离我们最多一天的路程,据探子回报,张飞和庞统各率领十万人马,一共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追击我军,若被他们追上,我军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我们眼看就要离开新城郡范围,返回魏国境内,可是前方却出现了敌军,看旗号必是那蜀国小皇帝刘禅的hong军无疑。hong军的攻击力天下闻名,相信大家也多有了解,他们可能比那张黑炭的部队更可怕。

    可是,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一举冲破他们的防线,冲出新城郡,这样我们才有一线生机。兵法有云:‘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死地则战。’我军现在已经陷入死地,唯有迅猛奋战,方能死里求生。”

    曹仁引用了《孙子兵法》第11篇《九地篇》中的话解释了现在魏军的处境,显然现在魏军所处的情况的确就是《九地篇》中描述的“死地”,在这种情况下,孙子他老人家认为,只有“迅猛奋战”才能有一线生机,若稍有迟疑,必死无疑。

    说白了,就是陷入绝境中,像输红眼的赌徒一样,只能showhand孤注一掷才有翻盘的机会,这是一场豪赌,赢了就可以翻盘,赌输了就出局。

    曹仁是沙场老将,跟随曹操征战天下,在魏军中威望非常高,尤其是在襄樊和关公一战后,更是证明他对战机的掌握有着超凡的眼光和能力,军中主将对他很是信服,更何况,曹仁搬出孙子兵法来佐证他的看法,使得他的分析与命令有了理论依据的支持。

    诸将听到



第两百三十六章 大混战
    第两百三十六章大混战

    藤甲兵排成紧密阵型,将大阵护得密不透风,魏军即使冲到阵前,也很难伤害到藤牌后面得hong军。 ,

    偶尔有人从两个藤牌的空隙间,伸入大刀或者长矛,想砍伤或刺伤藤牌后面的持盾手,却发现这些持盾手是刀枪不入的藤甲兵。

    他们伤不到藤牌后面的hong军,但是蹲在藤甲兵后面的长枪手却不会客气,一旦给他们发现有魏军在藤牌之间的空隙中露出身形,就会毫不犹豫地挺枪#刺过去,在敌人身上戳一个窟窿。

    等到阵前挤满了密密麻麻的魏军,盾阵眼看就要支撑不住时,后头的掷弹兵就要出马了,他们将霹雳雷点燃后,等引线烧得差不多,算好了时间才扔出去。

    霹雳雷飞越盾阵,飞到前面密集的魏军人群中,几乎是落地即爆,绝对不会给人捡起来扔回来的机会。而这些在密集人群中爆炸的霹雳雷,瞬间就收割了大量的人命。

    魏军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大量的伤亡,按理说,伤亡去到一定程度,一般的部队就会崩溃,冲锋的士兵就会吓得调头回去。可是这些魏军是在曹仁麾下经过长期厮杀考验的精锐。

    他们的纪律和战斗意志绝对不在蜀军之下,甚至因为跟着曹仁屡屡打硬仗、险仗,使得他们的战斗意志比一直打胜仗,没有机会经历生死考验的hong军更强。

    加上他们也知道今天的情况已经是背水一战,如果不能尽快冲破蜀军的阻扰,冲出这个口袋状的地形,己方一定是有死无生。所以,即使是在巨大的伤亡率面前,他们依然发了疯般往前冲。

    这样一来,hong军有些地方的阵线就岌岌可危了,局部战场上双方的兵力分布很不均匀,而且这种分布是随机的,hong军这边可能一个团的兵力面对的只有百十个魏军,两轮排枪下去就收拾干净了。

    也可能一个营的hong军却要面对着千军万马,在这些疯狂的魏军冲击下,这个营列的方阵就如怒涛中的一片树叶,即使他们的火力再猛烈,在数不清的大军不计生死的冲击下,也无法再保持阵型的完整。

    而一旦他们的阵型被冲破,等待他们的只有被撞飞,然后被无数只脚丫子践踏成泥。也有些阵型在滚滚人#流中没有被冲破,但是他们也无法阻止无数魏兵从他们阵型旁边经过,眼睁睁看着这些魏兵逃之夭夭而毫无办法。

    光靠火器部队,根本不够人手封堵几十里的范围,所以这次摆在前线的除了各支火器部队外,两个师的藤甲兵也被摆到第一线去封堵逃窜的魏军。

    藤甲兵的作战方式依然很单调很机械——排成方阵,统一挥刀砍杀。他们的杀伐效率虽然比起火器部队来说略有不如,不过,他们的伤亡率反而比火器部队更小。

    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刀枪不入的藤甲,大大增强他们的生存率,在敌人冲撞过来时,他们甚至可以放弃抵抗,全力顶住冲撞过来的魏军,就算刀剑加身,他们也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只要专心和人顶牛就行了。

    第一排顶在前面,第二排人顶在第一排的后面,如此类推,一排顶一排,整个军阵就像无数颗钢珠挤在一起,你想敲烂它们又敲不动,用力去撞它们它们个顶个的,很快就将撞击力消弭于无形。

    于是,藤甲军的阵型比火器部队的阵型更



第二百三十七章 曹仁被俘
    第二百三十七章曹仁被俘

    这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魏军只跑出去两万多人,俘虏的不足五千,其余二十多万全部在大逃亡中被hong军打死。 而hong军牺牲的人也不少,足足有两千人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受伤者更是多达几千人。

    这样的战果让刘厚对曹仁恨得牙痒痒的。他不但为hong军伤亡的接近一万人心痛,同时也为魏军死去的二十多万人感到痛心,毕竟这些人也都是汉人,而且都是青壮年的汉人,一下子就没了二十多万,这如何能让刘厚不心痛呢

    如果不是曹仁驱使这些士兵疯狂地突围,这些人未必会死那么多,就算曹仁不肯率军投降,两军正常交战的话,可能死个几万人,这些魏兵就会崩溃,就会投降,怎么都不会像这次这样,hong军被逼打死了二十多万人。

    刘厚很痛恨的曹仁却没有死,在突围过程中,他很不幸运地遇到了一支火器部队,他的亲兵全部被打死,他自己本人身中两枪,一枪打在肩膀上,一枪打在大腿上。这两枪使他丧失了大半的行动力,最终力竭被擒。

    当曹仁被押到刘厚帐前时,刘厚还在盛怒中,他狠狠地将曹仁骂了个狗血淋头,曹仁却不服气,道:“哼!曹某忠君爱国,作战勇猛,宁死不屈这有何过错陛下要杀要剐,悉随尊便,可是陛下这样骂曹某似乎很是不公。”

    刘厚大怒,吼道:“你觉得不公你还有脸觉得不公那请问,谁能为死去的这二十多万士卒鸣不平他们有何过错可是你为了成就自己的功绩,为了一己之私,却驱使他们去送死,这对他们公平吗

    再者说,你忠的是什么君,爱的是什么国,你那曹魏君国,不过是篡汉逆贼,你忠于这样的逆贼,就是附逆,还好意思说什么忠君爱国,不知廉耻的家伙。”

    曹仁怒道:“汉帝无道,腐朽无能,朝政**,外戚、宦官专权,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这样得朝廷还要来干什么天下为有德者据之,汉室既然无德,自然要让位出来给有德的曹氏。”

    “哈哈,这就是乱臣贼子的一贯借口,你说你们曹氏有德,有什么根据朕也可以说我们刘氏有德你们曹氏无道啊。这各说各话,谁对谁错有谁能评价想朕的父皇,一向以仁德闻名于天下,朕继承他的大统,也延续其仁德的作风。

    好,如果你真的说仁德者就可以为君,那么你现在是不是应该效忠于朕这个仁德之君按照你的说法,你现在应该马上转投朕这个明主,怎么样是不是现在就宣誓效忠于朕”

    “我呸,你真会胡说八道、异想天开,想我曹某,乃太祖从弟,魏国宗亲,岂会屈身去侍奉你这个满嘴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坏水的虚伪小人。人都说蜀国小皇帝巧舌如簧,善于强词夺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就凭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说想服曹某归降,恐怕你道行还不够。”

    “哈哈,你看你看,刚才朕说你害死二十多万人,你就说你忠君爱国,朕说你忠错了君,爱错了国,你又说天下有德者据之,朕说我们刘氏就是有德者,你又给朕说你是曹魏宗亲,不肯轻易屈服。

    那你何必一开始绕那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两军会合
    第二百三十八章两军会合

    大战过后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打扫战场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接近三十万具尸体,真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要是不将他们处理好,这一带非闹瘟疫不可。 》,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所有尸体身上的衣甲、武器、钱财、饰物全部被取了下来。这样做虽然有点恶心,也很不尊重死者,但是经年战乱,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财富还很贫乏,能回收利用的一切物资还是尽量回收利用的好。

    蜀国虽然靠着“工业部”生产出大量商品,大力发展商业,经济情况大大改善,但是毕竟经济腾飞的时间还很短,底子还很薄,加上这几年又不断打仗,而且经常是两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战争物资如流水般消耗,所以,蜀国的军用物资供应还是挺紧张的。

    现在有将近三十万人的武器装备可以捡,刘厚当然不会放过,虽然这些魏军的衣甲可能大多数已经破损,可是,破损是可以修复的,修复的花费怎么都比重新制造一份少。

    这就如打怪掉宝物,辛辛苦苦将怪物干掉,掉落了一地宝物当然是不能客气的,否则这个怪就白打了。

    虽然这些士兵普遍穷得很,掉落的东西也廉价得很,不过耐不住数量够多。就算每个人身上的东西只值一贯钱,三十万人就是三十万贯,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不过要收集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真是很耗时间,大军忙了一天,直到张飞、庞统率军追到,还没完全完成打扫战场的工作。

    张飞只好派出一些人手帮hong军打扫战场。又一天后,才将所有死掉的魏军尸体剥个干干净净,并且挖坑掩埋妥当。在这片埋葬了二十多万人的土地上,相信明年会长出美丽的花朵。

    这次打扫战场不但收获了很多物资,还收获了三万多伤兵,很多魏国士兵受伤倒地后,并没有死去,而是混杂在尸体当中,在蜀军打扫战场时被找了出来。

    刘厚当然不可能将这些敌人的伤员一杀了之,于是,这些人成了蜀军沉重的负担。不但要供应他们粮食,还让蜀军的医疗系统一下子超负荷运作,甚至差点崩溃。

    刘厚将蜀军的医护营调过来,就地搭建临时医院救治这些伤员。蜀军的医护营虽然规模很大,能力很强,但是一下子涌现三万多伤员,而且很多是重伤员,他们也是疲于应付。很多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掉。
1...138139140141142...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