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而且,虽然她还没嫁,还是正宗的黄家女儿,爸妈却好像已经把她当冯家媳妇来待,一说有什么东西想吃,妈妈马上给她做,家里本来就没什么事,现在更是有事都不让她做,生生把黄沁萍逼成跟冯玉萱一个德行,不停的说爸妈偏心。
所以她这日子虽然悠闲,但也有些小无聊。
把家务做完,她对那边埋着头在电脑上玩游戏的妹妹说了一句,“我去店里,你要去吗”
黄沁萍头也不回,不耐烦的朝她挥挥手。
路上碰到个新鲜事,经过原来的电影院时,前面小卖部门口,有三个拿着汽水,染了头发的小伙子,看着她轻佻的吹口哨,按理说自己再镇里,现在大小夜算个名人,这些人不知道
她正眼都懒得给一个,目不斜视的往前走。
那三个家伙不死心,商量了一下,居然坠了上去,倒也不是想耍流氓,在这样的小镇里,他们还真不敢,只要敢做出格的事,分分钟有人出来教他们做人,只是这大热天的,实在是闷得慌,想逗一逗而已。
照相馆那个胖胖的老板,把这一幕都看在眼里,在他们经过的时候,咳了一声,“年轻人,在家时间不多吧,你知道她是谁吗”他指着前面那边问,“她爸是副镇长,”
一听这话,这三个染了黄头发,这在小镇里,就类似于把“我不是正经人”这五个字顶在脑门上的家伙,迟疑了一下,要是村长,他们不怕,但是副镇长,那还是算个官的。
中间的那个,不愿意被这个像弥勒佛一样的大爷一句话就给吓住,那样多没面子,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面子不能不要,“走,就是副县长又怎么样这街是他家的吗我们还不能在街上走吗”
“你知道她开的是什么车吗”
“奔驰s600,街上的这好多车,可能都顶不上人家的一个轱辘,”
这老板看来也是闲得很,说单口相声说上了瘾,跟着又自问自答,“知道她男朋友是谁吗”
“镇前头的那两家厂,就是她男朋友家随便开的,在外面还有上千家便利店,几十家酒店,在香港和美国都有公司,”
这一段单口相声飙完,老板拿着蒲扇拍了几下,“唉,还是没生意,又热又闲,困得很,要不,你们几个进来照两张”
旁边的两个,听老板这么一说,掉头就走,中间的那个也跟着去追,“我说你们跑什么”
看着他们几个原路跑回去,老板笑眯眯的说了句,“倒真挺会找台阶下的,”
“你们两个走得这么急干什么”追上去的那个有些不满的问,“兴许那老板瞎扯呢,”
“得了吧,”一个没好气的接了一句。“刚才那老板说的事我知道,我一回家就听家里人说起过,说是我们这终于出了一个做大事的人家,说他们家有上亿的钱,而且那还是往少里说,我妈还拿我跟那冯一平比。就是刚才那女孩的男朋友,”
“哦,就是今天街上都在传的,谈了一笔上千万出口合同的那家人”另一个也说。
“可不是吗比我们打工那公司都牛,听说他们家搬个家,连县长都亲自去贺喜,我可不想招
第十一章 要火的节奏
美国,波士顿,剑桥。 @,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副总裁威尔逊,给进来的安德森和汉密尔顿倒了一杯准备好的香槟,“祝贺我们今年最重要的一本商业书籍的出版!”
“干杯!”
“今天下午,这本书就会送到国内那些大人物的办公室里,明天一早,这本书,也会送到订了我们商业评论的那些高管们的办公室里,到后天,国内和我们合作的那些图书零售商,也会在显眼的位置,摆上这本书,”
级别最低,具体负责这项业务的汉密尔顿,向上级,和上级的上级做了说明。
“相信这本书,很快就会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安德森笑着说。
“一年销售100万册不成问题,”副总裁威尔逊说得很大气。
这不是吹牛,这是建立在他们对这本书的认可,以及出版社这么多年成功运作的经验上得出的论断。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可不是冯一平的办的磕磕碰碰的那家出版社,他一年出版的图书总数不超过50本,每一本都是精耕细作,加上他们的这块烫金招牌,和强有力的销售和发行渠道,像冯一平这样的书,不热销才是没道理的事。
“只是这个时间还是太紧了一些,前期的宣传工作做的不太到位,罗伯特,你是具体和作者接洽的,他为什么要求最迟9月份一定要出版”威尔逊问汉密尔顿。
“这个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冯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我相信他肯定有他的理由,”汉密尔顿说。
“我们的宣传工作虽然不到位。但是在前期,作者自己,相当于也做了一些宣传工作,”安德森说。
“你是说我们在《商业评论》上免费推介了两期的那本《前沿》杂志”威尔逊想了起来,“呵呵,也是。之前学校不少院系都收到了他们寄来的刊物,连我的办公室都有,这确实也算是帮我们做的工作,”
威尔逊看着窗外不远处查尔斯河上的点点白帆,“先生们,就让我们期待着好消息来的更早更快一些吧!”
…… ……
华尔街,高盛总部,蛰伏高盛30余载,去年5月正式出任高盛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被冠以“华尔街权利之王”,后来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办公室,秘书给他送进来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寄来的刊物,蓝色的封面上,“blue ocean strategy”三个单词很醒目。
“strategy”他看了一眼,“你看过吗”他问秘书,要不是他也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知道母校出版社的风格,他估计都不会翻一下。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的学说是战略
“我看过,不少同事也都抢着看过,都认为不错,作者的思想,确实可以称为战略。”
这是秘书说的比较大胆的一次,眼前的这个家伙可不好伺候,他是以强硬裁员闻名的,他的那句名言,“在公司里。不到20%的人,就创造了80%的价值,所以可以裁掉很多人,而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可一直让公司的好多雇员心惊胆战。
“哦”保尔森来了兴趣,放下手上的工作拿起来翻了一下,一看前面的作者介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院在读”他觉得诧异的同时,又觉得这个词挺眼熟,“清华经管院”
“您已经接受中国的邀请,出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我查了备忘录,该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将在10月6号举行,”
保尔森这下兴趣更大了些,他曾多次造访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很看好,也讶异于这个国家好像突然爆发出来的经济活力,但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一个大学学生,就能写出得到国际一流出版社青睐的专著来
他大致晃了一眼目录,然后,前言就深深的吸引住了他。
…… ……
华盛顿州雷德蒙,从哈佛毕业,后来还上过斯坦福商学院mba的鲍尔默,拿着一本书,去找他的老板,五年前就成为世界首富的那个从哈佛大学辍学的室友。
“比尔,”他扬了扬手中的那本书和一本杂志,“你看了吗”
反垄断官司缠身,又遇上互联网泡沫破裂,今年日子过得不大顺、但已经连续五年蝉联世界首富,今年看样子依然会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笑着举起手中同样的书,“正在看,”
“你不知道吧,从今年年初起,我们就一直收到香港一家杂志社寄来的刊物,前面的几期,已经连载了这本书的一些章节,”和专于技术的盖茨不同,微软的第一位非技术受聘者鲍尔默先生,说话声音很响亮,“可惜,他们大多数都被丢进了垃圾桶,要是能早点看到,就能邀请这个年轻人参加今年的峰会,”
像他们这样的人,每天都会收到数量不菲的邮件,内容五花八门,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和他们见面的机会,直接在邮件收发部门被毫不留情的过滤掉,前沿杂志锲而不舍的每期都投寄,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寄到了他秘书手里,一看是香港出版的刊物,都没打开,就又被丢进了垃圾桶里。
“明年的也可以,”首富先生说,“不过我想,在这之前,我们应该会有和他对话的机会,”
比尔当然想得到,在现在盛行的、普遍基于竞争的企业战略之外,这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让企业把目光从竞争对手转向用户,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到转向为用户提供价值的飞跃的书,会对那些
第十二章 围观北影开学
冯一平开着车,随着车流慢慢的蠕动,他这才明白,刚才来的时候,送他的金翎,怎么会是那样的眼神和表情自己捧着那新鲜出炉,带着油墨香味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自嗨,以至于忘了这事,但她应该很明白。,
居然都不提醒一声,真是白瞎了从家里给她带的那么多土特产!
冯一平忘了,每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都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比如今天成府路这一段,又是堵得厉害,这一路走路的、骑车的、开车的,最慢的就是开车的,明明离校门就一步之遥,却偏偏挪了十多分钟才到。
他小心的避开一路上那些对大学生活满脸新奇和向往,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大有可期的新生,以及一旁陪同前来的那些高兴和自豪的学生家长们,耐心的走走停停,终于顺利的抵达停车场。
看着报到处那边的长龙,他有点小感概,不知不觉的,自己也混成了老生中的一员,在老油条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办好了各项手续,也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那必须得去一趟宿舍,新学期的头一天嘛!
宿舍里,大家的床铺都铺得好好的,行李也都在,偏偏一个人没有,奇怪!
梁永高提着水桶和拖把走进来,“一平,你总算来了,你等着,我特意给你留了几根红肠,”
“我这也有给你们带的板栗和山楂果,”冯一平把手里的纸袋递过去,“就你一个人啊”
“可不就我一个吗”梁永高苦笑,“只有你是今天报到的,他们这次都积极的很,一个个的都提前来校不说。这几天,都在忙着迎新,”
呵呵,这也算是老生的一个福利和机会吧,虽然这个机会,多半都是然并卵的结果。
“对。你有小蔡,不敢去,”
“别提了,小蔡也参加了她们院的迎新,”梁永高狠狠的从嘴里吐出一句话来。
“哈哈,别多想,小蔡肯定没别的意思,她只是对这些集体活动很热衷,”冯一平看着这个一脸哀怨的北方爷们。觉得挺可乐。
“这是拙作,请兄台有空赏鉴,”冯一平从包里抽出一本书,递给梁永高。
“终于出了,”梁永高高兴的接过去,“我去,这么高级,全英文的”他辨别了一下出版社。“哈佛出的”
“对,哈佛商学院出版社。他们代理了内地和港澳之外所有地区的版权,”冯一平不想多说,说得多就好像是吹嘘,“大家都忙,那我就不等他们,昨天刚到。一堆的事,”
“别啊,这第一天,怎么也得见个面一起搓一顿吧,你等着。我给他们发短信,”
金宝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他发现宿舍的画风有点不对,怎么大家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在看他很奇怪,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宿舍了,这样的情形,按理应该在期末考试之前出现才对,怎么一开学就这样
“回来了老大,今天有收获吗你看,这是一平通过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的书,牛吧!”陆文青抢先说道。
“我说呢,原来是一平的书,”金宝接过一本,“那必须牛!不过,首先,给我签个名呗,看我现在是看不懂,但我一定好好珍藏起来!”
这也是实话,以大家现在的英语水平,看这样的专业书籍,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啊,我也是在装象,”韩贵亮笑了,“连好多单词都不认识,”
“对,很惭愧,我也一样,”颜志达也放下书,“我看,还是等中文版出来再看吧,”
“说实话,有些我也看不懂,我是让人帮着翻译的,”冯一平只好也把自己的水平拉低。
“那行,以后看中文版,中午饭还是老传统,志达和我去打饭,”
“好咧,”他们俩去食堂,大家七手八脚的把带来的土特产——不但有菜,还有酒,一一摆上桌,等饭打回来,关上门,六个人结结实实的搓了一顿。
“还是大家一起吃胃口好,”梁永高躺在床上,摸着肚子说。
“是,在家里吃饭,真找不到对手,回学校了才碰到你们这几个饭桶,顿时胃口大开!”正宗的饭桶金宝同志说。
韩贵亮却坐了过来,“一平,商量个事呗,”
冯一平也吃得挺饱,有点困,“您吩咐,”
“下午,和我们一起到中戏和北影那边转转呗,那边都是清一色的美女,”说这话的时候,他露出了很向往的神色。
一听他这个提议,剩下的几只眼里也都冒出了绿光,是啊,那
第十三章 餐厅和蓝海战略
“你说昨天一平回去以后,会不会跪搓衣板”金宝和韩贵亮说笑着推开宿舍的门,里面只有梁永高在,“这么热,还要关着门,不嫌热啊!”
梁永高有些慌乱的从桌子前站起来,忙着把一张纸塞进裤子口袋里,“你们回来啦,”他装模作样的拢了拢桌上的书,“拖下来到作业太多,对了,今天太热,没什么胃口,中午要不去十四食堂,来个瓦罐汤”
“好啊,”金宝看了韩贵亮一眼,然后趁梁永高不备,把他一把抱住,韩贵亮迅速把他放进口袋里的那张纸搜出来,展开一看,“检讨书,”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梁永高像个要被侵犯的小姑娘一样,挣扎不停。
韩贵亮才不管他呢,“雅雯,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向你检讨!因为一个多月悠闲的暑假生活,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没能坚决抵制同宿舍那几个家伙的拉拢和诱惑……,”
金宝听到这里,已经听不下去,拎小鸡仔一样把梁永高丢到旁边的床上,拳头朝他身上肉多的地方招呼着,“我们拉拢,我们诱惑你个卖友求荣的家伙,”
见金宝完全控制住了梁永高,韩贵亮也在他头上拍了几下,“为这点事,还怀着沉重的心情做检讨,你真丢我们北方爷们的脸,”
陆续回来的颜志达和陆文青,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自然也不会放过他,一个说他是个没原则的软骨头,一个说他见色忘义。
可怜的梁永高同学,女朋友那边的检讨还没过关,先被同宿舍的几个声讨了半天。最后,还不得不请大伙到十四食堂好好搓了一顿。
看着这群牲口的点餐,梁永高脸都绿了,心在滴血,泥煤的,不是都说太热没什么胃口吗。这怎么比平常胃口大开的时候点的还要多
至于冯一平,也不是没受昨天那事的影响,去年刚入学的时候,他都没参加过自己院里的迎新晚会,今年,作为撒谎的代价,他老老实实的带着黄静萍,接连观看了三个院系的迎新晚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