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神话之我是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渡红尘

    说到底,当初这些人之所以依附于他,无外乎是董卓给他们的压力太大。现在董卓已经被控制,这些人有其他的想法,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张司空突然道:眼下我们虽然控制了董贼,但陛下尚在长安未曾返回,却是需要有人前往长安接应,顺便禀报陛下这等大喜之事。

    张司空说着,故意露出为难之色,迟疑道:要说此次平叛,知节居首功,是迎回陛下最适合的人选。

    可眼下城内内患未平,外面还有近二十万的西凉军虎视眈眈。现在除了知节有能力调度各方兵马,其他人怕是没有这种威望。若是知节离开洛阳,我担心城中会再生变故。

    李昊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吗?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内忧外患尚未解决,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抢功,可笑的老东西。

    不过这倒也好,省了我自己动手。

    李昊心中嗤笑,有少帝刘辩在手,他又岂会需要长安城内的伪帝!

    这些人自以为能够抢功,殊不知是在为自身挖坟!

    当他们迎回伪帝,却不知看到少帝刘辩会是什么表情。

    李昊心中不屑,甚至有点想笑。

    他笑眯眯地说道:司空所言甚是。依我看,不如就由司空率领部分朝中文武前往长安迎接陛下,我则留在洛阳统率全局,可好?

    张温意外地看向李昊,没想到他会答应的那么利索。

    张温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面对李昊拱手相让的滔天功劳,自是不会傻到拒绝。他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笑的老脸化作了灿烂的菊花,大笑道:好,好,知节所言甚是,老夫只能愧领了。

    其他朝臣神色各异,有人满脸羡慕的看向张温,有人颇为可惜地看向李昊,又或是为他感到不平,更有人已经在思考怎么抱上张温的大腿。

    而刘善等人,则眼神分外不善。

    唯有李昊,笑容温和,犹如邻家大男孩。

    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笑容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第99章 少帝刘辩
    朝议直到午时才结束。

    而朝议刚结束,张温就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载了平乱功绩的功劳簿,以及数十位投靠他的朝中官员与心腹,还有数百精锐战士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众人走时,朝堂上有人嫉妒,有人羡慕,更有人冷眼相对。

    皇宫外。

    李昊带着众心腹行走在满是沧桑历史的石板街上,神情平静甚至带着温和的笑容,丝毫看不出被人抢了功劳的沮丧与悲伤。

    刘善身为李昊的头号马仔,第一个跳出来为他鸣不平,道:廷尉,您为何要让功于那不知羞耻的老东西。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您率领的司隶校尉部,以及张辽将军率领的并州军,哪里有他现在的光景。

    可不是吗,就凭那老东西也想要头功,真是笑话。

    其他人大多愤愤不平,为李昊感到不值。

    李昊笑眯眯地并未回答,转而看向身后的一人。

    那人约莫三十许的模样,面容虽然普通,却给人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尤其是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其内宛若蕴藏着整个世界。

    那人气质儒雅不凡,在众人为李昊鸣不平的时候,同样保持着与众不同的冷静。

    此人正是李昊从董卓手中救下的千古名士荀攸,一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谋士。

    荀攸生前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他一生功绩无数,主要有曹操征伐吕布时劝阻曹操退兵,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可以说,在曹操发达的道路上,每个被历史记载的大事件,都少不了荀攸的影子。

    也正是因为知道荀攸的强悍,在救下他后,李昊强行将他留在了身边。

    不过荀攸倒也有趣,虽然是被李昊强行留下效力,但做事有条不紊,往往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李昊看向荀攸,微笑道:文达如何看?

    荀攸,字文达。

    荀攸平淡道:攸自然是用眼睛看。

    众人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有与荀攸熟悉的人忍不住笑骂道:你这假斯文的家伙,这种时候还装上了。快说说,你到底看出了什么,难道廷尉另有打算不成?

    荀攸面对众人的调笑,以及李昊微笑的神色,紧绷的脸色终于撑不住。

    在众人的调笑声中,荀攸面带无奈笑了笑,缓缓道:廷尉这是有意让司空前去长安迎接陛下。

    什么!

    众人的笑容顿时僵住,满脸愕然地看向荀攸,转而看向李昊。

    怎么可能,这可是论功行赏的大事。

    廷尉将前往长安迎接陛下的机会让给司空,不是白白将最大的功劳让了出去吗?

    李昊大笑道:哈哈,知我者,文达也。文达不若再来猜猜,我为何要让机会于张温。

    荀攸听到李昊的话,眼中闪过奇异的色彩,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

    但他深知为人下属之道,更明白这是领导出风头的好机会,怎么可能会傻到直接说出来。

    故而荀攸并未直言,反而拱手惭愧道:攸愚钝,不解廷尉真意。

    其他人略显失望,但心中越发好奇李昊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纷纷好奇地望向李昊,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李昊神秘地笑了笑,并未直接解释,只是简单说道:诸位且随我来。

    众人越发好奇,想要知道李昊到底卖什么关子。而荀攸眼中则闪过些许的了然,心中越发确定了之前的猜测。

    李昊带着众人行了两刻钟,最终在内城的一处偏僻胡同停下了脚步。

    这里人烟稀疏,胡同内隐隐散发着潮湿的霉气。

    两侧的房屋相当古旧,一看就知道是上了年头的老宅子。墙上红漆斑驳,门上也失去了光亮的颜色。

    房门打开,一位须发皆白的高瘦老人走了出来,正是张角的老仆胡老。

    他看到李昊,恭敬道:老朽拜见廷尉。

    李昊微笑回应:有劳胡老了,那位如今可还安好。

    好着呐,就是闷得慌。

    李昊颔首,转而带着众人走入了庭院。

    庭院并不大,经过前院的大堂,就直接进入了后院。

    却见一位面容苍白的年轻公子正坐在后院的亭子内看书,其身旁还有一位姿色绝佳的美丽少女,以及一位年轻俊美的童子。

    几人看到李昊到来神色各不相同,年轻公子眼中喜悦中带着些许的惧色。姿色绝佳的少女略显紧张,还有些许女儿家的羞涩。而剩下宛若小厮的俊美童子,则喜悦中带着几分崇敬。

    他们正是少帝刘辩王妃唐姬,以及曾经被李昊救过一命的张诚。

    陛,陛下!

    李昊身后的众心腹中,不乏有人见过少帝刘辩的真容。此时看到刘辩出现,顿时吓得目瞪口呆,惊叫了起来。

    其他人闻言,纵然是不认识刘辩的真容,也大多猜到了他的身份。

    众人满脸懵逼,傻傻地看向刘辩,转而再次看向李昊。

    他们终于明白,李昊的底气到底在哪里,也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会将前往长安迎接皇帝的任务让给张温。

    长安的小皇帝是董卓乱国时所立,不管是礼法上,还是情理上,显然都不合格。

    若是刘辩已死,刘协身为灵帝子嗣继承皇位倒也没什么。

    可现在刘辩未死,刘协如何能够继承皇位!

    当张温与其心腹欢天喜地的前往长安迎接回伪帝,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在刘辩心中会是什么形象。

    众人想到张温回归时看到刘辩的脸色,不由心中赞叹。廷尉果然奸猾的很啊,杀人于无形,挖了坑还能让对方高高兴兴地跳进去。

    高,实在是高啊。

    众人想到李昊轻松解决了此次平乱最大的对手,不由心中喜悦,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气愤与不平,只剩下满心的欢喜与兴奋。



第100章 刘辩的嫉恨,前往虎牢关
    什么,董贼完了!

    刘辩听到李昊的讲述,不禁喜极而泣。

    他双手紧扣李昊的手臂,指骨因为太过用力而发白。

    此时刘辩已经顾不得什么君臣礼节之类,脸上满是异样的红晕。他等着猩红的双眼,期待无比地看向李昊,好似在质问他是不是欺骗自己,又好似在期待着什么。

    李昊完全能够理解刘辩现在激动的心情。

    因为当初刘辩刚被带出皇宫的时候,李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堂堂大汉天子居然面颊消瘦可见颧骨,双眼无神一片死寂,且满脸菜色营养不良,犹如逃难来的难民。唐姬虽然稍微好点,但也明显非常的憔悴,精神更是充满了紧张与不安。

    两人刚刚离开皇宫的时候,刘辩身体虚弱的见风就倒。

    虽然李昊不知道刘辩在皇宫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也能从他当初的状态猜到一些。

    不过想想也知道,一个被权臣废掉的皇帝,又怎么可能过得安详?

    尤其是董卓这种心狠手辣的人,没有当场杀了刘辩估计还是因为不想彻底激起众怒。

    李昊道:臣不敢妄言。

    好,好,太好了,太好了。

    刘辩泪眼朦胧,脸上满是悲喜交加之色。

    他失神地坐在石凳上,回想起曾经受到的苦楚,竟是控制不住心情地哭了起来。

    唐姬见此,小心地拿出锦娟,想要为刘辩抹去脸上的泪痕。

    但刘辩好似惊醒过来,不自觉地躲开唐姬削葱般的纤纤玉指,眼中闪过明显的厌恶。

    唐姬感受到刘辩的厌恶,动作不禁僵在了空中。

    她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哀怨与悲愤,露出勉强的笑容,欠身道:妾身去准备些茶水。

    李昊眼眸微眯,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

    自从刘辩被带出皇宫后,一举一动都受到他的监视。所以关于刘辩与唐姬的那点事情,李昊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大致就是刘辩被幽禁期间,两人产生了些不好解释的矛盾。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刘辩的身体出了问题。

    刘辩自小身体就不太好,经过这长达数月的幽禁与折磨,身体近乎彻底崩溃。

    如今刘辩经过调养虽然好了许多,但某些地方却出现了重大问题。

    简单的说法,就是刘辩不能人道了!

    对一个男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尴尬与痛苦的事情了。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让刘辩对唐姬产生了极大的厌恶。

    其他人不知其中底细,见到刘辩对唐姬的态度,不免想到一些其他的东西。他们眼中闪过些许的疑虑,但到底都是官场老油子,一副仿若无事发生的模样。

    刘辩从伤心往事清醒过来,咬牙切齿地痛恨道:董贼如今在何处,朕要将他凌迟处死!

    董贼已被看押,至于陛下的要求。

    李昊说到这里,无奈地苦笑道:臣虽擒住了贼首董卓,但他的诸多心腹大多领军在外。如今都城附近有至少二十万西凉军,陛下此时杀了董卓固然痛快,但若是其党羽领军复仇,臣担心势单力薄无法护的陛下安危。

    刘辩听到这里,顿时被吓得脸色煞白。

    他紧握着张诚的手,声音带着些许的颤栗,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那,那依吕廷尉之见,如今朕该当如何?

    依臣之见,董贼罪该万死,但却并非此时。眼下最重要的是劝降董贼的诸多帮凶,以免再次危害到陛下的安全。其次。李昊突然停顿,露出为难的神色。

    刘辩到底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看到李昊的神色忍不住急声问道:吕廷尉为何欲言又止。

    不待李昊开口,荀攸不动神色地踢了刘善一脚。

    刘善也是个聪明人,马上悲愤地哭诉道:陛下有所不知,廷尉刚抓住董卓,张司空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长安迎接伪帝去了。他不给廷尉解释的机会,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斥了廷尉一顿。

    刘善说到这里,好似担心刘辩不信,道:此事满朝文武皆可做证。

    刘辩闻言面容扭曲,目露凶光。

    要说他这辈子最恨的人,首推差点将他害死的董卓,其次就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协。

    至于其中的原因,还要牵扯到他们的父亲汉灵帝了。

    汉灵帝在世的时候就非常不喜欢刘辩,一直想要立刘协为大汉太子。

    只是因为朝中阻力甚大,让他至死都没有完成这个目标。不过也因为如此,汉灵帝生前没有明确立过太子。

    虽说此事与小屁孩刘协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在刘辩看来,若非刘协的原因,自己的日子至少不会那么艰难。

    故而此时他听闻张温前去迎接刘协,不由咬牙切齿地骂道:老贼,可恨,可怒。
1...4950515253...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