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朗峰的失守与津县一样,守军不足,咸军强袭之下一举夺下了朗峰,还得到了死囚和山匪的协助,轻而易举拿下了朗峰,待三千骑兵赶到朗峰,咸军已从进山时的五百人,扩张到一千六百多人,并设伏袭杀了两百多人,得马匹一百余匹。
“天王,据报攻入朗峰的咸军有两三千人之多,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向朗峰增援,显然是咸军从川外寻得小径,插到了巨峡关背后。末将以为,赵逊不回援彭源郡,定是知道叶信将从巨峡关里应外合,一旦我军贸然离开东平,很可能遭遇前后夹击,请天王明鉴。”沈暮驰沮丧道,心里悲观到了极点。
“那沈将军的意思是,即刻回援巨峡关,歼灭潜入川中的咸军”神通反问。
“至少眼下我军毫无战机,应提防川内被咸军攻破形成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事到如今,已是腹背受敌,赵逊迟迟不从桑南撤兵,我军便无法北上。为今之计只有一法可行,若成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神通目光落向沈暮驰,意味浓重,沈暮驰心感不妙,谨慎问道:
“请天王明示。”
“诈降。”
沈暮驰大吃一惊:
“这赵逊也是老谋深算之辈,如何能诈他。”
“沈将军需亲自前往赵逊营中,就说本天王愿降,但万川必须封赏于我,且咸军不得进驻,只要赵逊答应这一条件,本天王便向咸国称臣,如此赵逊必然采信。”
“可如此有何意义,封禅之事赵逊绝做不了主,势必要请示咸王。如此一来一去少说半月,半月后咸军援兵就能赶到,如何能令我军脱身。”
“沈将军前去赵逊营中,其他的本天王自有办法。”
“那……好吧,末将即刻去办。”
沈暮驰深感为难,只好硬着头皮应下此事。
当下午沈暮驰率百余人出关不久,神通召宋何密议:
“沈暮驰此去必叛,你即刻收拢兵马,盯住沈暮驰各部将领,必要时可杀之。”
宋何心头狂跳,忙说道:
“天王,沈暮驰既是前去诈降,即便是真出卖了我军,他的兵马也在天王手中,我军并无损失,赵逊也未必信他呀。”
“赵逊是不会信他,但赵逊必会知道我是诈他,从而设伏等本天王自投罗网,那时本天王反圈套他,令其中计。”
“末将还是没听明白。”
“不明白也罢,你只要依计行事,其他的不用你管。”
神通命沈暮驰前去诈降,其实是沈暮驰意志已经松动,此去必然和盘托出诈降之事,所以神通并未将诈降之事详细告知,沈暮驰此去诈降本就是一个圈套。
然而世事难料,当天后半夜一匹跨马由南而来火速入关,神通正值熟睡,猛被惊醒:
“天王,天王,斥候有紧急来报!”
室外护兵隔门喊道,神通起身忙问:
“何处的斥候!”
“东平关南的斥候。”
神通大惊:
“嘶……这怎可能。快,将来人带来我见。”
“诺!”
神通合上深衣戴上面具,仓促来到院中,见来人气喘吁吁猛喝清水,神通顿感一丝不妙,忙是催问:
“本天王问你,东平关南可是发现咸军踪迹!”
那斥候累的已是不成人形,放下水囊喘着粗气说道:
“敬禀天王,据此一百五十里发现咸军踪迹。”
“这么快,有多少人马,步军还是骑兵”
“约两万人,可能是步军,而且是铁甲步军。”
“嘶……为何可能是步军,他们骑马了”
“没有,但是坐了四车,是咸军用来装运辎重的那种大车,他们用来装人,每车装八人都绰绰有余。”
“坏了,上了百里燕的恶当了!”
神通心头猛怔,转眼想到二十日前巨峡关南下的两万人。
从巨下关绕行上关、下关、彭源全程一千百里路,常行军顺风顺水步军要走三十七八天,快速行军不少于一月,上等中原战马日夜奔袭,没有备马情况下,一人一匹马不可能天天跑一百二三十里,沿途人吃马喂需要休整补给接应,二十天走完一千百里路算是快的。
神通清楚知道叶信骑兵仍在巨峡关外,当然也可能用驮马冒充战马,但咸军战马尽数为中上等的好马,体态与中原驮马迥然不同,绝无冒充的可能。而驮马是不可能像战马一样日夜奔袭一百二三十里,二十天内根本赶不到东平关。
“真没想到啊,这次竟栽在了四轮车上。”神通痛心疾首胸口血气翻涌,直觉头昏眼花心慌站立不稳,护兵忙上前搀扶,被神通拒绝:“去,即刻唤宋何、吕霆前来见我。”
“诺!”
神通趔趔趄趄回到寝室坐在榻前,目光凝滞的看着地面上油灯照应的影子,心情近乎绝望,他一不发,待宋何、吕霆二人赶到,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天王,深夜召见我等不知何事”吕霆忙问。
神通抬头看相二人,目光让宋何、吕霆都吃了一惊,他沉声道:
“咸军约有两万人出现在东平
第772章 诈降(2)
而两天后沈暮驰一路通关,先于徐谨信使赶到赵逊大营,不出神通所料,沈暮驰将诈降全盘计划一字不落的详细道出。
“在下所句句实情,还请赵将军明鉴。”
“那本帅问你,神通既令你前来诈降于我,你为何却不知神通详细部署。”
“神通只说让在下前来诈降,确实未将详细计划告知在下,神通行事素来隐秘,不到最后,秘密绝不示人,在下追随神通多年,非常清楚其秉性。此番遣在下来诈降,定是做了周密安排。”
“神通老谋深算,既是诈降,为何能用你来诈降,他难道不知你已心生不轨”赵逊质问道,心里对沈暮驰倒底是诈降,还是真降也吃不准,或许沈暮驰说的诈降,本身就是诈。
沈暮驰见赵逊不信,信誓旦旦说道:
“在下平日对神通都是惟命是从俯首帖耳,从未有任何违背,故而才未被其察觉。”
“那沈将军打算如何助本帅剿灭神通叛军”
“在下部将仍听命于我,届时赵帅可率大军至东平关下受降,于在下里应外合擒住神通,攻取东平关先给赵将军。”
“沈将军能办到”
“定能办到。我麾下小两万骑兵,皆听命于我,擒杀神通易如反掌。”
沈暮驰说之际,帐外护兵来到赵逊身旁凑近小声禀报:
“大帅,徐谨将军遣人已到帐外。”
“速带来见我。”
“诺!”
待护兵离去,赵逊与沈暮驰道:
“沈将军暂且在我军中歇息片刻,待本帅与诸将商议之后,再答复于你。”
“此事宜当速断,在下告退。”
“来人,请沈将军歇息。”
吩咐左右将沈暮驰带离,少时徐谨亲信入帐:
“参见大帅。”
“免礼。徐将军已到何处”
“启禀大帅,许将军、关龙先生现两日前已到东平关以南三十里地。这是许将军、关龙先生的联名密函,请大帅过目。”
赵逊接过密函,确认封口完好无损,随即拆开内容细看。关龙翔详述了随行兵力配属和东平情况,并询问赵逊近日有无异常。看到此处,赵逊恍然一惊。
沈暮驰前来说诈降,显然是异常。且不说沈暮驰口中的诈降是真是假,沈暮驰前来诈降有没有诈谁也不知道。
想透这一点,赵逊即刻给徐谨回函,密封后交予来人:
“营中休息半日后,即刻返回,将此信函交给徐谨将军与关龙先生,尽速回复本帅。”
“诺!”
当天赵逊以事关重大请示咸王为由,暂将沈暮驰等人留在军中,而沈暮驰浑然还不知徐谨、关龙翔二人率兵赶到。
两日后清晨,赵逊的回信送达徐谨营中,关龙翔细看之,隐隐察觉端倪:
“原来如此,这神通果然是狡诈呀,赵帅若是轻信了沈暮驰所,定是要吃大亏。”
“我军在此牵制叛军数万,关龙先生何以见得赵帅要吃大亏”徐谨不解问道。
“我若所料不错,神通此计原本该是如此。其本不知我军将至,见赵帅迟迟不南下,神通无法半途迎头痛击,打开北逃活路。故而只好出此下策,用沈暮驰去诈降赵帅,然而神通却知道沈暮驰怀有异心,故而沈暮驰前去诈降必然全盘托出。届时赵帅若信了沈暮驰,定会设伏围歼神通。
但实则不然,神通料定沈暮驰变节赵帅设伏,神通将计就计也设伏反制赵帅,如此赵帅必然吃大亏。
我观东平关周围野草纵横,到时神通只需以骑兵在大路上开道,而后出其不意大举放火,赵帅暗中伏兵必是借助蒿草树丛为掩蔽,结果却反遭火攻,肯定是要大败,而神通却能以骑兵轻松脱逃。
然而令神通始料未及的却是我军突然而至打乱了其诈降计划,其只好硬着头皮,一面继续诈降,一面将我军引圈套之中。无论是东平关下的低地,还是东平关以外,但凡是水源之地都被叛军据有,其若以火攻袭击我军,我军多半难逃一劫。
而赵帅若是识破沈暮驰计策,定会举兵南下与我军汇合,那时我军被困,赵帅必然前来解围,如此神通北上将畅通无阻。倘若赵帅仍轻信了沈暮驰所,结果还是一样,我军惨败之后,赵帅前来解围,仍是一样的结果。
总而之,一旦我军陷入火海损失惨重,赵帅不南下也会南下来救,如此便引得咸军主力离开桑南,给神通打开一条北上的缺口。想来真是高明,若非我去年曾在此地勘察地形,此刻肯定是中了其诡计。”
徐谨此时冷汗直冒,想到营中遍地半人多高的野草灌木,不禁脊背发凉。如果一把大火烧起来,就是燎原大火势不可挡,没有水源只能等死。
“依先生此,我军眼下若是进兵,必被其所害,若是不进兵,东平关必堵不住,堵不住东平关,叶大都督在巨峡关外将十分被动,神通随时可能再生诡计。先生可有妙计破之”
“以眼下态势,神通无论如何都要北逃,只要赵帅在桑南郡按兵不动,神通如何也逃不走。但神通若在东平关一直拖着,无疑将牵制我军大量兵力,对副帅用兵极为不利。
我看要不这样,我军绕行至东平关西北一百五十里,那里有小湖,地势略高,大军逐水而居,距彭源西郡各城也近,攻守自如。同时再用沈暮驰反间神通,烧毁粮草,令川中自乱,如此东平可破。”
“嗯,此计甚好,万川粮草本就不多,只要沈暮驰能烧毁粮草,叛军必乱。”
二人商定计策,随即回信赵逊。两日后下午,赵逊得关龙翔亲笔,随即召沈暮驰来见:
“赵将军召在下前来,可是咸王已有回复”
“陔陵距此甚远,即便是用健宝马,也得有些时日。本帅今日找沈将军前来,乃是有机宜相授,不知沈将军可愿立一大功。”
“赵将军请说,只要在下办得到,必效犬马之劳。”
“那好,本帅就明说吧。你可知神通为何要前沈将
第773章 十年后
略作思考,收敛起脸上的不快,他示意左右拿来马扎,请公良修坐下说话:
“公良大夫请先坐。”
公良修心知百里燕心生退让,遂挽起下摆径自坐下,心里仍不敢怠慢:
“永兴侯准备何时归还下关六地”
“随时可以归还,但本帅有个条件,只要志王答应,归还六地不是问题。”
百里燕一既出,公良修心生警惕:
“是何要求”
“下关六地乃我咸国花费重金买下,要志王花费金银赎地,显然是不可能的,故而本帅要将六地叛军所属兵马之家眷老小一并迁走,以抵偿我咸国为此已经投入的金银钱粮,公良大夫意下如何”
“不行!”公良修断然拒绝:“你将人丁迁走,六地岂不成了白地,我军占了还有何用!”
“那就没有办法了,我咸国为此花费巨额金银,本帅抬抬手是方便了你们,回去之后,本帅如何向我王交代。”
公良修愤然起身上前质问道,脸色即为不快:
“你还是不想还!”
百里燕不以为然,从容应对:
“非是本帅不想还,而是贵军既没有帮到我军,反令我军破费了巨资死伤兵士,本帅得向大王交代,得向全军将士交代,到手的土地不能就如此不明不白的从本帅手中割走。
当然,志王可用杏城、照城来换,如此本帅上对得起我王,下可向众将士交代。公良大夫意下如何!”
“你……”公良修气结:“说来说去,你还是要照城、杏城,真那么重要吗!”
“赵先生早与你明说,照城、杏城之地我非取之不可。三月前志王若做决断,不至于会有今日局面。”
“我若不给呢!”
“本帅很清楚,志王此时此刻定是在坐等我咸国与叛军、长孙、晋国、卫国争斗,志王好火中取栗。不过本帅可以清楚告诉公良兄,此事绝不会发生。志国假若有任何异举,失去的将不只是两郡十三地。”
百里燕气势咄咄逼人,公良修不为所惧争锋相对:
“你威胁我!”
“不是本帅威胁兄,而是兄以势威胁本帅。你我都是南征活着北返之人,本帅什么心性,公良兄应该知道。我曾将你视知己看待,即便如今各为其主,我也不曾薄待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