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但王须拔对距离上谷郡只有五六百里的范阳郡秦安王极为忌惮,兵员满五万之后,便不再扩大势力,而是暗中练兵,并且很少随意屠戮百姓,相比其他贼首,恶名不甚。

    事实上,大多数流寇反贼被官兵撵着走,并且盲目的扩大人马,且在一地停留太长时间,粮草补给就会十分困难,被迫选择以流寇转战的方式来分散补给压力,反而没有根据地,最终难以成事,不是被灭,就是被其他流寇吞并。

    而王须拔在明山县经营了两年多,利用地形修建不少军寨和关口,治内百姓也已经认王须拨为主,而王须拨深知兔子都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对明山县百姓颇为善待,在百姓看来比官府好了太多,反而颇得民心。

    所以,来护儿若是被王须拨和魏刀儿带领十五万叛军形成合围,王须拨再利用明山县百姓对官兵的痛恨,来护儿若是陷入明山县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麻烦就大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阳来的钦差
来护儿陷入上谷郡南山县,朝廷在河北能调用的大军屈指可数,几乎所有人都想象不出除了秦安王的远东军之外,还有谁能够给来护儿解围。

    但不管是杨广,还是各个门阀世家都不想让王君临的远东军离开范阳郡哪怕是半步,所以即使看着来护儿陷入王须拔的十数万叛军的包围之中,杨广依然没有打算下旨让王君临发兵。

    而就在暴跳如雷的隋帝杨广和朝廷诸公下令让上谷郡所有郡兵去支援来护儿的第二日,王须拔麾下五万精兵派出两万,绕道偷袭上谷

    《乱世枭雄》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洛阳来的钦差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这才是最大收获
    香水嘻嘻一笑,道“你那座府邸听说比王府还要漂亮,我这丫头要定了。”

    王君临笑了笑,看着一大一小两美女争辩打赌,心想这两种可能性应该都有。不过与裴世矩见了面之后,应该能够确定一些东西了。

    ……

    ……

    第二天,沈果儿带着军情府哨探送来的急件,来王府向王君临禀报,王须拔麾下流寇又轻易占领了上谷郡另外一个县城。

    至此,整个上谷郡,除了来护儿死守的白河县之外,只剩下另一个距离白河县最近的黑河县,而黑河县之所以没有失陷,是因为本来救援来护儿的三万上谷郡兵全部在那里。

    若是王须拔不顾消耗的急攻白河县城,即使王君临愿意发兵上谷郡,赶过去也是要四五天之后,万一白河县城被攻破,来护儿带领的博陵军全军覆没,朝廷将会失去另一支能够依靠的强军。

    又过了两日,上谷郡三万郡兵被王须拔使计引诱而出,遭受魏刀儿带领两千骑兵和四万流寇的伏击,大溃东逃,连同黑河县城也在同日失陷。

    来护儿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他趁着叛军分兵攻打上谷郡兵的时机,派了一万骑兵出城偷袭,找准叛军最弱的一块,突围而出,占领了白河县东边十里外的黄风寨,并且死死守住,与白河县的三万余博陵军互为犄角。

    但也只是让来护儿的形势稍微好转而已,因为这座黄风寨同样被叛军包围起来,所以来护儿依然是孤军,白河县城和军寨也依然是岌岌可危。

    ……

    ……

    来到范阳郡城的第三日,裴世矩终于等不住了,请求沈果儿安排,他要去盐场见王君临。

    与裴元庆的交情本来就不错,王君临拖了三天也不好再拖下去,准备见裴世矩,王君临本来准备按照程序接圣旨,反倒是裴世矩只身一个人踹着圣旨,连裴元庆都没有带,便来见王君临。

    这种情况下,王君临自然不用再接什么圣旨,而且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也用不着去迎接。

    事实上,王君临正抱着宝贝儿子王安宁和陈丹婴在湖边凉亭耍乐,看着张裴世矩穿了一套便装来见他,便抱着儿子站起来,笑着说道“裴大人远道而来,是我这个当晚辈的失礼怠慢了。”

    被王君临晾了三天,裴世矩本来心中有些忐忑,知道孙子元庆与王君临交情不错,特意没有带裴元庆,就是为了防止今天事没谈成,但不将话说死,回头再让裴元庆出面来见王君临。

    但此时见王君临竟然带着传说中那位很神秘,传言是原来江南前朝陈国小公主的秦安王妃和小王爷一起见他,这显然是认可与他们裴家的交情,不由得心中一松,又有些后悔今天没有带裴元庆一起来。

    王君临称呼其为师伯,但裴世矩却不敢怠慢,颇为恭谨的向王君临和陈丹婴行礼,并且将腰上一枚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的玉佩取下放在王安宁小婴儿的婴儿车中,算是初礼。

    陈丹婴淡然的看了一眼裴世矩,跟着王君临起身对其回礼,王君临苦笑道“以我和元庆的关系,裴大人怎么能对我行礼,还有你今天应该将元庆也带来的。”

    顿了顿,王君临又说道“我与元庆也有一年没见面了,这三天巡视各县驻军,今晚还准备好好罚酒补偿的。”

    裴世矩咳嗽两声,一脸疲惫,甚至有些病态的说道“王爷的确应该补偿,不过可不是简单喝酒啊!”

    “裴大人,在我面前就用不着苦肉计了,并且对我来说可没有什么大用,”王君临笑道,“你闻闻我身上味道,刚给我这宝贝儿子尿了一身,这几年每年都打仗,好不容易这段时间悠闲日子过得舒坦,却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啊!”

    陈丹婴将牙牙学语的王安宁从王君临怀中抱走,王君临衣袍的前襟果然给尿湿了一片。

    裴世矩心中感慨不已,面上却也是哭笑不得。以王君临如今的威势,特别是在民间的凶名和毒名,恐怕没有人想过王君临也有眼前这样温馨的一幕,说实话传出去,估计都没有人相信。

    陈丹婴抱着儿子去了后院,王君临弹衣正冠,请裴世矩在小湖边上亭里坐下,命人上了酒菜,干果和茶水,挥手让其他人都退下,这才问道“陛下和朝廷那些人想了什么办法,防止我剿灭王须拔之后,不会让上谷郡成为第二个范阳郡”

    裴世矩苦笑道“还能有什么办法,派个勉强能够和你打擂台的郡守和鹰扬郎将过来,尽可能的对你有所节制而已,除此办法之外,反正我是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王君临心想,还真被香水给猜对了,杨空蝉那座在范阳郡城的漂亮宅子看来是保不住了。

    说着话,裴世矩已经随手将圣旨给王君临递了过来,看其递圣旨的动作和神态,哪有丝毫应该有的神圣和敬意,显然在裴世矩眼中,对杨广这个皇帝已经没有多少敬畏之意,或者说该有的君臣之仪。

    事实上,王君临很清楚,历史上裴世矩从来都算不上是忠臣,而如今他掌握的情况也是如此,裴世矩和虞世基一同被杨广所信任,可是暗中却积极为他和闻喜裴氏安排后路。

    据王君临麾下情报部门所掌握的消息,裴家可不光与他王君临暗中表示结盟之意,与刚刚在太原落窝,雄心勃勃开始准备逐鹿天下的唐国公李渊同样暗中联系频繁,此次李渊能够成功成为太原郡守,裴世矩发挥的作用不小,因为闻言裴氏本来就是在太原郡治下。

    此外,裴世矩还暗中派人与瓦岗寨的李密有联络,甚至连刘武周、梁师都、杜伏威、辅公祏这四大枭雄也没有放过,只要这四人想要打听朝中,乃至皇帝的想法消息,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的给这四人买人情。

    这也是王君临在与裴元庆交情不浅的情况下,也将裴世矩晾了三天的缘故。

    王君临随手接过圣旨,摊开来一看,除了杨广命他即刻带领远东军救援来护儿带领的博陵军之外,还让他灭了王须拔所属十五万叛军,整个上谷郡的地方郡兵和县兵都暂时受他节制,包括上谷郡的郡、县两级文武官员也受他节制。

    显然,为了不失上谷一郡之地,保住剩余的四万博陵军精锐,杨广也不得不向他低头了。

    王君临其实也想早日发兵,便不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裴大人,将陛下和朝中那些人的所有筹码全部拿出来吧!也好让我早日发兵,毕竟兵贵神速,拖延日,搞不好来护儿大将军带领的博陵军就要彻底消失了。”

    裴世矩笑道“王爷与我裴氏早在两年前便暗中结盟,只是陛下和朝中那些人不知道罢了,所以即使王爷不说,我也准备将陛下和朝廷给王爷的所有好处都一下子拿出来。”

    王君临心想裴世矩果然这世上最能察言观色和最能给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那个人,心中有些嘲讽,但面上自不会流露丝毫,并点头道“那就多谢裴大人了。”

    有了王君临这句话,裴世矩顿时感觉自己这么辛苦来范阳郡,至少一半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不再废话,直接说道“范阳郡三年粮税、银税和盐税不用再交给洛阳了。”

    王君临神色不变,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但裴世矩却明白王君临的意思,后者本来也打算不再给洛阳上交了,显然这个好处不能算是一个好处。

    裴世矩心中叹息,面上却是苦笑连连,他今日苦笑的次数有些多啊!

    “海外诸岛和高句丽的那个安南国成为王爷的封地。”裴世矩继续说道。

    王君临笑道“陛下和朝廷那些人好大的手笔,但问题是海外诸岛和高句丽半岛上的安南国本来就是我全权说了算,是不是成为我的封地,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

    王君临说的轻描淡写,但裴世矩只感觉一股霸气扑面而来,心想如此人物,即使所有门阀世家和贵族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上,难道真的就不能成为天下之主

    心中胡思乱想着,裴世矩继续说道“剿灭王须拔这十数万反贼之后,上谷郡也成为远东行军总管府下辖。”

    王君临笑道“这还不错。”

    裴世矩这句话的详细来说,就是上谷郡的县兵和郡兵也受王君临的长期统辖,但按照规矩鹰扬郎将和各县都尉是由朝廷任命。不过这一点王君临一点都不担心,他有太多的办法将朝廷派来的人架空,或者直接弄成自己的人。

    裴世矩心中暗松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陛下说他会昭告天下,长公主已病逝。”

    王君临闻言,长叹一口气,杨丽华虽然不想住在洛阳皇宫中那个牢笼,想要跟着王君临,但他同样很在乎她的名声,毕竟是当过皇后的长公主。

    王君临和杨丽华一直担心杨广恼羞成怒,不顾一切的将杨丽华跟着他去范阳郡的事情爆出来,这放在当今可是天大的丑闻,以杨广如今臭名远扬,彻底失了民心可以不在乎皇族丢人,但对杨丽华的打击可不小。

    所以,相比其他的好处或者说筹码,王君临感觉这个才是他从裴世矩这里听到的最大收获。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风起云涌
    王君临在心里暗暗嘀咕了一句,在后世看的网络小说多,小说里面经常有各种各样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很负责,涉及到较为专业的知识都会查资料,不会有错,特别是历史类小说。

    事实上,喜欢看小说的人,特别是喜欢看历史类小说的人,虽然不说都是知识渊博之辈,但知识面都很广的。

    小孩子抱着脑袋睡的正香,自从发现他睡觉很乖,而且也不挠脸后。陈丹婴就放开了他的手脚,睡觉时不再把他绑的直挺挺的了,做娘的也不忍心呐,看来那些老嬷嬷说的法子也不是适用每一个小孩子。

    孩子醒了,睁着一双澄澈的眸子,却没有哭。他的眉眼五官长的很漂亮。五官象陈丹婴多些,皮肤也象娘亲,有着江南女子的细腻白嫩,也不失健康,都说儿子随妈妈,女儿随爸爸,果然传言非虚。

    可能由于陈丹婴是破功期内修高手的缘故,身体非常好,怀孕期间又用最好的食物补品,所以王君临的儿子比三个多月的同龄小孩子身子骨儿要结实的多。

    宝宝亮晶晶的眼睛也不知在看什么,没有确定的目标,小眉心微蹙着。嘴唇嚅出了一些唾沫泡泡,却仍在努力地撮紧着,似乎正在沉思的模样,王君临不禁赞道:“好样的,我的儿子一看就跟我,注定不凡。”

    王君临刚刚夸完。小家伙就动了,脚丫子乱踹两下,一下蹬在了木栏杆儿上,脚丫蹬的很有力,身子便侧了过来。

    陈丹婴一声惊呼,赶紧上前收拾,小家伙尿床了。

    小家伙洒完了尿,很高兴地蹬了蹬藕节儿似的小胖腿儿,咿呀两声,懒洋洋地打了个奶嗝儿。

    …………

    …………

    午后阳光和煦,暖风薰人,芳草萋萋,嫩花鲜丽的迎春花杂于其间,惹得粉蝶聚散。

    在杨空蝉陪同下,王君临在家待了几天,就去视察范阳商会,接见了商会的主要成员,就商会下一步的发展和主要任务进一步的进行了明确,回来的路上王君临懒洋洋的跨在马背上,嗅这春风,杨空蝉坐马车里,隔着车窗与王君临说道:“王爷,明日是小王爷的百日酒,王爷是不是早些回府……”

    杨空蝉穿着一袭青衫,如鸦秀发斜披下来,衬得秀脸妩媚明艳,即使无心勾引王君临,也会给后者一种被勾引的感觉。

    回来这几天,王君临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的同时,时刻关注着军情府和武林公会、小雨剧院、蓝衣卫府等各个渠道送来的情报,等待着扩大地盘的机会,同时密切的关注着天下的形势。

    明日是儿子‘百日’之日,王君临也不想大操大办,只吩咐人置办了几桌酒席,邀请麾下主要人物小聚。

    王君临抬头看了看湛蓝无痕的天空,日头才微跌,时间还早,心想若说春来看风景,也是山上极好,对杨空蝉说道:“对各个门阀世家的商战,你们要尽快拿出一个计划出来,没有了大量钱粮支撑,这些在背后操控捣鬼的门阀世家也无力可使。”

    杨空蝉肃然道:“王爷放心,有了王爷从蛇岛上拿来的那本册子上记载的方略和各种手段,我们通必定能够对王爷所说的几个门阀世家从钱粮方面进行重创。”

    这时候沈果儿带领一群军情府武士从郡城方向追了过来,不知收到什么消息,她亲自来送。

    王君临勒马止步,立刻拆开沈果儿递过来的情报,看了之后,眉头微蹙,轻吐一口气,将情报随手递给一脸好奇的杨空蝉,说道:“唐国公李渊谋算的果然还是太原,独孤氏、虞世基、裴氏帮其一同发力,杨广已经任命李渊为太原郡守,罗艺被打发到了幽州,成为幽州行军总管。”

    王君临随口说完,却不想再说这件事情,因为罗艺与他的关系是最高机密,沈果儿和杨空蝉当然有资格知道,但是还有三人随行的不少护卫,通常不会有问题,但还是谨慎一点好。

    “来护儿带兵突然出击,偷袭王须拔,但王须拔的伤亡不大,死守老巢,击退了来护儿,不过其他势力流寇失惨重,河北诸郡之前丢失的县镇已经收回大半。”沈果儿汇报道。

    “被来护儿击溃的流寇有不少多半会投到王须拔的麾下,反而壮大了王须拔的势力。”王君临推测道。

    “王爷明鉴,昨日来护儿击溃一伙两万多人的流寇,王须拔果断派人接应,阻住追兵,一下子收走七千多流寇。”沈果儿说道,“王须拔若是将新增的流寇都训练成精锐,来护儿想要灭了王须拔估计很难……”军情府在河北诸郡派有大量的哨探搜集情况,对王须拔的情况颇为熟悉。

    一般贼首勇武都不会太差,也会一些练兵手段,但是既精通练兵,又很会用兵,且还会笼络人心的就很少了,而王须拔这几样都占齐了。

    再加上官兵这几年士气越来越差,粮草又不能保证充足,军心惶惶,十分战力能够保持五分就不错了。而流寇反贼则不一样,他们是在争命,是为了活命,对官兵又是恨之入骨,士气反而很高。此消彼长之下,来护儿用兵手段即使比王须拔要厉害很多,最后也可能会有心无力。
1...447448449450451...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