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同不愿意出这粮草,故意拖延,来护儿没有粮草,暂时也无法出兵”
刘子明冷哼一声“引鸩止渴,渴未止,鸩毒已发,天下大乱,皇帝昏庸,世家门阀更是罪魁祸首”他对门阀世家所为最为憎恶,此时却是些幸灾乐祸的态度。
王君临点了点头,微蹙着眉头说道“来护儿大将军擅长用兵奇速,有雷霆万钧之势,以往统领大军皆大胜,博陵军不可轻视。而河北各郡叛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兵甲不全,营伍不整,缺衣少粮,也根本没有什么训练,乌合之众罢了,击溃容易,但大军走后,自会死灰复燃,皇帝和朝廷诸郡只想着剿灭反贼和流寇,却从来没有想过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安抚和安置流民。”
众人深以为然,杜如晦冷笑连连,显然对皇帝和朝廷的不作为和愚蠢甚为鄙视,刘子明连连叹气,一脸忧愁,显然是为河北诸郡百姓而叹息。
沈果儿却没有想那么多,插话道“王爷,河北诸郡大部分贼寇都是乌合之众,但河北上谷郡的王须拔和魏刀儿擅长练兵,又很会笼络人心,如今占据一县之地,麾下有五万人马,却有半数为精锐悍卒,又有两千人的骑兵,这对来护儿来说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王君临点了点头,隋末各路豪杰中王须拔的名声虽然没有窦建德、杜伏威、辅公祏等人有名,但却也是稍弱而已,而且如今窦建德提前被王君临所杀,河北的空档显然被王须拔给填补了“军情府派出探子,渗入王须拔麾下人马中,另外崔氏和来护儿那边同样盯紧了。”
“果儿明白了,下去后立刻安排。”沈果儿连忙答应。
和几名得力属下一起吃了早餐,顺便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王君临又回到了后院去看夫人和儿子,侍婢们高高兴兴的给男女主人端上了香茗,王君临毫不避忌地把陈丹婴抱在怀里,发现她的身子还是轻柔的
象只小猫儿似的,体形恢复地很好,只是翘臀坐在腿上。感觉有了点丰腴感。
陈丹婴俏脸红红的,但也不愿再放开,所以尽管羞涩,却仍不顾几双羡慕的眼光和下人们的存在,环着王君临的脖子,依偎在他怀里,好好的看着自已的爱郎,感受那种柔柔的、温馨的感觉。
这几年王君临太忙了,在家待的时间每年竟然不足三个月,这种长期和爱郎相隔两地的感觉真的很痛苦,特别是一想到夫君身边还有其他女人,那杨空蝉,还是杨丽华,都是难得的大美女
过了好久,还是陈丹婴先开了口,嗓音柔柔的对王君临道“夫君,咱们的孩子已经睡了,我把他抱来给你再看看。”
“不要”王君临的手紧了紧,生怕她离开看已的怀抱“让那小家伙先睡着吧,不着急,反正他现在都还不认识我。”
两人温存了一会儿,王君临才跟着陈丹婴去看了自己的孩子。
侍女嬷嬷们退了出去,两口子蹲在婴儿床边,手牵着手儿,从栏杆之间甜蜜的看着里边甜睡的小宝贝儿。
这个时代自然还没有做婴儿床的习惯,这是聂小雨亲自动手做的,又精致又结实,还有挂在床头边上的铃铛等小玩具,陈丹婴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聂小雨就派人从蛇岛送了过来,陈丹婴很喜欢这东西,一直放在她卧房里。
小小婴儿生下来都三个多月了,脸蛋儿的肉紧绷绷的,特结实,肥藕段儿的小短腿儿不老实的蹬开了被子,包着的尿布也踢开了。
陈丹婴怕她着凉,忙要给他盖上被子,王君临轻轻制止了,一边用他温暖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孩子光滑结实的腿,一边柔声道“没事儿的时候,多多抚摸她的身体,宝宝会感到很舒服,还会增加母婴感情。”
陈丹婴白了他一眼,道“夫君懂的真多,这些女人家的小事你就别操心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风起云涌
王君临在心里暗暗嘀咕了一句,在后世看的网络小说多,小说里面经常有各种各样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很负责,涉及到较为专业的知识都会查资料,不会有错,特别是历史类小说。
事实上,喜欢看小说的人,特别是喜欢看历史类小说的人,虽然不说都是知识渊博之辈,但知识面都很广的。
小孩子抱着脑袋睡的正香,自从发现他睡觉很乖,而且也不挠脸后。陈丹婴就放开了他的手脚,睡觉时不再把他绑的直挺挺的了,做娘的也不忍心呐,看来那些老嬷嬷说的法子也不是适用每一个小孩子。
孩子醒了,睁着一双澄澈的眸子,却没有哭。他的眉眼五官长的很漂亮。五官象陈丹婴多些,皮肤也象娘亲,有着江南女子的细腻白嫩,也不失健康,都说儿子随妈妈,女儿随爸爸,果然传言非虚。
可能由于陈丹婴是破功期内修高手的缘故,身体非常好,怀孕期间又用最好的食物补品,所以王君临的儿子比三个多月的同龄小孩子身子骨儿要结实的多。
宝宝亮晶晶的眼睛也不知在看什么,没有确定的目标,小眉心微蹙着。嘴唇嚅出了一些唾沫泡泡,却仍在努力地撮紧着,似乎正在沉思的模样,王君临不禁赞道“好样的,我的儿子一看就跟我,注定不凡。”
王君临刚刚夸完。小家伙就动了,脚丫子乱踹两下,一下蹬在了木栏杆儿上,脚丫蹬的很有力,身子便侧了过来。
陈丹婴一声惊呼,赶紧上前收拾,小家伙尿床了。
小家伙洒完了尿,很高兴地蹬了蹬藕节儿似的小胖腿儿,咿呀两声,懒洋洋地打了个奶嗝儿。
午后阳光和煦,暖风薰人,芳草萋萋,嫩花鲜丽的迎春花杂于其间,惹得粉蝶聚散。
在杨空蝉陪同下,王君临在家待了几天,就去视察范阳商会,接见了商会的主要
成员,就商会下一步的发展和主要任务进一步的进行了明确,回来的路上王君临懒洋洋的跨在马背上,嗅这春风,杨空蝉坐马车里,隔着车窗与王君临说道“王爷,明日是小王爷的百日酒,王爷是不是早些回府”
杨空蝉穿着一袭青衫,如鸦秀发斜披下来,衬得秀脸妩媚明艳,即使无心勾引王君临,也会给后者一种被勾引的感觉。
回来这几天,王君临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的同时,时刻关注着军情府和武林公会、小雨剧院、蓝衣卫府等各个渠道送来的情报,等待着扩大地盘的机会,同时密切的关注着天下的形势。
明日是儿子百日之日,王君临也不想大操大办,只吩咐人置办了几桌酒席,邀请麾下主要人物小聚。
王君临抬头看了看湛蓝无痕的天空,日头才微跌,时间还早,心想若说春来看风景,也是山上极好,对杨空蝉说道“对各个门阀世家的商战,你们要尽快拿出一个计划出来,没有了大量钱粮支撑,这些在背后操控捣鬼的门阀世家也无力可使。”
杨空蝉肃然道“王爷放心,有了王爷从蛇岛上拿来的那本册子上记载的方略和各种手段,我们通必定能够对王爷所说的几个门阀世家从钱粮方面进行重创。”
这时候沈果儿带领一群军情府武士从郡城方向追了过来,不知收到什么消息,她亲自来送。
王君临勒马止步,立刻拆开沈果儿递过来的情报,看了之后,眉头微蹙,轻吐一口气,将情报随手递给一脸好奇的杨空蝉,说道“唐国公李渊谋算的果然还是太原,独孤氏、虞世基、裴氏帮其一同发力,杨广已经任命李渊为太原郡守,罗艺被打发到了幽州,成为幽州行军总管。”
王君临随口说完,却不想再说这件事情,因为罗艺与他的关系是最高机密,沈果儿和杨空蝉当然有资格知道,但是还有三人随行的不少护卫,通常不会有问题,但还是谨
慎一点好。
“来护儿带兵突然出击,偷袭王须拔,但王须拔的伤亡不大,死守老巢,击退了来护儿,不过其他势力流寇失惨重,河北诸郡之前丢失的县镇已经收回大半。”沈果儿汇报道。
“被来护儿击溃的流寇有不少多半会投到王须拔的麾下,反而壮大了王须拔的势力。”王君临推测道。
“王爷明鉴,昨日来护儿击溃一伙两万多人的流寇,王须拔果断派人接应,阻住追兵,一下子收走七千多流寇。”沈果儿说道,“王须拔若是将新增的流寇都训练成精锐,来护儿想要灭了王须拔估计很难”军情府在河北诸郡派有大量的哨探搜集情况,对王须拔的情况颇为熟悉。
一般贼首勇武都不会太差,也会一些练兵手段,但是既精通练兵,又很会用兵,且还会笼络人心的就很少了,而王须拔这几样都占齐了。
再加上官兵这几年士气越来越差,粮草又不能保证充足,军心惶惶,十分战力能够保持五分就不错了。而流寇反贼则不一样,他们是在争命,是为了活命,对官兵又是恨之入骨,士气反而很高。此消彼长之下,来护儿用兵手段即使比王须拔要厉害很多,最后也可能会有心无力。
“就眼前的情报来看,河北诸郡被来护儿击溃的贼寇有一半以上都有往王须拔部投去的趋势。”沈果儿继续道。
王君临摇头道“王须拔短时间内兵力大增未必是好事,首先,粮草有限,人一多,粮草必然不够,从而影响士气。其次,来投的流寇大都是乌合之众,打仗的时候反而容易动摇军心,冲乱王须拔的精锐部属。”
说到这里,王君临心中一动,道“或许来护儿是故意驱赶着这些流寇去投王须拔,军队始终贵在精而不是多”
沈果儿目光一闪,道“来护儿自昨日开始,便在上谷郡顿兵不动,的确如王爷所说,可能有意在等各路溃兵去投王须拔”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
三月下旬春暖,原上芳草萋萋,野花繁发,并州南山下官路上百余骑奔趹而来,践踏已经覆盖官道的草花。
百余骑为首者约十七八岁,剑眉星目,面容硬朗,穿着青色铠甲,如鱼鳞般的甲片在夕阳光下,熠熠生辉。
道路前方突然出现一辆马车,十来名随从护在马车四周,挡住前路。
百余骑为首青年目光一凝,提马停下,身后武士手握刀柄,暗中警惕,这年头碰见拦路劫道的强人,实在是太常见了。
马车中钻出一名三十来岁的,眼睛深邃的青年男子,踱步而来,李世民看清来人,连忙下马,主动行礼道“原来是无忌哥,世民有礼了。”
这拦路的青年正是长孙无忌,其妹观音婢三年前便嫁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也是一见如故,关系向来很好。
“世民,我在这里可是等你两个时辰了”长孙无忌作揖回礼。
李世民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无忌哥是想跟我去太原”
二人寒暄几句,便一同上路,不过长孙无忌毕竟是文人,虽然会骑马,但李世民还是体贴的将速度慢了下来。
“秦安王带领五千人,杀溃中原三十万贼寇,十数万百姓面前将十四名贼首千刀万剐,真是大快人心啊”路上休息时,李世民突然一脸感慨的说道,神色之中充满浓浓的向往之色,但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余光却注意着长孙无忌的神色变化。
长孙无忌神色如常,眸中也有敬佩之色,但却摇头道“秦安王与我交情不浅,乃一代奇人,神通本事往往出人预料,可为震世枭雄,但为人毒辣,行事肆无忌惮,如今已经从根子上触动了所有门阀世家和大贵族的利益,成为所有门阀世家的公敌,如此情况下,即使本事再大,也难成帝君。”
李世民闻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放了下来,说道“但不得不说,乱世逐鹿天下之势已成,秦安王却是最为厉害的的逐鹿猎人。”李世民负手身后,举目望南山麓原,“河北诸郡若乱,而来护儿又难以灭了王须拔,秦安王大可以发兵平贼,坐拥河北六郡,而观望天下形势”
长孙无忌暗自观察,发现李世民身上没有丝毫十八岁青年应该有的毛燥,有着一种远超同龄人的沉静气度,考虑问题非常缜密,却又目光长远。
长孙无忌心里也是微叹“天下将乱,山河破碎,逐鹿而为天下雄主者,唐国公这些年暗中各种布置,又有着门阀世家支持的天然优势,胜算不比王君临
差啊”
心中感叹,面上不露丝毫,长孙无忌说道“世民,我建议你不要急着去太原,而是在并州其他三郡走上几天,将并州各郡地势考察一遍。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又摇头道“我父亲谋划太原郡时,已经派人将并州地形地势考察非常清楚,我打算绕路去一趟潼关。”
长孙无忌闻言,眼睛一亮,笑道“潼关位于三郡交界,南倚华山,北对黄河,河山之间宽不过二三十里,南原沟深坡陡,原下河谷狭窄,形成天然的险阻,通称函谷关。”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已经明白他的意思,眸中精光闪烁,笑道“潼关位于函谷的西端,紧靠潼水。关城东面有一条支流,叫禁沟,禁沟的上下东西各方面包括金陡关在内,还有潼关、麻峪等十三座关隘,使南山之麓到黄河岸边,层层设置,拱卫潼关。此为并州通往关中长安的门户。”
长孙无忌同样笑道“若是能够割据关中,以潼关为门户,分兵出武关夺汉中,可望天下”
说到最后,两人互视一眼,同时仰天长笑。
关中、并州流寇同样不少,但之前罗艺执掌并州大军,出手狠辣,大军所过之处,流寇全杀,一个俘虏都不留,吓得不少流寇远离。即使有少股流匪扰袭,却也无法撼动李世民随扈的一百多精锐。
只是之前流寇横行,再加上持续的大旱,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一路所过,大道旁上,满目都是疮痍悲凉的流民。
李世民听从长孙无忌的意见,沿途从流民捡选健锐,到达潼关时,已经有千余健勇,加上家眷,将近两千五百余人的队伍。在流寇和官府控制地域之间穿行。
李世民又采纳长孙无忌的方法,将随行家眷编一部,千余健勇编一部,将他麾下一百多精锐打散,作为火长、都头,将流民健勇打散编入其中,沿途剿了些小股流匪,获得一些兵甲补给,兼以练军。
走到关中长安境内时,李世民有意带领这千余流民为主的军队参与剿匪,不惜死伤,经过实战磨练,手中已经有了一千精兵。
“王须拔不可小觑,来护儿欲借溃败的乌合之众乱了王须拔的人马,不想王须拔早有预料,虽然被来护儿率军封在老巢。但却将精锐与普通流寇分营而治,互不接触,来护儿硬是没有攻下。”范阳郡远东行军总管府议事厅内,沈果儿给王君临汇报最新情报。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王须拔叛匪如今已经有十余万人,全部困在上
谷郡南边丘壑之间,虽占了明山县,但若一直这样下去,也只是涸辙之鱼、笼中困兽。但妙在王须拨提前派魏刀儿带领十万新投流寇走山道小路攻下了南山县,反而从侧后牵制了来护儿的精力和兵力”王君临手撑在案头,看着堪称是当世最精准的地图,指着上谷郡的南山县,说道,“给尉迟敬德和罗士信传令,让老虎营和旋风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做好随时五百里急行军的准备。”
待行军总管府的参议将命令记下,并下去传令后,王君临又给张天冈道“你们特战队的人可以提前潜入了,具体怎么做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张天冈咧着嘴笑道“王爷放心,卑职知道怎么做。”
魏刀儿攻陷南山县,使之前困于明山县的王须拔叛军不再是被因孤军,反而来护儿的五万精锐有被合围之忧。
因为,王须拨和魏刀儿麾下流寇多达十五万,魏刀儿所部十万刚刚投效的流寇倒也罢了,很多人没有经过训练,其实就是民夫,连人手一把兵器都不够,威胁实在有限,但王须拔所部明山县的五万精锐反贼就大为不同。
王须拔本身为并州一名将领,当年杨广登基时,在并州跟着杨谅和高颍先后谋反惨败后,王须拔率两百多名亲兵心腹逃到上谷郡隐姓埋名,落户为民,暗中在上谷郡秘密经营了九年时间,才趁杨广发兵高句丽时,在上谷郡起兵。
起兵之初就劫了官府送往高句丽的粮草,获得大量的补给,兵力迅速扩张至五万人,据明山县为老巢,尽歼上谷郡派来剿匪的郡兵,获得大量的兵甲、补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