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那杨素老贼一直是王爷手下败将,一个儿子和两个孙子都是死在王爷之手,又被王爷逼着假死了七八年,如今就算重新跳出来,也不是王爷的对手。”罗士信一脸张狂的说道。

    “没错,王爷就是那杨素老贼的克星。”沈果儿难得的对此类问题发表看法,而且看得出来这句话是她发自内心的认识。

    王君临没有理会众人,心想自己收拢的这些武将,尉迟敬德、罗士信、雄阔海、管小童、陆寒、张天冈等人都只是大将或者猛将之才,眼下还不具备统帅之能,隋唐时间,公认的统帅之才是李靖和那如今还叫徐世绩的家伙,可惜这两个家伙后者上了瓦岗寨,前者不知道在哪里藏着,多半是想等天下彻底大乱再跳出来搞事情。

    “果儿,朝廷从辽东来的几路援军到了什么位置”王君临没有立刻做出决

    定,而是先问道。

    “都没过拒马河,走得最快的距离洛阳也需要半个月左右。”沈果儿想了想,回答道:“不过昨天有探子来报,据说有一支完全由骑兵组成的禁军精锐,一人双马,已经过了渑池,共两万人马,由皇帝陛下的心腹大将卫文升大将军带领,顺路在华阴挖了杨素家的祖坟,据说这样可以破坏风水,但今天得到消息,卫文升待在华阴突然停了下来。”

    “这个姓卫的,恐怕是听说各个门阀世家都有人投靠了杨素,且又分守洛阳周边各城,所以故意迟疑着不来了吧!”尉迟敬德一脸讥讽的说道。

    “恐怕不光是这个原因,更多的是他听说了我们到来,所以想要坐观虎斗,打着渔翁得利的主意。”王君临同样一脸冷笑,这种情况下,作为杨广心腹大将的卫文升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更别说那些出身门阀世家的文武官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杨广早已成了孤家寡人,大隋不亡国那才是个奇迹。

    “皇帝耗费无数钱财,据说活活累死了七万多民夫才修建的洛阳城堪称是天下第一城,城池高达近七丈,又结实无比,短时间内杨素绝对攻不下洛阳,除非洛阳城内有足够强悍的人给杨素当内应,从里面将城门打开,不过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王君临开始了分析。

    “而我们既然来了,自然不能和那卫文升一样,挖了杨氏祖坟给皇帝做足了姿态,却不去硬碰硬。”

    “更何况,正如你们刚才所说,杨素一直是我的手下败将,这一次同样如此。我要一直成为他的克星。”

    话说到这里,王君临一脸昂扬,神色中充满了信心,最后他将龙雀刀指向了沙盘上洛阳东北方向,永济渠畔的一个城池,肃然道:“我们去打黎阳城,因为黎阳城是大隋的屯粮之城,杨素要想养活三十万大军,靠的就是黎阳仓中储藏的军粮。最主要的是这个城池位于外围

    ,我们不用担心陷入敌人四面八方包围之中,而只要不是被四面包围,断了我们粮草供应,即使面对数倍于我们的敌人,我们都有信心击溃他们。”

    顿了一下,王君临又说道:“而以黎阳城的重要程度,再加上因为我的到来,杨素必然会派精锐大军来对付我们,到时候只要我们击溃乃至歼灭了杨素的精锐大军,杨素对其他后期收拢的军队控制力便会极大的减弱,即使敌人军队总数没有减少多少,但整体战斗力也会下降很多,接下来只要时间拖下去,反贼大军的军心便会越来越涣散,到时候即使皇帝派来的其他援军还没有到来,我们也能够寻找到敌人的破绽,一口一口的将反贼吃掉。”

    “而且这黎阳城也是最有利于我军发挥水师优势的一座城池。”

    王君临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目前大军所在位置,又指了指黎阳、荥阳和洛阳三座城池,继续说道:“黎阳城位于黄河以北,永济渠南岸的屯粮重镇,距离叛军重兵集结的洛阳有三百多里,水路来往十分方便。此外,目前正在攻打荥阳城的杨恭道所部叛军和黎阳之间的距离也仅仅二百里出头。两座城市以南、北运河相连。一旦叛军如期将荥阳拿下,借着通济渠和永济渠两条水道,三天内肯定能赶到黎阳战场。可是若论水战,谁能比得过我们,立刻传令给黄少秋,让他挑选能够到达通济渠和不济渠的战船,亲自率领部分水师立刻到达这通济渠和不济渠水道,控制中原整个黄河和运河水道,此计划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心智都不俗,顿时明白了王君临计划,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王君临没有说错,杨素绝不会弃囤积大隋最大的粮仓之一的黎阳仓于不顾。

    如果杨素能在包括王君临之内朝廷援兵赶到黄河渡口之前打下洛阳,扣压朝中百官的亲属为人质,则黎阳仓的粮食完全可以不要。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乱世兵如匪
    (非常感谢‘海虎888’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而一旦有朝廷方面的兵马在他打下洛阳之前威胁到黎阳仓,为了维持叛军的军心与士气,杨素必然要派大将重兵前来,甚至因为面对的是王君临,杨素很可能会亲自带来主力大军来对付王君临。

    “好了,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现在我开始分配作战任务,大家听好了。”

    说着话,王君临已经神色变得一片肃然,走回主帅座位,举起令箭,一一派发出去,众人一一上前,单膝跪地接了军令。

    ……

    ……

    第二天一大早,大军以不快不慢的速度继续行军,王君临也不怕杨素得到消息,提前将大军调集到黎阳城,因为他的目标本来就不是黎阳城,而是用的类似围点打援的策略,目的是将杨素主力引过来野战歼灭。

    当大军经过汤阴县时,王君临发现自安阳致永济渠之间的宽阔地域,除了几个孤零零的堡寨和四门都用石块塞起来的汤阴城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人烟。

    “自从杨素在弘农郡向天下昭告皇帝十大罪状,举起所谓“义旗”之后,河南和中原诸郡隐藏在深山野岭的山贼、土匪、马贼、流寇全都下了山,钻出了谷。这些人学着杨素,打出了冠冕堂皇的口号,大多都是打着‘为天下解倒悬之急’的旗号,但干的却是四下劫掠,逼良为盗的事情,不到一个月,各自的队伍就都膨胀了数十倍。其中规模最大者如韩相国部,人数已经达到十多万。即便那些规模稍小些的,人马数量也在数千之上。”沈果儿在王君临一侧骑马而行,及时汇报。

    “只要将杨素反贼灭了,这些贼人不值一提。”王君临的确是没有将这些反贼放在心上。

    “狗日的杨素,俺从没见过这么糟蹋东西的!”雄阔海又开骂起来。其他人即使不说,也是神色愤慨,越接近中原京城洛阳,所过之处的风貌确已经不像人间,之前他们在淮南和运河两边所见,只是麦子熟了没人收,那景象只能让人感到凄凉,可是眼下中原河南诸郡,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到处是被践踏成荒地的农田,到处是被焚毁的房屋。有些瓦片和砖墙还呈青黑色,仿佛大火刚刚被雨水浇灭后不久。有些土坯却已经被风雨弄酥了,断裂处又长出茸茸的新绿来。

    这时有军情府的快马飞奔而来,沈果儿先是带人迎上去,过了没多久,沈果儿纵马过来向王君临禀报道:“王爷,刚得到消息,杨素派李密将河南诸郡势力最大的反贼韩相国说服,如今这韩相国带领十多万流寇已经投靠了杨素,杨素封韩相国为上将军,还派人给韩相国送了不少武器盔甲、军械、弓箭,命令韩相国带他的人攻打河南诸郡城池,如今韩相国已经攻取了阳武、原武、封丘等地,眼下正奉杨素的命令攻取襄城。襄城附近山贼、土匪、流寇纷纷响应,焚毁村寨无数。而汝南距离襄城不过百里,杨相国的兵马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可所过之处,村镇全部变成了一片焦土。”

    可能是因为来自后世的缘故,王君临堪称是当今天下权贵之中最在乎百姓死活的人,这与是不是善良之辈无关,只与‘三观’和理念有关。

    所以,此时一听,王君临顿时脸色变得一片冰寒,咬牙道:“这个韩相国该死,他此时距离我倒是不远,不要让我碰上,否则我定要将他千刀万剐,以震慑天下贼首,让他们不要随意屠戮百姓。”

    这些号称要‘解民倒悬’的反贼杀起自己的同胞来,并不比突厥人杀大隋子民来得手软。如果他们杀人的原因是为了夺取补给,这种罪恶还可以原谅。但事实上,黎阳仓里的粮食够乱军吃上好几年,叛军对周围村寨的洗劫,或许纯粹是为了发泄!

    “乱世兵如匪吗”在这一刻,王君临深刻地体会到了古人常说的这句话含义。

    事实上,自从长江进入大运河北上开始,空气中就一直弥漫着或浓或淡的恶臭味道。王君临很清楚这种味道的来源,这是足够多的尸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没有淹没造成的。

    事实上,一路过来,这种味道一次次的让王君临的杀机冲天,也让他更明白在原本历史上,隋末乱世死了上千万人是什么样的场景。

    显然,在杨素和投靠他的那些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员眼中,那些百姓恐怕都是贱若蝼蚁。

    只是难道他们不清楚,蝼蚁们如果都死绝了,接下来要饿死的就是蚁王、蚁后和蚁兵。同一个蚂蚁窝遭了灾,大伙谁都跑不掉。

    或许正有了隋末惨痛的教训,原本历史上大唐太宗李世民才真正意义的将百姓看成是水,将皇帝和朝廷看成是天子之舟,更是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成座右铭提醒自己和朝廷诸官。

    事实上,也正如此,大唐初期平民百姓的地位空前提高,当然到了大唐中后期,随着朝廷腐化,土地大量兼并的恶性循环再次开始,最终还是又重蹈覆辙。

    这些念头在王君临脑海中一一闪过,让他心中的杀意更甚:“杨素该死,投靠他的这些门阀世家官员也该死。”之前还对杀死这门阀世家出身的子弟有所顾忌,如今王君临却已经不再有任何顾忌,只想着将这些人全部杀了。

    “只是光靠杀人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说不能光杀人。”王君临最终还是将心中的杀意强行压制住,开始思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雄阔海,让你给我当亲兵统领,会不会感觉委屈了你。”王君临骑在马上,突然转头对长的跟一头熊似的雄阔海说道。

    雄阔海愣了一下,连忙说道:“王爷,俺很早就听了王爷的事迹,其实一直对王爷非常崇拜,所以俺能够给王爷当亲兵统领,俺感觉非常荣幸。”雄阔海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坚定,紫黑色的脸上有着真诚,王君临能够感受到雄阔海没有说谎。

    ps:求捧场和月票、推荐票支持————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一个关于人心的试验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反贼流寇太多了,但他们战力有限,或许我们无法将他们全部剿灭,但是不管他们来多少人,咱们范阳郡的人马也绝不会被他们打败。”

    “王爷所言极是,俺知道王爷训练出来的兵厉害。”雄阔海重重点头,表示深以为然,因为他自认为练出一支不弱于朝廷府兵的精兵,结果面对范阳郡同等数量的县兵,惨败的一塌糊涂。

    王君临深深的看了一眼雄阔海,说道:“原本我想等你立下足够多的功劳,等回到范阳郡之后,就让你单独统领一营兵马,但眼下我有了新的想法。”

    “王爷请吩咐。”雄阔海连忙抱拳恭敬说道。

    王君临叹气道:“你虽然当过太行山贼大当家,但是穷苦百姓出身,应该深知乱世之中的百姓流离苦难,如今除了我范阳郡之外,天下流寇猖獗,境遇悲惨者遍及天下,而咱们不但要让范阳郡百姓不要枉死,还要给这乱世以希望。”

    雄阔海身体一震,目光闪动了一下,脸上神色越发恭敬。

    王君临继续说道:“我想让你继续去当山贼。”

    雄阔海眼睛顿时一亮,看得出来这家伙还是更喜欢他的老本行一些,立刻说道:“王爷是不是想让俺收服这河南诸郡的山贼土匪,然后对他们进行节制,让他们不要祸害百姓”

    王君临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这只是一方面,如今我范阳郡远在东海偏僻之地,而这中原之地乃天下中枢,但眼下这中原之地比之以往更加空虚,这是一个好机会。我想要在洛阳附近,中原中枢之地埋下一支精兵。”

    雄阔海沉静的道:“王爷请吩咐,俺需要如何做”

    “我现在告诉你这个想法,就是想让你自己先心中筹划,等这几天时机成熟,我会给你足够的人手和财物让你悄然离去,具体怎么做,你拿出一个方案,到时候我听了之后,再商议决定。”王君临一边骑着血鬃

    马前行,一边以聊家常的口吻说道,他是想考验一下雄阔海能否胜任这个任务,若是不行,他会考虑换成其他人。

    雄阔海可能没有想那么多,但却感受到了王君临对他的重视,神色激动的说道:“王爷放心,俺现在就开始琢磨这件事情如何做,尽快给王爷拿出方案。”

    雄阔海的方案呈上来的很快,第二天就来找王君临来汇报,王君临听了之后较为满意,进行了一定调整,便定下了大体方略,具体的计划却不用有,这需要随机应变。

    第二日大军继续前进前行,路过一片山脉的时候,王君临从沈果儿那里得知山中有不少山贼之后,便派了罗士信带人将这片山中,最大的两个山寨给灭了,而这个时候雄阔海已经带着三百名精兵,装扮成山贼流寇悄然离去,去了这片山脉。

    打发雄阔海离开之后,王君临又有了其他想法,他命人雇佣了一千乞丐一般的流民百姓,负责给他们运送粮草,修建营盘。

    这一千民夫和乞丐看起来没有什么两样,王君临让沈果儿挑选了两名能说会道的军情府属下统领他们,让这些民夫享受饱饭的待遇,顿时一个个如同过年一样欢呼雀跃,拼命的干活,很多人甚至强烈要求跟着远东总管府大军一起去打反贼。

    这些人也实在是饿怕了。

    王君临当然不会带着一群未经训练的老百姓一起打仗,第三天的时候,距离黎阳城还有两百里时,他便将这一千民夫打发回去。

    这一千人跪下都求着继续作劳役,王君临特意亲自同意他们再留一晚,让他们又多吃了一顿饭,临行之时,王君临亲自接见了这一千百姓,百姓们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秦安王,畏惧和感激之中纷纷跪拜,或许因为王君临给了他们饱饭的缘故,对王君临并没有多少惧怕。

    出乎所有劳役的意外,这位传说中的无敌毒将居然给他们分发了劳役费,虽然每人只有半

    两银子,但这是破天荒第一次,给官府特别是军队出力居然还有银子可拿,顿时千恩万谢。

    一千劳役依依不舍站在路边,大军全部通过后他们还站在路边张望,王君临安排的两名军情府的人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回头看远处的劳役们,挥手让他们赶紧回家。

    王君临骑马缓行,一边对身边的沈果儿问道:“果儿,这一千劳役的事情,你有何感想”

    沈果儿略一沉思,说道:“王爷是想收揽民心”

    王君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我是想做一个试验,如今我们不缺银子和粮食,我想看看我们真心对百姓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沈果儿神色有些复杂的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本来淳朴的百姓经历家破人亡之祸之后,恐怕也不再是淳朴善良之辈,不过果儿以为这些流民百姓就算变成什么样的人,但谁对他们好,谁给他们能够活下去的吃食和银子,他们绝对会牢记,毕竟王爷给他们的很可能会让本来会饿死的他们活了下来。比如这一千民夫,若是强行逼迫,不给钱粮,他们会照样做事,但肯定是不会如这几天那样尽心尽力。”

    王君临赞赏的点了点头,笑道:“不说怜惜百姓之语,就以势利之说,乱世之中,银钱和粮食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人力,或者说是百姓,以我们范阳郡的手段,只要有了大量的人力,便会有取之不尽的粮食和银子,所以我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接纳流民和安置流民,不过一个范阳郡还是太小了一些,或许趁乱再控制一些地盘才是平叛杨素之后的重中之重。”

    沈果儿这时才恍然大悟道:“果儿明白了,对这些民夫我们花费的银子和粮食其实并不多,但是他们对王爷的感激却不亚于救命之恩,这一千人回去自然会给邻居说,而以眼下形势,这种事情传播的非常快,很快天下流民百姓就会知道王爷对百姓流民的爱护。”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杨素的战略
1...424425426427428...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