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连仲韬道:“是的,大人,木头或竹制箭杆不行,一摇橹就全折断了。”

    “一次发射便是百支箭,如果有十个百个这样的东西,一次发射便是成千上万支前,这要多少铁这需要多少钱”王君临摇头。

    听到王君临如是说,众人不由也冷静下来,太守大人说得不错,这些铁可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怀孕的陈丹婴
    秋高气爽,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微风里带着些微海藻的腥气,艳阳照在身上也不觉得炎热。

    王君临坐在血鬃马上,静息养神,身后张天冈等一行特战队高手都披甲按刀,端直腰背骑坐在马上,除了胯下良骏偶尔打一两声响鼻、甩一甩马尾股外,他们这边几乎没有什么动静,透出金戈杀伐之气。

    沈果儿和杨空蝉乘坐马车在队伍最中间。

    远远的,王君临看见郡城外十里亭中,一大群人等着迎接自己。

    除了杜如晦、刘子明、赵占鹏带领一群官吏之外,还有范阳郡大大小小的贵族豪绅,只要够资格来迎接王君临的,没有一个人缺席。

    此时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等候王君临一行过来。

    范阳郡南边八家贵族代表,范阳郡一代大儒赵占鹏拿宽大的袍袖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汗,他瞥眼看向卢氏族长卢有为,见他穿着一紫锦袍,腰间系着饰有青玉的宽腰带,心想此次太守大人携滔天战功凯旋归来,恐怕已经被陛下所猜忌,这卢氏显然已经没有必要存在,因为卢氏还拥有庞大的财富,接下来不管太守大人想要做什么,都需要大量钱财,也该宰杀卢氏这头肥猪了。

    卢有为站在迎接的队伍当中,手里笼在袖子里,眼睛微微闭,看见神色平静,但实际上心中怕的要死,正如赵占鹏所想的那样,他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王君临即使将他们卢氏灭族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除非……发生什么突发事情。”

    ……

    迎接的过程没有什么好说的,洗尘宴自然是免不了的,返回郡城自己的府邸后,王君临让杜如晦、刘子明等人在前院歇息,他先回内宅洗漱一番。

    挺着大肚子的陈丹婴在香水和另外两名丫鬟簇拥下在内宅早就翘首相望,看着王君临踱步进来,赶紧迎了上去。

    看着陈丹婴挺着大肚子,一脸欣喜,眼睛通红,王君临心里也是愧然,初归郡城,第一顿饭还不能在内宅与家人团聚,还要先应付赖在前院不走的那些人。

    王君临也是思念陈丹婴,所以先赶着回内宅来跟陈丹婴见一面,稍解相思之苦。

    和陈丹婴、香水说了一会儿话,王君临在陈丹婴亲自伺候下,洗漱一番,换了干净的衣服,牵过陈丹婴的手,如玉,轻轻的捻着,手相触,才觉得眼前的夫人愈发的真切叫人喜爱,他一边摸着陈丹婴的肚子,一边疼惜的说道:“夫人受苦了”

    陈丹婴笑道:“比起夫君征战在外,妾身这算受什么苦”

    夫妻亲昵的聊了一会儿天,陈丹婴才跟王君临说起正事:“夫君是不是很快又要去洛阳,能不能洗尘休息两日……”

    “哪有得休息哦”王君临蹙眉说道,“洛阳的圣旨一到,就要启程,再说这一万多俘虏还是早一些送到洛阳,让皇帝看着砍了脑袋,放在我们这里一天养着也要废不少粮食……”

    陈丹婴有些不满,轻轻掐了她一下,说道:“夫君征战在外大半年,当是立励精图志之表率,就不能贪奢享乐几天”

    王君临轻轻将陈丹婴抱在怀中,一脸愧疚的说道:“快了,这一次去洛阳,回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需要坐镇洛阳,到时候好好陪你,还有我们未出生的孩儿。”

    ……

    ……

    入夜,在太守府用宴的,王君临麾下在郡城的重要人物都一个不落出席。

    王君临居中而坐,左右分四列摆长案置酒肴,杜如晦、刘子明、单雄信、张天冈、尉迟敬德、罗士信、陆寒、管小童、赵占鹏、卢有为、薛礼、黄少秋等人列席。

    王君临不习惯繁冗的仪式,但仪式也是当世加重权势的一个方式。

    用过宴,王君临叫赵占鹏、卢有为、薛礼等人都先回去休息,将杜如晦、刘子明、沈果儿、单雄信、张天冈、尉迟敬德、罗士信、陆寒、管小童、黄少秋等人留下来议事。这些人差不多也是王君临麾下在范阳郡的心腹核心人物了。

    “按照探子回报,明日皇帝的圣旨就要到了,后天我就要带着渊太祚和一万多俘虏去洛阳,参加献俘仪式,此次不管跟着我出战的,还是留在范阳郡的,大家都做得很好,都立下不少功劳,前期给朝廷报功都有诸位一份。” 王君临神色平静的说道。

    诸人连忙说道:“我等只唯大人马首是瞻。”

    王君临深知朝廷虽然已经病入膏肓,乱世将至,但其他人未必就知道,而朝廷毕竟是正统,对于正常人来说,朝廷的封赏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所以他才在朝廷封赏到来之前,小小试探一下,事实证明,他在属下一众干将心中远比朝廷和皇帝陛下要重要的多,或者说大家效忠的对象是他,而不是朝廷。

    王君临轻轻一笑,摆手示意众人坐下,继续说道:“眼下我们先不管朝廷对你们封赏是什么,我们范阳郡自有自己一套,今天顺便对一些事情重新进行部署。”

    众人闻言,神色一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报
    王君临这才又说道:“现在我给你们明确一下各自驻地,以及主要任务。”

    “黄少秋统领三万水师依然驻扎在容城县水师驻地,用六个月时间,全部换成造船作坊最新千石以上战舰,并完成适应性训练任务,负责范阳郡和蛇岛一带海上防务,重点保护盐场的安全,回头在盐场给你们再修建一处水师大营,你们抽调一万人长期驻扎在盐场。”

    “卑职遵旨。”黄少秋连忙起身躬身领命。

    王君临又看向尉迟敬德,说道:“尉迟敬德带领两万骑兵,驻扎在西边的涿县。陆寒带领一万五千人,驻扎在方城县。管小童带领一万五千人驻扎在固安县,你们三人除了各自驻地及辐射附近县的安全之外,各自对着临郡,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三人起身领命,王君临又对罗士信说道:“信儿麾下人马不要太多,留下五千骑兵即可,多余的人给单雄信,等明天你带领这五千人随我去洛阳,一路押送一万多高句丽俘虏。”

    自己辛辛苦苦打了一路架,才拉来的七千多人,再加上自己原来人手已经有八千余人,眼下只剩下五千,罗士信本来听后正在郁闷,但一听可以跟着王君临去洛阳,又兴奋起来,赶紧起身领命。

    王君临最后对单雄信说道:“单雄信将信儿多余的三千人接手,再从八个县的县兵中各自挑选五百人,凑够一万人驻守在盐场,务必保证盐场陆上的防务安全。”

    范阳郡还有两万郡兵,驻扎在郡城,由鹰扬府郎将薛礼统领,此人眼下对朝廷忠心耿耿,暂时王君临还没有办法将薛礼和这两万人控制或者赶走,不过薛礼有把柄掌握在王君临手中,让其留在范阳郡总比朝廷再派其他人担任鹰扬郎将的要好。

    安排好军队驻防事宜后,王君临想了一下,又对杜如晦说道:“克明开始筹划准备一下,开始兴办邸报。”

    “卑职之前已经物色了几人,此事很快就可以

    展开。”兴办邸报的事情王君临之前给杜如晦说过,具体章程也仔细讨论过,此时不用王君临进一步解释,杜如晦便知道王君临的意思。

    “需要什么消息可以和果儿要。”王君临又补充了一句。

    果儿也连忙称是。

    在王君临的计划中,关于邸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王君临还没有给杜如晦等人说过。

    最开始,邸报只是将汇集各地及中枢的最新情报,发放王君临麾下各县,并刻印售于地方贵族和官绅,算是后世官办报刊的雏形。只是在初期邸报仅仅是单纯的汇集中枢及各地的情况转告各方,并不会发挥出舆论引导的作用来。

    等后面邸报渐渐被人们适应和习惯之后,便是王君临利用邸报操控舆论的时候,到时候再有遍布天下的小雨剧院相配合,王君临甚至有信心操控整个天下的舆论。

    王君临很清楚,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或者特定的事件中,舆论的作用不亚于十万大军。

    即使当时脑筋再顽固,洗脑一遍、十遍不成,洗上百遍、千遍,大部分人都很难再坚持己见——关键当世人接受外界消息的渠道极少,除了邸报、官府张贴的告示以及贩夫走卒商贾游人的道听途说之外,绝大部分人几乎都没有接触外界的渠道。

    要知道即使是后世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钱是万恶之源
    “大人英明,各军将官的盐供给都是按照一年要食七斤盐,范阳郡这近两年在大人治下,日子比以往要好过得多,但农户一家数口人一年食盐有七斤的也不多见。照着常理,五口之家,一年食盐要有二十五斤,才是合适。此外今年所纳盐斤总数,能骤增七倍,除了盐场煮盐效率提升太多之外,还因为大人下大力禁私之功。”

    杨空蝉思路非常清楚,逻辑鲜明,众人听着不断点头,她继续说道,“等着各地的盐事理顺了,加款价不减,盐价还可以进一步的下调。当盐价降到四十钱以下,私枭也就无利可图了,治禁之费也可以削减,又能省下二十多万两银子……”

    王君临点点头,等范阳郡全境如盐场那般被他彻底控制之后,将聂小雨随手提供的煮盐之法大规模的推广开之后,各地盐价降到四十文钱以下,倒不是无法实现的梦想。到时候,私枭贩盐得利就将骤减,反而砍头的风险要增加不少,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干这折本的买卖了。

    此外,新式煮盐之法推广之后,盐场周边大片的草场,可以供裁减下来的盐户、盐卒进行屯垦,条件成熟之后,在靠近容城县和方城县一带,再新置两三个县,都不成什么问题。

    “今年盐银在交给朝廷五十万两银子之后,还能有一百万两银子,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已经是很知足了。”刘子明说道,他之前就担心盐斤加价款骤减到十一,会使盐银全部损失掉,没想到还能保留这么多。

    眼下王君临将已经确定能够招揽留在范阳郡的四万余隋军消化整编之后,麾下各路人马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五万人。

    其中在范阳郡的便已经有十万人,但在朝廷编制之外,必须由王君临自己掏腰包养着的有尉迟敬德两万骑兵,陆寒和管小童各自一万五千步兵,罗士信五千人和单雄信一万人,这已经是六万五千人。

    另外黄少秋的三万水师由朝

    廷财政担负,但王君临估计,很快朝廷就会停止给供养,赵晨被架空的事情估计隐瞒不了多长时间。此外便是八个县的县兵,每个县编制一千人,单雄信将每个县抽走一半之后,各县自然会补齐一千人,不过这八千人将由各县自己财政担负。

    而在海外,蛇岛上有五千水师长期驻防,罗春来在大弥岛和白翎岛统领一万水师,安南国李玄霸麾下五千骑兵,刘一东麾下三万人马。另外还有两万高句丽伪军。这加起来足足有七万人,将负责应对整个高句丽,压力不小,单靠安南国税收还不够,同样需要王君临财政补贴。

    除此之外,便是分散在上千大大小小岛屿的四万海盗,由甘子奇负责统领,这些人将会用两年时间分批到蛇岛进行集训,之后按照王君临的计划,其中一万人交给罗春来,让其麾下人马达到两万,在大弥岛和白翎岛各自驻扎一万,甘子奇麾下水师会减少为三万。

    此外,因为水师人数太多,按照王君临的计

    划,和之前大弥岛和白翎岛上的水师一样,每名水师官兵都要进行步兵的训练,在海上便是水师,上了岸便是合格的步兵,攻城和野战同样不弱。

    总之,王君临麾下来财源虽然不少,早期的明月香水、靠山酒、小雨剧院、丽华香茶和范阳郡的盐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天灾人祸
    可是杨广即使身为天子,也没有办法阻止那些粮商涨价,他已经下旨将二十几个大粮商斩下人头,可惜这些大粮商也只不过是各大门阀世家,或者各大贵族推在前面的人而已,粮食依然越来越贵,粮店却越来越少。

    显然杀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杨广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很无力,很无能。自从辽东惨败而归之后,他原本变态的、极端的自信已经荡然无存,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打高句丽将国库耗费一空,战死的或者消失的数十万隋军抚恤金都没得发放,军队士气降到了谷底,各地反贼不断,虽然夏税已经收了上来,但比往年少了近半之多,天下各郡税收唯一没有少,反而变多是范阳郡。

    但即使是这样,杨广依然从夏税中拿出两百万两银子放在了个人的天子内库中,而且下旨这些钱是不能动的,这是他开始积攒第二次征伐高句丽要用的。

    所以得知范阳郡不但盐税比以往增加很多,农税和商税也增加了四十多万两银子之后,杨广感叹了良久,将各郡太守不知道骂了多少句废物。同时也感叹王君临的神通广大,也更加相信王君临或许想当一方枭雄,但绝没有谋反想当皇帝的念头。

    眼下已经不同于往日,杨广对一些事情的标准已经不知不觉中降低,如王君临这样能干的臣子,只要不谋反,而且能够给自己做很多事情,他都可以容忍了。但换句话说,他不容忍还能怎么样呢按照皇后和宇文述暗示劝说的那样,趁着这次王君临进京,将他杀了

    杨广坐在龙椅上想自己的事情,对朝堂上的纷扰充耳不闻,自王君临捷报传来之后,朝中拉帮结派之势越来越激烈。杨广也终于隐隐有所察觉,这才想起还有比高句丽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打压能够威胁到他江山的门阀世家。

    “陛下,救灾粮食不至,河东定会饿殍盈野

    ,易子而食的惨剧将会重新上演。”闻喜裴氏便在河东,所以裴世矩对于救灾粮食非常上心,此时再次郑重说道。

    河北、河东、关中和京畿中原等地的官府能够动的粮食已经被调运一空,只有紧急从淮南和江南之地调运,就连府军的军粮都拨过来了一部分,只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场灾难谁都想不到,在庄稼扬花之时最需要水的时候,河东老天偏偏两个月之内再没有下一滴雨,田地里的天苗眼看就要有收成了,本来收成的就不多,关中一带又迎来一场蝗灾,到最后一粒粮食都没有收到。

    秋末冬初青黄接不上这是要命的灾害,再加上河东在数年前经历杨谅和高颍先后谋反之乱,农户家里底子薄,家家户户都没有存粮,所以灾害来的猛烈而迅,而朝廷也没有多余的钱粮,所以一下子将大隋朝朝野弄了个措手不及。

    其实解决这事说来也简单,只要朝廷能够拿得出钱,用钱卖粮,非受灾区的大豪商、大粮绅自会主动将粮食运到灾区和官府进行交割。但问题是朝廷如今也没钱了。而即使是朝廷和天子也不能用武力强行逼迫这些大户和豪商无偿贡献自己的粮食。因为最大的大户是各个门阀世家,杨广若是以武力逼着这些人拿钱拿粮,恐怕大隋江山立刻就要分崩离析了。

    …………

    …………

    带着一万多隋军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想办法让百姓少死一些
    这不光是这两人对他的照顾之恩,还因为陈丹婴是靠山王杨林的义女,陈丹婴怀有身孕,王君临若是在皇帝陛下下旨召往洛阳的情况下,还不愿意去洛阳,这会坐实皇帝、文官官员,门阀世家,乃至士林百姓对他的一些猜测,在一些人运作之下,很可能会让他陷入非常被动的状态。

    王君临一想到这两位自己敬重的长辈可能因为某些人迫不及待的要杀自己,从而想办法将两位长辈病死,心中的滔天杀机便难以压制。
1...399400401402403...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