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杨广脸色稍缓,眼下他的天下拥有不臣之心的人还少吗若王君临只是想当一方枭雄,但依然是自己的臣子,这已经算是好的了。而且他知道王君临与虞世基没有任何交情,虞世基平时对王君临多有诋毁之意,所以他相信虞世基的话。反过来,今天来的若是许敬宗、沈光,乃至裴世矩,他都会怀疑。
虞世基见自己的说词已经被杨广接受,立
刻趁热打铁,说道:“陛下,眼下天下反贼四起,各个门阀世家蠢蠢欲动,如王君临这样绝世利剑绝不可自断归鞘。而且王君临有门阀世家客星之说,纵观王君临出世以来,已经有昌平王邱氏、关陇于氏被他所灭,弘农杨氏被他重创,范阳卢氏在他眼皮底下苟延残喘。如今陛下的天下那些贱民起义谋反只是小打小闹,迟早会被陛下大军所灭,可是若是有门阀世家举旗谋反,却是会颠覆陛下江山的,到时候陛下可用王君临这把利剑斩之。”
杨广沉思半响,点了点头,他被虞世基说服了,沉声道:“那依爱卿之意,朕如何才能够继续将王君临这把利剑握在手中,为朕所用,而且还能够让他乖乖将渊太祚送到洛阳。”
虞世基立刻说道:“陛下,王君临如今羽翼已成,至少高句丽的安南郡已经控制在他手中,还在海外的那四万海盗,这些都已经脱离朝廷掌控。陛下强行下旨,王君临若是不遵旨,反而撕破脸皮,他若是反叛,不但范阳郡危险,即使将王君临之乱平定,王君临也可以远出海外,成为海外之王,甚至臣听说王君临已经在高句丽扶持金氏在安南郡立国。”
杨广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爱卿之意是想让朕借此次王君临立下大功厚赏他,如今他已经是国公,难道是要封赏他为异姓王。”
虞世基连忙低头说道: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朝堂争执和萧皇后的恨
这次王君临在高句丽做的事情传开之后,天下哗然,不少人想起了王君临前几年赫赫事迹,无不心想,毒将就是毒将,不愧是长胜将军,不愧是以少胜多,创造奇迹的那个绝世凶人。
而对杨广来说,王君临捷报里面的内容也非常让他满意,王君临的识相让他非常欣喜。
王君临在捷报中字里行间都将自己在高句丽做的所有事情归结于伟大的皇帝陛下运筹帷幄,表明态度这些都是奉皇帝陛下之命行事。
杨广大喜之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捷报念了一遍。
众臣恭贺过皇帝陛下之后,杨广提议重赏王君临,但有些人开始反对了,这让杨广颇为恼火。
“陛下,这些都是陛下的功劳,王君临只不过奉命行事,但却恃功自傲,目无法纪,竟然不来洛阳给陛下缴旨,这是有不臣之心,实罪不容赦。陛下当立刻将其缉拿下狱,以正律法之严明。”宇文述不但不同意封赏王君临,而且跳出来,一副义愤填膺之状,叫嚣着要治王君临的罪。
宇文述父子几人已经与王君临结下死仇,宇文述绝不想看到王君临势力变得越加庞大,而且宇文述心中对王君临充满了深深的嫉妒,他背负了辽东惨败不少责任,至今爵位还没有恢复,可王君临却接连做出如此大事,任何一个都是堪称是大捷,都是绝世大功。
这些天杨广对王君临生出猜忌和忌惮之心,除了弘农杨氏之外,还有宇文述在一旁或者在暗中推波助澜……
原以为可以让王君临彻底失去皇帝陛下的宠幸,从此走向衰落,,哪知王君临会做出如此多的大事。
宇文述心里正不舒服呢,王君临虽然竭力将功劳和皇帝陛下身上靠,但此事做得有太多漏洞,刚才宇文述所说就是其中一个,正常情况如此大捷,王君临是要亲自来洛阳的。
所以这种漏洞机会,宇文述又怎能放过呢
杨广闻听,目光一凝,心想或可下旨让王君临带领一万高句丽俘虏和渊太祚
进京封赏,顺便敲打一下他,也看看此子敢不敢进京。
“宇文大将军此话差矣。”
没等杨广开口,裴世矩却站出来,大声说道:“王君临没有主动进京固然不妥,但捷报中说得很清楚,高句丽安南郡新占,海外上千岛屿上数万海盗桀骜不驯,若无王君临在范阳郡坐镇,说不定他刚一走,便有反复,安南郡若是丢失,那四万海盗若是反叛,海外上千岛屿若是丢失,这个责任谁负得起。所以,臣以为王君临没有及时回京缴旨却是情有可原。”
裴世短的这一番话,立刻引得十数人点头称是,表示附议,这些人都是这两天许敬宗和沈光努力的结果,也是裴世矩和虞世基暗中吩咐自己一系官员所为。
宇文述在一旁暗自叫苦,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支持王君临。
他正在想着如何措辞反驳,朝堂上许多人纷纷站出来,表示王君临所然行事不妥,但这是特事特办,
特别是那些武将,更是言辞激烈,义愤填膺。
也难怪,前一段时间惨败在高句丽人手上之后,军中上下悲屈得不行,多少战友兄弟死在高句丽,他们对高句丽人最是仇恨,眼下王君临却是给他们报了大仇,而且捷报中还提到解救了九万多隋军,他们怎么能不喜。
宇文述、弘农杨氏,以及其他门阀世家却不想看着王君临势力变得越加庞大,所以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反对,继续以刚才宇文述所说借口反对经王君临封赏,双方争吵,从开始辩论,到后来的互相攻击。
&nb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如今的盐场
(前面1156章中刚开始说渊太祚死了,但上传之后我很快就改成自杀未遂了,但是之前已经看过那一章的人不知道,还有其他一些平台一直没有更改,给大家带来困惑非常抱歉。)
秋意渐深,王君临九月中旬离开安南国,在大弥岛和百济岛停留了半日,继续西行,在蛇岛停留了数日,将其他人打发走,独自和聂小雨待了三天,在这三天没有人知道两个人说了什么,又计划了什么。
王君临到蛇岛时,只带了五百特战队,五艘战舰,
其他嫡系军队和六万多隋军直接前往范阳郡。而两万高句丽俘虏留下一半放在蛇岛,充满苦力,其他的也送往范阳郡。
三天后,王君临又来到了盐场,经过一年多大力发展,盐场已经成为王君临麾下最大的产盐区,最大的兵器作坊,也是规模最大的炼铁地,堪称是整个大隋,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
除了在海边运输方便,且盐场便于控制和保密之外,王君临看中的是盐场这里有一个铁矿。此外,范阳郡境内有一座煤矿也是盐场成为王君临麾下钢铁冶炼中心,从而支撑造船和制造大量兵器的基础和前提。
这个过程中,王君临已经先后给盐场拨出一百多万两银子,用来铁场、矿场、造船作坊的建设和运营,眼下除了提供王君临一方所用之外,造船作坊已经开始营利,因为坚固的船体和制造的快速,再加上杨空蝉对外销售的经营之下,如今盐场的船业已经垄断了范阳郡乃至周边的各郡的民船、商船销售,按照这个形势发展,大隋所有沿海民船都最终会被盐场船业垄断,这是非常大的一项利润。
总体来说,整个盐场已经成为一个武器装备生产基地。而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盐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王君临麾下军队人数不断增多,武器装备需求量急剧提升,再加上每隔一段时间的大战,所耗费的各种器械和海量的武器装备,快速的推
动着盐场武器装备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可不光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还有生产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以及武器装备质量的提高,此外便是一些新式武器装备的诞生。
当然造就这一切的发生可不简单只是战争的推动,大隋和高句丽这些年同样战争不断,军队人数更多,但为何没有这样的辉煌成果,这一切的根源是王君临和聂小雨。
具体来说便是王君临施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的结果,比如大力提升匠师这个行业的地位及丰厚报酬,此外还有王君临在盐场开办的匠师培训技术学校,等等,就因为有了王君临对这些事情的大力推动,才有了如今的盐场武器装备生产基地。
此外,随着各个作坊规模的不断地扩大,刘子明和杜如晦有意而为,整个范阳郡有着一技之长的匠师蜂涌来投,再经过匠师培训技术学校的系统学习培养,大匠师逐年增加,储备了大量技术人才,可以说眼下的盐场武器装备生产基地即使没有聂小雨
操控,也能够高速发展下去。
如今一年多前的盐场小镇现已扩大了数倍之多,虽然按照王君临的要求,盐场武器装备生产基地实行的是军事化管制,但武器装备生产基地之外,依托武器装备生产基地而发展起来的盐场小镇上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视察
单雄信、钱正阔、徐小虎、连仲韬等大小一百多名官吏早早等在了海港口。一年多前的盐奴,如今盐场武器装备生产基地的生产总管连仲韬春风满面,神情最是激动。
单雄信眼力最好,突然喊道:“大人他们来了!”
众人慌忙整理官服,调整神色表情,做好迎接太守大人的准备。
……
……
王君临很满意盐场生产基地的现状,一切都那么的井井有条,忙而有序,这一年多以来,盐场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日出产的军械、舰船、钢铁已出乎王君临的预料,而且质量上也大有提高。现在唯一存在的大问题是因为铁矿和煤矿距离钢铁作坊距离稍远,来回运送影响了一些武器装备的生产效率和加大了成本。
迎接过程没有什么好说的,王君临时间很紧,他最多在盐场待一天时间,明天便要前往范阳郡的郡城,所以下了船之后也不耽误,互相见礼,下面人一番恭贺和恭维,王君临一番慰问和勉励,然后便直接开始视察。
王君临第一站是军械厂坊,单雄信、钱正阔、徐小虎和连仲韬等人陪王君临的身边,一边陪着王君临观看,一边替王君临作着解说。
“大人,这里是巨型枪.弩和连发快弩的生产厂坊,巨型枪.弩体型巨大,携带运送不变,我们一直研究能不能在不减弱威力和有效射击距离及准性的情况下,减小枪.弩的体积和操作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险,现在我们制造的巨型枪.弩较之以前已大有改善,现在已经在上次将齿轮使用的基础上,又将操作的人员降低到了以前的三分之二。体型也降减小了三分之一左右。”连仲韬指着身边一架已安装好的新型巨型枪.弩,骄傲地说道。
“很好!”看着那体积缩水不少的巨型枪.弩,王君临很是满意,他知道后期聂小雨专心在蛇岛上负责训练营和更为强大的火药武器装备
的研究、设计和生产,盐场这边已经不再管,所以后期的各种新进展、新发明,都是连仲韬带领各大匠师研究出来的。
巨型枪.弩是守城、攻城及野战的利器,前期因为齿轮的使用操作人员减少很多,但是体积巨大携带起来依然非常不方便,如今减少体积之后,极大的提升了巨型枪.弩在战场使用的便利性。
“大人,连发快弩一直以来还有个问题,那就是上弦的缓慢,而且上弦的时候对士兵的手指伤害巨大,所以卑职带人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连仲韬接过随从递过来的一把快弩,王君临好奇地看到这把快弩的模样已经有了一些改变。
连仲韬笑着伸手招过一名提前安排好的演练士兵,那名士兵接过改进版的快弩,将弦往腰上一个装置上一挂,伸脚一撑,快弩已是张开,伸手拿过四根弩箭,全部放进勾槽之内,扣上搭扣,然后平端手中,恭敬地递给王君临,王君临拿起弩,瞄准对面的墙壁,轻勾
扳机,一声轻响,弩箭电射而出,插墙上,余势未衰,箭尾兀自嗡嗡作响。
“好!”王君临脱口赞道,看刚刚那士兵上弦所用的时间极短,王君临自然知道,要想达到刚刚那个士兵的上弦时间,如果是以前的快弩的话,只怕军中只有极少臂力极其出众的士兵才能办到,而这个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来自京城的封赏
这位名叫李明庆的大匠师是将冲锤研究制作出来的总匠师,本来是大隋工部一名大匠,和另外十几名工匠因为未能按时将皇帝陛下要的某件东西制作出来,被杨广下令直接斩首,因为前期王君临吩咐过, 要想法设法将工部的一些顶尖匠人挖过来,所以许敬宗用了一些手段,用其他死囚顶替,将这些人救下,送到了范阳郡,王君临直接下令给他们分田、安家,安排在了盐场。
在王君临和聂小雨捣鼓的盐场和蛇岛没有出现之前,这些人掌握的技艺才是天下间最精湛的,如今有了聂小雨画的图纸指引,再加上对王君临救命之恩的感激,竭尽全力的努力之下,不想短短半年时间便研究捣鼓出了冲锤。
由一名在大隋卑贱的匠人成为了一名在盐场高高在上的大匠师,财富和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今又得到了传说中的秦安公赞颂和赏赐,李明庆感觉自己一行人简直是太幸运了。
王君临对李明庆一行大匠的反应很满意,让他们起身之后,又说道:“有了这个大家伙,我们给士兵大规模配备钢铁制作的板甲就有了可能,这不但让我们的士兵身上的负重轻了不少,更是让他们的防护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李明庆!你们得到这些赏赐是当之无愧的,等后面你们若有更大的功劳,我还会给你授予官职。”
以往由于板甲打制太过于耗时耗力,到目前为止装备产生基地没日没夜的打造,王君临麾下的将士也只是将官和部分特战队的士兵装备了一小部分。而士兵们使用的还是老式盔甲,这种老式盔甲虽然比大隋和高句丽等国盔甲要轻,防御强。并且制作起来,也不难,可是成本却居高不下,而且士兵穿身上,重达数十斤,也极大地限制了士兵的作战能力。
而板甲如果能大规模装备部队,一套盔甲几乎减轻了一半,从而在同等情况下节省出了不少体力,而这省出来的体力体现在战场上,就是更加旺盛的战斗力和持久力。
连仲韬笑着说道:“要不是大人让人给我们送来了图纸,指出了大体研究方向,又对所有工匠下达了悬赏令,也不可能这么快做出这东西来。大人有所不知,这东西刚开始可完全是一个耗钱的主啊!”
王君临不由的笑了起来,任何一个技术研制过程当中,都是耗钱的主儿,有的成功后能成千上万倍地赚回来,而有的研究方向最后一事无成,或者研制出来后却成了一堆昂贵的废物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钱正阔,看你们的神色,不会仅仅就这点东西吧”王君临笑了笑,故意打趣的说道。
这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连仲韬赶紧说道:“大人明察秋毫,的确还有些好东西。”
“那就拿出来吧,都这个时候了,还对我藏着掖着”王君临笑道。
接下来,钱正阔和连仲韬带着王君临看了另外一个聂小雨画出图纸,让下面人制作的强悍武器——百发弩。
连仲韬有些感慨的禀报道:“大人当初让人从蛇岛送来这百发弩图纸之后,卑职便这一年来苦思冥想,带领几个大匠师研究琢磨,一些关键的问题一直想不出来,直到年初时钢材炼制出来,紧接着又用这种钢铁拉出了钢丝,这些关键问题才取得重大突破,大人请后退,卑职让人给大人操演一遍。”
待王君临后退到一边后,连仲韬伸手从后面打开一个铁柜,众人便看到柜内一排排绕得整整齐齐的钢簧,早有连仲韬安排的匠师抱着一个个弩箭一般长短的铁盒,连仲韬将其全部放置到铁柜内固定好的卡槽之内,然后关好柜门,便有两个学徒拿着一个‘之’字形的铁棍,从一边伸进铁柜里,两人合力,用力转动铁棍,王君临好奇地看着连仲韬等人的操作。
看到两个匠师抽出铁棍,连仲韬满脸得意地走到铁柜前,不知哪里扳动了一下,在王君临随行的张天冈、沈果儿惊骇欲绝的目光中,从铁柜的前方连绵不断地射出弩箭,一支支地插到前方的墙壁上,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而落。即使是王君临也是瞳孔微缩,心中惊叹不已。
半晌之后,众人才从震惊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好东西!”王君临虽然提前知道有百发弩的存在,盐场这边在已经有聂小雨画的图纸情况下,迟早能够制作出来,但此时见了依然禁不住大声说道。
说着话走到铁柜前,打量一番,皱眉道:“好东西是不错,可惜太笨重了一些,也只能在一些阵地或者守城防御上固定时刻的使用!”王君临遗憾地道,“而且这是个烧钱的玩意儿,连仲韬,这东西发射的箭矢都必须是要纯铁打造而成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