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李成楝见姐姐答应了,让老婆和三个儿子留在姐姐宫中说话,自己则去找管事太监联系给姐姐祝寿的事情。

    宫中太监几万,管事太监上千,到了魏忠贤和王体乾这种级别,已经比见皇帝更加困难,他们下面,司礼监其实还有好几个排名的秉笔太监,如司礼监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在宫中可秉笔,出外则可秉军,权势无边。

    在这些人下面还有分管各项事务的管事,李成楝托姐姐宫中女官找到了司礼监的一个管事梁栋。

    梁栋听闻李成楝是为了给李庄妃过寿而找到他,很是好奇,因为素来知道李庄妃的为人刚直,不肯和魏公公客夫人来往的,国舅爷,你跟你姐姐都说好了?

    说好了的,我姐姐年岁不小了,身子也不好,我们略敬心意。李成楝说着,便拿出早已经准备好了的二两银子,小小意思,望公公笑纳,帮着向魏公公带个话。

    梁栋知道李成楝家没钱,李庄妃更是每月只有一点少的可怜的例钱银子,也没有嫌少,揣入袖兜,点头道:这可不是小事,我这就去帮你说去,等着吧。

    多谢梁公公。李成楝急忙作揖。

    此时魏忠贤刚刚下了早朝,正在与几名手下心腹太监谈公事。皇帝朱由校从天启二年中便不怎么理政,政务大都由魏忠贤决策,只是想好了之后,要向皇帝知应一声而已。

    魏忠贤见梁栋在厅外探头探脑的,知道他有事,便道:有事进来说吧。

    梁栋急忙点头哈腰的进入,先向众人见礼:干爹好,几位公公好。然后在魏忠贤身边轻声将李成楝想给李庄妃办寿宴的事情说了。

    魏忠贤惊奇的嗯了一声,沉吟片刻道:听闻那李庄妃身体不好,她们家也是小门小户,度日都艰难,还有心情办寿宴?庄妃娘娘的弟弟,有银子吗?

    不知道,他说有的。梁栋急忙回答道。

    你们都说说。魏忠贤懒洋洋的看向几名心腹太监,这事不是什么大事,他也懒得费心思了。

    千岁,这是好事吧?宫中许久没有热闹过了,庄妃娘娘平素不喜和人来往,既然同意办寿宴,也算是支持客夫人主理宫中大小事务。王体乾道。

    其他几名太监也纷纷说这事是好事。

    魏忠贤点头,对梁栋道:那你去和客夫人说一声吧,问一问她的意思。

    是,干爹。梁栋见魏忠贤很爽快的便答应了,急忙躬身退下。

    客氏一天除了处理宫中大小事情,便是围着天启皇帝转,皇帝则是围着木工活转,要找客氏并不困难。梁栋一路小碎步,走的并不慢,两炷香的功夫便到了乾清宫,见着了客夫人。

    客氏听闻李成楝想给李庄妃祝寿,而李庄妃还答应了,也很惊奇,不过转眼便欢喜起来,这正是一个让她在众人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虽然她在宫中已经做到了‘第一女人’的地位,可是宫外并不是很清楚,恐怕还当她是原先太子宫中的一个乳娘而已呢,既然魏公公点头了,那就为庄妃娘娘操办吧,她们家家境不宽裕,这笔花费,便从大内出吧,体面一些,把宫中各处都通知到了,在京的皇亲国戚也都通知到了。

    是,夫人。梁栋急忙答应,暗忖这哪是体面一些?这是要大办呀,那陛下和皇后娘娘那边呢?还有康昭太妃和郑贵妃要不要去通报?

    刚才不是说了吗?宫中各处。客夫人皱了皱眉头:陛下那里,我等会亲自告诉他。

    梁栋见客夫人似乎不耐烦,急忙答应一声,下去办事去了。

    梁栋将客夫人的意思回禀给魏忠贤之后,又返回告知李成楝。

    李成楝不由的大喜:宫中拿银子啊?那可多谢奉圣夫人和魏公公了。

    嗯,奉圣夫人和魏公公对你们家不错啊,这心意,你要对庄妃娘娘说清楚。梁栋点头道。

    一定,一定。李成楝急忙拱手答应,并问道:我有个结拜义弟,也想入宫为我姐姐祝寿,并献上寿礼,这事

    梁栋见不是什么大事,询问了韦宝的姓名籍贯之后,道:就跟戏班子的人一道入宫吧,带个把人不碍事,只是要跟外面的人说好,到时候陛下娘娘们都要到场,可别乱说话,惹出什么岔子来,否则倒霉的是你和庄妃娘娘。

    李成楝见梁栋答应了,喜道:梁公公放心,我这义弟是识大体的读书人,不会闹出什么乱子,就给我姐姐祝个寿,送个礼物。

    梁栋点了点头,拱手道:那我先走了,先恭祝庄妃娘娘寿辰了。

    多谢梁公公。李成楝急忙喜滋滋的还礼,急着要带家人先出宫,然后将这好消息去通知韦宝。

    韦宝此时正在忙着让人装修呢。

    十王府街总共1600多米,两侧街道有上千家店铺,但真正有人营业的,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另外四分之三的房子都是空着的。

    韦宝将剩余的150多两纹银,仅仅用了130多两,便买到了一排8连的店铺!

    千金难买三连铺,更何况是八连的!这也太便宜了。

    韦宝喜出望外之余,更加坚定了用现银投资房地产的想法,并且让人进行简单的装修。

    8间店铺,有两间挨着的是酒庄,韦宝让人打通,仍然做酒庄,规模可以扩大一倍,一间已经停业了的客栈,也让重新动起来。

    剩下五间店铺,两间打通,作为会馆,晋商能有晋商会馆,韦宝也得有会馆。

    最后剩余的三间店铺也打通,作为天地商会的货栈和仓库旗舰店铺,展出样品。

    这年代装修也便宜,主要是木工,木工都不用钱,出材料和管饭就成了。

    韦宝干脆让人大量招人,饭庄要人客栈要人还有商号也要人,有技能特长的,伙计掌柜工匠都要,好不热闹。

    这么点钱就能做这么多事情,这是韦宝实在没有想到的,乐呵呵的站在街上看着自己的八连铺。

    韦宝的随扈中有几个人原先就是做木匠的,又请了大批木匠来,改造店铺完全不成问题,这年代的房子全部都是木制结构。一帮人忙的不亦乐乎,到处是木屑的香味和油漆的味道。

    古代的油漆是桐油做的。

    桐油漆的主要原料是桐油: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主要成分是桐(油)酸的甘油酯,并含有少量的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酯。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

    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公子,天地商会的招牌,我这就让人去做,客栈饭庄和会馆叫啥名字?刘春石问道。

    客栈叫天地客栈,饭庄叫天地楼,会馆嘛。韦宝犯难了,辽西会馆?格局好像有点小啊,辽西辽东合在一起也不见得有400万人,还赶不上山西哩,更别说压过晋商会馆。

    公子,咱们在海边。刘春石提醒道,他看出韦宝嫌辽西会馆的牌子小。

    韦宝经刘春石一提醒,不由大喜:你这脑袋越来越灵了,不错,叫海商会馆!以后不管是关外的,还是直隶的,还是齐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只要是靠海边的省份的客商,都能来咱们海商会馆!咱们就靠海吃饭了!

    海商会馆?大气呀。范大脑袋首先拍手称快:比他们晋商会馆听起来响亮多了。

    侯三林文彪刘春石黎楠彭明波高都刘锦棠张浩波等一大帮随扈也说好,这就定下来了。

    韦宝好不得意,暗忖:海商会馆是不错,大气,还隐隐含有海纳百川的意思,明末也不可能再起什么大的商会和晋商在北方抗衡,和南直隶的商帮在南方抗衡了,只能看我海商会馆的了!

    韦宝这边一帮人在街面上忙乎,晋商的人和直隶商界在十王府街上的人,也都纷纷伸头张望,这条街有阵子没有这么热闹了,尤其是这个缺衣少食的寒冬,到处闹地震,弄得人心惶惶的,没有想到还有人跑到这里,大手笔买这么多店铺做生意?

    十王府街这种北京最重要,最核心的商业街,都空置了四分之三的店铺,是因为这时代的空店铺太多,根本没有人会想到拿不动产作为投资,人家买进店铺,都是为了做生意的,够用就行,想扩大营业,随时能再买地方,想要多少有多少,要不然,光是晋商乔家一家,就能把京师周边几个府的店铺买光!整个京师的空置店铺合起来也不见得有五万两纹银。

    就他手里那点货,用得着这么多店铺吗?乡里人就是乡里人,这跟用脸盆吃饭一样。站在自家商号门口的杨明晨,对自己旁边的老爹道。

    都是你,本来他那批货,都已经说好了要以二等品相的价钱成交了,这是多大的一笔生意?开几间店铺算什么?你非要和人家谈崩!杨四庆气道。

    爹,他这是虚张声势,不懂京师的行情,皮草生意多大了?都是做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生意,要么也是咱这种身份的大商户才穿用的起,乡里土财主都不见得舍得买。他以为开个大点的铺面,就有人会进店里来买了?要是这么简单的话,咱们家的皮货,怎么一直卖不过乔家的呢?杨明晨笑道,等过一阵,那些货憋死在手里,他还是得贱卖。

    都有你的话说!现在要是那批货到了咱们手里,元宵之前准能销出去大半,这一下子损失了上万两纹银,你知不知道?杨四庆越说越生气,也懒得看韦宝装修门脸了,背着手,往自己的商号内走去。

    一天到晚着急,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杨明晨耸了耸肩膀,根本没有当一回事情,依然一副冷然看热闹的状态,见到自己斜对过的晋商乔大公子,还拱了拱手示意打招呼。

    乔东升也是听下人说韦宝在装修店铺,出来看情况的,见着斜对面的杨家公子,礼貌的拱了拱手,杨家没有得这批货,虽然遗憾,却也是人家跟自己站在一条线上了,这点,他领情。

    乔东升见着韦宝买的8连铺,一长排店铺,都统一了颜色,倒也有些气派,不由的皱了皱眉头,不清楚韦宝要干什么?难道要在京师长期做买卖?以为京师商界是这么好立足的?这条街上的商家,除了对面杨家等少数几个大商号是因为背后有新晋崛起的当官的人撑腰,才在最近几年啊起来的,大多数以经商为本职的商户,哪一家不是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在京师商界立足啊?

    过了一会,乔东升的爹,晋商中实力最大的乔家大掌柜乔广进也出来了,见着韦宝的人在装修,立时明白是什么情况了,气咻咻的在乔东升的肩膀上一拍:你做的好事!

    乔东升一惊,埋怨道:爹,干什么啊?吓人啊?

    你本来可以用二等品相到三等品相之间的价钱吃下那劫了吴家货物的乡里少年手中的货,你干了什么?非要把生意往外推,在家里看生意也看了三十多年了吧?就这点脑子?我以后怎么能放心把生意交给你打理?还成天嚷嚷着想做外柜!?乔广进不愿意在下人面前数落儿子,压低了声音对乔东升说道。

    我知道这乡里人这么古怪?这不能吧?一年到头,总有碰到脑子不好使的人的时候吧?乡里人是没有到过京师,没有吃过亏。过不了几天,他就知道什么叫门可罗雀了,以为开的店铺大,就有人上门买上等皮草?乔东升道:到时候再让人去低价收,还是咱们家的,除了咱们乔家,谁有本事在京师经营上等皮草?对面杨家也不敢跟咱们对着干,做生意不是置气。

    你知道做生意不是置气?那你为了千把两银子就跟人谈崩?乔广进瞪了乔东升一眼,低声道:我倒是觉得这少年不简单,既然敢劫吴家的货,还敢跑到京师里面来卖货,说不准,在朝中有人呢!

    管他家有谁,能跟咱们乔家比?咱们谁不认识?宫里的,宫外的,官面上的,哪家府邸进不去?乔东升不屑道。

    乔广进听儿子这么说,气的又瞪了乔东升一眼:须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咱家生意能做到这份成色,那是你爷爷,爷爷的老子,爷爷的爷爷,还有你老子,几代人夹着尾巴苦做做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银子!

    知道,知道。乔东升见乔广进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赶紧将老爹的话头打住:爹,别看了,这事我管到底了,要是连这么个小崽子也收拾不了,我不是你儿子,不是乔家的子孙。




【0145 入宫】
    乔广进实在是听不得儿子乔东升说话了,越听越气,重重叹口气,紧锁着眉头。

    如果儿子是一门心思不学无术的纨绔倒也罢了,他最怕的就是长子这种肯努力,但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总以为自家财雄势大,便可以横行无忌的人。

    他家若是小门小家业,倒也罢了,偌大一份家业真的交给儿子,要出事,那肯定出的是大事,哪里经得起折腾?他们这种人家,要以稳健,包容大度为主,才能长久,不由后悔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交给儿子打点。

    憋了一肚子的大道理要跟儿子说的乔广进,也懒得说了,气呼呼的呸了一声,背着两手,进去晋商会馆。

    乔东升看了眼父亲的背影,微微懊恼,恶狠狠的瞪了站在街心的韦宝一眼,也拂袖而去,进入晋商会馆。

    除了乔家和杨家,这条街面上的商户都很好奇韦宝的来路,有少部分人知道韦宝接连在晋商和直隶商帮碰壁的事情。

    既然是得罪了晋商的人,谁敢招惹?谁愿意挨到韦宝?但又不清楚韦宝是什么来头,却也没有人再来找韦宝的麻烦。

    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尤其是直隶地面的商户,他们巴不得有人跟晋商对着干,却不敢抱团干,知道韦宝是从辽西来的人,都猜想韦宝即便是有点靠山,靠山也不会大到哪去。

    李成楝出了宫之后,先将老婆送回去,然后带着三个一定要跟他去找叔叔玩的儿子,一路小跑的过来了。

    韦宝见到李成楝和他三个儿子,好不高兴,急忙迎了过去,笑道:大哥,笑的这么好,一定是事情成了?到里面去说。韦宝笑着招呼李成楝,并拉住了李成楝小儿子的小手。

    李成楝的小儿子和另外两个儿子都很乖巧,一起喊韦宝:叔。

    韦宝喜滋滋的答应了,在三个人胳膊上分别拍了拍。要是不熟悉的人,通常喊叔之前要带上姓,那就不上很尊敬了,像他们这样直接喊叔,那是真的将自己当成亲叔叔一般。

    兄弟,这事成了!李成楝笑呵呵的边走边报喜:不但是客夫人和魏公公答应为我姐姐操办寿宴,还由宫中出银子,咱们不用出银子了。

    真的呀?那太好了,恭喜大哥。韦宝一喜,之后急忙问道:那我能入宫给庄妃娘娘贺寿吗?

    行,我跟司礼监的管事太监梁栋公公说好了,带你一个人没有问题。李成楝笑道。

    韦宝不由的大喜:那就多谢大哥了!

    呵呵,自家兄弟,说什么谢?要是没有你一力主张为我姐姐祝寿,这事我都不敢到宫里面去说。我连自家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敢提出来为姐姐摆寿宴?一桌寿宴少说也得十两纹银,还有唱戏啥的,还要买些果品,还得准备点打赏银子。既然宫里面愿意出银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会由内务府的人统一安排,咱们至少省了上千两纹银。李成楝笑道。

    是,是。韦宝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暗暗欢喜,又能办事,还不用花钱,自然是极好的。

    兄弟,你这里弄这么大的场面是干什么啊?难道你将这些门脸都买下来了?李成楝说完了自己的事情,这才注意到韦宝和一帮随扈正在忙着装修店面。

    叔,你买了这么多门脸呀?好气派。李成楝的小儿子李乐土也仰着头对韦宝道:这些刷了红漆的门脸,都是叔的么?

1...118119120121122...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