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不过,黄静萍作为家里两个女儿里的老大,厨房里的事也算精通,特别是切菜的时候,那刀工,梅秋萍一看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在家里的时候,没少帮着干活,她挺满意。

    这会,黄静萍正教她怎么用烤箱,晚上她们打算烤一条鱼。

    外面没太阳,冯一平和爸爸在书房下棋。

    他记得小的时候,爸爸还有时间和心情,跟冯卫东还有冯家升他们下下象棋,为此,还特意用木头做了一个象棋匣子,里面装着象棋,一打开,又能拼成一个棋盘。

    夏天在乘凉的时候,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摇头晃脑的拉会二胡,拉的是什么曲子,冯一平现在记不起来,只记得那时一家人都挺欢乐。

    只不过那把二胡,冯一平一向离得远远的,因为那上面,蒙的是蛇皮。

    后来,爸爸闲的时候,就好像就只会坐在椅子上闷头抽烟,就是坐在那里,也让人感觉有座山压在他头上一样,轻松不起来。顶多就是在春节期间,在山岗上晒太阳的时候,和一些老兄弟打打纸牌,不打钱的。输赢也就是几根烟。

    至于象棋和二胡,渐渐的,连找都找不到。

    妈妈也一样,以前喜欢看电影,正月的时候。当时还没撤并的富山乡,会在供销社仓库里放电影,她也会狠狠心,花上几毛钱买一张票,不过,肯定是要把姐姐和自己都带进去的,好几次还因为姐姐要不要买票的事,和那些看门验票的争执起来。

    平日里,就是隔着好几里路的村子,因为喜事放露天电影。她也会带着姐姐和自己,走夜路赶过去看,那时一户人家还只用得上一个手电筒,而且也就是在路不好走的时候照照,好多时候,大家都是扎个火把,没有明火的,用炭火的光照着路。

    等到了地方,有时候在在那个放电影的村子里借不到凳子,她就一直站着看。还多半抱着自己,另一只手还要牵着姐姐。

    每次回外公家,要是拿到了一本杂志,每天睡觉前。她也会在昏黄的油灯下,读给自己和姐姐听。

    到后来,这些都不算什么的闲情逸致,也都被她放弃了,唯一的娱乐,也就是忙完每天的事。吃完晚饭后,看看电视,为了省电费,往往连灯都不舍得开。

    这个后来,其实就是冯一平家搬进新建的房子没几年后的事,说起来,那时妈妈不到四十岁,爸爸也不到五十岁,就是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为钱发愁,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情做其它的事,所有的嗜好,全都丢个干净。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的生活,不叫生活吧,只能叫生存。

    直到冯一平后来终于混出了点样子,把他们接到身边后,这样的状况才算有所改观,可是,那个时候,他们曾经的那些嗜好,捡都捡不起来。

    所以,现在听说爸爸还有空练练字,看到他又捡起了象棋,冯一平是真的很高兴,很欣慰,能让爸爸妈妈过的日子叫日子,他这个做儿子的,干什么都行。

    他一直在想这些心事,以至于没听到冯振昌在问他的话,该你走了,

    哦,冯一平缓过神来,刚才想点事,

    学习怎么样?冯振昌问,我看你这书架上的书,没几本是课本,

    爸,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不只是数理化这几门课,专业课和通识课,要看很多不是课本的书,你看看,柜子上的那一堆,都是老师这个月给我们开的书单,

    冯振昌有些敬畏的看了那些大部头一眼,那就好,既然是老师教你们看的书,那就不是课外书,一定要好好看。从冯一平上小学五年级起,他们就辅导不了他的功课,就一个原则,老师叫做的,一定要好好做。

    是,我晓得。

    你们,这过的也挺好的?他又问了一个比较笼统的问题。

    是,静萍你也接触过,是个性子很好的女孩子,事事都依着我,总是把我想在前面,我们过的挺好的。

    那就好好过,你眼光不错,静萍这姑娘,是个好孩子,也是个能持家过日子的主。

    就这一两年来看,她父母也不是那多事的人,换做其它不少人家,估计早就找上了家里的门,她父母不错,听说你之前让静萍给家里钱的时候,她爸妈还不要是吧,这很难得,这样以后你们日子过起来也省心。

    不过,你要晓得做人,她不是还有个妹妹吗,现在供一个大学生不容易,等她上大学的时候,学费就你们出。

    我记住了,爸爸,

    按理说,你还在读书,将来说不定还要读硕士,或者出国留学,我和你妈都觉得,这些事不好太早提,不过,既然你和静萍现在处得这么好,那我就问你一个态度,虽然现如今年轻人好多都这样,但你们就这样住一起,总不是个事,是不是趁她爸妈这次来,我们两家把话说开了,结婚等以后,现在把这个事先定下来?不然我们以后打交道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和他爸妈相处。

    想到张彦,冯一平心里,这会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不过,这事都顺理成章的走到了这一步,当然要有个明确的态度,我没意见,

    那行,我明白了,冯振昌看着儿子有些严肃的表情,以为他不想这么早定下来,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着后来还会遇到更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再说,早点定下来也好,这样你就有负担了,做事的时候,会想的多谢,更稳重些。

    是,我知道,冯一平这会要是敢说一句,爸,我还想找一个,冯振昌绝对会拿起拖鞋抽他。

    等到灯亮了不久,梅秋萍就在楼下喊,楼上两个偷懒的,饭好了,下来吃饭吧,

    晚上的菜当然很丰盛,而且很有家乡的味道。

    香椿煎了一个鸡蛋饼,汆好的笋子,就用油清炒,那味道,美极了,还有用带来的腊肉炒蒜苔,用一只鸡炖的汤,还有上面撒着洋葱和金针菇的烤草鱼,再加上一碟也是家里带来的花生米,还有一个肉沫豆腐。

    冯一平闻了闻味道就说了一句,还是妈妈炒的菜香,

    我可没炒几个,都是静萍做的,她比我烧的好吃,

    哪有啊,还是阿姨手艺好,

    虽然看着样子,黄静萍和妈妈之前,都还挺客气,不过,这个开局是不错的。

    菜好当然要配酒,冯振昌见冯一平拿来红酒就摇头,我喝不来这个,没有白酒?

    当然有,冯一平特意买了几瓶茅台,陪着爸爸一人喝一小盅,也就是意思意思,好在冯振昌现在真的改了好多习惯,不像以前那么贪杯。

    梅秋萍和黄静萍喝加热过的玉米汁,其它的不说,这个烤箱,等装修的时候,一定要装一个,听静萍一说,有这个,能做好多菜。

    作为主妇,梅秋萍还是很关心厨房里的这些东西。

    装,要不洗碗机也装一个?现在也不是为买台电视还要发愁的时候,冯振昌爽快的很。

    爸,妈,明天你们想上哪去玩?冯一平问。

    你去忙你的就好,不能缺课,该去的地方,去年我们都去过了,让静萍带我们去公司看看,然后随便转转,等后天她爸妈来了,我们再一起出去玩。

    那行,叔叔阿姨,首都其实我们也有好多地方没去过,我买了几本旅游指南,等会我们好好看看。

    冯振昌说随便转转,一心想表现好的黄静萍可不敢随便。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准亲家见面
    金翎亲自在办公楼下迎接冯振昌他们,叔叔阿姨,这边的天气还习惯吧?

    冯振昌和梅秋萍笑着打量着眼前这干练的姑娘,还行,能适应,你爸身体挺好?

    谢谢叔叔挂记,他身体挺好的,

    让你一直呆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辛苦你了,小金姑娘。梅秋萍说。

    真没有阿姨,我们都习惯了,再说几年前离得更远呢,我还在国外。

    冯振昌四处打量着,这就是公司办公的地方?

    对,不大,不过你们知道一平一贯的做法,这楼是我们自己的,

    金翎这一说,冯振昌和梅秋萍都笑了起来,自己这儿子,其它的还好,就是见不得花高价钱租地方,总说租不如买,买不如建。

    电梯叮一声响,方颍芝从里面走出来,看到眼前这一幕有点愣,金总,

    金翎点了点头,带着冯振昌他们进电梯。

    方颍芝看到后面跟着的黄静萍,用家乡话问了一声,静萍,这是你爸妈?

    一平爸妈,我爸妈要明天才到,黄静萍说。

    方颍芝听了,眼里一暗,笑着在她耳边说了一句,那你可要好好表现,

    金翎以接待领导考察的态度来对待冯振昌夫妇,在办公室里,先对着标记着分店分布的地图,让他们对这边的发展有个直观的了解,又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大略介绍了这边的下设机构雇员数量日销售额等等。

    不错,真不错,亏得有小金姑娘你这样厉害的人帮他,不然就凭一平的本事,哪能做出这么大的业绩来?冯振昌说。

    叔叔你可说错了,公司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主要还是靠一平把关拿主意,

    小金姑娘你太客气。一平有几斤几两我们做父母的还不清楚?真的就是靠着你们帮衬着,我代他谢谢你

    在海南开会后冯振昌就知道,这是儿子公司里说话最算数的人,也是出力最大的人。

    叔叔。真的当不起,要说,我还得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平台,金翎客气道。

    梅秋萍知道冯振昌的脾性,以他那老派的礼数。这样的客气话怕是得说半个钟头,好啦好啦,小金姑娘也不是外人,我们就不用这样一直客套耽误她时间,你没看她这么多事吗?

    对,叔叔阿姨你们就把我当一个晚辈就好,真的不用这么客气。

    那也行,小金姑娘,我们今天来,除了看看你。也是有些事要向你请教,关于村里的那两家厂和我们生产的产品,不知道你有什么建议?冯振昌问。

    产品都还不错,质量过关,价格也适中,就是目前的产量太有限,跟不上便利店发展的需要,我个人觉得,等厂里都磨合好,工人的技能也达标。生产走上正轨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产能。

    黄承中和老婆的航班是下午一点多到的,黄静萍在这个异乡。看到爸爸妈妈的时候,眼圈都红了。

    黄妈妈拉着她的手,帮她擦了擦眼睛,都好好的,伤心什么?

    妈,我想你嘛

    比过年的时候精气神儿更好的黄承中和冯一平并肩走在前面。你爸妈挺好的吧,

    挺好的,叔叔,车坐不下,所以他们在家里等着你们,没来机场接,不好意思。

    要是你爸妈也来接,我们还真担当不起,就说岁数,你爸也比我大啊,这样挺好,以后我们就不用来这些虚的。

    是,虽然知道会是这个答案,冯一平还是要解释一句,和婆媳关系总不太融洽一样,这亲家之间,好像也总会有摩擦,不管怎么样,话一定要说到。

    落后几步的黄妈妈替女儿理了理头发,第一次和一平爸妈住在一起,这两天相处得怎么样?

    黄静萍甜蜜的看了一眼冯一平的后背,他爸妈人都挺好的,一平也总在中间帮着我。

    那我就放心了,你们现在这日子好过,离两边大人都远远的。

    我刚刚嫁给你爸的时候,结婚没多久,他就去单位上班,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又是公婆,又是妯娌,还有两个小姑子,没少受气。

    所以你要懂得珍惜,他爸妈越是好相处,你越是要恭敬,现在也不是在家做女儿的时候,要想人家也把你当女儿来待,你首先要把他们当爸妈来孝敬,记住了吗?

    记住了,妈,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她妈听了又有些小不是滋味,是不是比对我这个亲妈还好?

    哪能啊妈,你看着首都航站楼气派吧,我给你拍张照吧,黄静萍机智的转移话题。

    好,老黄,来一起拍张照。

    黄承中虽然在机关单位上班,但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市里,连省城都没去过,所以这也是他第一次出省,黄妈妈更是如此,两个人这一路上,看到什么都要赞叹一下,和以前见到过的比较一番。

    拐进别墅区的时候,看着那些气派的房子,精致的景观,还有随处可见的老外,他们更是眼睛都不够看,进院子下车以后,两口子看着女儿住的房子啧啧称奇,要不是黄静萍拉了他们一把,两个人估计还得把笑盈盈的站在门廊下迎接的冯振昌夫妇晾上一会。

    冯大哥,劳你久候真是见笑,我们俩这没见过世面,看花了眼,没看见你们俩站在这,你别见怪。黄承中笑着上去握住冯振昌的手。

    虽然冯一平已经对他们说过,但是现在看到黄承中的样子,冯振昌也在心里为黄静萍庆幸,这姑娘,幸好长相不是随老子。

    哪里,怠慢了啊兄弟,本来应该去机场接的,车都坐不下这么多人,他们两个就让我们呆在家里。这是在家里,既然黄承中叫自己大哥,冯振昌也没叫他镇长。

    那边两位妈妈已经在报岁数,黄妈妈比冯妈妈小三岁,姐姐,你已经46了?看着真不像,

    确实,这几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梅秋萍看着真比以前年轻些。

    冯大哥,大嫂,刚刚坐定,黄承中就说出了准备好久的话,本来应该一早就上门拜访道谢的,今年我提拔的事,全是你们帮忙,拖到现在才跟你们道谢,真的很过意不去。

    黄兄弟,你看看这两个孩子?一家人哪用得着说两家话,梅秋萍给他倒上茶,指着规规矩矩的坐在旁边陪着的冯一平和黄静萍说。

    就是,其实我们也一样,去年在海南见到了静萍,我们就想着回来的时候,是不是和你们见见面,感谢你们养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儿,可是,后来总怕太冒昧,一直没去打扰你们。冯振昌说。

    哪里,一平这孩子,在乡里的时候,我就跟他打过交道,是个难得的好孩子,静萍能遇上他,也是她的福气。

    父母纷纷开启了夸对方孩子的模式,冯一平和黄静萍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偷笑,不过,下一刻,话题就转到了他们俩头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首饰和主意
    两位爸爸愉快的互夸了对方的子女一会,其实,冯一平觉得他们好像是在婉转的自夸,然后,冯振昌话锋一转,说起了在旁边看相声的两个小辈。

    虽然现在说这些话有些早,也不太讲礼数,不过,我看这两个孩子,他们处的挺好,不像是那些说是自由恋爱,其实好多都是在谈着玩的年轻人,静萍,你也坐

    他抬手叫住了红着脸准备走的黄静萍,他这话头一起,黄静萍就猜得到接下来要说什么,不好意思再坐在这儿。
1...219220221222223...1825
猜你喜欢